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房王作亂圍喾 盤瓠智建神功

關燈
漸怕他們了。

    一日,房王同吳将軍商議道:“聽說那中原的姬俊高辛氏就要到荊州來,行什麼巡守典禮了。

     他是中原的天子,他所到的地方,凡是國君都要去迎接他,朝見他的。

    孤家想起來,姬俊亦不過是一個國君,他有什麼本領,這樣威風,要我們去迎接他朝他?孤家實在不願意。

    等他來的時候,孤家竟不去理他,你看如何?“吳将軍道:”大王之言甚是。

    但是臣的意思,僅僅乎不去理他,還不是徹底的辦法,假使我們不去理他,他等到巡守禮畢,回去之後,說我們不恭,帶了各國諸侯來攻我們起來,那是亦不妙的。

    “房王道:”照你說起來,怎樣才算徹底呢?“吳将軍道:”臣聽見說姬俊這個人非常之輕率,又非常之托大。

    他自以為仁及四方,所有天下的百姓都是愛戴他的,所以他出去巡守,總是不帶兵師防護,這次南來,想必仍是如此。

    臣的意思,最好等他來的時候,乘其不備,一鼓而擒之,永絕後患,豈不是一個徹底的辦法嗎! 況且姬俊這個人是四方諸侯所懼怕的人,假使被我們擒住了,四方諸侯必定以為大王的本領還要高過姬俊百倍,到那時他們懼怕姬俊的,轉而都懼怕大王,都來朝貢稱臣,豈不是大王就可以做四海的大君主嗎!“房王聽了這番話,不禁大喜,就說道:”孤家果然做了四海大君主,一定封你做一個大國之君。

    “吳将軍慌忙斂手稱謝。

     過了多日,探聽得帝喾将要到了,房王又和吳将軍商議。

     吳将軍道:“臣上次料姬俊不帶兵來,所以主張等他一到之後,就乘其不備而攻之。

    現在聽說他帶兵來了,究竟不知帶多少兵,強弱如何,我們切不可冒昧從事,須得仔細探聽明白,方可動身。

    最好請大王遣人前往,裝出一種非常恭慎的樣子,說大王有病,不能前去迎接,使他放心,不至疑我忌我;一面就可以察看他的虛實,再作計較,大王以為何如?”房王道:“極是!極是!你可以算得是個‘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了。

    ” 說罷,就叫人到帝喾那邊去稱病告假,一面又叫吳将軍帶了兵士假作打獵,去窺探虛實。

    恰好遇着帝喾在馬頭娘娘廟前。

    吳将軍回來,向房王說道:“現在尚且不可動手,一則他手下衛士雖少,卻個個都極雄壯,一時間不容易對付;二則中原諸侯送行的尚多,恐有救兵;三則此地離豫州甚近,萬一擒他不住,被他逃了回去,那麼大費周章了。

    臣看不如放他過了雲夢大澤,等他到了長沙,我們派了兵士星夜趕去,燒毀了他的船隻,杜絕了他的歸路,然後另外派一支兵繞在他前面,使他不能進,亦不能退,圍困他起來,不必和他打仗,不到三日,必然饑餓。

     他手下的人不是死,就是降,到那時我們可以不勞而成,豈不大妙!況且那邊地勢都是山林,利于我們的步兵,不利于他們的車輛,這是可以必勝的,望大王作速預備遣兵吧。

    “房王道:”你這個計策真是周到萬全。

    成功之後,定受上賞。

    “吳将軍道:”上賞不敢當,臣前日看見姬俊那裡有一個青年女子,甚是美貌,事成之後,如果大王不要,賞賜與臣,那就是大幸了。

     “房王哈哈大笑道:”果然孤家做了四海大皇帝,何愁沒有美女,你既然看中那女子,就賞給你吧。

    “吳将軍大喜,稱謝而出。

     到了次日,房王立刻調齊全國之兵,隻留老弱的在國中守業,其餘都從旱道直走長沙。

    房王與吳将軍親自督隊而進。

    那爬山越嶺本來是蠻人的長技,不過十日,已到了雲夢大澤的西南岸。

    吳将軍和房王商議暫時頓兵,一面先遣人前往探聽。

    哪知帝喾的船因風勢不順,尚不曾到。

    吳将軍大喜,向房王道:“他來的這般慢,我們可以從容布置,這回事情一定成功了。

     現在我們留一千兵在這裡,叫他們等姬俊上岸,越過長沙之後,先将他的船隻統統毀去,然後埋伏在各處山上林間,不時擂鼓鳴鐘,搖旗呐喊,使他不敢回轉來。

    臣和大王從這裡繞過前面去,揀着扼要之處等着,亦用疑兵的法子,處處設伏,那就可以制他的死命了。

    “房王聽說,都依計而行,率領大兵繞在前面。

    等了兩日,果然遠遠望見帝喾的車與旌旗人馬匆匆而來。

     房王大喜,向吳将軍道:“果然不出你之所料。

    ”說罷,就傳令蠻兵一齊呐喊起來,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