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十五·鬼神

關燈
吏雲:“數十年前,有某太守妾為夫人所妒,死于署。

    此其鬼耶?”然婢并無恙,今年七十餘矣。

     ◎滕縣遇鬼 蘇州有盛雲川、金藻庭者,為吳茂生店夥。

    進京貿易,共雇一車,過滕縣,天忽曛黑,不複辨路。

    見一大宅,拟投宿,謂其阍人曰:“不意迷塗至此,欲求一席之地,但不知主人為何大官?”阍人曰:“是都統徐大人之居。

    都統殁後,惟夫人在,須禀命乃可。

    ”遂入白之。

    少頃,延客入,高堂峻屋,明燭盈前,已羅列杯盤,一公子出,冠服華盛,便與同宴,侍兒歌舞之妙,目所未睹。

    金局不安。

    盛以貿易而有措大風,謂公子曰:“尊大人官至極品,公子得恩蔭否?”公子不答。

    盛又曰:“‘子所雅言,《詩》《書》執禮’,俱瀾翻否?乘此良宵相叙,且有此美酒佳肴,盍行一令,以見公子才學?”公子又不答。

    金視之,似有怒容,離席去。

    侍兒随之入内,一蒼頭出,謂二人曰:“汝等觸怒我公子,将罹禍。

    念汝等俱蘇州人,與我有同鄉誼,速随我行。

    ”二人即呼車随之行。

    計走三裡許,至茅舍,蒼頭推門入曰:“汝等請進,吾有職司,不能奉陪。

    ”二人秉燭四照,見鬥室中止有一榻。

    揭帳視之,一人閉目而睡,寂然無聲,須發皓然,身隻尺許。

    正驚疑間,忽有狂風自帳中起,燭光遽滅。

    二人竄伏暗室,怖不敢喘,假寐于地。

    久之,東方既白,人屋俱亡,實卧于棘叢古冢間耳。

    狼狽而起,車夫亦如忄昏迷者。

    逢耕人,始得官道。

    又行數裡,乃見滕文公問井田處。

     ◎神人呵護 蘇城史家巷,當雍正、乾隆間,蔣、沈兩家各有四第,蔣氏助教坦庵公在堂,父子會魁,兄弟館閣;沈氏毅齋、砺齋、溶溪,三太史同時貴顯。

    裡人夜見兩紅燈往來,東西照耀,光徹通衢,凡二十餘年。

    迨助教殁後,沈亦中落,自此紅燈不複見矣。

     ◎瞽目見鬼 乾隆戊子歲,蘇州沈塵緣學博霈卒于婺源任。

    其太翁蘭谷明府正宰四川郫縣,已七旬。

    家人隐其事,莫之告。

    及蘭谷以雙瞽告病歸,一日忽謂家人曰:“頃間吾目忽明,見霈兒袍服,對我叩首,殆已死耶?”家人乃以實告。

     ◎鬼皂隸 錫山北門外有衆安土地廟。

    鄰女年十七,頗有姿色。

    一日,女入廟燒香,見泥塑皂隸而笑之。

    是夕似有人來求歡,似夢非夢,雞鳴而去。

    自是,無夕不來。

    女知其鬼也,乃告父母,問其貌,女曰:“似類某廟中右邊皂隸者。

    ”遂授以計。

    候鬼來時,以竈墨塗其面,次早間之,果然。

    其父乃持挺擊碎之,鬼不複至。

    餘聞其事,笑曰:“皂隸如此淫惡,為土地神者何在耶?” ◎彭半壺 彭半壺,江西人,忘其名,遊幕蜀中。

    善敕勒術。

    未弱冠,已入泮食廪饩,有文名。

    既長,即棄舉子業,在龍虎山學法三年。

    遨遊天下,曆幕顯要,飲酒食肉如常人。

    彭不自言術,人亦不知其術也。

    有某宦者官蜀中,太夫人年老,常卧病見鬼物,一鬼以扇扇之,即背冷如冰;一鬼以火熨之,即身熱如火,百醫不效。

    彭适在座,聞其事曰:“此病既有鬼,吾能治之。

    ”某甚喜。

    至晚,于箧中取木劍一,小羊角笤二,披青布道袍。

    盥漱畢,焚香朝北,據案而坐,執筆書符,甫一點,疾呼天君名。

    焚符後,取羊角小笤,三擲三立,觀者驚駭。

    彭在外方召将,而太夫人已親見鬼物被神擒去矣。

    旋聞庭中如數千鴨足聲逃避後園,彭一路追逐,至後園,默運片時,曰:“吾已放火箭三枝,恐鬼物複來也。

    ”次日,見後園枯桑樹上有三焦眼,高低不差累黍。

    太夫人病自此愈。

    後半壺忽道裝,芒鞋竹杖,辭别故人,曰:“從此入山,不複與諸君相聚矣。

    ”問何往,笑不答。

    或留與飲,仍茹葷酒,不知所終。

     ◎鬼婚 有洞庭漁人蔣姓者,其妻死,所遺一子,年四五齡,無人照應。

    時适有漁船吳氏新喪其夫,生女亦四五齡。

    于是媒人為之說合,竟再醮于蔣姓。

    蔣婚未一月,病甚,忽見吳氏故夫鬼來,索命甚急,且大哭曰:“吾與汝無仇,何得占我妻又占我女,決不汝貸也。

    ”蓋兩家子女長成,又欲為婚姻,已有成說矣。

    蔣大懼,乃答鬼曰:“吾故妻某氏,與君妻年相若,亦與君為妻可乎?”鬼大喜,跳躍而去。

    乃寫婚書一紙,與楮镪同焚之。

    不數日而愈,以後寂然。

    按張華《博物志》、任《述異記》,俱載有鬼神婚嫁之事,即近代五勝郎君,又其最可異者也。

     ◎淨眼 揚州羅兩峰自言淨眼能見鬼物,不獨夜間,每日惟午時絕迹,餘時皆有鬼。

    或隐躍于街市之中,或雜處于叢人之内,千态萬狀,不可枚舉。

    畫有《鬼趣圖》卷,中朝士大夫皆有題詠,真奇筆也。

    乾隆壬子歲,餘遊京師,晤兩峰,辄喜聽其說鬼。

    言在玉河橋翰林院衙門旁,見金甲神二,長丈餘。

    焦山松寥閣前見一鬼,長三四丈,遍身綠色,眼中出血,口中吐火。

    或曰,此江魈也。

    一日,有友人留夜宴,推窗出溺,一鬼倉卒難避,影随溺穿,狀殊可憐。

    又松江胡中丞寶泉,亦淨眼。

    嘗清晨見屬員,有兩鬼在前,橫坐于窗檻,中丞呼止之,以告此員。

    聞者莫不驚駭,而中丞怡笑自若。

     吳蔗芗名鳴捷,安徽歙縣人,嘉慶辛酉科進士,出為陝西鹹陽令。

    能白日見鬼,每日所見者以數萬計,似鬼多于人。

    一日,見有兩鬼争道,适一醉漢踉跄而來,一鬼避不及,身為粉碎,一鬼拍手大笑。

    頃之,又有一人來碰,笑者碎裂如前,碎鬼亦拍手大笑。

    看此兩鬼,情狀最妙。

    蔗芗親自言之。

     ◎關聖顯靈 嘉慶元年,白蓮教匪據楚北之當陽,我軍急攻,其利用炮。

    總督畢公正檄軍中立時督鑄,有一人詣營門言:“荊州右衛署後廢地中有之,雖立時鼓鑄所不及也。

    ”其人忽不見。

    如言掘之,果得大炮十三位,“過山鳥”二十七,小炮九位,大小鐵彈子無數。

    鹹以為關聖顯靈雲。

     ◎鬼差救人 蘇州王府基,相傳為明初張士誠故宮,今橋道廢址猶在。

    有旱河一條,天雨積水,天晴則涸。

    一夕,有醉人從此經過,被鬼迷惑下水,水甚淺,不得死。

    忽見持燈者從南來,大聲曰:“爾被鬼迷耶?随吾燈走。

    ”醉人随之,但見燈上有“長洲縣正堂”五字,意此人是衙門中人也。

    行至玄妙觀前宮巷,見持燈者從一家門隙中隐然而入。

    時醉人方醒,叩之,門閉甚固。

    少頃,有人開門,哭曰:“吾兒死矣。

    ”乃知持燈者為鬼差耳。

     ◎鬼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