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陰錯陽差

關燈
更應該發言。

    ” “我主持會。

    她兩個負責買點糖果。

    開一個簡樸的有意義的座談會。

    ” “太簡單了。

    這樣,你們去商量一下,給每個女職工買一樣東西,在一百元左右。

    公司又不是沒得錢。

    ” “你什麼時候回來?” “你們開就是了。

    我回不來。

    ”劉枚看着李一凡說,“我要帶一個材料到北京,是總公司要的。

    時間很緊,明天就要。

    趙平和陳向東一個病了,一個開會去了。

    隻有找你來搞了。

    ” “我?”李一凡顯得有點吃驚。

     “對。

    未必你還搞不下來?” “我沒寫過這種文章。

    ” “這有什麼難的?比你寫那些論文呀什麼的好弄。

    ”劉枚又喝了一口水,說:“叫唐倩把那篇總結給你。

    你在那基礎上,加些東西就行了。

    ” 李一凡将身子坐直了一些,不解地看着劉枚問:“加什麼東西?” 劉枚笑了笑,伸出右手食指,遠遠地點了李一凡一下,說:“你呀,像個小學生。

    這些東西,就是思想、觀點。

    就是在那總結裡加上思想觀點、加上理論。

    比如說,在那裡面要寫上‘在什麼什麼的領導下、支持下,我們公司以什麼什麼為指導,以什麼什麼為動力,認真學習什麼什麼,狠抓精神文明建設’,等等。

    反正就是那些話。

    ”說着,她取出一疊資料,遞給李一凡,“你看看這些,将那裡面的一些話抄下來,裝進文章裡。

    ” “這……” “你呀,如今,不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嗎?過去說‘小報抄大報,大報抄”梁效“’。

    現在還不是一樣?隻要有名人寫了篇有分量的文章,在裡面提出了新的東西,馬上有不少人跟着學。

    大報大刊發表了社論文章,小報小刊就把那社論取下來,砍頭取尾,加上一些自己的語言和當地領導的話,又是一篇社論。

    一句有名的話,一個新的觀點,人們要翻來覆去地用很久,要在此基礎上弄出很多很多不同的文章來。

    就像小孩子搭積木。

    說實在的,你們那些做學問的,我看有些也差不多。

    過去,有不少人反對這種穿靴戴帽,反對這種八股文章,反對搞這種花架子,但是,現在反對的人也用起來了。

    這種文章有市場,有土壤。

    ”她像是在講課般看着李一凡,靜了會兒場,然後繼續說,“我們不是說讓市場決定産品嗎?現在市場需要這種東西,那就得生産。

    一凡,說心裡話,我也讨厭這種文章,但是現在不讨厭了。

    因為,它可以給公司帶來好處。

    既是這樣,你硬着頭皮也要幹。

    ” “這……”李一凡沒想到劉總給她上了一堂關于作文的課,心裡說不出是什麼味道,剛要再說下去,又被劉枚打斷了。

     “我知道,你心裡不願寫,但這是工作,你就抓緊弄出來。

    我也不願叫你寫,讓你的思維變得枯燥、幹巴,不過,好歹就這一次。

    要辛苦你了。

    ” “沒啥,我今晚加班搞出來。

    明天上班後就交給你審查,不行,我再修改。

    ” “來不及了。

    你隻要把那些套話、空話加進去就行了。

    ” “劉總,”一凡擔心地說,“我怕這樣寫出來,你到總公司去過不了關。

    ” “你以為他們是你的碩士導師?那些人,自己水平不怎麼樣,但又要顯示水平高,就喜歡這種又臭又長——王大娘的裹腳布樣的八股文章。

    這麼多公司,拿去了還不是堆起,也許看都不看。

    你就像我說的那樣寫就行了。

    ” “好嘛。

    ”李一凡站了起來。

     “給你同學帶東西嗎?”劉枚指的是總公司辦公室田主任的妹妹,她是一凡的大學同學。

     “啊。

    ”她頓了一下,“明天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