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羿殺九嬰取雄黃 巴蛇被屠洞庭野
關燈
小
中
大
都是協從來的百姓,羿令兵士大叫:“降者免死!”于是九嬰的兵都紛紛投降。
這一回竟自馬到成功,并沒有交綏一次,把西方來助戰的諸侯都驚得呆了。
有了前此帝摯兩師兵的失敗,越顯得這次陶唐兵的神奇,于是西方諸侯和人民的心理無不傾心吐膽,歸向陶唐侯了。
且說羿殺了九嬰之後,一面遣人向武都山采取雄黃,一面即率師振旅歸國。
陶唐侯率臣下慰勞一番,自不消說。
過了多日,武都山雄黃采到了,羿拜辭陶唐侯,又要出征。
務成子送他道:“老将此去,殺死巴蛇,不足為奇。
不過巴蛇的皮肉很有用處,老将殺了巴蛇之後,它的皮肉請為某收存一點,勿忘勿忘。
”羿問道:“有何用處?”務成子道:“可以制藥,治心腹之疾,是極靈驗的。
”羿唯唯答應。
于是又和逢蒙帶了一千兵士直向雲夢大澤而來。
一日,到了桐柏山,隻見一人形容枯槁,面色赢敗,倒在山坡之上。
羿忙叫兵士救他起來,問他姓名,又問他何以至此。
那人道:“某姓樊名仲文,住在樊山的,自從毫都天子遣将調兵來攻巴蛇之後,巴蛇沒有除滅,而人民大受兵士之騷擾。
後來兵士大敗,相率北歸,又是大搶大掠,而那條巴蛇卻漸漸薦食過來。
我們百姓既遭兵士之蹂躏,又遇巴蛇之害,無處存身,隻得棄了家鄉,四散逃命。
某有一個同族,名豎,号仲父,住在中原,本想去投奔他的。
不料走到這裡,資斧斷絕,餓不過了,所以倒在這裡,今承拯救,感激之至。
”羿聽了,急忙叫兵士給他飲食。
等他回複氣力之後,羿又問他道:“你既受巴蛇之害,知道它怎樣厲害嗎?”樊仲文道:“當初巴蛇沿着雲夢大澤向東來的時候,某亦曾倡議糾合鄉裡的人去抵禦,無如弓矢之力所及,不如它毒氣噴的遠,所以總禦不祝假使有方法能夠消除他的毒氣,某想亦容易除滅的。
” 羿又問道:“你于那邊的地理熟悉嗎?”樊仲文道:“家鄉之地,很熟悉。
” 羿道:“那麼你可否暫時不到中原,且在我軍中做個向導?你情願嗎?老夫是奉陶唐侯之命來此誅巴蛇的,對于它的毒氣已有抵制之法,你不要害怕,假如你不肯,亦不勉強。
”樊仲文聽了,大喜道:“原來是陶唐侯的大軍,某情願同去。
”于是就留在軍中,一同前進。
過了桐柏山,已離雲夢澤不遠。
羿便吩咐樊仲文帶了二十名兵士先往探聽巴蛇消息:究竟此刻藏在哪裡。
去的時候,每人給一包雄黃,叫他們佩在身上,或調些搽在鼻端,或弄些吞在腹中,多是好的。
仲文等領命而去,羿等亦拔營緩緩而前。
過了兩日,仲文等回報說:“已探聽着了,那蛇正在雲夢大澤東邊一座山林之中呢。
”羿聽了,便叫兵士每人預備柴草兩束,每束柴草之内都安放一包散碎的雄黃并火種,個個備好。
又各人發給一包雄黃随身佩帶,臨時如法施用。
又向兵士說道:“假使碰到巴蛇,它來追趕,你們各人都将所拿的柴草先将一束燒起來,丢在地上,随即轉身退回,我自另有處置。
” 告誡兵士完了,又和逢蒙說道:“他們兵士的箭都不能及遠。
我和汝二人每人各持十支箭,箭頭上都敷以雄黃,大概亦可以結果它了。
”逢蒙道:“弟子看來,斬蛇斬七寸,能夠射他的七寸最好。
但是它身軀太大,七寸恐不易尋,還是射他的兩眼,老師以為何如?”羿道:“極是。
那麼你射右,我射左吧。
” 計議已定,即帶了兵士向大澤東方而進。
羿吩咐前隊須要輕捷,不可驚動了它,反緻不妥。
過了一日,隻見前隊來報,說巴蛇在對面山上,已經望見了。
羿聽了,即與逢蒙上前觀看,隻見那蛇确在山上曝它的鱗甲,頭向西,朝着大澤,足有車輪一般的大,張口吐舌,舔煔不止,好不怕人。
周身鱗甲,或青,或黃,或黑,或赤,幾乎五色畢具。
細看它的全身,除一部分在山石上外,其半身還在林中,從東林挂到西林,橫亘半空,俨如一道橋梁。
衆人看了,無不駭異。
正在指點之時,那蛇似乎有點覺得,把頭昂起,向北旋轉,朝着羿等。
羿和逢蒙一見,不敢怠慢,兩支箭早已如一對飛蝗,直向它兩眼而去。
接着,又是兩箭,觀準了飕飕射去。
但是它的那股毒氣亦是噴薄而來。
這面兵士早己防到,一千束的柴草頃刻燒起,雄黃之氣馥烈襲人。
湊巧北風大作,将雄黃煙卷向巴蛇而去。
這一回竟自馬到成功,并沒有交綏一次,把西方來助戰的諸侯都驚得呆了。
有了前此帝摯兩師兵的失敗,越顯得這次陶唐兵的神奇,于是西方諸侯和人民的心理無不傾心吐膽,歸向陶唐侯了。
且說羿殺了九嬰之後,一面遣人向武都山采取雄黃,一面即率師振旅歸國。
陶唐侯率臣下慰勞一番,自不消說。
過了多日,武都山雄黃采到了,羿拜辭陶唐侯,又要出征。
務成子送他道:“老将此去,殺死巴蛇,不足為奇。
不過巴蛇的皮肉很有用處,老将殺了巴蛇之後,它的皮肉請為某收存一點,勿忘勿忘。
”羿問道:“有何用處?”務成子道:“可以制藥,治心腹之疾,是極靈驗的。
”羿唯唯答應。
于是又和逢蒙帶了一千兵士直向雲夢大澤而來。
一日,到了桐柏山,隻見一人形容枯槁,面色赢敗,倒在山坡之上。
羿忙叫兵士救他起來,問他姓名,又問他何以至此。
那人道:“某姓樊名仲文,住在樊山的,自從毫都天子遣将調兵來攻巴蛇之後,巴蛇沒有除滅,而人民大受兵士之騷擾。
後來兵士大敗,相率北歸,又是大搶大掠,而那條巴蛇卻漸漸薦食過來。
我們百姓既遭兵士之蹂躏,又遇巴蛇之害,無處存身,隻得棄了家鄉,四散逃命。
某有一個同族,名豎,号仲父,住在中原,本想去投奔他的。
不料走到這裡,資斧斷絕,餓不過了,所以倒在這裡,今承拯救,感激之至。
”羿聽了,急忙叫兵士給他飲食。
等他回複氣力之後,羿又問他道:“你既受巴蛇之害,知道它怎樣厲害嗎?”樊仲文道:“當初巴蛇沿着雲夢大澤向東來的時候,某亦曾倡議糾合鄉裡的人去抵禦,無如弓矢之力所及,不如它毒氣噴的遠,所以總禦不祝假使有方法能夠消除他的毒氣,某想亦容易除滅的。
” 羿又問道:“你于那邊的地理熟悉嗎?”樊仲文道:“家鄉之地,很熟悉。
” 羿道:“那麼你可否暫時不到中原,且在我軍中做個向導?你情願嗎?老夫是奉陶唐侯之命來此誅巴蛇的,對于它的毒氣已有抵制之法,你不要害怕,假如你不肯,亦不勉強。
”樊仲文聽了,大喜道:“原來是陶唐侯的大軍,某情願同去。
”于是就留在軍中,一同前進。
過了桐柏山,已離雲夢澤不遠。
羿便吩咐樊仲文帶了二十名兵士先往探聽巴蛇消息:究竟此刻藏在哪裡。
去的時候,每人給一包雄黃,叫他們佩在身上,或調些搽在鼻端,或弄些吞在腹中,多是好的。
仲文等領命而去,羿等亦拔營緩緩而前。
過了兩日,仲文等回報說:“已探聽着了,那蛇正在雲夢大澤東邊一座山林之中呢。
”羿聽了,便叫兵士每人預備柴草兩束,每束柴草之内都安放一包散碎的雄黃并火種,個個備好。
又各人發給一包雄黃随身佩帶,臨時如法施用。
又向兵士說道:“假使碰到巴蛇,它來追趕,你們各人都将所拿的柴草先将一束燒起來,丢在地上,随即轉身退回,我自另有處置。
” 告誡兵士完了,又和逢蒙說道:“他們兵士的箭都不能及遠。
我和汝二人每人各持十支箭,箭頭上都敷以雄黃,大概亦可以結果它了。
”逢蒙道:“弟子看來,斬蛇斬七寸,能夠射他的七寸最好。
但是它身軀太大,七寸恐不易尋,還是射他的兩眼,老師以為何如?”羿道:“極是。
那麼你射右,我射左吧。
” 計議已定,即帶了兵士向大澤東方而進。
羿吩咐前隊須要輕捷,不可驚動了它,反緻不妥。
過了一日,隻見前隊來報,說巴蛇在對面山上,已經望見了。
羿聽了,即與逢蒙上前觀看,隻見那蛇确在山上曝它的鱗甲,頭向西,朝着大澤,足有車輪一般的大,張口吐舌,舔煔不止,好不怕人。
周身鱗甲,或青,或黃,或黑,或赤,幾乎五色畢具。
細看它的全身,除一部分在山石上外,其半身還在林中,從東林挂到西林,橫亘半空,俨如一道橋梁。
衆人看了,無不駭異。
正在指點之時,那蛇似乎有點覺得,把頭昂起,向北旋轉,朝着羿等。
羿和逢蒙一見,不敢怠慢,兩支箭早已如一對飛蝗,直向它兩眼而去。
接着,又是兩箭,觀準了飕飕射去。
但是它的那股毒氣亦是噴薄而來。
這面兵士早己防到,一千束的柴草頃刻燒起,雄黃之氣馥烈襲人。
湊巧北風大作,将雄黃煙卷向巴蛇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