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簡狄吞燕卵 稷澤出玉膏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好極了,可惜此時沒有果子,不能嘗他一嘗。
又可惜這樹隻生在此地,假使各地方都種植起來,大可以便利百姓,免得有兇荒之患。
”從官道:“那麼帝何不遷他幾株,到都城裡去種種呢?”帝喾道:“朕亦這般想,不過各樣樹木都有一個本性,都有一個土宜,換了土宜,便失卻它的本性,是不能活的;就使活着,它的利益功用亦不能保全,不知這種丹木本性如何? 可不可以移植?汝等且去找一個土人間問。
”從官答應而去。
過了一會,領了一個土人來,帝喾就問他丹木的本性,土人道:“這種丹木很難養的。
種的時候要用玉膏來澆灌,澆灌五年,它的顔色才能夠五彩光鮮,它的果味才能夠馨香甜美,可以療饑。
假使不用玉膏澆灌,是養不活的;玉膏澆灌的不足,亦是養不活的。
”帝喾道:“玉膏是什麼東西?出在何處?” 土人道:“這玉膏是玉的精華,出在西面稷澤之中。
稷澤之中所出的玉就是這玉膏結成的。
據老輩說,這個玉膏的滋味和美酒一樣,人多飲了,就可以長生不老。
但是此處所出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玉膏出在少室山和華山的頂上,人倘能飲到,立刻可以成仙呢。
”帝喾道:“現在這些丹木,都不是汝等種的嗎?” 土人道:“不是,都是前代的老輩所種的。
”帝喾道:“汝等為什麼不種呢?” 土人道:“就是因為玉膏難得呀!玉膏的源在稷澤西南面,從前沸沸揚揚,來得很多,現在不大有了,所以丹木也不能種了。
”帝喾道:“原來如此。
”便遣發那土人回去,一面想道:“那玉必是一種靈物,朕何妨去探檢一回呢。
”主意定了,就吩咐從人,徑向稷澤而來。
但見一片渺茫,直向西邊,竟不知道它的面積有多少大。
帝喾道:“剛才土人說,玉膏的上源在稷澤西南面,徑向西南面去尋吧。
” 哪知走了兩日,道途極其艱難,卻在澤旁發現一塊碑文,上而有九句韻文刻着,叫作:瑾瑜之玉為良。
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
五色發作,以和柔剛。
天地鬼神,是食是飨。
君子服之,以禦不祥。
帝喾看完,想道:“照這句韻文看起來,這澤中所出來的不必一定是玉,或者是玉之一類,比玉還要堅硬些,亦未可知。
” 便叫左右到水邊去尋,尋了半日,果然得到一種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東西。
但是在太陽中看起來,光彩閃爍奪目,而且堅硬異常。
同時又有兩個人尋出幾塊玉來,一塊是黑的,其餘都是白的,帝喾便取過一塊白玉來,将那似玉非玉的東西向玉上一刮,那塊白玉登時分為兩半。
來人都詫異道:“好厲害呀!”帝喾道:“此物碑文上既然說‘君子服之,以禦不祥,’朕就帶在身邊罷。
” 說罷,再向西南尋去。
哪知愈走愈難,一片汪洋,竟是無路可通。
帝喾道:“現在春水方生,所以澤中水滿,看來走不過去,隻好等将來再來尋罷。
”就命左右轉身回去。
過了多日,回到有娀國,那簡狄已是每飯常嘔,喜食酸味。
帝喾知道她已有孕,不禁大喜,便向她說道:“現在汝省親已畢,朕欲偕汝同歸,汝意何如?”簡狄道:“妾自然應該同歸去的。
”當晚就将帝意告知父母。
那有嫄侯夫婦雖則愛女情切,但因是帝意,亦不敢強留。
獨有那建疵聽見了這話,如同青天打了一個霹靂,登時心中萬分悲苦,掉下淚來。
倒是簡狄勸慰,說道:“我此番歸去,過一年兩年,總可以再來的。
你好好在此侍奉父母,不可心焦。
昨天帝給我一塊黑玉,說是稷澤之中得到的,是個寶物,現在我送給你吧。
”說着,從衣袋裡面取出來,送與建疵。
但是嫡親骨肉,多年闊别,方才聚首了兩月,又要分離,想到這裡,心中亦萬分難過,禁不住也撲簌簌滴下淚來。
過了兩日,有嫄侯再設飨禮,替帝喾餞行,仍在那九層高台上;一面建疵和她母親亦在宮裡設宴,替簡狄餞行,鬧忙了一日。
到了次日,帝喾就同簡狄動身,一路向有邰國而來。
又可惜這樹隻生在此地,假使各地方都種植起來,大可以便利百姓,免得有兇荒之患。
”從官道:“那麼帝何不遷他幾株,到都城裡去種種呢?”帝喾道:“朕亦這般想,不過各樣樹木都有一個本性,都有一個土宜,換了土宜,便失卻它的本性,是不能活的;就使活着,它的利益功用亦不能保全,不知這種丹木本性如何? 可不可以移植?汝等且去找一個土人間問。
”從官答應而去。
過了一會,領了一個土人來,帝喾就問他丹木的本性,土人道:“這種丹木很難養的。
種的時候要用玉膏來澆灌,澆灌五年,它的顔色才能夠五彩光鮮,它的果味才能夠馨香甜美,可以療饑。
假使不用玉膏澆灌,是養不活的;玉膏澆灌的不足,亦是養不活的。
”帝喾道:“玉膏是什麼東西?出在何處?” 土人道:“這玉膏是玉的精華,出在西面稷澤之中。
稷澤之中所出的玉就是這玉膏結成的。
據老輩說,這個玉膏的滋味和美酒一樣,人多飲了,就可以長生不老。
但是此處所出還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玉膏出在少室山和華山的頂上,人倘能飲到,立刻可以成仙呢。
”帝喾道:“現在這些丹木,都不是汝等種的嗎?” 土人道:“不是,都是前代的老輩所種的。
”帝喾道:“汝等為什麼不種呢?” 土人道:“就是因為玉膏難得呀!玉膏的源在稷澤西南面,從前沸沸揚揚,來得很多,現在不大有了,所以丹木也不能種了。
”帝喾道:“原來如此。
”便遣發那土人回去,一面想道:“那玉必是一種靈物,朕何妨去探檢一回呢。
”主意定了,就吩咐從人,徑向稷澤而來。
但見一片渺茫,直向西邊,竟不知道它的面積有多少大。
帝喾道:“剛才土人說,玉膏的上源在稷澤西南面,徑向西南面去尋吧。
” 哪知走了兩日,道途極其艱難,卻在澤旁發現一塊碑文,上而有九句韻文刻着,叫作:瑾瑜之玉為良。
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
五色發作,以和柔剛。
天地鬼神,是食是飨。
君子服之,以禦不祥。
帝喾看完,想道:“照這句韻文看起來,這澤中所出來的不必一定是玉,或者是玉之一類,比玉還要堅硬些,亦未可知。
” 便叫左右到水邊去尋,尋了半日,果然得到一種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的東西。
但是在太陽中看起來,光彩閃爍奪目,而且堅硬異常。
同時又有兩個人尋出幾塊玉來,一塊是黑的,其餘都是白的,帝喾便取過一塊白玉來,将那似玉非玉的東西向玉上一刮,那塊白玉登時分為兩半。
來人都詫異道:“好厲害呀!”帝喾道:“此物碑文上既然說‘君子服之,以禦不祥,’朕就帶在身邊罷。
” 說罷,再向西南尋去。
哪知愈走愈難,一片汪洋,竟是無路可通。
帝喾道:“現在春水方生,所以澤中水滿,看來走不過去,隻好等将來再來尋罷。
”就命左右轉身回去。
過了多日,回到有娀國,那簡狄已是每飯常嘔,喜食酸味。
帝喾知道她已有孕,不禁大喜,便向她說道:“現在汝省親已畢,朕欲偕汝同歸,汝意何如?”簡狄道:“妾自然應該同歸去的。
”當晚就将帝意告知父母。
那有嫄侯夫婦雖則愛女情切,但因是帝意,亦不敢強留。
獨有那建疵聽見了這話,如同青天打了一個霹靂,登時心中萬分悲苦,掉下淚來。
倒是簡狄勸慰,說道:“我此番歸去,過一年兩年,總可以再來的。
你好好在此侍奉父母,不可心焦。
昨天帝給我一塊黑玉,說是稷澤之中得到的,是個寶物,現在我送給你吧。
”說着,從衣袋裡面取出來,送與建疵。
但是嫡親骨肉,多年闊别,方才聚首了兩月,又要分離,想到這裡,心中亦萬分難過,禁不住也撲簌簌滴下淚來。
過了兩日,有嫄侯再設飨禮,替帝喾餞行,仍在那九層高台上;一面建疵和她母親亦在宮裡設宴,替簡狄餞行,鬧忙了一日。
到了次日,帝喾就同簡狄動身,一路向有邰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