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予故鄉的贊歌

關燈
解我的文學。

    &rdquo事實上,他的作品也确實在他過世五十年後才開始流行,生前根本乏人問津。

    愛倫·坡[11]死于貧窮,石川啄木[12]為了貧困所苦。

     貧窮并不可怕。

    閣樓詩人波德萊爾[13]總是穿着一塵不染的潔白襯衫,唱着搖籃曲或是哼着歌。

    他沒有潔癖。

    波德萊爾是個性格開朗的人。

     不僅文學不受世人理解,所有人的宿命全都是這樣吧?每個人都想獲得全天下的理解,卻不能如願。

    不對,就連我也不了解我自己。

     不被理解确實很無奈。

    我也有無奈的時候。

    這并不是文學家、藝術家的專利。

    所有人都一樣,這事隻能無奈。

     這四十年來,我一直寫着不流行的小說,可以說是典型的閣樓詩人(我真的住過三年閣樓),曾經跟随牧野信一連夜逃跑,他們一家人寄人籬下,我也跟着寄住在他們寄人籬下的家,寄住在寄人籬下的家,真的是很少見的情況。

    而且我還過得悠然自得。

    因為對方已經寄人籬下,能理會我的心情,于是同情寄人籬下的人。

    如果要寄人籬下,請寄住在寄人籬下的人家裡。

    事實上,再也沒有人比牧野信一更重視、同情寄人籬下的人了。

    我覺得在這方面,豐島與志雄[14]老師跟牧野先生有點像。

    豐島先生對我說:&ldquo來我家玩吧。

    半夜也沒關系。

    要是你無處可去的話。

    &rdquo他曾經這麼說過。

    豐島先生不得不說這種話,因為他也是個寂寞的人。

    他本人肯定是個放縱派、放浪形骸的人,不管是牧野先生還是豐島先生,作風都很洋派,愛面子,還是花花公子,卻極度軟弱。

    不過我絕對不會在半夜叫醒豐島先生,因為事情攸關性命,我很清楚老師會一躍而起,端出他的棋盤,不管我多累,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我,直到天亮或是太陽再度西沉。

     牧野信一曾經在半夜叫醒中戶川吉二[15],結果中戶川氣得跟他絕交,我最讨厭一旦半夜被吵醒就會發脾氣的人了。

    過年的時候,尾崎士郎[16]喝了原子彈等級的烈酒(伊東産,含丁醇的酒),醉到不省人事,把正好到伊東旅館避難的幸田露伴[17]老師吵醒,他先是表演跳舞,又說現在日本最偉大的小說家就屬露伴老師跟他自己,拍胸脯保證之後才回家,第二天才後悔莫及。

    不過後悔也于事無補。

    沒關系。

    露伴老師是個大人物,即使深夜被吵醒,聽了一些無聊的吹牛的話也不會生氣。

    後來,露伴老師告訴其他訪客,尾崎士郎老師看起來一副老實人的樣子,其實可是隻兇猛的貓,不過我看他應該不是貓。

    難道是老虎嗎?據說老師表示的應該是老虎吧。

    說着說着,他開心地笑了。

     至于我結識尾崎士郎老師的經過,要回溯到十年前,不對,應該是二十年前吧,我在《作品》這本雜志上,發表《摒除淡泊風格》這篇文章,嚴厲批評德田秋聲[18]老師,尾崎士郎非常憤慨,認為我對前輩非常失禮,于是透過竹村書房向我提出決鬥的要求,地點在帝都大學[19]的禦殿山,那裡的風景很美。

    他是新派的人。

    我一口答應,在指定的時間抵達,我們先去喝酒,從上野喝到淺草,又喝到吉原河堤的馬肉店,天色終于亮了,結果我們一路喝到中午,一回家我就吐血了,非常凄慘。

    這場跟尾崎士郎的決鬥,我是輸家。

     他說我是一個對前輩沒禮貌的家夥。

    他說小說家隻會講一些傻話。

    他講起話來就像一個大俠。

    要是打倒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應該會帶着棍棒闖進禦殿山吧。

    他前幾天才挖苦過太宰治,太宰治很難過,不過他說對方是前輩,就算了吧。

    真是太有趣了。

    寫小說的家夥全都是這樣的傻瓜,異于常人、老派又虎頭蛇尾,隻會說一些傻話,所以大家隻要讀他們的作品就好了。

    小說家本人隻是靈魂的軀殼。

     我想寫什麼呢?對了,對了。

    我公開宣稱自己最讨厭嚴肅的事情。

    不過我不懂該怎麼把話說得有條有理,隻能說些廢話來渾水摸魚。

    這是不對的。

    也許我瞞得過讀者,卻騙不了我自己。

    盡管如此,我本人并不是嚴肅的存在,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我曾經住在閣樓、連夜跑路,偶爾也會遇到差點活不下去的情況,别人來催我還債的時候,我表現得很兇狠,其實心驚膽戰。

    然而,除了胡扯之外,我一無所長。

    我深愛自己。

    我對自己的才能深具信心。

    我曾經說過,即使當今社會不能接受,我也會活在曆史之中。

    這全是一派胡言。

    其實我根本不相信。

    可是,如果我不這麼說,我将會失去活着的依據,所以我才會說這種話。

    當我還在閣樓寫小說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會有人讀我的小說,甚至把它當成玩具。

    我總是很無聊,過着宛如嚼沙的空虛日子。

    我到底是誰?為了什麼而活?我已經找不到能自問的問題了。

    自問就是我的本性,我的骨肉,就是我這個人。

     如今,我已經抛開一切,随時都能放下。

    以後怎麼樣都沒關系。

    我不曉得未來将會如何。

     司湯達老師!五十年後,應該會有人了解、閱讀我的作品。

    您在說笑吧?您自己相信這件事嗎?有人閱讀自己的作品,是怎麼一回事呢?人都死了,五十年後才有人讀,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是幻象、是空想。

     人生苦短,藝術悠長,這是人世的定理。

    對藝術家來說,藝術的長度應該等于人生的長度吧?藝術家隻有這段人生。

    藝術是活着的同義詞。

    一旦我死去,我就畫上句點。

    我不清楚藝術會不會留下來。

    再怎麼說,這都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

    即使我死去,我的名字依然會留下來,被别人寫成傳記,用來賺稿費、養老婆或是拿去喝酒,唉,我好難過,我根本抽不到任何版稅。

    我從沒期待過自己的藝術會流傳後世,或是自己死後還有讀者閱讀我的作品。

     我已經抛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