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赤松子獻珠治病 青城山帝喾訪道
關燈
小
中
大
求仙,以竟大功。
功成之後,再行封禅禮,并不算晚呢。
”帝喾道:“老師指教極是,俊本來亦如此想。
但是交此番前去,拟請老師同往,庶不至于訪求不遇,不知老師肯賜允許嗎?”赤松子道:“這個不必。
王子聖德昭著,加以虔誠去尋訪,決沒有不遇的道理。
至于山人,是個閑散之人,和他們真仙氣詣不同,同去亦殊無謂。
昨日剛才計算過,在這裡閑住不知不覺時日已經甚久了,現在暫拟告别,且等王子道成之後,我們再相見吧。
”帝喾忙道:“老師既不願同去,亦不妨在此寬住幾時,何必就要去呢!”赤松子笑道:“不瞞王子說,山人山野之性一向散蕩慣了,在這裡一住幾個月,如鳥在籠中,實在受不住這種拘束。
況且王子既出去訪道,山人住在這裡做什麼?好在王子大道計日可成,我們後會之期亦不遠呢。
”帝喾道:“雖然如此,俊總要請老師再住幾日,且待發動身之時,一同登程,何如?”赤松子答應道:“這個可以。
” 于是帝喾就去打疊一切,又擇了起身的日期。
到了那日,帝喾與赤松子一同出行,百官群臣在後相送。
大家因為赤松子是個神仙,這一去之後,不知能否再見,都有依戀不舍之意。
赤松子與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亦都有贈勉的話,獨到了老将司衡羿,更着實的殷勤,向他說道:“老将軍年紀大了,忠心赤膽,實在是很可欽敬的。
将來天下尚有一番大亂,全仗老将軍雙手扶持,願加意自己保重為要。
不過有一句話,老将軍所最怕的是鹓扶君,以後倘使碰着了,千萬不可去得罪他,須切記山人之言。
”說罷,就向帝喾和衆人拱手告别,轉身飄然而去。
大家聽了,都莫解所謂,隻得聽之。
便是老将羿也不将他話語放在心上,以為隻要将來碰到鹓扶君的時候,再留心就是了。
這裡帝喾直待赤松子去遠,方才與群臣作别,向西南而行。
這一次是誠心訪道,所以對于沿途風景略不在意,便是各處的諸侯亦都不去驚動他們。
沿着伊水,翻過熊耳山,到了漢水旁邊。
适值水勢大漲,車馬不能通行,隻得暫時歇祝那些百姓感戴帝喾的恩德,聽說道駐跸在此,個個都來拜谒。
帝喾一面慰勞,一面教導他們對于農桑實業務須大家盡力,不可怠忽。
又教他們對于用财,務須節儉,千萬不可浪費。
倘使政令有不便的地方,盡管直說,可以改的,總答應他們一定改。
那些百姓聽了,個個滿意,都歡欣鼓舞而去。
後來大家就在這個地方給帝喾立一個廟,春秋祭祀之,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喾等水退之後,即便動身,溯漢水而上,逾過。
冢山、左擔山,直到岷江流域,在路上足足走了五個多月。
有一日,遠遠望見青城出了,帝喾即忙齋戒沐浴,整肅衣冠,上山而來。
哪知車子剛到山腳,隻見有兩個童子在旁迎接,拱手問道:“來者莫非當今聖天子嗎?”帝喾大驚,問那童子:“汝何以知之?”童子道:“早晨吾師說,今日當今聖天子要來枉駕,叫我們前來伺候,吾師随後便來迎接了。
”帝喾尤為詫異,便問道:“汝師何人?”童子道:“法号天皇。
” 正說之間,隻見山坡上一個道者飄然而來。
童子忙指道:“吾師來了,吾師來了。
”帝喾一看,隻見那天皇褊衣盧服,貌甚不揚,但是不敢怠慢,急忙跳下車,上前施禮。
那時天皇已到面前,拱手先說道:“王子駕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帝喾一面施禮,一面說道:“俊竭誠遠來叩谒,深恐以下愚之質,擯斥不屑教誨,乃承吾師不棄,且勞玉趾遠下山來,益發使俊不安了。
”天皇道:“王子功德巍巍,現在作世間之帝主,将來列天上之仙班,名位之隆,遠非野道所能及,又承枉駕辱臨,安敢不來迎接呢!”帝喾又謙讓兩句,便回頭吩咐從人在山下等候,自己卻與天皇同上山來。
走不二裡,隻見路旁山壁上刻有五個摩崖大篆,細看乃是“五嶽丈人山”五個字,下面具款是“黃帝軒轅氏”的名字。
原來當初黃帝亦曾來此問天皇以蟠龍飛行之道,所以特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山,并刻字于此,以志紀念。
帝喾見了,更是肅然起敬。
又走了一會,遙望奇峰屏列,曲崦低環,樹陰中微露牆屋一角,天皇用手指指道:“這
功成之後,再行封禅禮,并不算晚呢。
”帝喾道:“老師指教極是,俊本來亦如此想。
但是交此番前去,拟請老師同往,庶不至于訪求不遇,不知老師肯賜允許嗎?”赤松子道:“這個不必。
王子聖德昭著,加以虔誠去尋訪,決沒有不遇的道理。
至于山人,是個閑散之人,和他們真仙氣詣不同,同去亦殊無謂。
昨日剛才計算過,在這裡閑住不知不覺時日已經甚久了,現在暫拟告别,且等王子道成之後,我們再相見吧。
”帝喾忙道:“老師既不願同去,亦不妨在此寬住幾時,何必就要去呢!”赤松子笑道:“不瞞王子說,山人山野之性一向散蕩慣了,在這裡一住幾個月,如鳥在籠中,實在受不住這種拘束。
況且王子既出去訪道,山人住在這裡做什麼?好在王子大道計日可成,我們後會之期亦不遠呢。
”帝喾道:“雖然如此,俊總要請老師再住幾日,且待發動身之時,一同登程,何如?”赤松子答應道:“這個可以。
” 于是帝喾就去打疊一切,又擇了起身的日期。
到了那日,帝喾與赤松子一同出行,百官群臣在後相送。
大家因為赤松子是個神仙,這一去之後,不知能否再見,都有依戀不舍之意。
赤松子與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亦都有贈勉的話,獨到了老将司衡羿,更着實的殷勤,向他說道:“老将軍年紀大了,忠心赤膽,實在是很可欽敬的。
将來天下尚有一番大亂,全仗老将軍雙手扶持,願加意自己保重為要。
不過有一句話,老将軍所最怕的是鹓扶君,以後倘使碰着了,千萬不可去得罪他,須切記山人之言。
”說罷,就向帝喾和衆人拱手告别,轉身飄然而去。
大家聽了,都莫解所謂,隻得聽之。
便是老将羿也不将他話語放在心上,以為隻要将來碰到鹓扶君的時候,再留心就是了。
這裡帝喾直待赤松子去遠,方才與群臣作别,向西南而行。
這一次是誠心訪道,所以對于沿途風景略不在意,便是各處的諸侯亦都不去驚動他們。
沿着伊水,翻過熊耳山,到了漢水旁邊。
适值水勢大漲,車馬不能通行,隻得暫時歇祝那些百姓感戴帝喾的恩德,聽說道駐跸在此,個個都來拜谒。
帝喾一面慰勞,一面教導他們對于農桑實業務須大家盡力,不可怠忽。
又教他們對于用财,務須節儉,千萬不可浪費。
倘使政令有不便的地方,盡管直說,可以改的,總答應他們一定改。
那些百姓聽了,個個滿意,都歡欣鼓舞而去。
後來大家就在這個地方給帝喾立一個廟,春秋祭祀之,這是後話,不提。
且說帝喾等水退之後,即便動身,溯漢水而上,逾過。
冢山、左擔山,直到岷江流域,在路上足足走了五個多月。
有一日,遠遠望見青城出了,帝喾即忙齋戒沐浴,整肅衣冠,上山而來。
哪知車子剛到山腳,隻見有兩個童子在旁迎接,拱手問道:“來者莫非當今聖天子嗎?”帝喾大驚,問那童子:“汝何以知之?”童子道:“早晨吾師說,今日當今聖天子要來枉駕,叫我們前來伺候,吾師随後便來迎接了。
”帝喾尤為詫異,便問道:“汝師何人?”童子道:“法号天皇。
” 正說之間,隻見山坡上一個道者飄然而來。
童子忙指道:“吾師來了,吾師來了。
”帝喾一看,隻見那天皇褊衣盧服,貌甚不揚,但是不敢怠慢,急忙跳下車,上前施禮。
那時天皇已到面前,拱手先說道:“王子駕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帝喾一面施禮,一面說道:“俊竭誠遠來叩谒,深恐以下愚之質,擯斥不屑教誨,乃承吾師不棄,且勞玉趾遠下山來,益發使俊不安了。
”天皇道:“王子功德巍巍,現在作世間之帝主,将來列天上之仙班,名位之隆,遠非野道所能及,又承枉駕辱臨,安敢不來迎接呢!”帝喾又謙讓兩句,便回頭吩咐從人在山下等候,自己卻與天皇同上山來。
走不二裡,隻見路旁山壁上刻有五個摩崖大篆,細看乃是“五嶽丈人山”五個字,下面具款是“黃帝軒轅氏”的名字。
原來當初黃帝亦曾來此問天皇以蟠龍飛行之道,所以特封青城山為五嶽丈人山,并刻字于此,以志紀念。
帝喾見了,更是肅然起敬。
又走了一會,遙望奇峰屏列,曲崦低環,樹陰中微露牆屋一角,天皇用手指指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