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鳥亭
關燈
小
中
大
quo
&ldquo哈哈哈。
&rdquo &ldquo我買啦。
&rdquo 他心不甘情不願地從包包裡拿出一百元。
野口一家人離開了。
野口興建這棟别墅之後,來了一個負責看守的奇特女傭。
這個怪人叫作&ldquo金時&rdquo,是個年方二十四歲的女人。
她的臉跟身材都圓滾滾的,還有驚人的怪力。
金時懂得耕田,卻不會煮飯。
叫金時煮飯的話,她會燒一鍋熱水,把調味料扔進鍋裡,把飯、菜全部扔下鍋,再用飯匙攪拌就完成了。
她不會煮其他的食物。
不過她在田裡能抵好幾個男人,還能一派輕松地為兩町步的田地翻土。
比起煮飯,她更喜歡攪動堆肥。
金時沒遇到喜好特殊的男人,所以至今無人追求,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比她更适合耕田的别墅管理人。
亮作對農事一竅不通,所以他讓金時留下來,由于兩町步的田地收獲頗豐,在敵軍登陸之前,靠金時工作還能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
才一天的時間,就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原本住在雞舍裡、一無所有的亮作,現在已經成了大富翁。
雖然這是經過一番算計,争論敵軍登陸時間才成交的買賣,但是在敵軍登陸之前,亮作的确是别墅的主人。
亮作感到心滿意足。
他走進已經是自己所有物的客房裡,傻傻地發呆。
戰争的時候,人有空就會發呆,不過亮作發呆的時間特别久。
金時走進房間,站在他後面。
&ldquo給我買棉被。
&rdquo &ldquo棉被?&rdquo &ldquo還要蚊帳。
&rdquo &ldquo你沒有嗎?&rdquo &ldquo你也沒有吧?&rdquo 亮作覺得胸口悶悶的。
他果然一無所有。
這件事讓他激憤難平。
&ldquo我分你一條毛毯。
這樣就夠了。
&rdquo &ldquo冬天會冷。
現在就買給我。
&rdquo &ldquo你能背着棉被逃離戰場嗎?&rdquo &ldquo我會背。
還有蚊帳。
&rdquo &ldquo不需要蚊帳。
以後我們就會在洞穴裡生活。
洞穴又不能挂蚊帳。
&rdquo &ldquo可以。
我會打洞來挂。
順便買鍋子跟飯鍋。
&rdquo &ldquo我已經有了。
&rdquo &ldquo太小了。
&rdquo &ldquo不小了。
夠四個人吃了。
&rdquo &ldquo不夠我吃。
&rdquo &ldquo你有毛病嗎?那個飯鍋可以煮一升米。
&rdquo &ldquo我要吃三升。
&rdquo &ldquo你一餐可以吃一升嗎?&rdquo &ldquo我一天要吃五餐。
&rdquo 亮作啞口無言。
金時像在可憐他似的,一直盯着他瞧,勸誡他說: &ldquo全都買吧。
現在很便宜。
我可以買到便宜貨。
你身上的錢,全部交給我。
&rdquo &ldquo你要幹嗎?&rdquo &ldquo趁有錢的時候買一買。
&rdquo &ldquo笨蛋。
全花光要怎麼過活?&rdquo &ldquo别擔心。
交給我。
&rdquo &ldquo來收電費的時候怎麼辦?&rdquo &ldquo把田裡的作物賣掉,拿來付錢。
你不用擔心。
&rdquo &ldquo這樣啊。
真的不要緊嗎?&rdquo &ldquo不要緊。
&rdquo &ldquo你買那麼多。
戰争的時候,要帶着逃走嗎?&rdquo &ldquo交給我。
&rdquo 亮作覺得金時的話很可靠,于是打開包巾,拿出他寶貝的現金。
裡面還剩兩千多元。
他們一起去買東西。
金時先是買了一台大八車[13]。
那是長年扔在倉庫深處的閑置品,在這場翻山越嶺的逃難中實在派不上用場。
金時早就物色好了。
她告訴亮作,隻要修一下就還能使用。
在這股逃難潮中,最值錢的就屬大八車,不過這台真的很便宜。
盡管如此,大八車還是最貴的東西。
他們買了一整車的東西。
&ldquo你喜歡酒嗎?&rdquo &ldquo嗯。
你要買酒嗎?&rdquo &ldquo我釀給你。
&rdquo 金時買了酒瓶和酒杯,還買了兩個釀酒的罐子。
亮作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他想要向老天爺道謝。
&ldquo你也喜歡喝酒嗎?&rdquo &ldquo我不喝。
我比較喜歡吃飽。
&rdquo 最後買了一套釣魚用具。
&ldquo田地我一個人就行了。
你沒事做,無聊的話就去釣魚吧。
&rdquo &ldquo哦。
釣得到嗎?&rdquo &ldquo釣得到吧。
不喜歡就别釣了。
&rdquo &ldquo我試試看。
&rdquo 不久,戰争結束了。
亮作從來不曾做過這麼幸福的美夢。
他載着大八車跟滿滿的物品,和金時在洞穴裡活下來了。
他們回到廢墟,馬上開始耕作,希望以後過着安穩的生活。
這已經是充滿希望的未來了。
而且他還有房子和農田。
亮作每天都到街上閑逛。
他怎麼也坐不住。
因為當他獨自留在屋子裡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已經擁有房子、農田與溫泉。
不知不覺中,他發現自己淚流滿面,他不認為這是擁有這些物品帶來的心滿意足。
所以他急忙上街。
每天都在街上走來走去。
鎮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單調戰争中從未出現過的微小變化。
亮作仔細觀察這些變化。
這是與亮作完全無關的變化。
沒有任何一種變化能讓他産生自己是擁有者的自覺。
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很懷念。
他把每一個小變化都看在眼裡。
心裡覺得暖洋洋的。
某天夜裡,他想到自己該挂上門牌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沒挂上門牌。
反正沒有人會寄信來,他也不曾想過要收信。
他已經不再懷念過去的一切。
梅村亮作已經死了。
挂一個别人的新門牌吧,想到這一點,他覺得非常愉快。
他打開窗戶,對着澄澈的夜空思考。
戰争結束之前,他躲在溪流的岩縫之間,偷偷享受釣魚的樂趣,每次都會驚擾那些水鳥。
那是一條小鳥聚集的溪流。
把酒拆成水鳥兩個字吧。
這是個雙關語。
把酒拆成兩個字,就成了三點水和鳥(酉)。
金時釀的濁酒很難喝。
如果硬要拿去釀酒的話,多半隻能釀出甜酒。
雖然金時做事認真,卻不夠上進,看來釀濁酒的功夫不會有什麼長進了。
每次釀出甜酒的時候,亮作都覺得很沮喪,不過他從沒打算學習釀酒功夫,好釀造好喝的濁酒。
每天都能飲用美味的濁酒,也許很愉快吧,不過他有金時釀的難喝的濁酒和甜酒就心滿意足。
期待下次完成的是什麼酒,好過每天一成不變地飲用美味的濁酒。
金時做什麼都是粗枝大葉,不過她的粗枝大葉,反而讓人感到人情味。
比起其他人釀的美味濁酒,他更珍惜金時釀的粗枝大葉、質量低劣的濁酒。
&ldquo嗯。
水鳥亭。
這個好。
&rdquo 半月挂在山邊。
&ldquo水鳥亭山月。
嗯。
就是它了。
&rdquo 他砍下竹子,用小刀刻字,做了一塊門牌。
伊東周邊的群山裡,有無數個戰時防範敵軍登陸而挖的洞穴。
這些洞穴跟防空壕不同,用于陸戰用途,都是一些很大的洞穴,除了部隊之外,還能放置戰車與卡車。
後來,離市區最近的洞穴成了乞丐的據點。
伊東的農田也有溫泉,再加上旅館、魚市場都能找到許多給乞丐的食物,于是這裡成了乞丐和野狗的天堂。
住在上野地下道的乞丐們,聽了這件事之後,就把整個部隊遷了過來,如今已經住了大約六十戶。
其中有個年約六十歲的老頭,以前曾經是中學(相當于現在的高中)老師。
由于在這裡乞讨吃得很好,所以面色紅潤,身材也很富态,還能随時到田裡泡露天溫泉,身子幹幹淨淨的,比那些在戰争裡燒傷的人好多了。
從他随身背着日用品,包括水桶、飯盒、鍋子與裁縫道具的那副模樣,才能看出他是個乞丐,不明就裡的旅客還以為他是登山客,總之,他是一個一點也不起眼、打扮洋派的居民。
雖然大家都稱這位當過中學老師的老頭為大叔,但是他依然精力十足、威嚴端莊,看起來跟現任中學老師沒什麼兩樣。
他的威嚴主要來自嘴巴上的胡子以及專注的眼神,如果沒有充足營養養出來的光滑皮膚與精力,威嚴可能會減去一大半。
他似乎熱愛孤獨與逍遙。
平時背着日用品,安靜地走在路上,完全不為他的老本行汲汲營營,偶爾看到在馬路上工作的勞工,隻會輕聲說:&ldquo馬路拓寬。
馬路拓寬。
&rdquo 看到路邊湧出的溫泉,則會低語:&ldquo溫泉湧現。
溫泉湧現。
&rdquo 有一天,他偶然路過水鳥亭。
這是他第一次經過水鳥亭,他平靜的逍遙有部分原因來自他的老本行,他之前從來沒機會走上這條矗立在田中央、通往水鳥亭的獨立小徑。
他平靜的步伐停在水鳥亭門口。
是什麼東西,讓不為所動的哲人停下腳步呢?是門上的門牌。
&ldquo水鳥亭山月。
水鳥亭山月。
&rdquo 朗讀兩次後,他再次回頭。
邊走邊說:&ldquo水鳥亭山月。
嗯。
原來是浪曲[14]師的别墅啊。
&rdquo 又低聲說:&ldquo浪曲師别墅。
浪曲師别墅。
&rdquo 亮作正好在籬笆旁照顧農作物,悄悄把他的動作看在眼裡,把他講的話聽進耳裡。
有一股稱不上恐懼,也稱不上可怕的事物,壓得他喘不過氣。
戰争結束後,已經過了好幾年。
市面上已經買得到各種商品。
看來他已經忘記政府曾經拿豬的食物充當人的配給品,甚至整整一個月都沒有配給品的時代了。
曾幾何時,自己田裡的作物是無上珍馐的那個時代也過去了。
現在隻要有錢就買得到肉、砂糖、進口芝士,甚至是蘇格蘭威士忌。
幾年前,連一條沙丁魚都是難能可貴的貴重物品,現在,伊東魚市場裡的竹筴魚幹和鲭魚幹,連野狗都不屑一顧,溫泉街的商販還會把幾乎沒動過的龍蝦料理直接扔進垃圾桶。
無怪乎洞穴裡那一整個部隊的乞丐越來越接近聖賢。
他們不需要為了居住問題而煩惱,營養非常好。
隻有亮作&mdash&mdash不,改名後的水鳥亭山月,他唯一得到的、拼命守住的,隻有那棟房子和小小的田地,他的衣、食和住都跟戰時沒什麼兩樣。
他隻能吃自己那片田種出來的作物,無法過奢侈的生活。
他沒有錢,也沒有工作。
不,他唯一能誇耀的,隻有自己是溫泉與田地的主人這件事。
也許有點不可思議,他的心境恰巧符合斜陽族[15]。
他隻有一身傲氣。
這身傲氣甚至不允許他撿拾地上的東西,也不允許他去找工作。
在那些洞穴裡的居民當中,亮作也認識日子過得特别精彩的大叔。
他也曾見過大叔輕聲說&ldquo馬路拓寬&rdquo&ldquo馬路拓寬&rdquo,那副平靜的逍遙姿态,他也聽說大叔曾經是中學老師。
當他知道大叔的存在時,也曾經感到一種充滿諷刺的滿足。
中學老師曾經是自己大半輩子的心願,最後卻沒當成,成了擁有溫泉和農田的别墅主人。
然後,以前曾是中學老師的人,現在隻不過是洞穴的居民。
随着戰争的陰影散去,他的生活越來越窘迫,亮作覺得越來越可悲,他越來越常想到大叔的事。
這是他深藏在心底、恐懼不已的秘密。
他不想讓任何人發現自己的秘密。
大叔過着安定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卻不安定。
明明沒有收入,卻要付那些稅金與捐款,隻能咬緊牙關,守護浮世的繁華。
雖然自己擁有溫泉與農田,但是大叔不也擁有溫泉與農田嗎?他不僅擁有露天溫泉,除了農田之外,他還擁有海邊的漁場及荒野的牧場。
尋遍山珍海味,随時都能大快朵頤。
不過亮作依然瞧不起乞丐,不忘自己以别墅主人為傲的心。
問題應該是出在他怎麼也忘不了這樣的心情。
他覺得自己被大叔的存在壓倒,把這件事當成心底的秘密,生怕别人發現這個秘密。
&ldquo浪曲師别墅。
浪曲師别墅。
&rdquo 大叔口中念念有詞地離開。
雖然他認同在籬笆旁工作的亮作,不過對浪曲師本人似乎沒什麼興趣。
是&ldquo水鳥亭山月&rdquo這塊門牌,打擾了他穩重的步伐。
亮作也察覺了這件事。
&ldquo水鳥亭山月&hellip&hellip&rdquo 當大叔的身影消失後,亮作輕聲低喃。
亮作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大叔認同的隻是水鳥亭山月這塊門牌,而并不是他本人的存在。
他覺得這件事理所當然。
&ldquo這塊門牌并不代表我。
&rdquo 他想把水鳥亭山月這塊門牌拆下來。
不過,當他繞到門口看着門牌時,又覺得很悲慘,怎麼也舍不得拆下來。
他反複思量,猶豫不決,終究沒拆掉。
隔天早上,他依然沒拆下門牌,人們在雞舍旁發現他上吊自殺的身影。
注解: [1] 大日本産業報國會,戰時日本官辦的工會組織。
[2] 一種定置漁網。
[3] 位于靜岡縣。
[4] 位于神奈川縣。
[5] 計算田地面積的單位,一町步約為0.99公頃。
[6]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主力轟炸機。
[7] 約136.5厘米。
[8] 相當于我國的教育部。
[9] 東京大轟炸,1945年3月10日,美國出動B-29轟炸機,于東京大量投擲燃燒彈,造成近十萬人死亡。
[10] 大本營為戰時日本軍最高統帥機關。
大本營發表為戰果宣傳,雖然戰争末期日本已經出現敗勢,但是大本營發表仍發送戰況大好的消息。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國家格言,表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其實是把侵略海外正當化的口号。
[12] 奄美大島,當時日軍在此建設要塞。
[13] 雙輪推車。
[14] 日本的一種說唱藝術。
[15] 源于太宰治的小說《斜陽》,意指沒落的上流階級,仍然執着于自己虛有其表的名号。
&rdquo &ldquo我買啦。
&rdquo 他心不甘情不願地從包包裡拿出一百元。
野口一家人離開了。
野口興建這棟别墅之後,來了一個負責看守的奇特女傭。
這個怪人叫作&ldquo金時&rdquo,是個年方二十四歲的女人。
她的臉跟身材都圓滾滾的,還有驚人的怪力。
金時懂得耕田,卻不會煮飯。
叫金時煮飯的話,她會燒一鍋熱水,把調味料扔進鍋裡,把飯、菜全部扔下鍋,再用飯匙攪拌就完成了。
她不會煮其他的食物。
不過她在田裡能抵好幾個男人,還能一派輕松地為兩町步的田地翻土。
比起煮飯,她更喜歡攪動堆肥。
金時沒遇到喜好特殊的男人,所以至今無人追求,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比她更适合耕田的别墅管理人。
亮作對農事一竅不通,所以他讓金時留下來,由于兩町步的田地收獲頗豐,在敵軍登陸之前,靠金時工作還能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
才一天的時間,就出現這麼大的變化。
原本住在雞舍裡、一無所有的亮作,現在已經成了大富翁。
雖然這是經過一番算計,争論敵軍登陸時間才成交的買賣,但是在敵軍登陸之前,亮作的确是别墅的主人。
亮作感到心滿意足。
他走進已經是自己所有物的客房裡,傻傻地發呆。
戰争的時候,人有空就會發呆,不過亮作發呆的時間特别久。
金時走進房間,站在他後面。
&ldquo給我買棉被。
&rdquo &ldquo棉被?&rdquo &ldquo還要蚊帳。
&rdquo &ldquo你沒有嗎?&rdquo &ldquo你也沒有吧?&rdquo 亮作覺得胸口悶悶的。
他果然一無所有。
這件事讓他激憤難平。
&ldquo我分你一條毛毯。
這樣就夠了。
&rdquo &ldquo冬天會冷。
現在就買給我。
&rdquo &ldquo你能背着棉被逃離戰場嗎?&rdquo &ldquo我會背。
還有蚊帳。
&rdquo &ldquo不需要蚊帳。
以後我們就會在洞穴裡生活。
洞穴又不能挂蚊帳。
&rdquo &ldquo可以。
我會打洞來挂。
順便買鍋子跟飯鍋。
&rdquo &ldquo我已經有了。
&rdquo &ldquo太小了。
&rdquo &ldquo不小了。
夠四個人吃了。
&rdquo &ldquo不夠我吃。
&rdquo &ldquo你有毛病嗎?那個飯鍋可以煮一升米。
&rdquo &ldquo我要吃三升。
&rdquo &ldquo你一餐可以吃一升嗎?&rdquo &ldquo我一天要吃五餐。
&rdquo 亮作啞口無言。
金時像在可憐他似的,一直盯着他瞧,勸誡他說: &ldquo全都買吧。
現在很便宜。
我可以買到便宜貨。
你身上的錢,全部交給我。
&rdquo &ldquo你要幹嗎?&rdquo &ldquo趁有錢的時候買一買。
&rdquo &ldquo笨蛋。
全花光要怎麼過活?&rdquo &ldquo别擔心。
交給我。
&rdquo &ldquo來收電費的時候怎麼辦?&rdquo &ldquo把田裡的作物賣掉,拿來付錢。
你不用擔心。
&rdquo &ldquo這樣啊。
真的不要緊嗎?&rdquo &ldquo不要緊。
&rdquo &ldquo你買那麼多。
戰争的時候,要帶着逃走嗎?&rdquo &ldquo交給我。
&rdquo 亮作覺得金時的話很可靠,于是打開包巾,拿出他寶貝的現金。
裡面還剩兩千多元。
他們一起去買東西。
金時先是買了一台大八車[13]。
那是長年扔在倉庫深處的閑置品,在這場翻山越嶺的逃難中實在派不上用場。
金時早就物色好了。
她告訴亮作,隻要修一下就還能使用。
在這股逃難潮中,最值錢的就屬大八車,不過這台真的很便宜。
盡管如此,大八車還是最貴的東西。
他們買了一整車的東西。
&ldquo你喜歡酒嗎?&rdquo &ldquo嗯。
你要買酒嗎?&rdquo &ldquo我釀給你。
&rdquo 金時買了酒瓶和酒杯,還買了兩個釀酒的罐子。
亮作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感動。
他想要向老天爺道謝。
&ldquo你也喜歡喝酒嗎?&rdquo &ldquo我不喝。
我比較喜歡吃飽。
&rdquo 最後買了一套釣魚用具。
&ldquo田地我一個人就行了。
你沒事做,無聊的話就去釣魚吧。
&rdquo &ldquo哦。
釣得到嗎?&rdquo &ldquo釣得到吧。
不喜歡就别釣了。
&rdquo &ldquo我試試看。
&rdquo 不久,戰争結束了。
亮作從來不曾做過這麼幸福的美夢。
他載着大八車跟滿滿的物品,和金時在洞穴裡活下來了。
他們回到廢墟,馬上開始耕作,希望以後過着安穩的生活。
這已經是充滿希望的未來了。
而且他還有房子和農田。
亮作每天都到街上閑逛。
他怎麼也坐不住。
因為當他獨自留在屋子裡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已經擁有房子、農田與溫泉。
不知不覺中,他發現自己淚流滿面,他不認為這是擁有這些物品帶來的心滿意足。
所以他急忙上街。
每天都在街上走來走去。
鎮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單調戰争中從未出現過的微小變化。
亮作仔細觀察這些變化。
這是與亮作完全無關的變化。
沒有任何一種變化能讓他産生自己是擁有者的自覺。
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很懷念。
他把每一個小變化都看在眼裡。
心裡覺得暖洋洋的。
某天夜裡,他想到自己該挂上門牌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沒挂上門牌。
反正沒有人會寄信來,他也不曾想過要收信。
他已經不再懷念過去的一切。
梅村亮作已經死了。
挂一個别人的新門牌吧,想到這一點,他覺得非常愉快。
他打開窗戶,對着澄澈的夜空思考。
戰争結束之前,他躲在溪流的岩縫之間,偷偷享受釣魚的樂趣,每次都會驚擾那些水鳥。
那是一條小鳥聚集的溪流。
把酒拆成水鳥兩個字吧。
這是個雙關語。
把酒拆成兩個字,就成了三點水和鳥(酉)。
金時釀的濁酒很難喝。
如果硬要拿去釀酒的話,多半隻能釀出甜酒。
雖然金時做事認真,卻不夠上進,看來釀濁酒的功夫不會有什麼長進了。
每次釀出甜酒的時候,亮作都覺得很沮喪,不過他從沒打算學習釀酒功夫,好釀造好喝的濁酒。
每天都能飲用美味的濁酒,也許很愉快吧,不過他有金時釀的難喝的濁酒和甜酒就心滿意足。
期待下次完成的是什麼酒,好過每天一成不變地飲用美味的濁酒。
金時做什麼都是粗枝大葉,不過她的粗枝大葉,反而讓人感到人情味。
比起其他人釀的美味濁酒,他更珍惜金時釀的粗枝大葉、質量低劣的濁酒。
&ldquo嗯。
水鳥亭。
這個好。
&rdquo 半月挂在山邊。
&ldquo水鳥亭山月。
嗯。
就是它了。
&rdquo 他砍下竹子,用小刀刻字,做了一塊門牌。
伊東周邊的群山裡,有無數個戰時防範敵軍登陸而挖的洞穴。
這些洞穴跟防空壕不同,用于陸戰用途,都是一些很大的洞穴,除了部隊之外,還能放置戰車與卡車。
後來,離市區最近的洞穴成了乞丐的據點。
伊東的農田也有溫泉,再加上旅館、魚市場都能找到許多給乞丐的食物,于是這裡成了乞丐和野狗的天堂。
住在上野地下道的乞丐們,聽了這件事之後,就把整個部隊遷了過來,如今已經住了大約六十戶。
其中有個年約六十歲的老頭,以前曾經是中學(相當于現在的高中)老師。
由于在這裡乞讨吃得很好,所以面色紅潤,身材也很富态,還能随時到田裡泡露天溫泉,身子幹幹淨淨的,比那些在戰争裡燒傷的人好多了。
從他随身背着日用品,包括水桶、飯盒、鍋子與裁縫道具的那副模樣,才能看出他是個乞丐,不明就裡的旅客還以為他是登山客,總之,他是一個一點也不起眼、打扮洋派的居民。
雖然大家都稱這位當過中學老師的老頭為大叔,但是他依然精力十足、威嚴端莊,看起來跟現任中學老師沒什麼兩樣。
他的威嚴主要來自嘴巴上的胡子以及專注的眼神,如果沒有充足營養養出來的光滑皮膚與精力,威嚴可能會減去一大半。
他似乎熱愛孤獨與逍遙。
平時背着日用品,安靜地走在路上,完全不為他的老本行汲汲營營,偶爾看到在馬路上工作的勞工,隻會輕聲說:&ldquo馬路拓寬。
馬路拓寬。
&rdquo 看到路邊湧出的溫泉,則會低語:&ldquo溫泉湧現。
溫泉湧現。
&rdquo 有一天,他偶然路過水鳥亭。
這是他第一次經過水鳥亭,他平靜的逍遙有部分原因來自他的老本行,他之前從來沒機會走上這條矗立在田中央、通往水鳥亭的獨立小徑。
他平靜的步伐停在水鳥亭門口。
是什麼東西,讓不為所動的哲人停下腳步呢?是門上的門牌。
&ldquo水鳥亭山月。
水鳥亭山月。
&rdquo 朗讀兩次後,他再次回頭。
邊走邊說:&ldquo水鳥亭山月。
嗯。
原來是浪曲[14]師的别墅啊。
&rdquo 又低聲說:&ldquo浪曲師别墅。
浪曲師别墅。
&rdquo 亮作正好在籬笆旁照顧農作物,悄悄把他的動作看在眼裡,把他講的話聽進耳裡。
有一股稱不上恐懼,也稱不上可怕的事物,壓得他喘不過氣。
戰争結束後,已經過了好幾年。
市面上已經買得到各種商品。
看來他已經忘記政府曾經拿豬的食物充當人的配給品,甚至整整一個月都沒有配給品的時代了。
曾幾何時,自己田裡的作物是無上珍馐的那個時代也過去了。
現在隻要有錢就買得到肉、砂糖、進口芝士,甚至是蘇格蘭威士忌。
幾年前,連一條沙丁魚都是難能可貴的貴重物品,現在,伊東魚市場裡的竹筴魚幹和鲭魚幹,連野狗都不屑一顧,溫泉街的商販還會把幾乎沒動過的龍蝦料理直接扔進垃圾桶。
無怪乎洞穴裡那一整個部隊的乞丐越來越接近聖賢。
他們不需要為了居住問題而煩惱,營養非常好。
隻有亮作&mdash&mdash不,改名後的水鳥亭山月,他唯一得到的、拼命守住的,隻有那棟房子和小小的田地,他的衣、食和住都跟戰時沒什麼兩樣。
他隻能吃自己那片田種出來的作物,無法過奢侈的生活。
他沒有錢,也沒有工作。
不,他唯一能誇耀的,隻有自己是溫泉與田地的主人這件事。
也許有點不可思議,他的心境恰巧符合斜陽族[15]。
他隻有一身傲氣。
這身傲氣甚至不允許他撿拾地上的東西,也不允許他去找工作。
在那些洞穴裡的居民當中,亮作也認識日子過得特别精彩的大叔。
他也曾見過大叔輕聲說&ldquo馬路拓寬&rdquo&ldquo馬路拓寬&rdquo,那副平靜的逍遙姿态,他也聽說大叔曾經是中學老師。
當他知道大叔的存在時,也曾經感到一種充滿諷刺的滿足。
中學老師曾經是自己大半輩子的心願,最後卻沒當成,成了擁有溫泉和農田的别墅主人。
然後,以前曾是中學老師的人,現在隻不過是洞穴的居民。
随着戰争的陰影散去,他的生活越來越窘迫,亮作覺得越來越可悲,他越來越常想到大叔的事。
這是他深藏在心底、恐懼不已的秘密。
他不想讓任何人發現自己的秘密。
大叔過着安定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卻不安定。
明明沒有收入,卻要付那些稅金與捐款,隻能咬緊牙關,守護浮世的繁華。
雖然自己擁有溫泉與農田,但是大叔不也擁有溫泉與農田嗎?他不僅擁有露天溫泉,除了農田之外,他還擁有海邊的漁場及荒野的牧場。
尋遍山珍海味,随時都能大快朵頤。
不過亮作依然瞧不起乞丐,不忘自己以别墅主人為傲的心。
問題應該是出在他怎麼也忘不了這樣的心情。
他覺得自己被大叔的存在壓倒,把這件事當成心底的秘密,生怕别人發現這個秘密。
&ldquo浪曲師别墅。
浪曲師别墅。
&rdquo 大叔口中念念有詞地離開。
雖然他認同在籬笆旁工作的亮作,不過對浪曲師本人似乎沒什麼興趣。
是&ldquo水鳥亭山月&rdquo這塊門牌,打擾了他穩重的步伐。
亮作也察覺了這件事。
&ldquo水鳥亭山月&hellip&hellip&rdquo 當大叔的身影消失後,亮作輕聲低喃。
亮作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大叔認同的隻是水鳥亭山月這塊門牌,而并不是他本人的存在。
他覺得這件事理所當然。
&ldquo這塊門牌并不代表我。
&rdquo 他想把水鳥亭山月這塊門牌拆下來。
不過,當他繞到門口看着門牌時,又覺得很悲慘,怎麼也舍不得拆下來。
他反複思量,猶豫不決,終究沒拆掉。
隔天早上,他依然沒拆下門牌,人們在雞舍旁發現他上吊自殺的身影。
注解: [1] 大日本産業報國會,戰時日本官辦的工會組織。
[2] 一種定置漁網。
[3] 位于靜岡縣。
[4] 位于神奈川縣。
[5] 計算田地面積的單位,一町步約為0.99公頃。
[6]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主力轟炸機。
[7] 約136.5厘米。
[8] 相當于我國的教育部。
[9] 東京大轟炸,1945年3月10日,美國出動B-29轟炸機,于東京大量投擲燃燒彈,造成近十萬人死亡。
[10] 大本營為戰時日本軍最高統帥機關。
大本營發表為戰果宣傳,雖然戰争末期日本已經出現敗勢,但是大本營發表仍發送戰況大好的消息。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國家格言,表示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其實是把侵略海外正當化的口号。
[12] 奄美大島,當時日軍在此建設要塞。
[13] 雙輪推車。
[14] 日本的一種說唱藝術。
[15] 源于太宰治的小說《斜陽》,意指沒落的上流階級,仍然執着于自己虛有其表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