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故鄉的贊歌

關燈
切。

    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這麼做。

    我不會找借口。

    因為是我自己選擇這麼做。

    我不了解我自己,所以我要這麼做。

    還有,唉,沒有錯,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會寫作,因為這就是我。

    我寫作不是為了追尋自己。

    我曾經想寫一些編輯喜歡的趣味小說。

    有一陣子,我也打算勇往直前,不管寫什麼都好,隻要寫就對了。

    每個時期都有各種荒唐的念頭。

    然而,思考與寫作是兩回事。

    寫作本身就是我的生活。

    司湯達老師曾說:&ldquo我熱愛閱讀與寫作。

    &rdquo我則是&ldquo熱愛寫作&rdquo,閱讀與思考都是寫作的一環。

    有時候,我不期待自己的愛能改變什麼。

    我隻确定我真的熱愛寫作。

    總之,我隻能不斷寫作。

     然而,我隻是亂寫一通。

    全都是亂寫。

    盡管如此,寫作的時候,寫作就是我的生活。

    這一點毋庸置疑。

     隻有在看上女人的時候、喝酒的時候,我才能嘲笑自己,忽視事實。

    我寫小說,隻是為了賺錢。

    我不明白。

    雖然我不敢斷定,我自己就像個難以捉摸的影子,談戀愛的時候、酩酊大醉的夜晚,我總覺得自己像個影子。

     我覺得&ldquo寫作&rdquo是我唯一的生活,寫作絕非樂事,反而是一件苦差事,即使要犧牲其他事物,我也不會後悔。

    這件事并不是減法關系或是可以評估的利害關系。

     寫作很有趣,也有一些快樂的部分。

    不過,快樂令人不安,經常背叛人類(因為越快樂的人越缺乏做夢的能力),我不認為我會被寫作背叛。

    我能力不足,不得不寫。

    因為我心裡感到些許不安,所以我寫作。

    寫作可以讓那些被寫下來的内容成為真實的存在,沒被寫下來的事物,自然不存在。

    我隻能存在于兩者的區别之間,而且隻能存在于區别裡。

     然而,我活着,隻有寫作這件事能讓我生存、活下去。

    我已經不在乎過去那些我亂寫的小說了。

    小說寫完就與我無關了。

    我抛下它們。

    不管它們會不會進入這個社會,或是被别人揉成一團,都無所謂。

    我再也管不着了。

     我總是活在未來之中。

    未來要做什麼,未來應該認同什麼?我希望别人認同我的哪些部分?總之,我總是處于對未來的期待之中,随時賭上我的性命。

     為什麼我必須不停地寫作?我不明白。

    原因有很多種,它們看似真實,似乎又不切實際。

    無論是知識還是自由,全都令人不安。

    像是衆人的陰影。

    我感受不到在自己體内穩定的存在。

     于是,我隻能肯定自己,這件事,跟放棄自己可以完全畫上等号。

     我總是亂寫小說,寫到一半就放棄,我從來不曾夢想過,藝術應該是悠長與永恒的。

    也許我喝醉的時候,總會大肆吹牛,以為自己是大藝術家,其實我隻是個大笨蛋,我隻能漫無目的地徘徊在現在與未來的影子裡。

     近來,總算有讀者閱讀我的小說,不過我并不覺得有趣,我還是那個寄住在閣樓裡的我,即使年過四十歲,我也從不覺得自己有所改變。

    我的靈魂沒有進步,不曾提升,沒有成長,也沒有變化。

     我隻是不停地徘徊。

    在徘徊的過程中死去。

    于是我畫下句點。

    我寫的小說将會如何?對我來說,死亡就是我的終點。

    我不會留下遺書。

    除了活着之外,我不會做其他事。

     我是誰?我是個傻瓜。

    我不了解我自己。

    這,就是答案。

     注解: [1] 石川淳(1899&mdash1987),日本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

    代表作《紫苑物語》。

     [2] 林芙美子(1903&mdash1951),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放浪記》。

     [3] 太宰治(1909&mdash1948),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人間失格》。

     [4] 織田作之助(1913&mdash1947),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夫婦善哉》。

     [5] 牧野信一(1896&mdash1936),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地球儀》《賽隆》《酒盜人》《鬼淚村》。

    本書的《玩具箱》即為牧野信一的生平。

     [6] 小林秀雄(1902&mdash1983),日本文藝評論家。

     [7] 河上徹太郎(1902&mdash1980),日本文藝評論家。

     [8] 中島健藏(1903&mdash1979),法文學者,日本文藝評論家。

     [9] 嘉村礒多(1897&mdash1933),日本私小說家。

    代表作《神前結婚》。

     [10] Marie-HenriBeyle(1783&mdash1842),法國作家,代表作《紅與黑》。

     [11] EdgarAllanPoe(1809&mdash1849),美國作家,代表作《烏鴉》《黑貓》《莫爾格街兇殺案》。

     [12] 石川啄木(1886&mdash1912),日本詩人,代表作《一握之沙》。

     [13] CharlesPierreBaudelaire(1821&mdash1867),法國詩人,代表作《惡之花》。

     [14] 豐島與志雄(1890&mdash1955),日本小說家、兒童文學家。

     [15] 中戶川吉二(1896&mdash1942),日本小說家。

     [16] 尾崎士郎(1898&mdash1964),日本小說家,代表作《人生劇場》。

     [17] 幸田露伴(1867&mdash1947),日本小說家,代表作《五重塔》。

     [18] 德田秋聲(1871&mdash1943),日本小說家,代表作《僞裝人物》。

     [19] 東京大學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