七十三、打葉奇功
關燈
小
中
大
桃花島上,是舍命陪君子,尊駕隻管說出主意便了!”黃藥師道:“好,王真人,我冒昧先說了”
他用手向遠處一指,說道:“王真人,你看一看那邊,是不是有一排白錢榆樹?”
王重陽勤修内典,他的眼力當然不是尋常人所能及,順着黃藥師子指的方向,看了一看,果然有一排老年白錢榆樹,這種樹跟南方的椿樹大同小異,葉細如錢。
黃藥師道:“咱們就用暗器打落榆樹上的葉子,大家面前插着一支燃着的線香,以一支香為限,不拘用什麼暗器,把葉子打下來,看哪個打下的葉子快與多的,那個便算赢,你答應不答應!” 王重陽道:“這主意也很好,不過榆樹的葉子是沒有記号的,怎知道這一片是你打落,那一片是我打落的呢?” 黃藥師呆了一呆,不旋踵間失笑起來,說道:“我幾乎忘記了,不如就這樣吧!榆樹的東面有兩株楓樹,我打榆樹的葉子,你打楓樹的葉子,咱們先把這一座樹林裡的落葉完全掃幹淨,然後再打樹葉,這一來豈不是天公地道,誰也不占便宜,這個方法行嗎?”王重陽到了這個地步,隻好答允。
黃藥師拍了兩下手掌,啞仆便拿了兩支線香過來,黃藥師拉了王重陽的手,一直來到榆樹面前,這裡果然孤零零的,種植着七八株榆樹,榆樹的另一邊,卻種着兩株楓樹。
黃藥師吩咐啞仆把這幾株樹下面的葉子,完全打掃幹淨,半片下留,黃藥師向主重陽問道:“可以動手了吧?” 王重陽點了點頭,啞仆立即過來點着線香,黃藥師盤膝詢地上一坐,說道:“有了!” 左手一揚,一把金針向榆樹頂上,飛灑過去。
隻聽見榆樹頂一陣籁籁聲響,當堂灑下來了二十幾片葉子,别小看了黃藥師這一手,真個是能人之所不能,要知道他用的暗器是金針,體積微小,決不能夠用震蕩力把樹葉震下來,唯一把樹葉射落的方法,就是把葉柄射斷,使那片樹葉高枝而跌下來,試想一想,古人的百步穿楊,要在一百步外用弓箭射落一片樹葉,已經是這樣困難了,何況射中葉的蒂柄呢? 他一出手灑出二十幾支金針,支支射中榆葉的柄,榆葉大僅如錢,取準已經困難,榆葉的柄細小的情景,更可想而知了!黃藥師一出手打落了二十多片榆葉,他的手力和眼力,委實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王重陽呢?他知道自己打暗器的手法不如黃藥師,如果東施效颦,照樣模仿黃藥師的樣子,必敗無疑。
不過全真教主,究竟不比尋常,王重陽盤膝坐在地上,運起全真派的吐納功夫來,他有過在百禽谷坐關練一陽指的經驗,他的精、氣、神完全集中,三花聚頂,五心向天,眼睛眨了幾眨,然後張眼一看,眼前景物清朗,面前兩株楓樹,仿佛長大幾倍,纖毫可見! 這是内功吐納的神妙,武家有句俗語,叫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這裡有一個紀昌學射的故事,可以證明,春秋戰國時候,有一個善射的名手名叫紀昌,為了精益求精,找尋當時最有名的射千飛衛,要拜他做師父,學會射箭,飛衛叫他回到家裡的織布機底下,鋪一張草席,仰面躺着,眼睛盡量睜大,目不轉睛的望着機上織布梭子,往來走動,日子一久,自有奇效。
紀昌聽了飛衛的諾,立即返回家裡,躺在織機下面,他的父母和妻子當他是個瘋子,紀昌毫不理會,如是者過了三年,他的眼神果然充旺,視力大進,有一次他看見一隻虱子在壁上爬行,虱子本身居然大如車輪,紀昌立即拿出弓箭來,一箭向虱子射去,貫穿了虱子的心,紀昌覺得非常高興,立即告訴飛衛,飛衛大喜說道:“你不用再跟我學箭啦,你的射術成功了!” 後來他果然青出于藍,還射死了當時另一個和飛衛并駕齊驅的射手逢蒙,可見一個人的眼力,是和内功有息息的關聯,這并不是虛诳的哩! 王重陽一用内功,視力大進,他立即伸手向地一抓,抓了一撮砂粒在于,把砂粒代替暗器,彈射出去,果然也跟黃藥師一樣,下下打中葉柄,把楓樹的葉子,一片一片的打了下來,黃藥師看見他打落楓葉的法子,不禁為之大駭! 本來黃藥師這一手金針刺落葉的功夫,是他在桃花島上苦練了許多年,得心應手的絕技,他以為王重陽不管怎樣也學不到自己這手本領。
黃藥師道:“咱們就用暗器打落榆樹上的葉子,大家面前插着一支燃着的線香,以一支香為限,不拘用什麼暗器,把葉子打下來,看哪個打下的葉子快與多的,那個便算赢,你答應不答應!” 王重陽道:“這主意也很好,不過榆樹的葉子是沒有記号的,怎知道這一片是你打落,那一片是我打落的呢?” 黃藥師呆了一呆,不旋踵間失笑起來,說道:“我幾乎忘記了,不如就這樣吧!榆樹的東面有兩株楓樹,我打榆樹的葉子,你打楓樹的葉子,咱們先把這一座樹林裡的落葉完全掃幹淨,然後再打樹葉,這一來豈不是天公地道,誰也不占便宜,這個方法行嗎?”王重陽到了這個地步,隻好答允。
黃藥師拍了兩下手掌,啞仆便拿了兩支線香過來,黃藥師拉了王重陽的手,一直來到榆樹面前,這裡果然孤零零的,種植着七八株榆樹,榆樹的另一邊,卻種着兩株楓樹。
黃藥師吩咐啞仆把這幾株樹下面的葉子,完全打掃幹淨,半片下留,黃藥師向主重陽問道:“可以動手了吧?” 王重陽點了點頭,啞仆立即過來點着線香,黃藥師盤膝詢地上一坐,說道:“有了!” 左手一揚,一把金針向榆樹頂上,飛灑過去。
隻聽見榆樹頂一陣籁籁聲響,當堂灑下來了二十幾片葉子,别小看了黃藥師這一手,真個是能人之所不能,要知道他用的暗器是金針,體積微小,決不能夠用震蕩力把樹葉震下來,唯一把樹葉射落的方法,就是把葉柄射斷,使那片樹葉高枝而跌下來,試想一想,古人的百步穿楊,要在一百步外用弓箭射落一片樹葉,已經是這樣困難了,何況射中葉的蒂柄呢? 他一出手灑出二十幾支金針,支支射中榆葉的柄,榆葉大僅如錢,取準已經困難,榆葉的柄細小的情景,更可想而知了!黃藥師一出手打落了二十多片榆葉,他的手力和眼力,委實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王重陽呢?他知道自己打暗器的手法不如黃藥師,如果東施效颦,照樣模仿黃藥師的樣子,必敗無疑。
不過全真教主,究竟不比尋常,王重陽盤膝坐在地上,運起全真派的吐納功夫來,他有過在百禽谷坐關練一陽指的經驗,他的精、氣、神完全集中,三花聚頂,五心向天,眼睛眨了幾眨,然後張眼一看,眼前景物清朗,面前兩株楓樹,仿佛長大幾倍,纖毫可見! 這是内功吐納的神妙,武家有句俗語,叫做“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這裡有一個紀昌學射的故事,可以證明,春秋戰國時候,有一個善射的名手名叫紀昌,為了精益求精,找尋當時最有名的射千飛衛,要拜他做師父,學會射箭,飛衛叫他回到家裡的織布機底下,鋪一張草席,仰面躺着,眼睛盡量睜大,目不轉睛的望着機上織布梭子,往來走動,日子一久,自有奇效。
紀昌聽了飛衛的諾,立即返回家裡,躺在織機下面,他的父母和妻子當他是個瘋子,紀昌毫不理會,如是者過了三年,他的眼神果然充旺,視力大進,有一次他看見一隻虱子在壁上爬行,虱子本身居然大如車輪,紀昌立即拿出弓箭來,一箭向虱子射去,貫穿了虱子的心,紀昌覺得非常高興,立即告訴飛衛,飛衛大喜說道:“你不用再跟我學箭啦,你的射術成功了!” 後來他果然青出于藍,還射死了當時另一個和飛衛并駕齊驅的射手逢蒙,可見一個人的眼力,是和内功有息息的關聯,這并不是虛诳的哩! 王重陽一用内功,視力大進,他立即伸手向地一抓,抓了一撮砂粒在于,把砂粒代替暗器,彈射出去,果然也跟黃藥師一樣,下下打中葉柄,把楓樹的葉子,一片一片的打了下來,黃藥師看見他打落楓葉的法子,不禁為之大駭! 本來黃藥師這一手金針刺落葉的功夫,是他在桃花島上苦練了許多年,得心應手的絕技,他以為王重陽不管怎樣也學不到自己這手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