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共工颛顼争天下 共工怒觸不周山
關燈
小
中
大
颛顼帝有兩柄寶劍,一柄名叫騰空,一柄名叫畫影,又叫曳影,是通神靈的。
假使四方有兵起,這二劍飛指其方,則打起仗來無不勝利。
這二劍又常在匣中作龍吟虎嘯之聲,的确是個神物。
此次忽然出匣,飛指北方,那麼打勝共工氏一定可必了。
大家見了,無不欣喜。
柏夷父又向颛顼帝道:“某前次所保舉的那個人,昨日已到,應該否叫他來?” 颛顼帝道:“朕甚願見他!”柏夷父就立刻饬人前往宣召。
不到多時,果然來了,向颛顼帝行禮。
颛顼帝一看,隻見那人生得方面大耳,長身,猿臂,而左臂似乎尤長,真是堂堂一表,年紀卻不過二十左右,便問他道:“汝名叫羿嗎?”羿應聲道:“是。
”颛顼帝道:“朕因夷父師推薦汝,說汝善于射箭,想來一定非常精明的。
朕從前以為這個射箭是男子的事務,也曾常常去練習過,但是總射不好。
究竟這個射箭要他百發百中,有沒有秘訣呢?” 羿道:“秘訣當然是有的。
臣聽見臣師說,從前有一個人,名叫甘蠅,他那射箭真是神妙,不但是百發百中,并且不必放箭,隻要将弓拉一拉滿,那種走獸就伏着不敢動,飛禽就立刻跌下來,豈不是神秘之至嗎?但是,他卻沒有将這個秘訣傳人。
後來他有一個弟子,名叫飛衛,亦是極善射的,據有人說,他的射法還要比甘蠅來得巧妙。
這句話的确不的确不得知,不過他卻有一個方法傳人。
他有一個弟子,名叫紀昌,一日問他射法,他說道:“你要學射嗎?先要學眼睛不瞬才好。
” 紀昌聽了就去學,但是不瞬是很難的,無論如何總要瞬。
紀昌發起憤來,跑到他妻子的織機下仰面卧着,将兩個眼皮碰着機子,他妻織起機來,他兩隻眼睛盡管瞪着了看,如此幾個月,這個不瞬的功夫竟給他學會了。
他又跑去問飛衛道:“還有甚麼方法呢?”飛衛道:“你從今要學看才好,将極小的物件能夠看得極大,極不清楚的物件能夠看得極清楚,那就會射了。
‘紀昌一聽,登時想出一個方法,跑回去捉了一個虱子,用一根極細極細的牦毛将虱子縛住了,挂在南面的窗上,自己卻立在裡面,日日的注定了兩眼看。
起初亦不覺什麼,過了幾日,居然覺得那虱子漸漸有點大了,三年之後,竟有同車輪一樣大,他就用燕角做了一張弓,用孤蓬做了一支箭,向着那虱子射去,恰好射在虱子的中心,那根牦毛卻是搖搖地并不跌落。
紀昌大喜,從此之後,他看各種東西無論大小都同丘山一般大,所以他射起來沒有不中的。
這就是相傳的訣竅了。
” 颛顼帝聽了,點點頭,說道:“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的道理,這個人竟能夠如此的艱苦卓絕,真是不可及,但不知此人後來的事業如何?有沒有另外再傳授弟子?”羿道:“論起這個人來,真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他既然得了飛衛的傳授,照理應該感激飛衛,哪裡知道他非但不感激飛衛,倒反要弄死飛衛。
一日,師弟兩個在野外遇到了,紀昌趁飛衛不防,飕的就是一箭射過去;飛衛大驚,閃身避過,還當紀昌是錯射的。
哪知紀昌第二支箭又朝着自己射來,這才知道紀昌有謀害之心,于是亦立刻抽出箭來和他對射。
飛衛故意要賣弄自己的本領給紀昌看看,等紀昌的箭射來的時候,就朝着他的箭頭射去,兩個箭頭恰恰相撞,兩支箭一齊落在地面,灰塵都沒得飛起,以後箭箭都是如此,兩旁的人都看得呆了。
到了後來,飛衛的箭少,已射完了,紀昌恰還有一支,兩旁的人都替飛衛擔憂,隻見飛衛随手在路旁拔了一隻小棘,等紀昌一箭射來,他就将小棘的頭兒一撥,恰恰撥落在地上,兩旁的人無不喝彩;那紀昌登時羞慚滿面,丢了弓跑到飛衛面前跪下,涕泣悔過,請從此以父子之禮相待,不敢再萌惡念,并且刺臂出血以立誓。
飛衛見他如此,亦饒恕了他,不和他計較。
你想這個人豈不是忘恩負義之極嗎!”颛顼帝和相夷父等聽了,都說:“天下竟有這種昧良心的人,真是可惡極了!實在飛衛當時不應該饒恕他。
”颛顼帝又問羿道:“汝師何人,現在何地,他的本領如何?”羿道:“臣師名叫弧父,荊山地方人,本來是黃帝的子孫。
他從小時候就喜歡用弓箭,真是性之所近,所以無師自通的。
他在荊山專以打獵為業,一切飛禽走獸,凡是他的箭射過去沒有一個能逃脫的。
臣的本領比過去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颛顼帝道:“現在正值用人之
假使四方有兵起,這二劍飛指其方,則打起仗來無不勝利。
這二劍又常在匣中作龍吟虎嘯之聲,的确是個神物。
此次忽然出匣,飛指北方,那麼打勝共工氏一定可必了。
大家見了,無不欣喜。
柏夷父又向颛顼帝道:“某前次所保舉的那個人,昨日已到,應該否叫他來?” 颛顼帝道:“朕甚願見他!”柏夷父就立刻饬人前往宣召。
不到多時,果然來了,向颛顼帝行禮。
颛顼帝一看,隻見那人生得方面大耳,長身,猿臂,而左臂似乎尤長,真是堂堂一表,年紀卻不過二十左右,便問他道:“汝名叫羿嗎?”羿應聲道:“是。
”颛顼帝道:“朕因夷父師推薦汝,說汝善于射箭,想來一定非常精明的。
朕從前以為這個射箭是男子的事務,也曾常常去練習過,但是總射不好。
究竟這個射箭要他百發百中,有沒有秘訣呢?” 羿道:“秘訣當然是有的。
臣聽見臣師說,從前有一個人,名叫甘蠅,他那射箭真是神妙,不但是百發百中,并且不必放箭,隻要将弓拉一拉滿,那種走獸就伏着不敢動,飛禽就立刻跌下來,豈不是神秘之至嗎?但是,他卻沒有将這個秘訣傳人。
後來他有一個弟子,名叫飛衛,亦是極善射的,據有人說,他的射法還要比甘蠅來得巧妙。
這句話的确不的确不得知,不過他卻有一個方法傳人。
他有一個弟子,名叫紀昌,一日問他射法,他說道:“你要學射嗎?先要學眼睛不瞬才好。
” 紀昌聽了就去學,但是不瞬是很難的,無論如何總要瞬。
紀昌發起憤來,跑到他妻子的織機下仰面卧着,将兩個眼皮碰着機子,他妻織起機來,他兩隻眼睛盡管瞪着了看,如此幾個月,這個不瞬的功夫竟給他學會了。
他又跑去問飛衛道:“還有甚麼方法呢?”飛衛道:“你從今要學看才好,将極小的物件能夠看得極大,極不清楚的物件能夠看得極清楚,那就會射了。
‘紀昌一聽,登時想出一個方法,跑回去捉了一個虱子,用一根極細極細的牦毛将虱子縛住了,挂在南面的窗上,自己卻立在裡面,日日的注定了兩眼看。
起初亦不覺什麼,過了幾日,居然覺得那虱子漸漸有點大了,三年之後,竟有同車輪一樣大,他就用燕角做了一張弓,用孤蓬做了一支箭,向着那虱子射去,恰好射在虱子的中心,那根牦毛卻是搖搖地并不跌落。
紀昌大喜,從此之後,他看各種東西無論大小都同丘山一般大,所以他射起來沒有不中的。
這就是相傳的訣竅了。
” 颛顼帝聽了,點點頭,說道:“這個就是古人所說‘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的道理,這個人竟能夠如此的艱苦卓絕,真是不可及,但不知此人後來的事業如何?有沒有另外再傳授弟子?”羿道:“論起這個人來,真是個忘恩負義的人!他既然得了飛衛的傳授,照理應該感激飛衛,哪裡知道他非但不感激飛衛,倒反要弄死飛衛。
一日,師弟兩個在野外遇到了,紀昌趁飛衛不防,飕的就是一箭射過去;飛衛大驚,閃身避過,還當紀昌是錯射的。
哪知紀昌第二支箭又朝着自己射來,這才知道紀昌有謀害之心,于是亦立刻抽出箭來和他對射。
飛衛故意要賣弄自己的本領給紀昌看看,等紀昌的箭射來的時候,就朝着他的箭頭射去,兩個箭頭恰恰相撞,兩支箭一齊落在地面,灰塵都沒得飛起,以後箭箭都是如此,兩旁的人都看得呆了。
到了後來,飛衛的箭少,已射完了,紀昌恰還有一支,兩旁的人都替飛衛擔憂,隻見飛衛随手在路旁拔了一隻小棘,等紀昌一箭射來,他就将小棘的頭兒一撥,恰恰撥落在地上,兩旁的人無不喝彩;那紀昌登時羞慚滿面,丢了弓跑到飛衛面前跪下,涕泣悔過,請從此以父子之禮相待,不敢再萌惡念,并且刺臂出血以立誓。
飛衛見他如此,亦饒恕了他,不和他計較。
你想這個人豈不是忘恩負義之極嗎!”颛顼帝和相夷父等聽了,都說:“天下竟有這種昧良心的人,真是可惡極了!實在飛衛當時不應該饒恕他。
”颛顼帝又問羿道:“汝師何人,現在何地,他的本領如何?”羿道:“臣師名叫弧父,荊山地方人,本來是黃帝的子孫。
他從小時候就喜歡用弓箭,真是性之所近,所以無師自通的。
他在荊山專以打獵為業,一切飛禽走獸,凡是他的箭射過去沒有一個能逃脫的。
臣的本領比過去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颛顼帝道:“現在正值用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