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帝女常儀謝世 盤瓢子孫分封

關燈
很奸很刁。

    他們以為祖父是曾經有功勞于國家過的,祖母又是皇帝的女兒,因此驕傲之極,不肯遵守法律,凡有種田經商等等,都不肯繳納賦稅,官吏對于他們也無可如何。

    後來到了周朝,他們就叫蠻荊;到了漢朝,就叫作武陵蠻、五溪蠻等等,都是盤瓠的子孫。

    有人說唐朝時候的吐蕃亦是它的支派,雖則無可考查,但是這支盤瓠在中國曆史上的影響也可說不算小了。

    至于那宮女生的三男六女,到了塗山以後,亦自相婚配起來,子孫也非常衆多。

    後來他們浮海東去,得到了一周圍三百裡的大地,立起一個國家來,叫作犬封氏。

    這一支卻與中國無大關系,此是後話,不提。

     且說盤瓠一班男女送出之後,大家都覺得頓時安靜。

    帝喾的無數小兒女從此可以往來自由,不比以前幾年,隻能躲在一室,不容易出房。

    亦覺非常舒服。

    獨有常儀,不免反有所傷感,那病勢不覺又重了幾分。

    一日,慶都帶了堯,奉帝喾之命回來了。

    那時堯已十歲,因為寄居母家之故,依了他母親之姓,叫作伊耆堯。

     可憐他自堕地以來,尚未見過父親。

    入宮之後,當然先來拜見帝喾。

    帝喾一看,隻見他生得豐下銳上,龍顔日角,眉有八彩,鳥庭荷勝,好一表人材,真是個聖明天子的狀貌。

     又拿他兩隻手來看看,掌中都有紋路,仿佛握着一個“嘉”字。

     問他說話,又是非常明達,當下心中不勝喜悅。

    那時姜嫄、簡狄、羲和等妃子及摯、棄、契等小兄弟都聞聲而來,聚集在一處。

    就是常儀,因為慶都來了,也勉強扶病出來。

    堯都上前一一見過,真是熱鬧非常,幾乎連屋子都擠不起,有幾個隻好站在外邊。

     帝喾将四個妃子的兒子細細比較,暗想:“剛才堯兒的相貌固然是好極,就是棄兒相貌亦不壞,下部披頤,上部開張,像個角亢之星,照相法上說起來,亦是個全福之相。

    再看看契兒,亦是不凡的。

    就是摯兒的相貌,雖則及不來三個兄弟,但是九五之尊,亦是有分,至于兇敗不得善終之相,一點沒有,不過他的福分不長久罷了。

    我現在如果立他做儲君呢,卻又難違天意,這事卻甚難處置。

    ”後來又想了一想,立即決定了一個主意,暫且不發表。

     過了幾日,帝喾視朝,大會文武,除司衡羿因事他去外,其餘百官都到。

    帝喾便說道:“朕在位六十餘年,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

    從前颛顼帝在位七十八年,享壽不過九十一歲。

    先祖考少昊帝在位八十四年,享壽不過一百歲。

    即如先曾祖考黃帝在位百年,享壽亦不過一百十一歲。

    朕的薄德淺能,在位的年分雖則遠不及列祖,但是在人世上的年齡已經比颛顼帝為過,比少吳帝差不多了,将來還有幾年可以在世,殊不能逆料。

     所以朕身後之事,不能不先與汝等商酌妥協,庶免臨時倉卒不能妥善,汝等以為何如?”百官大小聽了這番話,覺得是出其不意,不免面面相觑,無能作答。

     倒是火正吳回先說道:”帝春秋雖高,但是精力很好,而且這幾年來研求道學,功效不淺,面上的色澤竟和三四十歲的壯年一樣,将來享國長久,正未有艾,何必預先計算到後事呢?”帝喾道:”這個不然,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古聖人的話是一點不錯的。

    現在朕并非說即刻就不能生存,不過為預備起見,不能不有一種商量。

    朕所最難解決的,就是繼嗣問題。

    朕諸子之中,論人才,當然是堯與契。

    論其母的資格,當然是棄。

    而論年紀的長幼,當然是摯,而且摯又是先母後所鐘愛的。

    但他的才德卻及不來他的兄弟,朕因此甚為躊躇,所以欲與汝等一商。

    汝等以為朕之諸子中,究竟誰可繼嗣?” 木正重道:“立儲大事,最好簡在帝心。

    臣等愚昧,實在不能贊一詞。

    ”水正熙道:”木正之言甚是。

    古人說得好,知子莫若父,無論臣等知人之明,萬萬不能及帝,就是以親疏而言,觀察所及,亦決不能如帝的詳細,請帝自定吧。

    ”帝喾道:“朕因為躊躇不決,所以和汝等商量。

    現在汝等之意既然如此,那麼朕想謀之于鬼神,用龜來蔔它一下,汝等以為何如?” 諸臣齊聲道:“這是極應該的。

    ”當下決定了方法,帝喾便去齋戒沐浴,擇日告廟,以便占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