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昆侖山稀有大鳥 西王母瑤池宴客

關燈
樹、璇樹、、不死樹四種。

    南面有绛樹一種。

    北面有碧樹、瑤樹兩種。

    中央有木禾一種,其高三十五尺,其大五圍。

    總而言之,此山之上,萬物無不齊備。

    這座大城名叫增城,共有九重,重重上去,共高一萬一千裡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最上重了。

    最上重的那一座城,亦有四百四十個城門,每個城門廣約四裡,其高可想而知。

    城中最大的宮殿足足有一百畝地之大,名叫傾宮。

     又有一間,處處以玉裝成,極其華麗,而且有機括,可以使它旋轉,要它朝東就朝東,要它朝西就朝西,所以名叫旋室,亦叫璇室。

    這種旋室,敝主人那邊亦有一間仿造。

    四百多城門之中,有一扇城門,名叫闾阖門,就是西門。

    那門内有一個疏圃,是種天帝所食蔬菜的地方,四面浸以黃水,黃水繞了三周,仍複歸到原處,從古以來不增不減,亦名丹水,人能夠飲它一勺,就可以長生不死。

    敝主人有不死之藥,就是用此水來配合的。

     從第九重增城上去,再高一萬一千裡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涼風之山了。

    人能登到這座山上,不必服什麼藥,亦可以長生不死。

    再上去高一萬一千裡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就是懸圃之山。

    人若能登到此山,不但長生不死,而且具有神靈,能呼風喚雨了。

    從懸圃山再上去,高一萬一千裡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這地方便是上天,就是天帝之所居,不是神人不能到了。

    ” 大司農聽了一想:“昆侖山竟有這樣大,這樣高,真是不可思議!”乃問道:“此番過去,必須走過嗎?”少鵹道:“不必走過,而且亦不能走過。

    某等此番隻從最外的一重增城斜過去,到那面第九重增城上就是了。

    ”大司農道:“最高的上天,足下等去過嗎?”少鵹道:“某等隻有涼風山到過,懸圃山已不能上去,何況上天呢。

    平時聽敝主人說,上天之上,極其平坦,方約八百裡,其高萬仞,可謂世界上最高之地了。

    ” 大司農與三青鳥使一路談談說說,過了多日,穿過了第九重城,那城上大書“龍月”二字,不覺已到西王母所居之地。

     大鵹先前去通報,回來說道:“敝主人請貴使者稍息,明日再行延見。

    ”當下大司農在客館之中,齋心息氣,虔誠萬分,希望見了西王母之後,便答應自己的請求。

     到了次日,青鳥等引導着大司農,曲曲彎彎的往山上前進。

     這時,大司農秉着誠心,目不旁視,但覺一路古松翠柏,瑤草琪花,不是人間景物而已。

    俄而,到了一個阙前,上面大書“瓊華”二字,走進阙中,四面都是金碧輝煌的房屋。

    最後到了一座大殿,深廣足可容數萬人,内中男男女女,站着的已不計其數。

    青鳥請大司農暫住,先進去通報。

    過了一會,出來說道:“敝主人請見。

    ”大司農整肅衣冠,跨進殿中。

    隻見許多美女擁着一個環佩叮噹的老婦,迎将上來。

    青鳥就向大司農介紹道:“這位就是敝主人。

    ” 大司農不看猶可,一看之後,頓覺一驚。

    原來大司農初意以為,王母娘娘是世界聞名的,她手下許多仙子亦都是美麗絕倫的,那麼她的面貌即使不是十分美麗,亦當然是個端正和霭的一位老婆婆模樣。

    哪知她的頭發蓬蓬松松,好像有幾個月未曾梳洗過似的,頭上戴着一支玉勝,滿嘴虎齒露出,氣象威猛,俨然是一個雌老虎,所以甚為詫異。

    然而外表不敢流露,當下就恭恭敬敬的下拜。

     西王母亦還禮答拜,回身請坐,隻見西王母臀部拖出一條豹尾,坐下之後,翹起地上,搖搖動動,更是可怪。

    但是這個時候不敢亂想,趕忙将帝堯命他來的意思,委曲說明,并且懇求她大發慈悲,趕速施救百姓的災苦。

    西王母道:“聖天子來意,我早巳知道了。

    不過,有一句極簡單的話和尊使說,叫作‘天意難違,無法可想’八個大字而已。

    ”大司農聽了,慌忙道:“天意雖是如此,但棄聞王母有回天之力,何妨格外施仁? 況且天心總以仁慈為本,就使王母趕速拯救了,于天意亦不算違背,務請憐憫蒼生為幸。

    ”說着,又再拜稽首。

     西王母亦還禮,重複坐下,說道:“我不是不憐惜百姓,不肯施救,不過現在尚非其時。

    現在我知道下界雖有災情,尚不算大,還有極大的大災在後面呢。

    況且我們神仙就使要救助你們下界,亦必須你們下界有一個可以受我們幫助的人,不能使我們神仙親自來指揮的。

    老實和尊使說,将來平定下界大災的這個人,現在還沒有生呢,,到得生了之後,長成之後,出而任事了,那其間我一定叫人來幫助你們。

    現在這個時候,我實在無法可想。

    ”大司農忙問道:“那麼王母所說的這個人,要幾時才降生呢?”西王母道:“大概還要過三四十年。

    ”大司農大驚道:“三四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