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帝喾納妃羲和女 盤瓠子女到亳都
關燈
小
中
大
,恰好那羲和女也送到了。
帝喾問起原由,不禁大驚,忙說道:“這個不行,萬萬動不得!朕偶然來此一遊,娶女子而歸,外國之君知道了,必定說朕是個好色之徒,專為獵豔而來,哪裡可以呢!”颛顼國君道:“這是臣的一點微忱,她家屬又非常願意,并非帝去強迫,有什麼要緊呢?況且羲和國女子極重名節,她既來此,忽又退回,使她難堪,以後不能再嫁,豈不是倒反害了她嗎?” 帝喾一想,這事太兀突了,然而事已至此,無法可施。
轉念一想:“凡事皆有天數,或者這也是天數之一種,亦未可知,姑且收納了吧。
”當下就收納了。
一面與颛顼國王道謝作别,轉舵而歸。
這一次卻是逆風,路上日子耽擱甚多,回到東海,已有月餘了。
那羲和女子資質很聰敏,帝喾給她起一個名字,就叫做羲和。
後來十年功夫,連生十子,都以甲乙丙丁做小名,所以史傳上面載着說“羲和生十日”,就是這個解釋。
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喾回到東海邊,因柏昭既尋不着,就急急回去。
到了亳都,進宮之後,隻見無數小孩子在院中亂竄,有的扒到窗上去,有的躺在地上,衣服都是斑斓五色,口中的話亦是叽叽咕咕,一句不可懂。
看見帝喾和羲和走進來,大家便一擁上前,或是牽衣,或是抱腿,有幾個竟用拳頭來打。
左右的人喝他們不住,推開了這個,又來了那個。
羲和初到,便碰到這種情形,吓得真莫名其妙。
帝喾亦無可如何,料想必定是盤瓠的子孫到了。
正在難解難分之際,恰好帝女跟了姜嫄、簡狄、常儀等出來迎接,看見了,大喝一聲,那些小孩頓時四散奔逃,一霎時不知去向。
帝喾等方才進内坐下,先指引羲和與姜嫄、簡狄、常儀等相見。
行過了禮,又将路上大略情形說了一遍,便問帝女道:“他們是幾時來的?”帝女道:“來了第六日了,野性未除,吵得個不了,幾乎連房屋都被他們拆去。
看見生人就要欺侮,所以幾個小兄弟這幾日來隻好隔絕,不讓他們見面,似此情形如何是好?女兒看起來,隻好将他們仍舊攆回去,或者挑一所房屋,将他們關禁起來,才是方法,否則恐怕要闖禍呢!女兒為着這件事,連日與諸位母親商量,真無良策,專盼父親回來處置。
” 帝喾道:“他們既具人形,必有人心,或者因為生長山野之中,與社會從沒有接觸過,所以發生這種野性,亦未可知。
朕想隻能慢慢地設法教導,使他們識字讀書,範之以禮貌,或者可以變化他們的氣質。
汝不必這般性急,且待朕來想法吧。
就是一層,人數太多,合在一處,實在不宜。
第一必須要分他們開來,才有辦法,合在一堆,恐怕就是教導,亦無效的。
”帝女道:“女兒看起來,恐怕有點難,他們這種桀骜野蠻之性在人與獸之間,是不容易使他變化的,父親既是這樣說,且試試看。
如果将來能夠成一個人,真是父親如天之德了!” 帝喾道:“剛才情形看起來,汝大聲一喝,他們就逃走,似乎見了汝還有懼怕。
對于宮女呢……”。
說到此際,用眼四面一望,就問道:“宮女何以不來見朕?她是同回來的。
”帝女聽了這一問,頓時臉上露出一種凄怆之色,撲簌簌又掉下淚來,說道:“宮女沒有同回來,據說她已化為石頭了。
”帝喾詫異之至,忙問道:“豈有此理!人哪裡會化石頭呢?在半路上化的嗎?在山洞裡化的嗎?怎樣一來會化石頭?“帝女道:“據說是在山上化的,至于怎樣會化石頭,到此刻總想不出這個理由。
”帝喾聽了,沉吟了一會,又問道:“還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呢?還是在迎接的人到了之後化的?”帝女道:“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
” 帝喾道:“我們迎接的人既然沒有到,怎樣知道她是化為石頭呢?或者因為汝久無音信,下山尋汝,迷失路途,或為野獸所吞噬,都是難說之事。
人化石頭,決無此理,朕總有點不信。
”帝女道:“不是化了一塊石頭,竟是化成一個石人。
據那迎接的人回來說,身材面貌,種種确肖,一切都沒有改變,看過去俨然可以認識。
不過,不動不搖,撫摸她的身體,冷而且硬,竟是個石質罷了。
”帝喾聽到此處,愈加詫異,就叫宮人立刻去宜召那個迎接人來。
過了一會,那人到了,帝喾便問道:“汝等去接盤瓠的男女,怎樣一回事?其中詳細情形可說與朕聽。
”那人道:“臣等到了沅江方面,按照地圖,果然尋到一座山,半山中間,果然有一個極大的石洞。
洞内洞外有十幾個小孩,在那裡跳躍嬉戲,看起情形,都不過七八歲光景。
臣等知道一定是了,就跑過去問他們話。
哪知他們都不懂,一
帝喾問起原由,不禁大驚,忙說道:“這個不行,萬萬動不得!朕偶然來此一遊,娶女子而歸,外國之君知道了,必定說朕是個好色之徒,專為獵豔而來,哪裡可以呢!”颛顼國君道:“這是臣的一點微忱,她家屬又非常願意,并非帝去強迫,有什麼要緊呢?況且羲和國女子極重名節,她既來此,忽又退回,使她難堪,以後不能再嫁,豈不是倒反害了她嗎?” 帝喾一想,這事太兀突了,然而事已至此,無法可施。
轉念一想:“凡事皆有天數,或者這也是天數之一種,亦未可知,姑且收納了吧。
”當下就收納了。
一面與颛顼國王道謝作别,轉舵而歸。
這一次卻是逆風,路上日子耽擱甚多,回到東海,已有月餘了。
那羲和女子資質很聰敏,帝喾給她起一個名字,就叫做羲和。
後來十年功夫,連生十子,都以甲乙丙丁做小名,所以史傳上面載着說“羲和生十日”,就是這個解釋。
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喾回到東海邊,因柏昭既尋不着,就急急回去。
到了亳都,進宮之後,隻見無數小孩子在院中亂竄,有的扒到窗上去,有的躺在地上,衣服都是斑斓五色,口中的話亦是叽叽咕咕,一句不可懂。
看見帝喾和羲和走進來,大家便一擁上前,或是牽衣,或是抱腿,有幾個竟用拳頭來打。
左右的人喝他們不住,推開了這個,又來了那個。
羲和初到,便碰到這種情形,吓得真莫名其妙。
帝喾亦無可如何,料想必定是盤瓠的子孫到了。
正在難解難分之際,恰好帝女跟了姜嫄、簡狄、常儀等出來迎接,看見了,大喝一聲,那些小孩頓時四散奔逃,一霎時不知去向。
帝喾等方才進内坐下,先指引羲和與姜嫄、簡狄、常儀等相見。
行過了禮,又将路上大略情形說了一遍,便問帝女道:“他們是幾時來的?”帝女道:“來了第六日了,野性未除,吵得個不了,幾乎連房屋都被他們拆去。
看見生人就要欺侮,所以幾個小兄弟這幾日來隻好隔絕,不讓他們見面,似此情形如何是好?女兒看起來,隻好将他們仍舊攆回去,或者挑一所房屋,将他們關禁起來,才是方法,否則恐怕要闖禍呢!女兒為着這件事,連日與諸位母親商量,真無良策,專盼父親回來處置。
” 帝喾道:“他們既具人形,必有人心,或者因為生長山野之中,與社會從沒有接觸過,所以發生這種野性,亦未可知。
朕想隻能慢慢地設法教導,使他們識字讀書,範之以禮貌,或者可以變化他們的氣質。
汝不必這般性急,且待朕來想法吧。
就是一層,人數太多,合在一處,實在不宜。
第一必須要分他們開來,才有辦法,合在一堆,恐怕就是教導,亦無效的。
”帝女道:“女兒看起來,恐怕有點難,他們這種桀骜野蠻之性在人與獸之間,是不容易使他變化的,父親既是這樣說,且試試看。
如果将來能夠成一個人,真是父親如天之德了!” 帝喾道:“剛才情形看起來,汝大聲一喝,他們就逃走,似乎見了汝還有懼怕。
對于宮女呢……”。
說到此際,用眼四面一望,就問道:“宮女何以不來見朕?她是同回來的。
”帝女聽了這一問,頓時臉上露出一種凄怆之色,撲簌簌又掉下淚來,說道:“宮女沒有同回來,據說她已化為石頭了。
”帝喾詫異之至,忙問道:“豈有此理!人哪裡會化石頭呢?在半路上化的嗎?在山洞裡化的嗎?怎樣一來會化石頭?“帝女道:“據說是在山上化的,至于怎樣會化石頭,到此刻總想不出這個理由。
”帝喾聽了,沉吟了一會,又問道:“還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呢?還是在迎接的人到了之後化的?”帝女道:“是在我們迎接的人未到以前化的。
” 帝喾道:“我們迎接的人既然沒有到,怎樣知道她是化為石頭呢?或者因為汝久無音信,下山尋汝,迷失路途,或為野獸所吞噬,都是難說之事。
人化石頭,決無此理,朕總有點不信。
”帝女道:“不是化了一塊石頭,竟是化成一個石人。
據那迎接的人回來說,身材面貌,種種确肖,一切都沒有改變,看過去俨然可以認識。
不過,不動不搖,撫摸她的身體,冷而且硬,竟是個石質罷了。
”帝喾聽到此處,愈加詫異,就叫宮人立刻去宜召那個迎接人來。
過了一會,那人到了,帝喾便問道:“汝等去接盤瓠的男女,怎樣一回事?其中詳細情形可說與朕聽。
”那人道:“臣等到了沅江方面,按照地圖,果然尋到一座山,半山中間,果然有一個極大的石洞。
洞内洞外有十幾個小孩,在那裡跳躍嬉戲,看起情形,都不過七八歲光景。
臣等知道一定是了,就跑過去問他們話。
哪知他們都不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