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話二十四·雜記下
關燈
小
中
大
◎阿文成公
阿文成功業巍巍,富貴福壽,近世無比。
高宗純皇帝賜其七十壽聯雲:“耆筵錫慶高千叟,雲閣銘勳贊上台。
”八十壽聯雲:“純嘏懋勳延帶砺,耆齡碩望重絲綸。
”嘉慶元年九月,以疾乞假,其明年八月薨,年八十有一,圖像紫光閣者四次,兩子四孫俱登顯秩,真所謂出将入相,全壽全歸者也。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荊州堤工,餘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并無龍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示子 欲子弟為好人,必令勤讀書,識義理,方為家門之幸,否則本根拔矣。
今人既不能讀書,豈能通義理,而欲為好人得乎?天下豈有不讀書、不通義理之好人乎? 語雲:“忤逆弗天,打一代,還一代。
”其言雖俗,甚是有理。
餘則曰:“欲知祖宗功德,今日所受者是也;欲知子孫賢愚,今日所行者是也。
” 勿以小善為無益,小善積得多,便成大善;勿以小惡為無傷,小惡積得多,便是大惡。
君子小人之分,在乎公私之間而已。
存心于公,公則正,正則便是君子;存心于私,私則邪,邪則便為小人。
婦言是聽,兄弟必成寇仇;惟利是圖,父子将同陌路。
而不知兄弟者,手足也,不可偏廢;父子者,根本也,豈可離心。
兇人為不善,善人自必笑其非;而善人為善,兇人亦必笑其非也。
故賢者視己,似己非而人是;愚者視己,必己是而人非。
◎得隆慶失隆慶 嘉慶元年,吾鄉秦蓉莊都轉購得族中舊第曰寶仁堂,土中掘得一小碣,上有六字曰:“得隆慶失隆慶。
”詢此屋,蓋建于明隆慶初年。
至乾隆六十年冬,始行立議,嘉慶元年交價,故曰“失隆慶也”,亦奇矣哉。
◎知音犬 吾鄉孫方伯藩家有一犬,聞曲聲便至,坐于笙笛者之前,喑喑然似遙相和狀,驅之不去,聞之又來,共呼之曰“知音犬”。
此犬前世必是優伶。
聞紀曉岚相國之祖姚安公,有裡人負其金不還,反出怨言,其人死後,姚安公忽夢此人來,适圉中生一青騾,疑其托生,以其名呼之,辄昂首作怒狀。
此人平生好彈三弦,唱《邊關調》。
辛彤甫先生有詩雲:“六道誰言事杳冥,人羊轉毂迅無停。
三弦彈出《邊關調》,親見青騾側耳聽。
”即紀其事也。
◎蘇小妹 或有問于餘曰:“俗傳蘇小妹嫁秦少遊事有之乎?”餘謝曰:“不知也。
”時餘适修《高郵州志》,翻閱《淮海集》,乃知少遊之夫人姓徐氏,為裡中富人徐天德之女。
天德字赓實,号元孚,有義行,少遊為作事狀載集中,而舊志竟未及。
案《墨莊漫錄》,《菊坡叢話》俱載東坡止有兩妹,一适柳子玉,一适程之子之才也。
◎劉王氏 陽湖有劉王氏者,甚美麗,嫁某氏子,十七而寡。
再嫁劉氏,不一年劉又沒。
其族人又欲嫁之,王大哭曰:“吾再醮已無面目,安能三醮耶?”遂自經死。
時無為吳盤齋為縣令,驗其屍得實,遂将所逼人置之法。
惟王氏雖烈,是已醮婦,于例不能請旌,乃賦一詩刻諸墓上雲:“分钗劈鳳已聯年,就義何妨晚概愆。
鸠以換巢難擇木,鶴經别調任更弦。
也同豫讓傳千古,莫恨蘇章有二天。
究勝世間長樂老,幾回生敬又生憐。
” ◎秀才 乾隆乙巳歲,餘春秋二十有七,始識袁簡齋先生于吳門。
偶與先生大論時文,一時傾倒,因呈所作《西湖詩》就正,遂載于《随園詩話》中。
及刻成後,先生稱餘為秀才,嘗寄書求改,先生答曰:“秀才二字于漢,在可改不改之間,昔楊素稱孔子為秀才。
非今之生員也。
”強辭奪理,可發一噱。
◎小棺材 蘇州府城隍廟住持有袁守中者,所居月渚山房,因以自号。
餘嘗借寓其齋,見案頭有紫檀木小棺材一具,長三寸許,有一蓋可阖可開。
笑曰:“君制此物何用耶?”袁曰:“人生必有死,死則便入此中,吾怪世之人但知富貴功名利欲嗜好,忙碌一生而不知有死者,比比是也。
故吾每有不如意事,辄取視之,可使一心頓釋,萬事皆空,即以當嚴師之訓誡,座右之箴銘可耳。
”餘聞之悚然,守中其有道之士欤。
◎前世事 每見士大夫家忽出一子弟,澹于榮祿,繡佛長齋,與釋子往來,常誦經禮拜,此人前世必是高僧。
每見平等人家忽出一女子,喜于筆墨,弄粉調朱,寫趙昌之花,吟徐淑之句,此人前世必是名士。
◎大蛇 吾鄉長丘頭有大蛇,其穴在于水車棚之下,有早起耕田者見之,身長數丈,仰頭吸露于高阜之上,其人驚而逸去。
近民受其毒者,不一其人,皆浮腫死,居民患之非一日矣。
有一年十二月,居民聚數十人欲捕之,其先一日,設香燭酒醴祭土神,告以故。
忽起東南風,黑氣一條迤逦向西北去。
其次日發之,惟有古墓,磚大如箕,杳無蹤迹,蓋龍蛇之靈,事誠有之。
今京師都察院有蟒蛇,其圍如大柱,而能出入窗棂。
内務府西十庫内亦有蟒二條,皆首矗一角,鱗甲作黃金色,将啟鑰必先鳴钲,恐見之也,京中士大夫莫不知之。
◎難得糊塗 鄭闆橋嘗書四字于座右曰“難得糊塗”,此極聰明人語也。
餘謂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又難得糊塗,須要于聰明中帶一點糊塗,方為處世守身之道。
若一味聰明,便生荊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塗之為妙用也。
◎東澗老人墓 虞山錢受翁才名滿天下,而所欠惟一死,遂至罵名千載,乃不及柳夫人削發投缳,忠于受翁也。
嘉慶二十年間,錢塘陳雲伯為常熟令,訪得柳夫人墓在拂手岩下,為清理立石。
而受翁之冢,即在其西偏,竟無有人為之表者,第聞受翁之後已絕,墓亦荒廢。
餘為集刻蘇文忠書曰“東澗老人墓”五字碣,立于墓前,觀者莫不笑之。
記查初白有詩雲:“生不并時憐我晚,死無他恨惜公遲。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信哉。
◎豪侈 朱鳴虞素豪侈,一日忽有僧踵門請見。
朱出迎,僧貌甚古,延之坐,問其何來,僧曰:“吾與君同住空山,修行數十年,竟忘本來面目耶?特來點化耳!”命取三盆清水來,曰:“請君看前生。
”視水中一老僧也。
次看今生,即己形容也。
再看來生,一瘋丐也。
朱大詫,僧曰:“君如再不悟,暴殄天物,雖瘋丐亦不可得矣。
”遂出門去。
朱急遣人尾之,忽不見。
◎四字 嫖賭吃著四字,人得其一,即可破家,有兼之者,其破更速。
吳門有二紳俱官縣令,一好吃,一好賭。
好吃者,有一妪善烹調,一仆善買辦,其蒸炙之法,肴馔之美,迥非時輩庖人所能夢見。
每一日餐費至十餘金,猶嫌無下箸處。
其後家事日落,妪仆亦相繼死,至不能食糠秕,卧死牛衣中。
其賭者,家中無上無下俱好之,遊手之徒亦由此入門,凡田地産業書籍器用盡付ヅυ,不及十年,一家蕩然。
其人死後,至兩女尚未适人,亦邀群兒賭博,不知其所終雲。
◎紅裙 婦人無貴賤,母以子貴,妻以夫貴,古之定禮也。
至于服色,無有一定。
今作妾者,不許著紅裙,此妒婦之立論,不可遂為典。
據杜少陵《納涼遇雨詩》“越女紅裙濕”、白香山《琵琶行》“血色羅裙翻酒污”、東坡詩雲“更将文字惱紅裙”,則紅裙者,唐、宋時妓女所用,無所為貴賤也。
今大小百家皆服之,青樓之假冒良家者,亦服之,又誰為之分辨耶?按《大清會典》,婦女之服飾,惟八旗有定制,然今亦不用,況民
高宗純皇帝賜其七十壽聯雲:“耆筵錫慶高千叟,雲閣銘勳贊上台。
”八十壽聯雲:“純嘏懋勳延帶砺,耆齡碩望重絲綸。
”嘉慶元年九月,以疾乞假,其明年八月薨,年八十有一,圖像紫光閣者四次,兩子四孫俱登顯秩,真所謂出将入相,全壽全歸者也。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文成奉命勘荊州堤工,餘時在畢秋帆尚書幕下見之,乃身裁短小,弱不勝衣,并無龍威燕颔之相也,亦奇矣哉! ◎示子 欲子弟為好人,必令勤讀書,識義理,方為家門之幸,否則本根拔矣。
今人既不能讀書,豈能通義理,而欲為好人得乎?天下豈有不讀書、不通義理之好人乎? 語雲:“忤逆弗天,打一代,還一代。
”其言雖俗,甚是有理。
餘則曰:“欲知祖宗功德,今日所受者是也;欲知子孫賢愚,今日所行者是也。
” 勿以小善為無益,小善積得多,便成大善;勿以小惡為無傷,小惡積得多,便是大惡。
君子小人之分,在乎公私之間而已。
存心于公,公則正,正則便是君子;存心于私,私則邪,邪則便為小人。
婦言是聽,兄弟必成寇仇;惟利是圖,父子将同陌路。
而不知兄弟者,手足也,不可偏廢;父子者,根本也,豈可離心。
兇人為不善,善人自必笑其非;而善人為善,兇人亦必笑其非也。
故賢者視己,似己非而人是;愚者視己,必己是而人非。
◎得隆慶失隆慶 嘉慶元年,吾鄉秦蓉莊都轉購得族中舊第曰寶仁堂,土中掘得一小碣,上有六字曰:“得隆慶失隆慶。
”詢此屋,蓋建于明隆慶初年。
至乾隆六十年冬,始行立議,嘉慶元年交價,故曰“失隆慶也”,亦奇矣哉。
◎知音犬 吾鄉孫方伯藩家有一犬,聞曲聲便至,坐于笙笛者之前,喑喑然似遙相和狀,驅之不去,聞之又來,共呼之曰“知音犬”。
此犬前世必是優伶。
聞紀曉岚相國之祖姚安公,有裡人負其金不還,反出怨言,其人死後,姚安公忽夢此人來,适圉中生一青騾,疑其托生,以其名呼之,辄昂首作怒狀。
此人平生好彈三弦,唱《邊關調》。
辛彤甫先生有詩雲:“六道誰言事杳冥,人羊轉毂迅無停。
三弦彈出《邊關調》,親見青騾側耳聽。
”即紀其事也。
◎蘇小妹 或有問于餘曰:“俗傳蘇小妹嫁秦少遊事有之乎?”餘謝曰:“不知也。
”時餘适修《高郵州志》,翻閱《淮海集》,乃知少遊之夫人姓徐氏,為裡中富人徐天德之女。
天德字赓實,号元孚,有義行,少遊為作事狀載集中,而舊志竟未及。
案《墨莊漫錄》,《菊坡叢話》俱載東坡止有兩妹,一适柳子玉,一适程之子之才也。
◎劉王氏 陽湖有劉王氏者,甚美麗,嫁某氏子,十七而寡。
再嫁劉氏,不一年劉又沒。
其族人又欲嫁之,王大哭曰:“吾再醮已無面目,安能三醮耶?”遂自經死。
時無為吳盤齋為縣令,驗其屍得實,遂将所逼人置之法。
惟王氏雖烈,是已醮婦,于例不能請旌,乃賦一詩刻諸墓上雲:“分钗劈鳳已聯年,就義何妨晚概愆。
鸠以換巢難擇木,鶴經别調任更弦。
也同豫讓傳千古,莫恨蘇章有二天。
究勝世間長樂老,幾回生敬又生憐。
” ◎秀才 乾隆乙巳歲,餘春秋二十有七,始識袁簡齋先生于吳門。
偶與先生大論時文,一時傾倒,因呈所作《西湖詩》就正,遂載于《随園詩話》中。
及刻成後,先生稱餘為秀才,嘗寄書求改,先生答曰:“秀才二字于漢,在可改不改之間,昔楊素稱孔子為秀才。
非今之生員也。
”強辭奪理,可發一噱。
◎小棺材 蘇州府城隍廟住持有袁守中者,所居月渚山房,因以自号。
餘嘗借寓其齋,見案頭有紫檀木小棺材一具,長三寸許,有一蓋可阖可開。
笑曰:“君制此物何用耶?”袁曰:“人生必有死,死則便入此中,吾怪世之人但知富貴功名利欲嗜好,忙碌一生而不知有死者,比比是也。
故吾每有不如意事,辄取視之,可使一心頓釋,萬事皆空,即以當嚴師之訓誡,座右之箴銘可耳。
”餘聞之悚然,守中其有道之士欤。
◎前世事 每見士大夫家忽出一子弟,澹于榮祿,繡佛長齋,與釋子往來,常誦經禮拜,此人前世必是高僧。
每見平等人家忽出一女子,喜于筆墨,弄粉調朱,寫趙昌之花,吟徐淑之句,此人前世必是名士。
◎大蛇 吾鄉長丘頭有大蛇,其穴在于水車棚之下,有早起耕田者見之,身長數丈,仰頭吸露于高阜之上,其人驚而逸去。
近民受其毒者,不一其人,皆浮腫死,居民患之非一日矣。
有一年十二月,居民聚數十人欲捕之,其先一日,設香燭酒醴祭土神,告以故。
忽起東南風,黑氣一條迤逦向西北去。
其次日發之,惟有古墓,磚大如箕,杳無蹤迹,蓋龍蛇之靈,事誠有之。
今京師都察院有蟒蛇,其圍如大柱,而能出入窗棂。
内務府西十庫内亦有蟒二條,皆首矗一角,鱗甲作黃金色,将啟鑰必先鳴钲,恐見之也,京中士大夫莫不知之。
◎難得糊塗 鄭闆橋嘗書四字于座右曰“難得糊塗”,此極聰明人語也。
餘謂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又難得糊塗,須要于聰明中帶一點糊塗,方為處世守身之道。
若一味聰明,便生荊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塗之為妙用也。
◎東澗老人墓 虞山錢受翁才名滿天下,而所欠惟一死,遂至罵名千載,乃不及柳夫人削發投缳,忠于受翁也。
嘉慶二十年間,錢塘陳雲伯為常熟令,訪得柳夫人墓在拂手岩下,為清理立石。
而受翁之冢,即在其西偏,竟無有人為之表者,第聞受翁之後已絕,墓亦荒廢。
餘為集刻蘇文忠書曰“東澗老人墓”五字碣,立于墓前,觀者莫不笑之。
記查初白有詩雲:“生不并時憐我晚,死無他恨惜公遲。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信哉。
◎豪侈 朱鳴虞素豪侈,一日忽有僧踵門請見。
朱出迎,僧貌甚古,延之坐,問其何來,僧曰:“吾與君同住空山,修行數十年,竟忘本來面目耶?特來點化耳!”命取三盆清水來,曰:“請君看前生。
”視水中一老僧也。
次看今生,即己形容也。
再看來生,一瘋丐也。
朱大詫,僧曰:“君如再不悟,暴殄天物,雖瘋丐亦不可得矣。
”遂出門去。
朱急遣人尾之,忽不見。
◎四字 嫖賭吃著四字,人得其一,即可破家,有兼之者,其破更速。
吳門有二紳俱官縣令,一好吃,一好賭。
好吃者,有一妪善烹調,一仆善買辦,其蒸炙之法,肴馔之美,迥非時輩庖人所能夢見。
每一日餐費至十餘金,猶嫌無下箸處。
其後家事日落,妪仆亦相繼死,至不能食糠秕,卧死牛衣中。
其賭者,家中無上無下俱好之,遊手之徒亦由此入門,凡田地産業書籍器用盡付ヅυ,不及十年,一家蕩然。
其人死後,至兩女尚未适人,亦邀群兒賭博,不知其所終雲。
◎紅裙 婦人無貴賤,母以子貴,妻以夫貴,古之定禮也。
至于服色,無有一定。
今作妾者,不許著紅裙,此妒婦之立論,不可遂為典。
據杜少陵《納涼遇雨詩》“越女紅裙濕”、白香山《琵琶行》“血色羅裙翻酒污”、東坡詩雲“更将文字惱紅裙”,則紅裙者,唐、宋時妓女所用,無所為貴賤也。
今大小百家皆服之,青樓之假冒良家者,亦服之,又誰為之分辨耶?按《大清會典》,婦女之服飾,惟八旗有定制,然今亦不用,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