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石梁飛瀉技折少林僧

關燈
見着了師父清虛散人,清虛散人覺得非常高興,他詢問過王重陽這幾年的所為所事,武功進境,極口稱贊,王重陽在百禽谷逗留了一個月左右,又要到南方去了。

     臨分别那一晚,周伯通突然進來,向王重陽問道:“師哥,你一年前下山的時候,是不是跟少林寺的和尚打過架呢?” 王重陽吃了一驚,問道:“師弟,你怎知道?” 周伯通道:“師父一定沒有告訴你了,你那一次下山之後,不到十天,少林寺兩位執掌經堂的大師。

    突然到百禽谷來,問師父近年以來,見不見有武當派的人物到嵩山來?因為他們有一個執掌羅漢堂的大帥,同一個中年書生在寺門打起來。

    那中年書生用的是武當派軟如棉功夫,問師父知不知道近年以來,武當派有什麼新起人物?師父老人家明明知道是你,卻是支吾以對,師兄,你那天用什麼功夫打他的呢?”這時的周伯通,已經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可是頑心未退,問長問短。

     王重陽正色道:“師弟,本領不是學來打架的,我那一次跟少林寺羅漢堂的大師沖突,可說迫不得已!豈可引為榮耀呢?”周伯通對這位師兄,向來敬畏,他被王重陽這樣一說,隻得沒味走開。

     至第二天早上,清虛散人在王重陽辭行之時,忽然吩咐他最好由太室山南麓下山。

    不要走向少室山那一面,王重陽心中明白,唯唯諾諾,他别過了師父師弟,依照吩咐由南麓下山,太室山的南面,有一道千丈石梁,所謂千丈石梁,就是一條光秃秃的石梗,長約百丈,一直通到山下,王重陽就在石梁上展開“銀間瀉地”的身法來,好象滑雪一般,一溜煙也似的,身子賽過流星,步履如風吹落葉,直向山下跑去。

     星飛丸落,鶴撲猿騰,他走到将近半山的時候,冷不防眼前一花,飛落一條灰色人影來,這灰影是個中年和尚,翩如巨鳥,高聲喝道:“阿彌陀佛,施主停步!”聲如洪鐘,王重陽不禁愕然止步。

     他定睛向前看時,這和尚和印光年貌相似,不是印光本人,穿了一領灰布袈裟,白襪芒鞋,左手拿着拂塵,右手單掌問訊,王重陽心裡雖然疑惑,表面上仍然裝做沒事人一般,問道:“大帥突然着弟子停步,不知道有什麼賜教?” 這和尚上下打量了王重陽一眼,笑道:“好說,貧衲名叫印塵,閣下高姓大名?是不是武當派門下?” 王重陽暗想三年前的事揭破了!可是他依然不動聲色,含笑答道:“晚生姓王名閑,隻學了一點不成樣子的輕身功夫,并不是武當派門下,今人到嵩山訪友,一時悖謬,展開輕身功夫來,倒教大師見笑了!” 印塵大師和印光的身份一樣,也是少林寺執掌羅漢堂的僧人,少林寺羅漢堂,共有一十八尊木制羅漢,内藏機簧,可以活動。

    凡是技滿而離開少林寺的,必定要闖過羅漢堂這一關,執掌羅漢堂的大師,共有四個,都是寺中一流名手。

    印塵大師呵呵笑道:“王施主太謙了!閑話少說,請到敝寺觀光吧!”話才說完,他把左手雲佛一麾,猛向王重陽的右臂卷到。

     印塵這一拂塵隻是存心試招,可是這一拂之力也非同小可,足有數百斤的力量,常人被他這拂塵尾一卷,立即抛仆尋丈以外!王重陽卻是不慌不忙,右肩突然一卸,上半身向左移開半尺,下半身仍然不動,印塵大師這一雲拂貼着手時卷空,王重陽這一手名叫“移步換影”,跟武當派的“脫衣換影”互相仿佛,印塵一拂不中,倏地把腕肘一坐,拂塵尾倒甩回來,用了個“青龍卷尾”的招式,又向王重陽的左臂卷到! 王重陽全然不動,印塵的拂塵尾才一舒卷,他已經探出左手來,閃電似的一抓,竟然把拂塵尾擒個正着,一般拂塵不過是用馬尾毛之類來造,印塵這拂塵尾夾有金絲,王重陽運起内家勁刀來,往回一擄,必剝幾聲,拂塵尾齊中斷了一半。

     印塵和尚剛好運力往回奪,這一中斷,幾乎身子失了重心,問後跌倒.好在他身手也還不弱,立即把拂塵柄向山石一點,凝付腳步,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王施主果然好本領,拜服拜服!”—— 網友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