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夢從月中過 師事大成摯

關燈
北,陽纡大澤之阿視察了一會。

    覺得洪水一部的根源就在此地。

    然而萬非人力所能施,隻有求之于鬼神,于是具了犧牲,禱告了一會。

    急忙回去見鲧,痛說防堤壅水之害。

    自己上了兩個條陳,鲧仍舊不聽。

    文命無可如何,知道父親的治水一定要失敗了。

    又不忍看見他父親的失敗,于是想了一個主意。

    決定道:“我且去周行天下,視察地勢,以作将來補救的預備吧。

    或者遇到幾個有材幹的人,可以作個幫手,亦是好的。

    ”當下遠遠向着鲧的居室,拜了幾拜,恸哭而出。

    帶了真窺、橫革,一同起身,作汗漫之遊。

     先到泰山之北,視察沇水。

    在那邊一座山上,住了幾日。

     又越過泰山,漸到淮水流域。

    哪知這時江水已和淮水彙成一片,與海水亦打成一起。

    辨不出哪裡是江,哪裡是淮,哪裡是海。

     簡括的說一句,那地勢竟是陸沉了。

    間或有幾處高阜丘陵,人民群集其上。

    或登木而栖,或懸釜而爨,或釣魚糊口,或獵獸果腹,艱苦萬狀。

    文命看了,真是可憐之至! 一日,行到一處高阜之上,隻見有茅屋數百戶,參差的造在上面。

    文命亦不經意,忽聽得似乎有弦誦之聲,從那茅屋中透出來。

    文命暗想:“人民昏墊到如此,這個人為什麼還在這裡行樂?”不禁好奇心切,就踱過去看看。

    隻見一所茅屋之中,有一個老者,衣冠甚偉,道貌昂然,坐在那裡鼓瑟,口中唱着歌曲。

    細聽那歌詞,亦甚超妙。

    文命料他是個有道之士,頓覺肅然起敬,躬身站在門外,不敢造次進去。

    倒是那老者看見了,停了唱,舍了瑟,問道:“門外孺子,是什麼人?”文命聽了,慌忙趨入伏谒,自道姓名。

    那老者随即起身挽扶,說道:“孺子狀貌,英俊不凡,老夫僻處,在此難得遇到,請坐談談吧!” 文命告了坐,真窺、橫革侍立于後。

    文命就請教老者姓名,老者道:“老夫姓大成,名摯,為貪簡便,有時亦寫作執。

    孺子似非此地人。

    洪水艱阻,未知來此何事?”文命就将自己家世及來曆和志願詳細說明。

    大成執拱手緻敬道:“原來是貴公子。

    如此英年,懷抱大志!失敬失敬!” 文命謙遜一番,就請教他治水的方法。

    大成執歎道:“老夫從前初遇到洪水的時候,亦會奔走各處,想視察一個救治的方法。

    後來覺得這個洪水竟是天地之大變。

    不要說共工、孔壬那種治水的方法不對便是令尊大人崇伯公的方法,亦不能對。

    說一句直話,公子不要生氣,恐怕令尊大人不久就要失敗呢!” 文命忙問道:“何以見得呢?”大成執道:“老夫從前往北方視察,覺得北方的地質起了一種大變化。

    當初沒有山的地方,後來火山不絕的噴發,隆起了一帶大山。

    當初地勢距海面并不甚高,現在覺得非常之高。

    有這兩種特别的變化,豈是人力所能挽回的呢?況且北方情形如此,西方更不知如何,老夫因年邁路遠,不能前往調查。

    假使西方地質亦與北方相同,那麼豈是令尊大人的方法:弄些息土來,築起幾道堤,就可以治理呢!所以老夫的意思,果然要治洪水,單從下流沿海視察,終不是根本辦法。

    最好要到西方去視察一回。

    或者東北一帶,也去視察一回。

    因為近年沿海一帶水勢之泛濫,也許與東北地勢有關系,亦未可知。

    迂謬之見,未知貴公子以為何如?” 文命聽了,暗想這句話,仿佛從前曾經聽見人說過的,究竟是不是這個原故,無從斷定。

    但是果系天地特别的變化,那麼雖則視察确實,又有什麼方法與天地相争呢?因此一面答應,一面胸中卻在那裡躊躇。

     大成執揣到他的心思,又繼續說道:“公子以為老夫的話,是自相矛盾嗎?但是老夫的意思是盡其在我,聽之白天。

    照事勢看起來,萬萬無成功之理。

    然而人事要不可不盡,古人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

    或者人定能夠勝天,或者精誠可以格天,于無可如何之中,竟能得到一種妙法,亦未可知。

    況且就是說天地大變,亦總有一個停止的期限,決不會永遠變過去的。

    到得變動中止,那麼胸中視察明白,早有預備,補救起來,自然更容易了。

    好在公子此刻别無所事,專以視察為目标,何妨一去走走呢?” 文命聽了,主意頓然決定。

    即說道:“承長者教誨,頓開茅塞。

    小子決計前往視察是了。

    ”當下又與大成執讨論些學術,談到身心性命之學,哪知大成執是極有研究之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而于做人“勤儉”二字的美處,“矜伐”二字的害處,尤反複說得透澈。

    文命聽了,不覺傾倒之至。

    當下就請拜大成執為師,大成執雖則謙遜,但見文命英聖聰睿,也就答應了。

    于是文命和真窺、橫革三人就住在大成執家中,讨論講說,往往至夜半,方才歸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