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舟人授秘書 帝喾悟天道

關燈
一般。

    這兩隻鳥兒都是個不祥之物,大鹗如其出現,地方就有兵革之災,鵔鳥如果出現,地方就有極大之旱災。

    但是幾百年來,大鹗始終沒有見過,鵔鳥亦隻見過一次。

    大家都說全是這座山裡的神仙禁壓住的,所以照這樣看來,神仙是一定有的,不過我們無福,沒有見過。

    至于他的名字是不是叫九天真王,那就更不知道了。

    ”随從人等聽了這番話,謝了土人,就來奏知。

     帝喾道:“既然鐘山正面不在這裡,那麼朕向南面那一條路去吧。

    ”随從人道:“從水路去呢,還是從陸路去呢?”帝喾想了一想道:“水路貪安逸,便不至誠,朕從陸路去吧。

    ”于是一齊起身,循山腳而行。

     到了次日,果然看見一條大路直通山上,一面逼近稷澤,水口有一個埠頭,停泊着一隻船,船裡沒有人。

    帝喾也不去留意,遂一步一步上山而來。

    但是此處所有景物與東路所見竟差不多,走了半日,并不見一個人影,四處一望,亦并不見一所屋宇。

    衆人到此,又覺詫異,但是帝喾誠心不懈,仍舊前行,衆人隻得跟着。

    又走了一程,隻聽見從人中有一個叫道:“好了好了!前面有人來了。

    ”帝喾向上一望,果然看見一個人下山而來,便說道:“既然有人,就好問了。

    ”說着,止住了步,等他下來。

    隻見那人頭戴着帽,身穿褐衣,腳踏草屦,手中拿着一根竹竿,徐步而行,神氣仿佛像個漁夫。

    帝喾等他走到面前,慌忙拱手作禮,向他問道:“請問一聲,這座山上有一位九天真王,住在何處?足下可知道嗎?” 那人将帝喾周身上下估量了一會,又向那許多随從人等望了一望,然後才轉問帝喾道:“汝是何人?來此尋九天真王何事?”帝喾道:“朕乃當今君主,特來拜詢九天真王,訪問大道。

    ”那人道:“既是當今君主,那麼所訪問之道,當然是理國治民之道,決不是升仙登天之道。

    九天真王是個真仙,但知道升仙登天之道,并不知道理國治民之道,要到他那裡去訪問,豈不是錯了嗎!”帝喾一聽這個話,詞嚴而義正,大有道理,不覺肅然起敬,拱手正立,不作一聲。

    隔了一會,那人又說道:“如果要訪問理國治民之道的,請回去吧,不必在此窮山之中。

    如其要訪問升仙登天之道的,那麼亦不必尋什麼九天真王,跟我來就是了。

    ”說着,徐步下山而去。

     這時随從人等看見那人言語态度如此倨傲,個個心中都有點不平,因為他們跟了帝喾跑來跑去多少年,所看見的人對于帝喾總是極恭順,極客氣,從來沒有這般大模大樣的。

    但是看看帝喾,卻是越發謙恭,竟跟了那人同走,大家亦隻得跟了去。

     後來走到山腳稷澤水口,那人就跳上停泊在那裡的船上,插了竹竿,鑽進艙中。

    隔了一會,手中拿了一部書出來,遞與帝喾,說道:“照這部書上所說的去做,亦可以升仙登天,何必尋九天真王呢!”帝喾接來一看,隻見書上面寫着《靈寶秘文》四個大字,知道是道家珍貴之書,慌忙稽首拜受,口中說道:“謝老師賞賜。

    ”原來帝喾竟願以師禮事之了。

    哪知那人頭也不回,早跳上船去,拔起竹竿,向岸邊一點,将那隻船向澤中撐開。

    然後放下竹竿,扳起柔橹,竟自咿咿啞啞的向西南搖去了。

     帝喾想到問他姓名,已來不及,惆怅不已,回到宿處,把那《靈寶秘文》翻開,細細一看,覺得非常之有味。

     原來帝喾本是個聖哲之人,又加赤松子、甯天皇兩個已經講究過,所以雖則極深奧的秘文,亦看得明白。

    當下看完之後,又細細再研究一遍,心中想道:“我這次跑來,雖則受了許多辛苦,但是得到這部秘文,亦可謂不虛此行了。

    不過九天真王終沒有見到,目的未達,就此回去,總覺問心不安。

    況且赤松子老師曾經說過,可以會到的,甯天皇亦勸我要有毅力。

    我想起來,不是九天真王一定不可得見,大約總是我欠虔誠罷了。

    ” 想到這裡,起了個決心,重複齋戒沐浴起來。

     過了三日,吩咐從人将所有器具糇糧一切都攜帶了走,預備這次見不到時,就住在山上,各處去尋,一定要見着而後已。

     于是再由原路上山而來。

    走到半山,忽聽得一派音樂之聲,風過處,香氣撲鼻。

    帝喾暗想道:“這次或許僥幸可以得見了。

    ” 于是益秉誠心,奮勇而前。

    轉過峰頭,隻見山頂上有一塊平坦之地,地上有一座石頭堆起來的台,台上坐着一個道者,修眉鳳目,羽衣星冠,飄飄不群,正在那裡焚香鼓瑟。

    旁邊許多侍者,或是吹笙,或是擊鼓,正在作樂。

    一見帝喾,那道者便推瑟而起,下台拱手道:“王子遠來,失迓,失迓。

    ”帝喾知道就是九天真王子,慌忙倒身下拜,說道:“俊不遠千裡,前來求教,今日得拜接光儀,實為萬幸,還請老師賜予收錄,使俊得列門牆,那真是感戴不盡了。

    ”九天真王急忙還禮,一面邀請帝喾登台坐下,便說道:“王子遠來,貧道極應相接,不過岑寂之性,不願輕與世人晤面,所以未能迎迓,抱歉之至。

     後來知道王子誠心訪道,貧道理應效勞,所以特饬舟人送上《靈寶秘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