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夢眉與發齊 舜不告而娶

關燈
如若你再去禀知,又是天子的女兒,又不止一個,相形之下,必定難堪,我看一定不答應的,還不如不去說吧。

    ”洛陶道:“我所慮的不在禀命,倒是帝室之女嫁給仲華能否相安,是一個問題。

    ”方回道:“不打緊。

    我從前在帝都,知道天子的家教非常之好,他的女兒決不會怎樣的出乎軌道之外。

    ”洛陶道:“這亦難說。

    你看見丹朱豈不是帝的元子嗎!豈不是同一樣受家教嗎!何以如此不肖呢?俗語說:娶妻先看舅。

    我總有點懷疑。

    ”方回道:“不是如此,當今聖天子的聖德我們大家知道的、佩服的。

    天子這次對于仲華來相攸,一定是欽佩仲華的才德,要想大用他,所以先申之以婚姻,可料天子必定純是一片美意,而決無惡意。

    以天子之明,知道丹朱不肖,難道不明了他女兒的性情嗎?難道明了他女兒的性情不是柔順,而故意要嫁給仲華,仲華再添一種家庭之困難嗎?以情理二字推起來,決無此事,我說可以放心。

    ”洛陶道:“這層我亦知道,不過家庭中的關系很複雜,所對付的不止一方面。

    仲華又是失愛于伯父母的人,成婚之後,仲華夫人能否棄舅姑而不侍?侍奉起來,能否得舅姑之歡心?萬一姑婦之間又發生問題起來,仲華夾在當中,不是更加左右做人難嗎!況且富貴貧賤,階級懸殊,言語、行動、禮貌,一切種種,容易發生誤會,往往本人出于無心,而旁觀者以為有意。

    所以我說帝之二女就使都是賢淑非常,而事變之來,亦正不能逆料。

    仲華,你看何如?” 舜未及答言,秦不虛道:“我看這種以後之事還在其次。

     仲華的盛德,刑于寡妻,當然不成問題。

    況有聖天子幫同主持策劃,必有善法,可以解除這種困難。

    我所慮的,就是現在究竟禀命不禀呢?”舜道:“我所慮的亦正在此。

    ”方回、洛陶聽舜說到這句話,知道舜對于帝女已有允許之意,就齊聲說道:“我看隻有不票命,萬一票命之後,伯父伯母竟不答應。

    仲華,你莫非竟鳏居終身嗎?鳏居無後,是謂不孝。

    不告而娶,亦是不孝。

    現在告而不得娶,日後再不告而娶,那個更是不孝;所以還不如此刻先不告而娶為是。

    古人處事,有經有權,仲華你是極有辨别、極有決斷的人,為什麼忽然遲疑起來了?” 舜聽到此處,不禁心傷淚落,說道:“那麼,竟是如此決定了吧!我不孝之罪,已上通于天,也不在乎這一遭了。

    ”不虛道:“既然如此,事宜從速,恐怕伯父母那面或有風聞,反生波折。

    ”洛陶道:“好在有我們三人可以幫忙。

    ”當下就推定方回前往接洽,因為方回和篯铿是極投契的,有些話可以磋商直說。

     到了次日,方回去訪篯铿,就将姻事答應了,并将昨日種種辯論亦大略述了一遍。

    篯铿道:“那麼我就回都複命,請老哥等暫在鐘華先生家多住幾天,以便幫忙。

    ”方回道:“這個自然。

    不過請你和聖天子說,仲華一貧如洗,曆歲勤勞所得都以供養父母,厚聘是辦不到的,一切婚禮隻可從簡,你以為何如?”篯铿道:“聖天子崇尚儉德,決不鋪排。

    況且仲華先生的情形聖天子是知道的,盡可放心。

    ”當下又談了一時,方回回到舜處,與洛陶等計劃結婚辦法,靜等好音。

     篯铿回到帝都,将舜已允許及各種情形向帝堯說明。

    帝堯大喜,就向篯铿道:“既然如此,這事就從速舉辦,勞汝等再往沩汭走一遭。

    因為照例,二姓之好,男先于女,是要男家先來求親的,汝就叫他倩媒妁來吧。

    一切禮節,且當商議。

    ”當下篯铿又将舜居處寒陋情形說了一遍。

    帝堯道:“朕另有處置,汝且去吧。

    ”篯铿領命,再向沩汭而來。

     這裡虞舜便請方回為全權代表,與篯铿一同偕至帝都,先行納采之禮,用雁一對,徑往帝堯宗廟而來。

    用雁的意思,因為雁是随陽之鳥,往來南北,取其不失節的意思。

    這時帝堯先在宗廟之中兩楹之間布起幾筵來。

    因為女兒亦是父母的肢體,與兒子一樣,所以也在宗廟之中行禮,可見古人男女并沒有什麼不平等。

    方回是男家的媒妁,待以大賓之禮。

    帝堯是主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