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夢從月中過 師事大成摯

關燈
照這點看起來,蟾蜍、蛤蟆與月亮之關系可想而知了。

    不是秉月之精華,何以有如此之感應呢?” 文命聽了,仍有點不信。

    靈素蘭道:“公子不必再疑,回去試試就是了。

    好在這個并不是玩意兒的事情,還可以救人的。

     蛤螈蟾蜍複活之後,立刻再将它擊死,拿來焙幹研末,搓成小丸假使有缢死的人,将這丸藥,灌入口中,周時之間,能夠起死回生,豈不是亦是一件好事嗎?”文命聽了,緊記在心。

     後來大家又走到一處,隻見院落之前有一隻白兔,兩前足捧着一根玉杵,向一個玉臼中不住的亂搗。

    看見衆人走過去,略不瞻顧,可謂至誠之極。

    文命又覺得稀奇,就問道:“這白兔會得工作嗎?所搗的想來是仙藥。

    ” 清瑩襟道:“說起這兔,着實可憐,又可敬呢!他本是下界婆泥斯國所生産,住在山中。

    和一隻狐、一隻猿做朋友,非常之要好。

    有一日,上帝化作個老者,到那國裡去遊玩,遇着這三種獸。

    看他們異類相悅,覺得有點古怪,要想試試他們的心,于是上前向他們求食。

    狐是很聰明的,立刻跑到溪中去,銜了一條鯉魚來奉獻。

    猿亦是很靈活的,立刻爬到樹上去,采了無數果實來奉獻。

    獨有這個兔力薄弱,跑來跑去,總尋不出一種物件。

    他自己恨自己卑劣,然而竟沒有辦法。

    适值這時,猿與狐商量鯉魚不可以生吃,又從别處弄到一個火種,聚起地上的落葉燒起來,要烹熟這條鯉魚。

    這個兔子看了,頓生一計,說道:“犧牲我自己,請他吃罷。

    ‘于是聳身投入火中,霎時間烈焰一熾,已經變成一隻焦兔。

    那時上帝變化的老者、趕忙從火中将這焦兔取出,放在地上。

    歎了一口氣,向猿、狐二獸說道:“你們二位的盛情已經可感了。

    但是他的盛情,尤為可感。

    你們二位我都賜你們長壽,至少可以活到一千年,他雖死了,然而我有方法可以使他仍舊複活,并且要使他留迹于天地之間,與天地同壽,這就是我所以報答他的方法了。

    ”說着,用手在這焦兔身上撫摸了回。

    須臾之間,那焦兔複活,而且皮毛亦複生,仍然潔白。

    上帝就将他送到這裡來,托我們看管。

     公子,你看這隻兔,豈不是可憐而又可敬嗎?” 文命聽到那番故事,真是聞所未聞。

    後來又遊玩了幾處,隻見剛才那個穿征衣的女子又從空際飛來,向結璘仙子說道:“月輪已到西山,特來報告。

    ”說畢,又淩空而去。

    宋無忌道:“既然如此,下界恐将天曉,公子應該回去了,仍舊由某送公子去吧!” 這時五帝夫人與結璘仙子一齊說道:“一别多年,難得到此。

    我們匆匆竟無物可以款待,并且連坐都沒有坐,實在抱歉之至!等過了幾年,公子大功告成之後我們再暢聚吧!”這時,那隻彩船忽然已在面前,宋無忌即招呼文命登舟,文命亦不及與衆人一一告别,但打總的說了幾聲“再會。

    ”那彩船早又騰空而起,那些夫人仙子都看不見了。

     文命暗想:“月亮号為太陰,月宮之中,自然以女子為多。

     那些女子無不容華絕代,五帝夫人和結璘仙子更加出群,真是天上神仙,非人間所有了。

    ”後來想到:“那穿征衣的女子飛來飛去,不知是什麼人。

    ”便問宋無忌。

    宋無忌道:“她本來亦是下界人,住在纖阿之山,名叫望舒。

    她有心學道,看見月亮,尤其羨慕。

    悉心研究月亮出沒的路徑,和它的速率,久而久之,竟給她研究明白了。

    有一年,乘月行距纖阿山最近之時,她就乘風禦氣,一躍而入月輪。

    五帝夫人因為她知道月行路徑和速率,就派她做一個月輪的禦者。

    從黃昏到天亮,她卻是沒得空的。

    結璘仙子因為她喜歡月亮,和自己同志,所以和她最好。

    ” 文命道:“這麼大的月輪,一個人推得動嗎?望舒沒有到月中的時候,這個月輪又是哪個為禦的呢?”哪知道兩句話問過之後,宋無忌一語不答。

    文命非常詫異,忽然之間,彩船中頓覺黑暗起來,文命着忙,再要想問,但見宋無忌将口一張,吐出火焰,須臾渾身是火,變成一個火人,熊熊之勢,頃刻延燒彩船,那火焰直向文命撲來。

    文命情急無法,隻得向船窗口一竄,頓覺飄飄蕩蕩,身子直墜下去……不覺沖口大叫一聲,睜眼一看,依舊睡在自己船中。

    天色将明了,原來是一場大夢。

    仔細一想:“這夢做得真奇。

    倘使是幻夢呢,不應該如此清清楚楚,有條有理;假使是有應驗的呢,那麼他們說等我大功告成之後再會。

    大功要我成,我父親是不會成功了。

    這是何等不幸之事呀!”想到此際,憂心如焚。

     後來又說道:“管他!我且将他詳細記下,等後日考察吧。

    ” 就急急起身,取出簡牍,将這夢記下。

    依舊和真窺、橫革等啟碇,前行到孟門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