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小夥子等您來,這裡的姑娘等您來,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嘴巴裡溢出天國音樂般的酒香……敬頌大安!
學生:李一鬥
《酒城》
無論從地球上哪個地方,您都可以坐飛機乘輪船騎駱駝騎毛驢甚至騎着一頭老母豬到達我們酒城。
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水溝流酒城,世界上美麗的地方很多,但美麗過我們酒城的地方卻不多,說不多太含糊,幹脆就說沒有吧!咱酒城的人性子直,像榴彈炮筒子一樣,榴彈炮筒子裡還有幾圈來複線,咱酒城人肚子裡連來複線都沒有,一根棍從嘴巴插進去從肛門冒出來,絲毫不拐彎,這就是咱酒城人的性格。
說明白一點,酒城也就是咱酒國市的首府,萬一我說漏了大家别誤會。
離咱酒城一百裡遠,您就能嗅到酒香四溢,鼻子鈍一點的,五十裡也就嗅到了。
不是我魔幻,而是我寫實:波音飛機飛到咱酒城上空,總是不由自主地兜圈子翻筋鬥,又天真又活潑,又浪漫又多情,醉意朦胧,耕雲播雨,颠鸾倒鳳,但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同志們先生們女士們朋友們不必提心吊膽,因為那時您在飛機上也是天真活潑像喝醉了酒的小狗一樣。
那滋味美妙奇特,勸諸位都往酒城飛一次,體驗一下人間天上的美滋味。
咱酒城正中央,是市府市委所在地,市委院子裡,塑着一個白色的大酒缸;市府的院子裡,塑着一個黑色的大酒壇子。
大家不要以為這裡含有諷刺性,絕對沒有。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盡快改善人民群衆生活,各地的黨委、政府都挖空了心思出主意想辦法,将各地的實際情況與中央的精神相結合,創造出很多方式方法,靠山的吃山,有水的賣水,有風景的發展旅遊,有煙的造煙……風起雲湧十幾年,湧現出了鬼城、煙都、爆竹市……咱酒國的特點是酒多、酒好,所以市委、市府狠抓了酒,創辦了釀酒大學、籌建了釀酒博物館、擴建了十二家老酒廠、新建了三家集中全球釀酒技術精華的大規模新酒廠。
以酒為龍頭,帶動了特種服務業、飲食業、珍貴畜禽飼養……現在,酒國處處聞酒香,戶戶有佳釀;酒店數千家,日夜燈火通明,觥籌交錯。
酒國的美酒佳肴吸引了國内外大量遊客、食客、酒徒,前來酒城觀光喝酒吃好東西,當然,更重要的是招徕了大批酒商,使酒城的美酒和美名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世界各地。
美酒流出去,美元流進來。
近年來,酒國市每年向國家交納的稅款已達xxx億元,貢獻巨大。
與此同時,酒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早就“小康”了,現在正在奔向“中康”,想着“大康”,何謂“大康”?就是“共産主義”呀。
話說到這裡,諸位也就明白,市委市府院子裡塑造的酒缸酒壇具有多麼重要的意味。
讀者諸君,幾句閑篇扯過,文人正題:人人酒城,在諸位目賞酒國美酒之色、鼻嗅酒國美酒之香、舌品酒國美酒之味的同時,聽我娓娓談酒話,聽身側美女朗朗唱酒歌,盡情享受,不要客氣,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隻管說。
您面前的架子上擺滿酒國佳釀,架後的條桌上擺滿各色佳肴,請君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喝是白喝,吃也是白吃,這次酒城新聞發布會,我是籌委會執行主任,原拟象征性地收取每位五角錢的夥食費,我們市長說那樣做是當了婊子立牌坊的虛僞勾當,五角錢,連半根驢屬都買不到,收什麼?再說今天入座的,都是遠道而來的貴賓,收你們錢,豈不讓天下人笑掉門牙,那樣牙科醫院就要發大财了——順便提一句,咱酒城牙科醫院的科技攻關小組最新研制了一種永不磨損的補牙材料,諸位如有牙疾,請速去就醫,一律免費。
鑲上這種牙,不怕冷,不怕熱,不怕酸,不怕甜,咬得銅,嚼得鐵,再沒有什麼頑固不化的食物能阻擋您的利齒了。
這是插述,請聽我說正題:咱酒城人釀酒,至少已有三千年曆史,大量出土的文物,給我們提供了遠古的信息。
請大家看錄像:這地方名叫月光堆,堆下靜卧着古代遺址,挖出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一半是酒器:這是觯,這是觥,這是缽,這是甕,這是罍,這是爵……應有盡有。
專家考證,月光堆遺址,距今三千五百年,時當夏王朝晚期。
在那遙遠的年代裡,這裡已是觥籌交錯,美酒飄香了。
現在,酒界流行着一種十分惡劣的風氣:紛紛拉大旗做虎皮,你說你的酒醉過大禹,我說我的酒醉過康熙;你的酒颠倒了楊貴妃,我的酒麻醉過漢武帝……如此等等,可謂謬種流傳,害人不淺。
咱們酒城,才是實事求是,以證據服人。
朋友們,請看這塊磚,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磚,這是東漢畫像磚,在咱酒城出土。
磚上圖是釀酒圖。
我們欣喜地看到,酒國當時的釀酒生産已經出現了生産流程中的分工和配合:畫面上左手扶着釀缸上大圓鍋的婦人,右手正在攪動着鍋内的冷卻水;缸右那位男子在燒火加溫;酒槽左端那位男子在神情專注地觀察接酒的過程;畫面下方肩挑兩桶的男人是糟房中負責供水的人員……這畫面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數千年前的釀酒生産流程,這流程,與我的老師莫言在他的著作《高粱酒》中描述的一模一樣。
請看第二塊磚,這是“酒肆圖”,鋪面臨街,酒壇子累累,櫃台内立着酒店主人,左上方有兩位客人正手舞足蹈朝酒店奔來。
再看第三塊磚,這是“宴飲圖”圖中共有七人,中央三,左右二,座次井井有序。
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橫陳,衆人捧盤舉杯,互相推勸,場面與今天一樣。
我的啰嗦,到此為止,三塊磚頭,堅硬而沉重地證明了咱酒城是中華民族酒文化的源頭,徹底擊碎了圍繞着酒史編造的謊言,砸碎了禹王瓶,碰破了霸王杯。
楊貴妃是咱酒國嫁出的女兒,每次溫泉水滑洗凝脂時都要在池子裡倒上一桶咱酒國釀造的高粱酒,要不她的皮膚哪裡會那般光滑,她的神态哪裡會像一枝海棠春帶雨?漢高祖是咱酒國人的兒子,剛出生時她娘沒奶,他爹就往他的嘴裡灌燒酒,喝烈酒長大的孩子與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如何能夠相比?吹牛撒謊者之流,快把你們的酒倒到河裡去吧,酒城酒是曆史的酒,酒城的酒裡浸泡着漢文化的經典。
同志們,撒謊者們忘記了一個常識,蒸餾酒最早出現于漢代,禹王時代能有的隻是發酵酒。
漢代畫像磚證明釀酒史的革命是在酒國爆發的。
朋友們,像日夜流淌的醴泉河一樣,酒城美酒經曆了漫長的歲月,進入了成熟時期。
清朝初年,出現“福大堂”燒酒坊和現已難以查清何家所釀的“步步嬌酒”。
在這基礎上,出現了“福嬌堂”燒酒坊和酒城的第一名酒:“雲雨大曲”。
話說清朝順治年間,一位袁姓的小客商,名已字三六。
他先開店賣酒,後設坊釀酒。
他善于吸取當時酒城各酒家的傳統工藝,想創出個名牌,可惜因病早逝。
一直到他的第三代孫,才實現了這一夙願。
袁姓三代孫,名叫袁九五,他承繼了祖輩的釀酒經驗,又憑着比祖輩更豐富的市場閱曆,于乾隆年間選中了酒城東門外娘娘廟所在地女兒井街開創他的事業。
相傳,娘娘廟地下有個海眼,挑動海眼,酒城将變成海洋。
為了免除水災,群衆集資建廟,并塑了一個金身娘娘,鎮壓在海眼之上。
娘娘廟香火鼎盛,尤其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在這裡趕廟會,燒香,熱鬧非凡,仕女如雲,成群結隊的小流氓也混在女人堆裡,摸奶子,捏屁股,搞得人歡馬叫。
這裡确實是釀酒沽賣的風水寶地。
袁九五便在娘娘廟旁買地建号,号名“福嬌堂”,并在女兒井旁建燒酒坊。
女兒井距娘娘廟一裡路,源出醴泉河,經沙石過濾後,清澈甘冽,被譽為酒城第一井。
相傳此井中曾淹死過一個絕代佳人。
佳人死後化為雲霓,籠罩井口,長年不散。
袁姓三代孫沒有忘記,女兒井曾為前朝名酒“步步嬌”提供了優質水源。
他是創造酒中精品的大家手筆,當然具有高人一籌的深遠曆史眼光。
“福嬌堂”選用女兒井水創造新釀,不僅因為“水是酒之血”,而它曾釀出“步步嬌”,更由于“神系酒之魂”,它本身就蘊含着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
不平常的志向,不平常的技藝,不平常的清泉,當然帶來了不平常的開端。
“雲雨大曲”剛一問世,即大獲成功。
“福嬌堂”門庭若市,短衣幫、長衫客、老油條、小流氓絡繹不絕。
一位名叫李三鬥的騷客寫了兩首詩贊美“雲雨酒”,詩曰: 娘娘廟裡久藏春,井水留香化為雲。
到底美人顔色好,造成佳釀迷煞人。
水為衣裳雲做容,一絲不挂醉劉伶。
飲罷雲雨何須夢,勝過巫山一段情。
詩寫得固然有些流氓,但也确實道出了這雲雨酒的妙處。
“福嬌堂”号址設在娘娘廟前,前店後坊,産品可以直接同飲者見面。
行人來逛娘娘廟,老遠就能看到那金底黑字的巨大匾額。
匾額上行草大字,寫得潇灑而風流,是聞名全國的大書法家金毛龜先生的手筆。
大門兩側是著名學者馬褲呢女士所撰對聯,聯雲: 入座眉凝兩股癡情出門手捧一顆愛心店内陳設典雅俏麗,溫柔可人。
店堂正中,懸挂一幅彩墨中堂,繪者乃酒國丹青高手李夢娘女士,畫的是貴妃醉酒,衣不遮體,豐肌閃爍,尤其是那兩顆乳頭,紅得像兩顆大櫻桃。
來此飲酒,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
店中的飲器比起酒城的一般酒店,别具特色。
他們的酒壺都做成美女大腿的形狀,其容量分為一兩、三兩、半斤,随酒客随意選用。
持其腿,嘗其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美哉,妙哉,美妙無比。
酒好店雅名聲大,奇聞趣事層出不窮。
相傳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寒冷的冬夜,大雪紛飛,遍地皆白,“福嬌堂”酒店的夥計要關門休息,昏暗中,見一個人提着燈籠,身上落着厚厚一層雪花撞入店堂,說家中嬌客想飲雲雨酒,特冒大雪來沽。
無奈當天店裡的酒早已售完,老闆連連緻歉,不料此客執意不回。
老闆為其誠心感動,讓學徒去庫房取酒,不料庫門一開,酒香洋洋湧出,沽客急不可耐,挑着燈籠沖入酒庫。
學徒阻擋不疊,一時燈火搖動,燃着籠紙,并殃及酒庫,釀成了一場大火災。
燃燒着的酒漿四處流淌,在吞沒“福嬌堂”庫房和店堂之後,又像一條條藍瑩瑩的火龍,流到對面的娘娘廟裡,把廟堂燒成了一片廢墟。
諸君别忘記那天夜裡大雪飄飄,地上積着瓊屑碎玉,藍色的火遍地流淌,映着天上地下的雪白,景色奇異瑰麗,難以形諸筆墨。
大火之後,起火原因和火情被傳得神奇絕妙,“福嬌堂”的名聲借着火勢大振,重建之後,生意更加興隆。
這場大火,無疑為“福嬌堂”做了一個大廣告。
“雲雨大曲”不僅醇甜淨美,而且香豔無匹。
一年暮春,燒坊的小夥計開簍舀酒,不慎倒籠流酒,浸至街坊,瞬息間濃香飄散,遊街的青年男女,都眼淚汪汪,面頰酡紅,活活地癡了。
天上正巧有群鳥飛過,竟盤旋迷失方向,沉甸甸地跌在街上。
沉魚落雁。
勾魂攝魄。
千種柔情。
萬樣風流。
有詩曰: 一杯雲雨穿喉過,萬般風景現世來。
此酒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次嘗?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關于這“雲雨酒”的好處,我已說了很多。
需要補充的是:本人的嶽父,現酒國釀造大學的袁雙魚教授,就是這釀出了雲雨佳釀的袁九五先生的嫡傳六世孫!袁教授執鞭釀造大學後,毫無保留地獻出了家傳絕技,在他的帶領下,在市委、市府的關懷指導下,乘着改革開放的駿馬,在短短十年裡,我們酒國市在繼承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十幾種可與雲雨佳釀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特色的酒國美酒。
譬如“綠蟻重疊”,譬如“紅鬃烈馬”,譬如“一見鐘情”,譬如“火燒雲”,譬如“西門慶”,譬如“黛玉葬花”……更加令人振奮的是,我嶽父袁教授隻身上了白猿嶺,蓬頭垢面,鶴發童顔,與猿猴交友,向野獸學習,汲取了猴子的智慧,繼承了祖宗的傳統,借鑒了外來的經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猴為人用,終于試制成功了獨步世界、一滴傾城的猿酒! 猿酒将在首屆猿酒節隆重推出! 千兩黃金易得,一滴猿酒難求! 朋友們,不要猶豫了,快來酒國市! 且莫錯過喲! 一鬥兄: 大作收到。
正好有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來找我,就把《酒城》給他看。
他看後拍案叫絕,說這是一樁好買賣。
他說,如果你能将此文擴充到七八萬字,再配上一些圖畫和照片,便可出一本書。
他們出版社出書号,負責編輯事務,你們市出錢贊助并包銷十萬冊。
他說反正你們為首屆猿酒節也要準備宣傳材料發給各位來賓,何不搞這樣一本圖文并茂的書?到時來賓人手一冊,酒國的曆史、酒國的佳釀俱包羅在内,既方便,又好看,又有保存價值,又有廣告效益。
我認為他這個主意很妙,你可與你們市長商量一下。
出此書大概要五萬元,給出版社。
區區五萬元,對你們酒國來說,是小意思吧?此事結果如何,請盡快通知我。
那位朋友很感興趣,臨行時我把你的地址給了他,也許他會直接跟你聯系。
關于為您的酒命名,以及參加《酒法》起草小組諸事,既然有大利可圖,我想我也不必虛僞,暫且就答應下來。
我寫完手頭長篇的最後一部分,立即到酒國去,到時再詳細商談有關事宜。
即祝筆健! 莫言……哇哇哇!一想到金剛鑽和那些被吃掉後排洩到廁所裡的男嬰孩,丁鈎兒心中殘存的責任心和正義感便像灼灼的北鬥星一樣,照亮了在黑暗中四處流竄的意識。
這時他感到耳輪上和界尖上刺痛難忍,仿佛有什麼尖利的、浸着劇毒的東西把自己的耳朵和鼻子紮破了。
他身不由己地折坐起來——天旋地轉,頭大如柳鬥——費勁地睜開腫脹的眼皮,看到有三五個灰蒙蒙的大影子從自己身上跳走,落地時發出了肉乎乎的沉悶聲響。
同時他還聽到了“吱吱”的尖叫聲。
是什麼珍禽異獸在尖叫?偵察員想到松雞和野兔,飛龍和鼯鼠,都是酒國盤中餐。
他看到在面前的模糊背景上,有一片閃閃爍爍的碧綠的眼睛。
他努力轉動着沙澀的眼睛,促使淚腺分泌出一些液體滋潤眼球。
淚水盈盈,淚水裡有一股劣酒的味道。
他用手背揩揩眼,眼前的景物逐漸分明。
他首先看到了一群約有七八隻灰色的大家鼠憤怒地用漆黑得令人惡心的小眼睛看着自己,那些尖尖的嘴巴、奓起的胡須、肉塌塌的肚子、長而細的尾巴勾引得偵察員胃部痙攣,一張口噴出一股處于美酒佳肴和糞便之間的東西。
他感到喉嚨似被利刃劃開,鼻子奇酸,一些浸出物堵塞了鼻孔。
然後有一枝斜挂在牆上的烏亮的長苗子鳥槍撲進他的眼睛。
形象生動的鳥槍把他從混沌狀态中喚醒,于是他想起了很久前的倉皇逃竄,想起了幽靈般的非法賣馄饨的老漢和看守陵園的老革命以及那紮着紅綢腰帶跳舞的茅台酒的精靈和那匹威風凜凜的金毛大狗……意象豐富頭緒繁雜猶如百花盛開。
似夢非夢亦真亦幻。
對肌膚豐潤的女司機的思念又蓦然上了他的心頭。
一隻大鼠跳上他的肩頭,極其敏捷地在他的脖子上咬了一口,使他不得不排除雜念面對現實。
他抖動身體,甩掉老鼠,嘴裡發出下意識的尖叫,但他的尖叫被眼前的奇景給堵了回去。
他大張着嘴,傻呆呆地,看着仰卧在火坑上、身體上活躍着十幾匹大鼠的老革命。
老革命的鼻子和耳朵已被餓鼠——也許它們并不餓——啃光,嘴唇吃光暴露出焦黃的牙床,那張曾經吐出過那麼多連珠妙語的嘴巴變得十分難看,去掉了多餘物的老革命的頭顱顯得猙獰可怖,而那些惡鼠們,正在抖擻精神,啃着老革命的雙手,那兩隻使槍弄棒的大手白骨暴露,宛若剝光了皮的柳棍。
偵察員對老革命充滿好感,這個鋼骨铮铮的老人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了自己幫助。
他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沖上去,驅趕老鼠。
老鼠的眼睛竟然在遭到襲擊時飛快地改變了顔色。
由漆黑變粉紅,由粉紅變碧綠,吓得偵察員連連倒退,退到背靠牆壁無法再退,見鼠們呲牙咧嘴,吹胡幹瞪眼,肩膀靠着肩膀,團結成一個集體,随時都會沖上來似的。
牆上的鳥槍硌着偵察員的背,他急中生智,飛快轉身摘下槍,端起來,食指尋找到扳機,擺開架式,如臨勁敵般,偵察員大喊: “不許動,動就打死你們!” 老鼠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舞足蹈着,嘲弄偵察員。
他怒火上沖,咬牙切齒,罵一聲: “狗日的老鼠!今日讓你們知道老子的厲害!” 話出口,扳機倒,隻聽得轟隆一聲響,仿佛起了一個炸雷。
一溜火光過去,屋子裡硝煙滾滾。
硝煙散後,偵察員欣慰地看到,那些老鼠被他一槍打得七倒八歪,沒死的隻恨爺娘少生了四條腿,竄梁越檀,飛檐走壁,頃刻間跑得無影無蹤。
偵察員驚惶地看到,這一槍雖然打跑了老鼠,但也把老革命的臉打得千瘡百孔,像篩子底兒一樣。
他抱着槍,倚着牆,雙腿軟,不知不覺臀着地、心裡叫不疊的苦。
他想到,老革命肯定是先逝世,然後被耗子們糟蹋了遺體,但誰也不會想信這事實,看到老革命那顆布滿鐵沙子的頭臉,誰也會認為他是先中了槍彈而後又被老鼠們破壞了五官。
丁鈎兒丁鈎兒,這一下你跳到長江裡也洗不清了。
長江比黃河還要渾。
“聖人出,黃河
條條大路通羅馬,條條水溝流酒城,世界上美麗的地方很多,但美麗過我們酒城的地方卻不多,說不多太含糊,幹脆就說沒有吧!咱酒城的人性子直,像榴彈炮筒子一樣,榴彈炮筒子裡還有幾圈來複線,咱酒城人肚子裡連來複線都沒有,一根棍從嘴巴插進去從肛門冒出來,絲毫不拐彎,這就是咱酒城人的性格。
說明白一點,酒城也就是咱酒國市的首府,萬一我說漏了大家别誤會。
離咱酒城一百裡遠,您就能嗅到酒香四溢,鼻子鈍一點的,五十裡也就嗅到了。
不是我魔幻,而是我寫實:波音飛機飛到咱酒城上空,總是不由自主地兜圈子翻筋鬥,又天真又活潑,又浪漫又多情,醉意朦胧,耕雲播雨,颠鸾倒鳳,但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同志們先生們女士們朋友們不必提心吊膽,因為那時您在飛機上也是天真活潑像喝醉了酒的小狗一樣。
那滋味美妙奇特,勸諸位都往酒城飛一次,體驗一下人間天上的美滋味。
咱酒城正中央,是市府市委所在地,市委院子裡,塑着一個白色的大酒缸;市府的院子裡,塑着一個黑色的大酒壇子。
大家不要以為這裡含有諷刺性,絕對沒有。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盡快改善人民群衆生活,各地的黨委、政府都挖空了心思出主意想辦法,将各地的實際情況與中央的精神相結合,創造出很多方式方法,靠山的吃山,有水的賣水,有風景的發展旅遊,有煙的造煙……風起雲湧十幾年,湧現出了鬼城、煙都、爆竹市……咱酒國的特點是酒多、酒好,所以市委、市府狠抓了酒,創辦了釀酒大學、籌建了釀酒博物館、擴建了十二家老酒廠、新建了三家集中全球釀酒技術精華的大規模新酒廠。
以酒為龍頭,帶動了特種服務業、飲食業、珍貴畜禽飼養……現在,酒國處處聞酒香,戶戶有佳釀;酒店數千家,日夜燈火通明,觥籌交錯。
酒國的美酒佳肴吸引了國内外大量遊客、食客、酒徒,前來酒城觀光喝酒吃好東西,當然,更重要的是招徕了大批酒商,使酒城的美酒和美名源源不斷地流向了世界各地。
美酒流出去,美元流進來。
近年來,酒國市每年向國家交納的稅款已達xxx億元,貢獻巨大。
與此同時,酒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早就“小康”了,現在正在奔向“中康”,想着“大康”,何謂“大康”?就是“共産主義”呀。
話說到這裡,諸位也就明白,市委市府院子裡塑造的酒缸酒壇具有多麼重要的意味。
讀者諸君,幾句閑篇扯過,文人正題:人人酒城,在諸位目賞酒國美酒之色、鼻嗅酒國美酒之香、舌品酒國美酒之味的同時,聽我娓娓談酒話,聽身側美女朗朗唱酒歌,盡情享受,不要客氣,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隻管說。
您面前的架子上擺滿酒國佳釀,架後的條桌上擺滿各色佳肴,請君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喝是白喝,吃也是白吃,這次酒城新聞發布會,我是籌委會執行主任,原拟象征性地收取每位五角錢的夥食費,我們市長說那樣做是當了婊子立牌坊的虛僞勾當,五角錢,連半根驢屬都買不到,收什麼?再說今天入座的,都是遠道而來的貴賓,收你們錢,豈不讓天下人笑掉門牙,那樣牙科醫院就要發大财了——順便提一句,咱酒城牙科醫院的科技攻關小組最新研制了一種永不磨損的補牙材料,諸位如有牙疾,請速去就醫,一律免費。
鑲上這種牙,不怕冷,不怕熱,不怕酸,不怕甜,咬得銅,嚼得鐵,再沒有什麼頑固不化的食物能阻擋您的利齒了。
這是插述,請聽我說正題:咱酒城人釀酒,至少已有三千年曆史,大量出土的文物,給我們提供了遠古的信息。
請大家看錄像:這地方名叫月光堆,堆下靜卧着古代遺址,挖出了三千多件文物,其中一半是酒器:這是觯,這是觥,這是缽,這是甕,這是罍,這是爵……應有盡有。
專家考證,月光堆遺址,距今三千五百年,時當夏王朝晚期。
在那遙遠的年代裡,這裡已是觥籌交錯,美酒飄香了。
現在,酒界流行着一種十分惡劣的風氣:紛紛拉大旗做虎皮,你說你的酒醉過大禹,我說我的酒醉過康熙;你的酒颠倒了楊貴妃,我的酒麻醉過漢武帝……如此等等,可謂謬種流傳,害人不淺。
咱們酒城,才是實事求是,以證據服人。
朋友們,請看這塊磚,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磚,這是東漢畫像磚,在咱酒城出土。
磚上圖是釀酒圖。
我們欣喜地看到,酒國當時的釀酒生産已經出現了生産流程中的分工和配合:畫面上左手扶着釀缸上大圓鍋的婦人,右手正在攪動着鍋内的冷卻水;缸右那位男子在燒火加溫;酒槽左端那位男子在神情專注地觀察接酒的過程;畫面下方肩挑兩桶的男人是糟房中負責供水的人員……這畫面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數千年前的釀酒生産流程,這流程,與我的老師莫言在他的著作《高粱酒》中描述的一模一樣。
請看第二塊磚,這是“酒肆圖”,鋪面臨街,酒壇子累累,櫃台内立着酒店主人,左上方有兩位客人正手舞足蹈朝酒店奔來。
再看第三塊磚,這是“宴飲圖”圖中共有七人,中央三,左右二,座次井井有序。
席前樽爵并列,碟碗橫陳,衆人捧盤舉杯,互相推勸,場面與今天一樣。
我的啰嗦,到此為止,三塊磚頭,堅硬而沉重地證明了咱酒城是中華民族酒文化的源頭,徹底擊碎了圍繞着酒史編造的謊言,砸碎了禹王瓶,碰破了霸王杯。
楊貴妃是咱酒國嫁出的女兒,每次溫泉水滑洗凝脂時都要在池子裡倒上一桶咱酒國釀造的高粱酒,要不她的皮膚哪裡會那般光滑,她的神态哪裡會像一枝海棠春帶雨?漢高祖是咱酒國人的兒子,剛出生時她娘沒奶,他爹就往他的嘴裡灌燒酒,喝烈酒長大的孩子與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如何能夠相比?吹牛撒謊者之流,快把你們的酒倒到河裡去吧,酒城酒是曆史的酒,酒城的酒裡浸泡着漢文化的經典。
同志們,撒謊者們忘記了一個常識,蒸餾酒最早出現于漢代,禹王時代能有的隻是發酵酒。
漢代畫像磚證明釀酒史的革命是在酒國爆發的。
朋友們,像日夜流淌的醴泉河一樣,酒城美酒經曆了漫長的歲月,進入了成熟時期。
清朝初年,出現“福大堂”燒酒坊和現已難以查清何家所釀的“步步嬌酒”。
在這基礎上,出現了“福嬌堂”燒酒坊和酒城的第一名酒:“雲雨大曲”。
話說清朝順治年間,一位袁姓的小客商,名已字三六。
他先開店賣酒,後設坊釀酒。
他善于吸取當時酒城各酒家的傳統工藝,想創出個名牌,可惜因病早逝。
一直到他的第三代孫,才實現了這一夙願。
袁姓三代孫,名叫袁九五,他承繼了祖輩的釀酒經驗,又憑着比祖輩更豐富的市場閱曆,于乾隆年間選中了酒城東門外娘娘廟所在地女兒井街開創他的事業。
相傳,娘娘廟地下有個海眼,挑動海眼,酒城将變成海洋。
為了免除水災,群衆集資建廟,并塑了一個金身娘娘,鎮壓在海眼之上。
娘娘廟香火鼎盛,尤其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在這裡趕廟會,燒香,熱鬧非凡,仕女如雲,成群結隊的小流氓也混在女人堆裡,摸奶子,捏屁股,搞得人歡馬叫。
這裡确實是釀酒沽賣的風水寶地。
袁九五便在娘娘廟旁買地建号,号名“福嬌堂”,并在女兒井旁建燒酒坊。
女兒井距娘娘廟一裡路,源出醴泉河,經沙石過濾後,清澈甘冽,被譽為酒城第一井。
相傳此井中曾淹死過一個絕代佳人。
佳人死後化為雲霓,籠罩井口,長年不散。
袁姓三代孫沒有忘記,女兒井曾為前朝名酒“步步嬌”提供了優質水源。
他是創造酒中精品的大家手筆,當然具有高人一籌的深遠曆史眼光。
“福嬌堂”選用女兒井水創造新釀,不僅因為“水是酒之血”,而它曾釀出“步步嬌”,更由于“神系酒之魂”,它本身就蘊含着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
不平常的志向,不平常的技藝,不平常的清泉,當然帶來了不平常的開端。
“雲雨大曲”剛一問世,即大獲成功。
“福嬌堂”門庭若市,短衣幫、長衫客、老油條、小流氓絡繹不絕。
一位名叫李三鬥的騷客寫了兩首詩贊美“雲雨酒”,詩曰: 娘娘廟裡久藏春,井水留香化為雲。
到底美人顔色好,造成佳釀迷煞人。
水為衣裳雲做容,一絲不挂醉劉伶。
飲罷雲雨何須夢,勝過巫山一段情。
詩寫得固然有些流氓,但也确實道出了這雲雨酒的妙處。
“福嬌堂”号址設在娘娘廟前,前店後坊,産品可以直接同飲者見面。
行人來逛娘娘廟,老遠就能看到那金底黑字的巨大匾額。
匾額上行草大字,寫得潇灑而風流,是聞名全國的大書法家金毛龜先生的手筆。
大門兩側是著名學者馬褲呢女士所撰對聯,聯雲: 入座眉凝兩股癡情出門手捧一顆愛心店内陳設典雅俏麗,溫柔可人。
店堂正中,懸挂一幅彩墨中堂,繪者乃酒國丹青高手李夢娘女士,畫的是貴妃醉酒,衣不遮體,豐肌閃爍,尤其是那兩顆乳頭,紅得像兩顆大櫻桃。
來此飲酒,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
店中的飲器比起酒城的一般酒店,别具特色。
他們的酒壺都做成美女大腿的形狀,其容量分為一兩、三兩、半斤,随酒客随意選用。
持其腿,嘗其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美哉,妙哉,美妙無比。
酒好店雅名聲大,奇聞趣事層出不窮。
相傳清朝光緒年間一個寒冷的冬夜,大雪紛飛,遍地皆白,“福嬌堂”酒店的夥計要關門休息,昏暗中,見一個人提着燈籠,身上落着厚厚一層雪花撞入店堂,說家中嬌客想飲雲雨酒,特冒大雪來沽。
無奈當天店裡的酒早已售完,老闆連連緻歉,不料此客執意不回。
老闆為其誠心感動,讓學徒去庫房取酒,不料庫門一開,酒香洋洋湧出,沽客急不可耐,挑着燈籠沖入酒庫。
學徒阻擋不疊,一時燈火搖動,燃着籠紙,并殃及酒庫,釀成了一場大火災。
燃燒着的酒漿四處流淌,在吞沒“福嬌堂”庫房和店堂之後,又像一條條藍瑩瑩的火龍,流到對面的娘娘廟裡,把廟堂燒成了一片廢墟。
諸君别忘記那天夜裡大雪飄飄,地上積着瓊屑碎玉,藍色的火遍地流淌,映着天上地下的雪白,景色奇異瑰麗,難以形諸筆墨。
大火之後,起火原因和火情被傳得神奇絕妙,“福嬌堂”的名聲借着火勢大振,重建之後,生意更加興隆。
這場大火,無疑為“福嬌堂”做了一個大廣告。
“雲雨大曲”不僅醇甜淨美,而且香豔無匹。
一年暮春,燒坊的小夥計開簍舀酒,不慎倒籠流酒,浸至街坊,瞬息間濃香飄散,遊街的青年男女,都眼淚汪汪,面頰酡紅,活活地癡了。
天上正巧有群鳥飛過,竟盤旋迷失方向,沉甸甸地跌在街上。
沉魚落雁。
勾魂攝魄。
千種柔情。
萬樣風流。
有詩曰: 一杯雲雨穿喉過,萬般風景現世來。
此酒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次嘗?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關于這“雲雨酒”的好處,我已說了很多。
需要補充的是:本人的嶽父,現酒國釀造大學的袁雙魚教授,就是這釀出了雲雨佳釀的袁九五先生的嫡傳六世孫!袁教授執鞭釀造大學後,毫無保留地獻出了家傳絕技,在他的帶領下,在市委、市府的關懷指導下,乘着改革開放的駿馬,在短短十年裡,我們酒國市在繼承的基礎上,又創造了十幾種可與雲雨佳釀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特色的酒國美酒。
譬如“綠蟻重疊”,譬如“紅鬃烈馬”,譬如“一見鐘情”,譬如“火燒雲”,譬如“西門慶”,譬如“黛玉葬花”……更加令人振奮的是,我嶽父袁教授隻身上了白猿嶺,蓬頭垢面,鶴發童顔,與猿猴交友,向野獸學習,汲取了猴子的智慧,繼承了祖宗的傳統,借鑒了外來的經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猴為人用,終于試制成功了獨步世界、一滴傾城的猿酒! 猿酒将在首屆猿酒節隆重推出! 千兩黃金易得,一滴猿酒難求! 朋友們,不要猶豫了,快來酒國市! 且莫錯過喲! 一鬥兄: 大作收到。
正好有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來找我,就把《酒城》給他看。
他看後拍案叫絕,說這是一樁好買賣。
他說,如果你能将此文擴充到七八萬字,再配上一些圖畫和照片,便可出一本書。
他們出版社出書号,負責編輯事務,你們市出錢贊助并包銷十萬冊。
他說反正你們為首屆猿酒節也要準備宣傳材料發給各位來賓,何不搞這樣一本圖文并茂的書?到時來賓人手一冊,酒國的曆史、酒國的佳釀俱包羅在内,既方便,又好看,又有保存價值,又有廣告效益。
我認為他這個主意很妙,你可與你們市長商量一下。
出此書大概要五萬元,給出版社。
區區五萬元,對你們酒國來說,是小意思吧?此事結果如何,請盡快通知我。
那位朋友很感興趣,臨行時我把你的地址給了他,也許他會直接跟你聯系。
關于為您的酒命名,以及參加《酒法》起草小組諸事,既然有大利可圖,我想我也不必虛僞,暫且就答應下來。
我寫完手頭長篇的最後一部分,立即到酒國去,到時再詳細商談有關事宜。
即祝筆健! 莫言……哇哇哇!一想到金剛鑽和那些被吃掉後排洩到廁所裡的男嬰孩,丁鈎兒心中殘存的責任心和正義感便像灼灼的北鬥星一樣,照亮了在黑暗中四處流竄的意識。
這時他感到耳輪上和界尖上刺痛難忍,仿佛有什麼尖利的、浸着劇毒的東西把自己的耳朵和鼻子紮破了。
他身不由己地折坐起來——天旋地轉,頭大如柳鬥——費勁地睜開腫脹的眼皮,看到有三五個灰蒙蒙的大影子從自己身上跳走,落地時發出了肉乎乎的沉悶聲響。
同時他還聽到了“吱吱”的尖叫聲。
是什麼珍禽異獸在尖叫?偵察員想到松雞和野兔,飛龍和鼯鼠,都是酒國盤中餐。
他看到在面前的模糊背景上,有一片閃閃爍爍的碧綠的眼睛。
他努力轉動着沙澀的眼睛,促使淚腺分泌出一些液體滋潤眼球。
淚水盈盈,淚水裡有一股劣酒的味道。
他用手背揩揩眼,眼前的景物逐漸分明。
他首先看到了一群約有七八隻灰色的大家鼠憤怒地用漆黑得令人惡心的小眼睛看着自己,那些尖尖的嘴巴、奓起的胡須、肉塌塌的肚子、長而細的尾巴勾引得偵察員胃部痙攣,一張口噴出一股處于美酒佳肴和糞便之間的東西。
他感到喉嚨似被利刃劃開,鼻子奇酸,一些浸出物堵塞了鼻孔。
然後有一枝斜挂在牆上的烏亮的長苗子鳥槍撲進他的眼睛。
形象生動的鳥槍把他從混沌狀态中喚醒,于是他想起了很久前的倉皇逃竄,想起了幽靈般的非法賣馄饨的老漢和看守陵園的老革命以及那紮着紅綢腰帶跳舞的茅台酒的精靈和那匹威風凜凜的金毛大狗……意象豐富頭緒繁雜猶如百花盛開。
似夢非夢亦真亦幻。
對肌膚豐潤的女司機的思念又蓦然上了他的心頭。
一隻大鼠跳上他的肩頭,極其敏捷地在他的脖子上咬了一口,使他不得不排除雜念面對現實。
他抖動身體,甩掉老鼠,嘴裡發出下意識的尖叫,但他的尖叫被眼前的奇景給堵了回去。
他大張着嘴,傻呆呆地,看着仰卧在火坑上、身體上活躍着十幾匹大鼠的老革命。
老革命的鼻子和耳朵已被餓鼠——也許它們并不餓——啃光,嘴唇吃光暴露出焦黃的牙床,那張曾經吐出過那麼多連珠妙語的嘴巴變得十分難看,去掉了多餘物的老革命的頭顱顯得猙獰可怖,而那些惡鼠們,正在抖擻精神,啃着老革命的雙手,那兩隻使槍弄棒的大手白骨暴露,宛若剝光了皮的柳棍。
偵察員對老革命充滿好感,這個鋼骨铮铮的老人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了自己幫助。
他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沖上去,驅趕老鼠。
老鼠的眼睛竟然在遭到襲擊時飛快地改變了顔色。
由漆黑變粉紅,由粉紅變碧綠,吓得偵察員連連倒退,退到背靠牆壁無法再退,見鼠們呲牙咧嘴,吹胡幹瞪眼,肩膀靠着肩膀,團結成一個集體,随時都會沖上來似的。
牆上的鳥槍硌着偵察員的背,他急中生智,飛快轉身摘下槍,端起來,食指尋找到扳機,擺開架式,如臨勁敵般,偵察員大喊: “不許動,動就打死你們!” 老鼠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手舞足蹈着,嘲弄偵察員。
他怒火上沖,咬牙切齒,罵一聲: “狗日的老鼠!今日讓你們知道老子的厲害!” 話出口,扳機倒,隻聽得轟隆一聲響,仿佛起了一個炸雷。
一溜火光過去,屋子裡硝煙滾滾。
硝煙散後,偵察員欣慰地看到,那些老鼠被他一槍打得七倒八歪,沒死的隻恨爺娘少生了四條腿,竄梁越檀,飛檐走壁,頃刻間跑得無影無蹤。
偵察員驚惶地看到,這一槍雖然打跑了老鼠,但也把老革命的臉打得千瘡百孔,像篩子底兒一樣。
他抱着槍,倚着牆,雙腿軟,不知不覺臀着地、心裡叫不疊的苦。
他想到,老革命肯定是先逝世,然後被耗子們糟蹋了遺體,但誰也不會想信這事實,看到老革命那顆布滿鐵沙子的頭臉,誰也會認為他是先中了槍彈而後又被老鼠們破壞了五官。
丁鈎兒丁鈎兒,這一下你跳到長江裡也洗不清了。
長江比黃河還要渾。
“聖人出,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