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赤松子來訪 鳳凰鳥翔集
關燈
小
中
大
一種是鳳葵草,所以一切的供給,他都是不需要的。
帝喾政務之暇,總常到那邊去請教,學學服食導引的方法。
過了數月,鹹黑來報,說道:“樂已經制作成功了。
”帝喾就給這個樂取一個名字,叫六英。
又叫水正熙到郊外去,建築一所宮殿,名叫合宮。
又選擇一個演樂的日子,是第二年仲春的丁卯日。
又過了一月,合宮造成,其時恰值是孟春下旬,距離仲春月的丁卯日不過一句。
鹹黑報告帝喾,就定了甲子日開始演習,先将所有的樂器統統都搬到那裡去,陳列起來。
到得演習的那一日,帝喾大會百官,連赤松子也邀在裡面,同到合宮。
隻見那合宮建築在平時祀天帝的一個圜丘的北面,四圍都是長林大木。
合宮之旁,繞以流水,有橋通連。
當中一座大殿,四邊無壁無門,殿内殿外陳列樂器,祥金之鐘,沉鳴之磬,都挂在殿上,其餘的或在兩楹之旁,或在階下。
六十四個舞人,都穿着五彩之衣,手中拿着幹戚、羽旄、翟龠之類,分列八行。
三十六個樂工,則分作六列,各司其事。
赤松子一看,就稱贊道:“實在制作得好!說起這個人來,山人亦知道,并且認識,果然也是一個修道之士,而且他于音樂一道确有神悟。
他每次作樂的時候,拊起一弦琴來,地祇都為之上升;吹起玉律來,天神都為之下降;而且聽到哪一國的樂,就能夠知道它的興亡治亂,真正可以算得是有數的音樂大家了。
不過,他的心術卻不甚可靠。
隻要于他有利,就是長君之過、逢君之惡的事情,他亦肯做,所以當時令曾祖黃帝亦不甚相信他,沒有拿重大的職務去叫他做。
假使他學問既然這樣高,品行能夠端正,那麼令曾祖黃帝升仙的時候,早經攜他同去,何至到現在還淪落人間呢!” 帝喾道:“此刻他在何處?”赤松子道:“此刻他隐居在一座名山之中,修真養性,很像個不慕人間富貴的樣子。
但是依山人看起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
照他那一種熱中的情形,以後終究是還要出來做官的。
怎樣一種結果,很有點難說呢。
這次尋他不着,不去叫他來,據山人的意思,所謂‘未始非福’,亦并沒有什麼可惜之處。
”帝喾聽他如此說,也就不問了。
後來這個師延到商朝末年的時候,居然仍舊出來做纣王的官,迎合纣王的心理,造出一種北裡之舞,靡靡之音,聽了之後,真個可以蕩魄銷魂,纣王的淫樂,可以說一半是他的誘惑。
後來不知如何得罪了纣王,纣王将他囚在陰宮裡面。
到得周武王伐纣,師過孟津,他那時候已經放出來了,知道這事情有點不妙,将來武王一定将他治罪的,他慌忙越濮水而逃。
誰知年邁力弱,禁不住水的沖擊,竟溺死在濮水之中。
一個修道一千幾百年的人,結果終究如此,真是可惜!但是他究竟是修道多年之人,死了之後,陰靈不散,常在濮水的旁邊玩弄他的音樂。
到得春秋時候,衛國的君主靈公将要到晉國去,路過濮水,住在那裡,半夜之中忽然聽到彈琴之聲,非常悅耳。
左右之人都沒有聽見,獨有靈公聽見,不覺詫異之極,就專程叫了他的樂師師涓過來。
那師涓是個瞎子,瞎子的聽覺異常敏銳,居然也聽見了。
于是靈公就叫師涓記出他的聲調來學,學了三日方才學會。
到了晉國之後,靈公就叫師涓把這個新學來的琴彈給晉平公聽。
哪知晉國有一個大音樂家,名叫師曠,在旁邊聽見了,忙止住師涓,叫他不要彈了,說道:“這是亡國之音,不是做君主的可以聽的。
”大家問師曠:“你怎樣知道呢?”師曠道:“這個琴調是商朝師延所作的,他在纣王時以此靡靡之樂,蠱惑纣王。
武王伐纣,他東走,死于濮水之中,所以這個琴聲,必定是從濮水之上去聽來的。
先聽見這個聲音之國家,必定要削弱,所以聽不得。
”大家聽了這番話,無不佩服師曠之學問。
帝喾政務之暇,總常到那邊去請教,學學服食導引的方法。
過了數月,鹹黑來報,說道:“樂已經制作成功了。
”帝喾就給這個樂取一個名字,叫六英。
又叫水正熙到郊外去,建築一所宮殿,名叫合宮。
又選擇一個演樂的日子,是第二年仲春的丁卯日。
又過了一月,合宮造成,其時恰值是孟春下旬,距離仲春月的丁卯日不過一句。
鹹黑報告帝喾,就定了甲子日開始演習,先将所有的樂器統統都搬到那裡去,陳列起來。
到得演習的那一日,帝喾大會百官,連赤松子也邀在裡面,同到合宮。
隻見那合宮建築在平時祀天帝的一個圜丘的北面,四圍都是長林大木。
合宮之旁,繞以流水,有橋通連。
當中一座大殿,四邊無壁無門,殿内殿外陳列樂器,祥金之鐘,沉鳴之磬,都挂在殿上,其餘的或在兩楹之旁,或在階下。
六十四個舞人,都穿着五彩之衣,手中拿着幹戚、羽旄、翟龠之類,分列八行。
三十六個樂工,則分作六列,各司其事。
赤松子一看,就稱贊道:“實在制作得好!說起這個人來,山人亦知道,并且認識,果然也是一個修道之士,而且他于音樂一道确有神悟。
他每次作樂的時候,拊起一弦琴來,地祇都為之上升;吹起玉律來,天神都為之下降;而且聽到哪一國的樂,就能夠知道它的興亡治亂,真正可以算得是有數的音樂大家了。
不過,他的心術卻不甚可靠。
隻要于他有利,就是長君之過、逢君之惡的事情,他亦肯做,所以當時令曾祖黃帝亦不甚相信他,沒有拿重大的職務去叫他做。
假使他學問既然這樣高,品行能夠端正,那麼令曾祖黃帝升仙的時候,早經攜他同去,何至到現在還淪落人間呢!” 帝喾道:“此刻他在何處?”赤松子道:“此刻他隐居在一座名山之中,修真養性,很像個不慕人間富貴的樣子。
但是依山人看起來,江山好改,本性難移。
照他那一種熱中的情形,以後終究是還要出來做官的。
怎樣一種結果,很有點難說呢。
這次尋他不着,不去叫他來,據山人的意思,所謂‘未始非福’,亦并沒有什麼可惜之處。
”帝喾聽他如此說,也就不問了。
後來這個師延到商朝末年的時候,居然仍舊出來做纣王的官,迎合纣王的心理,造出一種北裡之舞,靡靡之音,聽了之後,真個可以蕩魄銷魂,纣王的淫樂,可以說一半是他的誘惑。
後來不知如何得罪了纣王,纣王将他囚在陰宮裡面。
到得周武王伐纣,師過孟津,他那時候已經放出來了,知道這事情有點不妙,将來武王一定将他治罪的,他慌忙越濮水而逃。
誰知年邁力弱,禁不住水的沖擊,竟溺死在濮水之中。
一個修道一千幾百年的人,結果終究如此,真是可惜!但是他究竟是修道多年之人,死了之後,陰靈不散,常在濮水的旁邊玩弄他的音樂。
到得春秋時候,衛國的君主靈公将要到晉國去,路過濮水,住在那裡,半夜之中忽然聽到彈琴之聲,非常悅耳。
左右之人都沒有聽見,獨有靈公聽見,不覺詫異之極,就專程叫了他的樂師師涓過來。
那師涓是個瞎子,瞎子的聽覺異常敏銳,居然也聽見了。
于是靈公就叫師涓記出他的聲調來學,學了三日方才學會。
到了晉國之後,靈公就叫師涓把這個新學來的琴彈給晉平公聽。
哪知晉國有一個大音樂家,名叫師曠,在旁邊聽見了,忙止住師涓,叫他不要彈了,說道:“這是亡國之音,不是做君主的可以聽的。
”大家問師曠:“你怎樣知道呢?”師曠道:“這個琴調是商朝師延所作的,他在纣王時以此靡靡之樂,蠱惑纣王。
武王伐纣,他東走,死于濮水之中,所以這個琴聲,必定是從濮水之上去聽來的。
先聽見這個聲音之國家,必定要削弱,所以聽不得。
”大家聽了這番話,無不佩服師曠之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