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舜受終而攝政 禹治水以定計
關燈
小
中
大
第八十八章舜受終而攝政禹治水以定計
郊天之事既畢,轉瞬年終歲首。
這日已是帝堯在位七十載的正月初一。
太尉舜因為将實行他攝政的任務,所以于上午時,率領群臣百官到五府中來。
那五府亦叫衢室,是帝堯即位初年造在平陽的。
後來因小災,遷到太原,因為典制所在,不可缺廢,仍舊照樣造一個。
照五行之德算起來,帝堯是以火德王天下。
所以他受命的始祖,是赤帝文祖。
因此舜這次徑到文祖之前來祝告,表明攝位之意,亦叫作受終。
受終的意思,是表明帝堯政治上的責任至此而終。
以後責任,由舜承受,以分界限。
哪知舜正在行禮的時候,天空忽發現一隻赤色的鳳凰,自南方翺翔而來,栖息在五府外面的梧桐樹上,引頸長鳴。
直待舜行禮既畢,走出文祖之門,方才展翅向南方而去。
這時萬民瞻仰,都頌揚太尉舜,說是他的盛德所感召。
閑話不提。
且說太尉舜受終文祖之後,剛出廟門,忽有從人遞上一封書函,說道:“剛才有人送來的。
”舜詫異之至,以為是個要事,慌忙打開一看,隻見上面并無别話,隻有六句,叫作:避天下之逆,從天下之順,天下不足取也。
避天下之從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
六句之下,署名是“務成昭”三個字。
舜暗想:“這六句話,分明是我老師的口氣。
但是我老師的名字,是‘跗’,不是‘昭’,這個務成昭是哪個呢?”既而一想:“或者是老師的化名,亦未可知。
老師遊戲韬晦,往往有這種方法,不然哪個待我如此關切,來教導我呢?”想到此處,也不再深求,藏好書函,即便登車。
回到朝中,開始與群臣讨論國家大政。
那提議的大綱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天,第二部是地,第三部是人。
天的一部,就是日月五星七種的運行,有無差忒。
這一部向來是歸羲和兄弟執掌。
太尉舜幼時,從務成子學習數學、測量;又從尹壽肄業天象;又是農夫出身,平時露宿披星戴月慣了,所以于天文之學非常擅長。
攝政之初,為敬天順時起見,當然以這七種政治為先。
但是這七種的運動齊與不齊,非用儀器實驗不可,一時無從空談。
所以約了羲和兄弟,定期到那天文台上去,視察那璇玑玉衡。
這天文一部,就此議決了。
地的一部,最緊要的就是治水。
當下文命就将他預先草就的儀案和方法一概呈上。
請太尉和其他群臣共同商酌。
太尉舜接來一看,隻見他上面開着,共分三款:第一款,施治之次第。
就其輕重緩急,分為六段:第一段,冀州全部及雍州、豫州、兖州之一部。
冀州不但帝都所在,理宜從先,而且受災最久,受患最深,非盡先施治不可。
第二段,兖州及青州全部。
因為青州瀕海,地勢卑下,水患亦甚。
第三段,徐州全部及豫州一部。
長、淮泛濫,患曆多年,所以施治亦宜從速。
第四段,揚州、荊州、梁州全部。
長江千裡,外通東海,地亦卑下,其西梁州,就地勢上看起來,似乎另為一區,但近來視查地形,已多更變,故宜一并施治。
第五段,九州邊境。
第六段,外國。
王者無外,普天之下,一視同仁,故中國治平之後,海外諸國亦宜周曆視察,相機施治。
第二款,施治之方法。
第一項是宣傳勸導。
水患既深,災區亦廣,工程尤大,非多集人夫不可。
深恐小民無知,或有誤會,或不肯努力,所以在末施治之前,每段宜先派遣賢員前往,會同當地諸侯,懇切向百姓說明。
庶施功之際,可以順手。
第二項是征集人夫。
以就地征集為原則,必不得已,得募之異地。
凡年在二十五歲以上,五十以下之男子,皆可征集。
其征集之法,另定之。
第三項是明定撫恤。
工程艱巨,禍患不測。
設有積勞病故者,或猝遭危險之人,應贍養其終身,或撫養其家屬,使之溫飽,方足以資鼓勵而昭激勸。
第四項是預算經費。
耒鑿、畚锸、刀斧、繩索以及車輿、器用,皆須經費備辦。
工程既大,費用必巨。
再加夫役衆多。
人民對于國家,固應有力役之義務,然既用其力,必使之棄其本業,一家贍養,費從
這日已是帝堯在位七十載的正月初一。
太尉舜因為将實行他攝政的任務,所以于上午時,率領群臣百官到五府中來。
那五府亦叫衢室,是帝堯即位初年造在平陽的。
後來因小災,遷到太原,因為典制所在,不可缺廢,仍舊照樣造一個。
照五行之德算起來,帝堯是以火德王天下。
所以他受命的始祖,是赤帝文祖。
因此舜這次徑到文祖之前來祝告,表明攝位之意,亦叫作受終。
受終的意思,是表明帝堯政治上的責任至此而終。
以後責任,由舜承受,以分界限。
哪知舜正在行禮的時候,天空忽發現一隻赤色的鳳凰,自南方翺翔而來,栖息在五府外面的梧桐樹上,引頸長鳴。
直待舜行禮既畢,走出文祖之門,方才展翅向南方而去。
這時萬民瞻仰,都頌揚太尉舜,說是他的盛德所感召。
閑話不提。
且說太尉舜受終文祖之後,剛出廟門,忽有從人遞上一封書函,說道:“剛才有人送來的。
”舜詫異之至,以為是個要事,慌忙打開一看,隻見上面并無别話,隻有六句,叫作:避天下之逆,從天下之順,天下不足取也。
避天下之從天下之逆,天下不足失也。
六句之下,署名是“務成昭”三個字。
舜暗想:“這六句話,分明是我老師的口氣。
但是我老師的名字,是‘跗’,不是‘昭’,這個務成昭是哪個呢?”既而一想:“或者是老師的化名,亦未可知。
老師遊戲韬晦,往往有這種方法,不然哪個待我如此關切,來教導我呢?”想到此處,也不再深求,藏好書函,即便登車。
回到朝中,開始與群臣讨論國家大政。
那提議的大綱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天,第二部是地,第三部是人。
天的一部,就是日月五星七種的運行,有無差忒。
這一部向來是歸羲和兄弟執掌。
太尉舜幼時,從務成子學習數學、測量;又從尹壽肄業天象;又是農夫出身,平時露宿披星戴月慣了,所以于天文之學非常擅長。
攝政之初,為敬天順時起見,當然以這七種政治為先。
但是這七種的運動齊與不齊,非用儀器實驗不可,一時無從空談。
所以約了羲和兄弟,定期到那天文台上去,視察那璇玑玉衡。
這天文一部,就此議決了。
地的一部,最緊要的就是治水。
當下文命就将他預先草就的儀案和方法一概呈上。
請太尉和其他群臣共同商酌。
太尉舜接來一看,隻見他上面開着,共分三款:第一款,施治之次第。
就其輕重緩急,分為六段:第一段,冀州全部及雍州、豫州、兖州之一部。
冀州不但帝都所在,理宜從先,而且受災最久,受患最深,非盡先施治不可。
第二段,兖州及青州全部。
因為青州瀕海,地勢卑下,水患亦甚。
第三段,徐州全部及豫州一部。
長、淮泛濫,患曆多年,所以施治亦宜從速。
第四段,揚州、荊州、梁州全部。
長江千裡,外通東海,地亦卑下,其西梁州,就地勢上看起來,似乎另為一區,但近來視查地形,已多更變,故宜一并施治。
第五段,九州邊境。
第六段,外國。
王者無外,普天之下,一視同仁,故中國治平之後,海外諸國亦宜周曆視察,相機施治。
第二款,施治之方法。
第一項是宣傳勸導。
水患既深,災區亦廣,工程尤大,非多集人夫不可。
深恐小民無知,或有誤會,或不肯努力,所以在末施治之前,每段宜先派遣賢員前往,會同當地諸侯,懇切向百姓說明。
庶施功之際,可以順手。
第二項是征集人夫。
以就地征集為原則,必不得已,得募之異地。
凡年在二十五歲以上,五十以下之男子,皆可征集。
其征集之法,另定之。
第三項是明定撫恤。
工程艱巨,禍患不測。
設有積勞病故者,或猝遭危險之人,應贍養其終身,或撫養其家屬,使之溫飽,方足以資鼓勵而昭激勸。
第四項是預算經費。
耒鑿、畚锸、刀斧、繩索以及車輿、器用,皆須經費備辦。
工程既大,費用必巨。
再加夫役衆多。
人民對于國家,固應有力役之義務,然既用其力,必使之棄其本業,一家贍養,費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