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立摯為嗣子 封禅上泰山

關燈
第二十四章立摯為嗣子封禅上泰山 大凡古人占蔔,所用的是龜。

    用龜之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活的,一種是用龜殼。

    用活龜來蔔,須用神龜,尋常的龜是用不着的。

    龜有十種:一曰神龜,二曰靈龜,三曰攝龜,四曰寶龜,五曰文龜,六曰筮龜,七曰山龜,八曰澤龜,九曰水龜,十曰火龜。

    十種之中,靈龜、寶龜、文龜已難得,神龜更為難得。

    神龜的年歲總在八百歲以上,到了八百歲之後,它的身軀能夠縮小,不過和銅錢一樣大,夏天常在荷花上遊遊,冬天藏在藕節之中。

    有人走過去,它受驚了,就随波蕩漾,卻仍舊不離開荷花的當中。

    人細細地看起來,隻見有黑氣如煙煤一般的在荷心中,甚為分明,這個就叫作息氣。

    人如若要捉它,看見了黑氣之後,切不可驚動它,隻要秘密的含了水或油膏等噀過去,那麼這個神龜就不能再隐遁了。

    占蔔起來的時候,是看它的顔色及動作為推測。

    假使問一個人的生死,如果能生的,這神龜的甲文便現出桃花之色,其紅可愛。

    假使不能生了,那麼它的甲文便變為黯淡之色,其污可惡。

    假使問一項事情之善惡,倘使是善的呢,那個神龜便蹒珊跳躍起來,制都制它不祝如若是惡的呢,那麼它的顔色固然不變,而且伏息竟日,一動也不動,這個就是用活龜來占蔔的方法。

    但是神龜要得到談何容易!所以古人的占蔔總是用龜殼。

     用龜殼之法,是用它腹下之殼,先用墨在殼上随意畫兩畫,以求吉兆。

    再用刀刻一個記号,表示火所應該燒的地方。

    再用荊木紮成一個火把,用太陽裡取來的明火燒起來,叫作楚焞. 楚焞一時不容燒旺,先用一種燒木存性的焦點起來,再燒在楚焞上,楚焞燒旺之後,就灼在龜殼上,看它豁裂的紋路如何,以定吉兇。

    這個紋路,就叫作兆。

    有玉兆、瓦兆、原兆三種。

     玉兆紋路最細,瓦兆紋路較大,原兆更大。

    倘使是依墨所畫的地方豁裂甚大,叫作兆廣;裂在旁邊紛歧細出的,叫作璺坼。

     它的變化,粗分起來有一百二十個,細分起來有一千二百個,每個各有一個頌詞,以斷吉兇,總共有一千二百個頌。

    《左傳)上面所說的“繇詞”,就是“頌詞”的别名了。

     假使灼龜的時候燒得過度,龜甲都焦了,那麼兆既不成,蔔亦無效,所問的事情,當然是不可以做的。

    所以古人對于龜蔔這件事看得非常鄭重,有蔔人之官,以專管這件事情,沒有學識經驗的人,是不能占蔔的。

    就是對于龜殼,亦有一個龜人之官以掌管之。

    取龜殼用春天,收龜殼用秋天。

    又有藏龜之室,分作天、地、東、西、南、北六部。

    天龜曰靈屬,其身俯,其色玄;地龜曰繹屬,其身仰,其色黃;東龜曰果屬,甲向前長而前弇,其色青;西龜曰雷屬,其頭向左,其色白;南龜曰獵屬,甲向後長而後弇,其色赤;北龜曰若屬,其頭向右,其色黑。

    這六種龜,用六間房屋分别藏起來。

    如蔔祭天用靈屬,蔔祭地用繹屬,春用果屬,夏用獵屬,秋用雷屬,冬用若屬,一絲不能亂,亂了就不靈驗。

    古人對于這件事既然如此之考究,所以占蔔起來,亦非常靈驗,古書所載,斑斑可考。

    大凡無論什麼事件,專心緻志,細密錯綜的研究起來,必定有一番道理,必定另外有一個境界。

    古人盡有聰明聖哲的人,并不是都是愚夫,不能說他都是迷信野蠻呀。

    自從那一千二百個頌詞亡失之後,灼龜殼之法和辨紋路斷吉兇之法又都失了傳授,這個龜蔔法就無人再能知之,這是甚可惜的,閑話不提。

     且說帝喾當時齋戒了三日,就召集百官到太廟會齊。

    先在廟門外西南面向西設一張茵席,預備作占蔔之所。

    又在廟門外西首塾上陳列那所用的龜殼及楚焞明火之焦等等。

    然後帝喾走進廟内,三拜稽首,虔誠祝告。

    原來這一次蔔法,是用枚蔔之法,不指定一個人,摯、棄、契、堯四個人個個都問到,看他哪一個有做君主的福分,所以帝喾所祝告的也就是這點。

     祝告完畢,走出廟門,早有太蔔将那陳列的四個龜殼及楚焞等一齊恭恭敬敬捧過來,帝喾親自在四個龜殼上都畫了墨,又用了刀刻了記号,一面就和立在旁邊的史官說道:“朕今日枚蔔,其次序是依照四人年齡的長幼為先後,所以第一個蔔的是摯,第二個是棄,第三個是契,第四個是堯,汝可按次記之。

    ” 史官連連答應。

    那時蔔人已用焦木從太陽裡取到明火,将楚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