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莫言與李一鬥走在驢街上。

     驢街上果然鋪着古老的青石闆,夜裡的雨把石闆沖涮得很幹淨,有一股清冷的腥氣從石闆縫裡冒上來。

    莫言想起了李一鬥的小說,便問: “這街上果真有一匹神出鬼沒的小黑驢?” 李一鬥說: “那是傳說,其實誰也沒見過。

    ” 莫言道: “這條街上徜徉着無數驢魂。

    ” 李一鬥說: “這倒不假。

    這條街少說也有二百年了,殺過的驢無法計數。

    ” 莫言問: “現在每天能殺幾頭驢?” 李一鬥說: “少說也有二十頭吧!” 莫言問: “哪有這麼多驢?” 李一鬥說: “支起殺驢鋪,還愁沒驢殺?” 莫言問: “殺這麼多驢,能賣掉嗎?” 李一鬥說: “有時還不夠賣哩。

    ” 正說着,有一個農民模樣的人牽着兩頭肥胖的黑驢迎面走來。

    莫言走上去,問: “老鄉,賣驢?” 那牽驢人冷冷地瞅莫言一眼,一聲不吭,拉着驢,虎虎地過去了。

    李一鬥說: “要不要看殺驢?” 莫言說: “看,當然要看。

    ” 他們折回頭,跟着牽驢人往前走。

    走到孫記驢肉鋪前,牽驢人在鋪外大叫: “掌櫃的,來驢了。

    ” 一個秃頭的中年人從鋪子裡跑出來,說: “老金,怎麼才來?” 老金說: “過渡口時耽誤了。

    ” 秃頭打開鋪子旁邊一道栅欄門,說: “牽進去吧!” 李一鬥上前,說: “老孫。

    ” 秃頭怔了怔,說: “哎喲,兄弟,大清早出來遛彎兒?” 李一鬥指指莫言,說: “這是北京來的大作家,莫言莫老師,寫電影《紅高粱》的。

    ” 莫言說: “一鬥,行啦。

    ” 秃頭看看莫言,說: “紅高粱?知道知道,釀酒用的好材料嘛!” 李一鬥說: “莫老師想看看你如何殺驢。

    ” 秃頭為難地說: “這……這……血沫橫飛的,别把晦氣弄了您身上……” 李一鬥說: “你别支吾了,莫老師是市委胡書記請來的客人,給咱酒國寫文章的。

    ” 秃頭說: “噢,是記者呀!看吧看吧,給俺這小鋪子揚揚名。

    ” 莫言和李一鬥随着驢走到後院。

    秃頭圍着兩頭黑驢轉圈。

    兩頭驢好像怕他,轉着圈躲避。

     李一鬥說: “這家夥,是驢閻王。

    ” 秃頭說: “老金,今日拉來的貨色不怎麼樣啊!” 老金說: “嫩口,黑皮,豆餅催的膘,你還要什麼貨?” 秃頭說: “怎麼說呢?這兩頭驢都喂了激素,肉味不行呐!” 老金說: “我他媽的到哪兒去弄激素?你說個痛快話,要不要?不要我就拉走,滿大街都是殺驢鋪子呢!” 秃頭說: “老哥,别性急嘛!多少年的老朋友啦,你就是牽來兩匹紙糊的叫驢,我也得買下來燒給竈神爺。

    ” 老金伸出手,說: “給個價吧!” 秃頭也伸出一隻手。

    兩隻手握在一起,用袖管蓋住。

     莫言有些奇怪。

    李一鬥小聲說: “這是規矩,買賣牲口,從來都是摸指頭講價錢。

    ” 秃頭和賣驢人的臉上都有豐富的表情,好像兩個表演啞劇的演員。

     莫言觀察着他們的臉,感到很有趣。

     秃頭一抖胳膊大聲說: “就是這個數了,到了頂啦,一個子也不能加了!” 賣驢人也抖抖胳膊,說: “這個數!” 秃頭人掙出手,說: “我說了,一個子也不加了,不賣你就牽走!” 賣驢人歎了一口氣,大聲說: “孫秃子呀孫秃子,下了陰曹地府,讓野驢啃死你個雜種!” 秃頭反相譏: “先啃死的是你這個驢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