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神禹坼背生 鲧受命治水
關燈
小
中
大
小兒。
先将他臍帶剪斷,又用水周身略略洗了一洗,将預備之兒衣找出來,給他穿裹了,自始至終,都是鲧一個人獨任其勞,又不敢輕心,又不敢重手,天氣又十分炎熱,到得将小兒裹好之後,汗出如漿,疲乏已極,到席上略為偃息,不知不覺已昏睡去。
隔了不知多少時候,忽聽得女嬉叫喊之聲和小兒啼哭之聲,不覺驚醒,睜眼一看,但見暝色迷蒙,已近黃昏了。
慌忙起來,問女嬉:“有無痛苦?”女嬉道:“我背上已不甚痛,不過身上似覺縛了幾重布似的,不知何故?那腳後啼哭的小兒,是哪裡來的?”鲧道:“你竟一無所知嗎?”女嬉道:“我剛才睡醒,一無所知。
”鲧便将剛才情形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她。
女嬉詫異之極,連說道:“有這等異事?我為什麼竟一點不知道,連疼痛都不覺得呢?真是異事。
”說着,就要想坐起來看那男孩。
鲧忙按住她道:“動不得!動不得!我先去點了火來,再抱給你看吧。
”當下鲧點了火,又抱小兒給女嬉。
女嬉看了,不勝之喜。
到了三朝洗兒,女嬉已能起坐,親自動手。
細看那小兒,胸口有黑子,點點如北鬥之形;兩足心各有紋路,像個“己”字;耳有三漏;而且長頸、鳥喙、虎鼻、河目、大口,與那日夢中所見的無異,不覺大以為奇。
鲧道:“這小兒相貌不凡,降生亦異,且大有來曆,将來名位功業,一定遠在我之上呢。
”說到這裡,忽然歎口氣道:“可惜,我漸老了,他将來建功立業,我恐怕不會看見了。
”歇了一會,又說道:“就使不看見,我有這個兒子,亦足以自豪。
” 說到此,又哈哈大笑起來。
女嬉看見鲧言語兀突,态度詭異,不覺呆了,但是深知鲧的性情不好,不敢動問,隻得用話岔開道:“今日三朝,理應給小兒取個名字,你想過了嗎?” 鲧道:“還沒有想過。
”女嬉道:“那夜我夢見大禹來托生,就叫他‘禹’如何?”鲧道:“重了前人的名字,我不以為然。
”女嬉道:“當初大司徒是坼胸而生的,先帝因為他類于蟲豸的化生,所以取名叫‘契’。
現在此兒坼背而生,叫他作禹,豈不相類嗎?”鲧道:“大司徒契這個人,有什麼好?我不佩服,我不願此兒像他。
”女嬉道:“那麼你取一個什麼名字呢?”鲧想了一想道:“哦,有了,名叫文命,字叫高密。
”女嬉道:“什麼用意呢?”鲧道:“此兒胸有鬥文,足有己文,明明是‘北鬥之下,一人而已’的意思,天之所命,所以叫文命。
他的鼻子,你看何等高廣!山如堂者,叫作密,所以叫高密,你說不好嗎?”那女嬉是個極柔順的婦人,見鲧如此說,自然極口道好。
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生的這一年,正是帝堯五十六載。
過了幾年,文命六歲了,生得聰明仁聖,智慧非常。
鲧夫婦愛如珍寶,親自教導。
鲧本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将所學的傳授于文命。
文命年雖幼稚,頗能領悟,尤其歡喜聽講水利、地理二種,和鲧平日所研究的剛剛相合。
鲧因此尤其愛他,時常拍拍他的肩部,笑說道:“你莫非真個是大禹轉世嗎?” 一日,正在教子,忽然外面有人問道:“崇伯家是這裡嗎?”鲧慌忙開門一看,隻見外面有三個人,一個是貴官裝束,兩個仿佛是随從的人,就問他們道:“諸位何來?”那貴官裝束的說道:“某從帝都來,奉聖天子命,特請崇伯人都,商議治水大政。
請問崇伯家是這裡嗎?”鲧道:“某名叫鲧,從前曾經封過崇伯,卻是未曾到過國,現在隐遁久了,未知天子所請的是某不是?”那貴官不等說完,慌忙拱手行禮道:“原來就是先生,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鲧還禮後,又問道:“足下何人?”那貴官道:“某名和仲,現任西方之職。
”鲧笑道:“原來是朝廷達官,小民無知,簡慢得很,請裡面坐坐吧。
” 于是讓和仲及随從二人到裡面,重複行禮,坐定。
和仲道:“久慕高賢,恨無緣不得拜見,今日甚慰渴望。
”鲧道:“某自從先帝賓天之後,久厭世事,遁居山僻;不知天子何以謬采虛聲,居然訪求到某?某有何能,可勝大事?請足下代向天子辭謝吧。
”和仲道:“先生不要過謙。
大司農、大司徒和某等,欽慕久了,禀承天子之命,專誠來請,先生何可再事謙讓,辜負衆望呢?”鲧道:“某實無才,豈堪大任?朝廷英才濟濟,人多得很,平定洪水自有其人,何必下問到某?”和仲道:“先生說到此,某等真慚愧極了。
某等食天子之祿,受天子之令,數十年洪水之患,曾無補救之策,屍位素餐,實屬有罪。
現在覺悟了,來請求先生。
先生不出,如蒼生何?務望以國事民生為重,勿再推卻。
”說罷,再拜稽首。
鲧改變口調道:“既然足下如此說,某
先将他臍帶剪斷,又用水周身略略洗了一洗,将預備之兒衣找出來,給他穿裹了,自始至終,都是鲧一個人獨任其勞,又不敢輕心,又不敢重手,天氣又十分炎熱,到得将小兒裹好之後,汗出如漿,疲乏已極,到席上略為偃息,不知不覺已昏睡去。
隔了不知多少時候,忽聽得女嬉叫喊之聲和小兒啼哭之聲,不覺驚醒,睜眼一看,但見暝色迷蒙,已近黃昏了。
慌忙起來,問女嬉:“有無痛苦?”女嬉道:“我背上已不甚痛,不過身上似覺縛了幾重布似的,不知何故?那腳後啼哭的小兒,是哪裡來的?”鲧道:“你竟一無所知嗎?”女嬉道:“我剛才睡醒,一無所知。
”鲧便将剛才情形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她。
女嬉詫異之極,連說道:“有這等異事?我為什麼竟一點不知道,連疼痛都不覺得呢?真是異事。
”說着,就要想坐起來看那男孩。
鲧忙按住她道:“動不得!動不得!我先去點了火來,再抱給你看吧。
”當下鲧點了火,又抱小兒給女嬉。
女嬉看了,不勝之喜。
到了三朝洗兒,女嬉已能起坐,親自動手。
細看那小兒,胸口有黑子,點點如北鬥之形;兩足心各有紋路,像個“己”字;耳有三漏;而且長頸、鳥喙、虎鼻、河目、大口,與那日夢中所見的無異,不覺大以為奇。
鲧道:“這小兒相貌不凡,降生亦異,且大有來曆,将來名位功業,一定遠在我之上呢。
”說到這裡,忽然歎口氣道:“可惜,我漸老了,他将來建功立業,我恐怕不會看見了。
”歇了一會,又說道:“就使不看見,我有這個兒子,亦足以自豪。
” 說到此,又哈哈大笑起來。
女嬉看見鲧言語兀突,态度詭異,不覺呆了,但是深知鲧的性情不好,不敢動問,隻得用話岔開道:“今日三朝,理應給小兒取個名字,你想過了嗎?” 鲧道:“還沒有想過。
”女嬉道:“那夜我夢見大禹來托生,就叫他‘禹’如何?”鲧道:“重了前人的名字,我不以為然。
”女嬉道:“當初大司徒是坼胸而生的,先帝因為他類于蟲豸的化生,所以取名叫‘契’。
現在此兒坼背而生,叫他作禹,豈不相類嗎?”鲧道:“大司徒契這個人,有什麼好?我不佩服,我不願此兒像他。
”女嬉道:“那麼你取一個什麼名字呢?”鲧想了一想道:“哦,有了,名叫文命,字叫高密。
”女嬉道:“什麼用意呢?”鲧道:“此兒胸有鬥文,足有己文,明明是‘北鬥之下,一人而已’的意思,天之所命,所以叫文命。
他的鼻子,你看何等高廣!山如堂者,叫作密,所以叫高密,你說不好嗎?”那女嬉是個極柔順的婦人,見鲧如此說,自然極口道好。
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生的這一年,正是帝堯五十六載。
過了幾年,文命六歲了,生得聰明仁聖,智慧非常。
鲧夫婦愛如珍寶,親自教導。
鲧本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将所學的傳授于文命。
文命年雖幼稚,頗能領悟,尤其歡喜聽講水利、地理二種,和鲧平日所研究的剛剛相合。
鲧因此尤其愛他,時常拍拍他的肩部,笑說道:“你莫非真個是大禹轉世嗎?” 一日,正在教子,忽然外面有人問道:“崇伯家是這裡嗎?”鲧慌忙開門一看,隻見外面有三個人,一個是貴官裝束,兩個仿佛是随從的人,就問他們道:“諸位何來?”那貴官裝束的說道:“某從帝都來,奉聖天子命,特請崇伯人都,商議治水大政。
請問崇伯家是這裡嗎?”鲧道:“某名叫鲧,從前曾經封過崇伯,卻是未曾到過國,現在隐遁久了,未知天子所請的是某不是?”那貴官不等說完,慌忙拱手行禮道:“原來就是先生,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鲧還禮後,又問道:“足下何人?”那貴官道:“某名和仲,現任西方之職。
”鲧笑道:“原來是朝廷達官,小民無知,簡慢得很,請裡面坐坐吧。
” 于是讓和仲及随從二人到裡面,重複行禮,坐定。
和仲道:“久慕高賢,恨無緣不得拜見,今日甚慰渴望。
”鲧道:“某自從先帝賓天之後,久厭世事,遁居山僻;不知天子何以謬采虛聲,居然訪求到某?某有何能,可勝大事?請足下代向天子辭謝吧。
”和仲道:“先生不要過謙。
大司農、大司徒和某等,欽慕久了,禀承天子之命,專誠來請,先生何可再事謙讓,辜負衆望呢?”鲧道:“某實無才,豈堪大任?朝廷英才濟濟,人多得很,平定洪水自有其人,何必下問到某?”和仲道:“先生說到此,某等真慚愧極了。
某等食天子之祿,受天子之令,數十年洪水之患,曾無補救之策,屍位素餐,實屬有罪。
現在覺悟了,來請求先生。
先生不出,如蒼生何?務望以國事民生為重,勿再推卻。
”說罷,再拜稽首。
鲧改變口調道:“既然足下如此說,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