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堯以舜為耳為目 舜攝位三兇不服
關燈
小
中
大
道:“崇伯鲧專喜築堤障水。
太原北部呂梁山一帶,直至盂門山,聽說已築到九仞高了。
将來潰決起來,其禍之烈,一定不下于這次大陸澤的慘酷!請帝即速饬其設法防範,免得塗炭生靈,而且危及帝都。
”帝堯聽了,極以為然。
當下即饬人前去,诰誡申饬。
次日,帝堯又召見大司農、大司徒二人,告訴他說要禅位于舜,二人都極贊成。
大司農并将這次在大麓虎狼不搏、蝮蛇不螫及烈風雷雨不迷的情形說了一遍。
帝堯道:“那麼更可見了,不是天神呵護,就是誠感萬物。
鎮定堅固的精神,更不必說了。
”大司徒道:“那年伊獻獻圖,說舜草可以止洪水。
雖則像個有神經病人的說話,但是果有神經病,亦不應荒誕至此。
或者上天特遣明示,就指虞舜而言,亦未可知。
”帝堯一想,頗以為然。
過了兩日,朝會之時,帝堯向舜說道:“舜,汝走過來!朕和汝說:汝從結婚以來,已有三年。
朕從前問汝之事,考汝之言,到現在一一都有效驗。
朕看起來,天的曆數在爾身上。
爾可以擔任這個帝位。
但是據朕的見解,還有兩句話吩咐汝:世界上最難做到的,是一個‘中’字;而最要緊的,亦是一個‘中’字。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才叫作‘中’。
‘中’字是極活動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之‘中’;一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之‘中’;一項事件,有一項事件之‘中’。
差之以毫厘,謬之于千裡,所以汝總要緊緊的執住這個‘中’字。
假使一有謬誤,四海必至困窮,天祿亦因此而永終了。
這是朕七十載以來的經驗,所兢兢自守的。
汝務須注意!” 舜聽了,惶恐之至!再拜稽首辭道:“帝的訓言,非常不錯!但是臣才德薄弱,萬萬不能勝此大任!還望帝另行選擇有德之士而禅之,實為幸甚!”帝堯道:“朕自即位以來,就抱定一個求賢者而傳授的心思。
但是七十載以來,想讓給他的,他不肯受。
而在朝的賢人無過于汝。
雖則擔任天下大政是極苦的事情,但是汝年富力強,應該為天下百姓犧牲。
汝其勿再辭!” 舜聽了,仍舊是謙讓,不肯答應。
後來大司農等進議道:“臣等細察虞舜固讓之心,當然是個謙德。
但是或許因帝在位,不肯颠倒君臣名義,所以不肯受。
依臣等愚見,可否勿言禅位之事,且暫作為攝政。
那麼帝仍在大位,于君臣名義既不至颠倒混淆;于帝的頤養休息亦不相妨礙。
豈不是兩便嗎?”帝堯想了一想,說道:“這倒亦是一個辦法,就如此吧。
”舜還要再辭,帝堯君臣一定不許,舜隻得答應。
本來帝堯之意禅代于舜,是要築壇設座,舉行一種授受大典的。
現在既是攝政,部麼典禮不甚繁重,不過為舜特定一個官号,叫做“太尉”。
尉字的意思,是自上安下的意思。
希望他能夠安定萬民。
攝政日期,定于次年正月實行。
過了幾日,驩兜來朝。
聽見說帝堯要叫舜攝政,大不以為然。
适值崇伯鲧因東方堤決,受帝申饬,心中慚愧,想到帝都自來聲辯。
忽聞豎亥來報,知道這次的申饬是舜考查之後彈劾的結果。
不禁大怒,說道:“舜是什麼人?他知道什麼?敢來說我!”一路動身,到了太原。
聽見說帝堯要禅位與舜,先叫他攝政,心中更是憤怒之極,無處可以發洩。
打聽得驩兜亦适在此,遂來訪驩兜。
哪知一進門,便遇着了共工孔壬。
且說孔壬為什麼亦在此呢?原來他自從革去了共工官職之後,心中非常怨恨。
就跑到他的封國裡,和他那蛇身九頭的臣子相柳謀為不軌。
又不時和驩兜通信,相約各占一方:孔壬占據西北方,歡兜占據南方。
如有機會,一齊起來北伐,打倒帝堯,平分天下。
這時探聽得帝堯年老倦勤,洪水之害又甚大,因此假朝觐為名,相約前來,察看動靜。
驩兜先到,孔壬後至,正在商量,不料鲧又跑來。
三個兇人不聚首已有數十年了。
見面之後,自然先有一番套話。
後來漸漸說到政治,鲧先說道:“現在帝堯年老而昏,要想拿天下讓給一個曆山的村農,真是豈有此理!”驩兜道:“是呀,我們正在這裡說起,這個真是豈有此理之事!他逐去兒子,寵愛女婿,無情無理,至于如此!可謂老悖了。
”孔壬道:“他拿女兒送給村農,不要說兩個,就是十個八個,就是連他的正妻散宜女皇一概都送
太原北部呂梁山一帶,直至盂門山,聽說已築到九仞高了。
将來潰決起來,其禍之烈,一定不下于這次大陸澤的慘酷!請帝即速饬其設法防範,免得塗炭生靈,而且危及帝都。
”帝堯聽了,極以為然。
當下即饬人前去,诰誡申饬。
次日,帝堯又召見大司農、大司徒二人,告訴他說要禅位于舜,二人都極贊成。
大司農并将這次在大麓虎狼不搏、蝮蛇不螫及烈風雷雨不迷的情形說了一遍。
帝堯道:“那麼更可見了,不是天神呵護,就是誠感萬物。
鎮定堅固的精神,更不必說了。
”大司徒道:“那年伊獻獻圖,說舜草可以止洪水。
雖則像個有神經病人的說話,但是果有神經病,亦不應荒誕至此。
或者上天特遣明示,就指虞舜而言,亦未可知。
”帝堯一想,頗以為然。
過了兩日,朝會之時,帝堯向舜說道:“舜,汝走過來!朕和汝說:汝從結婚以來,已有三年。
朕從前問汝之事,考汝之言,到現在一一都有效驗。
朕看起來,天的曆數在爾身上。
爾可以擔任這個帝位。
但是據朕的見解,還有兩句話吩咐汝:世界上最難做到的,是一個‘中’字;而最要緊的,亦是一個‘中’字。
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才叫作‘中’。
‘中’字是極活動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之‘中’;一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之‘中’;一項事件,有一項事件之‘中’。
差之以毫厘,謬之于千裡,所以汝總要緊緊的執住這個‘中’字。
假使一有謬誤,四海必至困窮,天祿亦因此而永終了。
這是朕七十載以來的經驗,所兢兢自守的。
汝務須注意!” 舜聽了,惶恐之至!再拜稽首辭道:“帝的訓言,非常不錯!但是臣才德薄弱,萬萬不能勝此大任!還望帝另行選擇有德之士而禅之,實為幸甚!”帝堯道:“朕自即位以來,就抱定一個求賢者而傳授的心思。
但是七十載以來,想讓給他的,他不肯受。
而在朝的賢人無過于汝。
雖則擔任天下大政是極苦的事情,但是汝年富力強,應該為天下百姓犧牲。
汝其勿再辭!” 舜聽了,仍舊是謙讓,不肯答應。
後來大司農等進議道:“臣等細察虞舜固讓之心,當然是個謙德。
但是或許因帝在位,不肯颠倒君臣名義,所以不肯受。
依臣等愚見,可否勿言禅位之事,且暫作為攝政。
那麼帝仍在大位,于君臣名義既不至颠倒混淆;于帝的頤養休息亦不相妨礙。
豈不是兩便嗎?”帝堯想了一想,說道:“這倒亦是一個辦法,就如此吧。
”舜還要再辭,帝堯君臣一定不許,舜隻得答應。
本來帝堯之意禅代于舜,是要築壇設座,舉行一種授受大典的。
現在既是攝政,部麼典禮不甚繁重,不過為舜特定一個官号,叫做“太尉”。
尉字的意思,是自上安下的意思。
希望他能夠安定萬民。
攝政日期,定于次年正月實行。
過了幾日,驩兜來朝。
聽見說帝堯要叫舜攝政,大不以為然。
适值崇伯鲧因東方堤決,受帝申饬,心中慚愧,想到帝都自來聲辯。
忽聞豎亥來報,知道這次的申饬是舜考查之後彈劾的結果。
不禁大怒,說道:“舜是什麼人?他知道什麼?敢來說我!”一路動身,到了太原。
聽見說帝堯要禅位與舜,先叫他攝政,心中更是憤怒之極,無處可以發洩。
打聽得驩兜亦适在此,遂來訪驩兜。
哪知一進門,便遇着了共工孔壬。
且說孔壬為什麼亦在此呢?原來他自從革去了共工官職之後,心中非常怨恨。
就跑到他的封國裡,和他那蛇身九頭的臣子相柳謀為不軌。
又不時和驩兜通信,相約各占一方:孔壬占據西北方,歡兜占據南方。
如有機會,一齊起來北伐,打倒帝堯,平分天下。
這時探聽得帝堯年老倦勤,洪水之害又甚大,因此假朝觐為名,相約前來,察看動靜。
驩兜先到,孔壬後至,正在商量,不料鲧又跑來。
三個兇人不聚首已有數十年了。
見面之後,自然先有一番套話。
後來漸漸說到政治,鲧先說道:“現在帝堯年老而昏,要想拿天下讓給一個曆山的村農,真是豈有此理!”驩兜道:“是呀,我們正在這裡說起,這個真是豈有此理之事!他逐去兒子,寵愛女婿,無情無理,至于如此!可謂老悖了。
”孔壬道:“他拿女兒送給村農,不要說兩個,就是十個八個,就是連他的正妻散宜女皇一概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