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一個人的自述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點力量,所以違抗命運的舉動是愚蠢的。
我們隻是一葉小舟,應該任憑波浪把我們載到什麼地方去。
順從了命運活着,以後總會有好的結果。
……這樣她就跟我決裂了。
我們從此也沒有見面。
如果我當時答應了她,我這時也不會在這裡了。
我知道她的決心是很堅強的。
前天夜裡還仿佛夢見同她去什麼地方‘心中’似的。
” “現在好結果來了罷!”我聽完他的故事隻說了這短短的一句話。
也許是譏諷,也許是同情,也許是責備,也許是疑問。
其實這些全包含在這句話裡。
我不能夠相信在那時候的他們的面前就隻有他所說的兩條路,我不能夠相信應付生活就隻有這兩種辦法。
事實上他把那個最重要的倒忘記了。
“現在好結果來了罷!”他疑惑地重複着說,然後猛然省悟地責備自己道,“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沒有什麼話可說。
”臉上立刻起了一陣可怕的痛苦的痙攣。
我看見這個就仿佛看見牲畜在屠刀下面哀号,心裡也起了戰栗。
“那麼你還相信命運嗎?”我不安慰他,卻責備地追問道。
他不回答我,隻是埋下頭挺直地跪在坐蒲團上面。
學校裡放了年假。
一連幾天堀口君都忙着在念經和抛擲供物。
差不多每天吃中飯的時候,他都要告訴我說:昨晚某某人的靈魂又到我家裡來了。
于是就簡略地告訴我那個人的生平。
無論是男或是女,那些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犧牲者,而堀口君卻說他們全是順從命運的好人。
于是傍晚他就提了一包供物到海邊去把那親友送走了。
而在家裡又會有另一個親友的靈魂在等候他超度。
這個人,當他對我申訴痛苦的時候,他露出等人來援救似的無可奈何的心情;而跪在神櫥前面,他卻毫不遲疑地去超度别人的靈魂了。
這也許是宗教的力量罷。
但這宗教卻把那無數的鬼放進了他的家中,使他與其說是活在人間不如說是活在鬼的世界裡了。
新年逼近的時候,平日默默地勞動着的堀口夫人便加倍默默地勞動起來。
在堀口君,也多了一件寫賀年片的事情。
隻有那小孩更高興地往各處找朋友玩。
樓上不消說是靜得像一座墳墓。
我一個人在那裡翻閱陳腐的書籍,受古聖賢的圍攻。
新年一到,這家庭似乎添了一點生氣。
郵差不斷地送了大批的賀年片來;拜年的人也來了不少,雖然大半都是在玄關口留了名片或者寫着“禦年賀”的紙卷,并不曾進房裡來。
但門前的人影究竟增加了許多。
小孩也時常帶了他的朋友來,多半是些穿着很整齊的和服的小姑娘。
常常在庭前用羽子闆拍着羽根羽根:毽子(日本語)。
玩,這雖是女孩的遊戲,但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的少年在玩了。
勞動了一年的堀口夫人,在她的蒼白的圓臉上也露了笑容,多講了幾句話。
晚上沒有事情,也把我邀到客廳裡火火辶幸旁邊去玩“百人一首”。
玩這種遊戲我當然比不過他們夫婦。
堀口君有四天沒有到海邊去了。
大概新年裡鬼也需要休息罷。
但是一月五日這天的午後他忽然又勤苦地念起經來,一連念了三四個鐘點以後,他就在下面大聲邀我同到海邊去。
我走下樓看見他提了一包供物站在玄關口。
“昨晚又有誰的靈魂來過了嗎?”我一面穿木屐,一面問道。
“就是橫山滿子君。
我回頭再詳細告訴你。
”他嚴肅地小聲說。
我們默默地走了出去。
從海邊歸來的途中…… 我們依舊在那些窄巷裡繞圈了。
堀口君說過了那簡單的回答後,就不再作聲。
兩人的木屐在土地上沉着地發響。
我被沉默窒息着,不能忍耐下去,便說:“那恐怕是夢罷。
你看見她是個什麼樣子?” “夢不就是可信賴的嗎?我屢次做夢都有應驗。
”他停了腳步,說着話望了我幾眼。
前面幾步遠近,豎着那“馬頭觀音”的石碑。
他走上去,合掌行了一個禮。
他走過這個地方總要這樣地行禮,我看見過好幾次了。
“她的樣子很憔悴,眼含着淚,要我救助她。
所以我想她做鬼也不幸福,今天給她念經超度過了。
以後還要給她念經呢!”他繼續說,聲音有點改變,我明白是一陣悲痛的感情侵襲來了。
但我好像不知道憐憫似的不去安慰他,卻說了類似反駁的話:“她不是順從着命運活過了嗎?那麼她應該有好結果呢!你給她的信上不是這樣說過的嗎?……” “但是……但是——”他仿佛遇到了伏兵,突然忙亂地招架起來,說了兩個“但是”,便再也接不下去。
“但是一切都錯在命運上面。
這命運也隻有你一個人才知道!我不相信這些。
即使真有,我也要使它變成沒有!”我氣憤地說。
我看見他招架不住地往後面退走了,便奮勇地追上去。
他不再和我交戰了。
他隻顧埋着頭走,口裡含糊地念着什麼,像在發呓語一般。
但在我的耳朵聽來,他念的并不是《南無妙法蓮華經》,而是“我錯了”一類的句子。
這晚上堀口君忽然現出非常煩躁的樣子。
晚飯吃得很少,老是沉思一般地不說話。
而且因一件小事就把小孩罵哭了。
飯後他說要玩“百人一首”。
等堀口夫人把食具收拾好拿出牌來時,他忽然又說不玩了,就一個人跑了出去。
他的妻子問他夜裡到什麼地方去,他也不回答。
我回到樓上,又受着腐儒的圍攻。
雖然房間裡擺着火缽,卻變得非常寒冷了。
接着來的是寂寞。
周圍靜得很可怕。
忽然不知在什麼地方有人唱起了謠曲,蒼涼的聲音在靜夜裡聽來就像是鬼哭一般。
這許久還不見堀口君回家。
于是風起來了,一吹便吹散了謠曲。
樹木哀叫着,房屋震搖着,小孩也在下面哭了。
這樓上就如一個鬼窟,我不能夠再坐下去,便毅然站起來,走下樓,到玄關口去找木屐。
“張君,要出去嗎?到什麼地方去?”堀口夫人在房裡用了焦慮的聲音問道。
“海邊去!”我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
不等她說第二句話,就冒着風急急走出門去。
海完全變了模樣。
我認不清楚平日見慣的海了。
潮暴漲起來,淹沒了整個海灘。
憤怒般的波濤還不住地往岸邊打來。
風在海上面吼叫地飛舞。
海在風下面掙紮地跳動。
眼睛望過去,就隻看見一片黑暗。
黑暗中幻象般地閃動着白光,好像海在眨眼睛,海在張口吐白沫。
浴場已經消失在黑暗裡,成了一堆陰影,躲在前面。
每一陣風沖過來,就使它發出怪叫。
我去找那些岩石,就是這傍晚我在那上面站過的,現在連痕迹也看不見了。
我站在岸邊,望着前面海跟風搏鬥的壯劇。
一座一座的山向着我壓過來,腳下的石級忽然搖晃似的在往後面退。
風乘着這機會震撼我的身子。
我的臉和手都像着了利刀似的發痛。
一個浪打來,那白沫幾乎打濕了我的腳背。
我連忙往後退了兩步,定了神,站穩了腳跟,想起方才幾乎要把我卷下去的巨浪,還止不住心的跳動。
黑暗一秒鐘一秒鐘地增加。
海瘋狂地拼命撞擊岸。
風帶着一長列的怪聲迎面飛過來。
這一切都像在尋找它們的犧牲品一般。
對着這可怖的景象我也感到驚奇了。
平日是那麼恬靜的海遇着大風的時候也會這樣奮激地怒吼起來! “可惜,堀口君不在這裡,不然也可以給他一個教訓。
這海可以使他知道一些事情。
”我這樣自語着,一個人漸漸地進入了沉思的狀态。
風刮着我的臉和手,我也不覺得痛;浪打濕了我的腳,我也不覺得冷。
我一個人屹立在風浪搏鬥的壯劇的前面,像失掉了全部知覺似的。
“張君,你來了!”一個意外的聲音使我驚醒過來。
我掉頭看後面,正遇着堀口君的發光的眼睛。
在那張清癯的臉上我看見這樣的發亮的眼睛還是第一次。
尤其使我驚訝的,是他會到這個地方來。
“你看見了這一切嗎?”我略一遲疑便驚喜地發出了這句問話。
他點了點頭,然後低聲說:“我比你早來了許久。
” 我驚疑地望着他那發光的眼睛,帶了暗示地自語道:“想不到那麼恬靜的海也會這樣可怕地怒吼起來。
” “不要說了。
”他一把抓住我的膀子煩躁地說。
我覺得他的手在微微地顫抖。
我不答話,隻是驚疑地望着他。
“回去罷,回到家裡我有話對你細說。
”過了半晌他又說了一句。
1935年2月3日在日本橫濱巴金寫《家》時用的桌凳
我們隻是一葉小舟,應該任憑波浪把我們載到什麼地方去。
順從了命運活着,以後總會有好的結果。
……這樣她就跟我決裂了。
我們從此也沒有見面。
如果我當時答應了她,我這時也不會在這裡了。
我知道她的決心是很堅強的。
前天夜裡還仿佛夢見同她去什麼地方‘心中’似的。
” “現在好結果來了罷!”我聽完他的故事隻說了這短短的一句話。
也許是譏諷,也許是同情,也許是責備,也許是疑問。
其實這些全包含在這句話裡。
我不能夠相信在那時候的他們的面前就隻有他所說的兩條路,我不能夠相信應付生活就隻有這兩種辦法。
事實上他把那個最重要的倒忘記了。
“現在好結果來了罷!”他疑惑地重複着說,然後猛然省悟地責備自己道,“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沒有什麼話可說。
”臉上立刻起了一陣可怕的痛苦的痙攣。
我看見這個就仿佛看見牲畜在屠刀下面哀号,心裡也起了戰栗。
“那麼你還相信命運嗎?”我不安慰他,卻責備地追問道。
他不回答我,隻是埋下頭挺直地跪在坐蒲團上面。
學校裡放了年假。
一連幾天堀口君都忙着在念經和抛擲供物。
差不多每天吃中飯的時候,他都要告訴我說:昨晚某某人的靈魂又到我家裡來了。
于是就簡略地告訴我那個人的生平。
無論是男或是女,那些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犧牲者,而堀口君卻說他們全是順從命運的好人。
于是傍晚他就提了一包供物到海邊去把那親友送走了。
而在家裡又會有另一個親友的靈魂在等候他超度。
這個人,當他對我申訴痛苦的時候,他露出等人來援救似的無可奈何的心情;而跪在神櫥前面,他卻毫不遲疑地去超度别人的靈魂了。
這也許是宗教的力量罷。
但這宗教卻把那無數的鬼放進了他的家中,使他與其說是活在人間不如說是活在鬼的世界裡了。
新年逼近的時候,平日默默地勞動着的堀口夫人便加倍默默地勞動起來。
在堀口君,也多了一件寫賀年片的事情。
隻有那小孩更高興地往各處找朋友玩。
樓上不消說是靜得像一座墳墓。
我一個人在那裡翻閱陳腐的書籍,受古聖賢的圍攻。
新年一到,這家庭似乎添了一點生氣。
郵差不斷地送了大批的賀年片來;拜年的人也來了不少,雖然大半都是在玄關口留了名片或者寫着“禦年賀”的紙卷,并不曾進房裡來。
但門前的人影究竟增加了許多。
小孩也時常帶了他的朋友來,多半是些穿着很整齊的和服的小姑娘。
常常在庭前用羽子闆拍着羽根羽根:毽子(日本語)。
玩,這雖是女孩的遊戲,但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的少年在玩了。
勞動了一年的堀口夫人,在她的蒼白的圓臉上也露了笑容,多講了幾句話。
晚上沒有事情,也把我邀到客廳裡火火辶幸旁邊去玩“百人一首”。
玩這種遊戲我當然比不過他們夫婦。
堀口君有四天沒有到海邊去了。
大概新年裡鬼也需要休息罷。
但是一月五日這天的午後他忽然又勤苦地念起經來,一連念了三四個鐘點以後,他就在下面大聲邀我同到海邊去。
我走下樓看見他提了一包供物站在玄關口。
“昨晚又有誰的靈魂來過了嗎?”我一面穿木屐,一面問道。
“就是橫山滿子君。
我回頭再詳細告訴你。
”他嚴肅地小聲說。
我們默默地走了出去。
從海邊歸來的途中…… 我們依舊在那些窄巷裡繞圈了。
堀口君說過了那簡單的回答後,就不再作聲。
兩人的木屐在土地上沉着地發響。
我被沉默窒息着,不能忍耐下去,便說:“那恐怕是夢罷。
你看見她是個什麼樣子?” “夢不就是可信賴的嗎?我屢次做夢都有應驗。
”他停了腳步,說着話望了我幾眼。
前面幾步遠近,豎着那“馬頭觀音”的石碑。
他走上去,合掌行了一個禮。
他走過這個地方總要這樣地行禮,我看見過好幾次了。
“她的樣子很憔悴,眼含着淚,要我救助她。
所以我想她做鬼也不幸福,今天給她念經超度過了。
以後還要給她念經呢!”他繼續說,聲音有點改變,我明白是一陣悲痛的感情侵襲來了。
但我好像不知道憐憫似的不去安慰他,卻說了類似反駁的話:“她不是順從着命運活過了嗎?那麼她應該有好結果呢!你給她的信上不是這樣說過的嗎?……” “但是……但是——”他仿佛遇到了伏兵,突然忙亂地招架起來,說了兩個“但是”,便再也接不下去。
“但是一切都錯在命運上面。
這命運也隻有你一個人才知道!我不相信這些。
即使真有,我也要使它變成沒有!”我氣憤地說。
我看見他招架不住地往後面退走了,便奮勇地追上去。
他不再和我交戰了。
他隻顧埋着頭走,口裡含糊地念着什麼,像在發呓語一般。
但在我的耳朵聽來,他念的并不是《南無妙法蓮華經》,而是“我錯了”一類的句子。
這晚上堀口君忽然現出非常煩躁的樣子。
晚飯吃得很少,老是沉思一般地不說話。
而且因一件小事就把小孩罵哭了。
飯後他說要玩“百人一首”。
等堀口夫人把食具收拾好拿出牌來時,他忽然又說不玩了,就一個人跑了出去。
他的妻子問他夜裡到什麼地方去,他也不回答。
我回到樓上,又受着腐儒的圍攻。
雖然房間裡擺着火缽,卻變得非常寒冷了。
接着來的是寂寞。
周圍靜得很可怕。
忽然不知在什麼地方有人唱起了謠曲,蒼涼的聲音在靜夜裡聽來就像是鬼哭一般。
這許久還不見堀口君回家。
于是風起來了,一吹便吹散了謠曲。
樹木哀叫着,房屋震搖着,小孩也在下面哭了。
這樓上就如一個鬼窟,我不能夠再坐下去,便毅然站起來,走下樓,到玄關口去找木屐。
“張君,要出去嗎?到什麼地方去?”堀口夫人在房裡用了焦慮的聲音問道。
“海邊去!”我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
不等她說第二句話,就冒着風急急走出門去。
海完全變了模樣。
我認不清楚平日見慣的海了。
潮暴漲起來,淹沒了整個海灘。
憤怒般的波濤還不住地往岸邊打來。
風在海上面吼叫地飛舞。
海在風下面掙紮地跳動。
眼睛望過去,就隻看見一片黑暗。
黑暗中幻象般地閃動着白光,好像海在眨眼睛,海在張口吐白沫。
浴場已經消失在黑暗裡,成了一堆陰影,躲在前面。
每一陣風沖過來,就使它發出怪叫。
我去找那些岩石,就是這傍晚我在那上面站過的,現在連痕迹也看不見了。
我站在岸邊,望着前面海跟風搏鬥的壯劇。
一座一座的山向着我壓過來,腳下的石級忽然搖晃似的在往後面退。
風乘着這機會震撼我的身子。
我的臉和手都像着了利刀似的發痛。
一個浪打來,那白沫幾乎打濕了我的腳背。
我連忙往後退了兩步,定了神,站穩了腳跟,想起方才幾乎要把我卷下去的巨浪,還止不住心的跳動。
黑暗一秒鐘一秒鐘地增加。
海瘋狂地拼命撞擊岸。
風帶着一長列的怪聲迎面飛過來。
這一切都像在尋找它們的犧牲品一般。
對着這可怖的景象我也感到驚奇了。
平日是那麼恬靜的海遇着大風的時候也會這樣奮激地怒吼起來! “可惜,堀口君不在這裡,不然也可以給他一個教訓。
這海可以使他知道一些事情。
”我這樣自語着,一個人漸漸地進入了沉思的狀态。
風刮着我的臉和手,我也不覺得痛;浪打濕了我的腳,我也不覺得冷。
我一個人屹立在風浪搏鬥的壯劇的前面,像失掉了全部知覺似的。
“張君,你來了!”一個意外的聲音使我驚醒過來。
我掉頭看後面,正遇着堀口君的發光的眼睛。
在那張清癯的臉上我看見這樣的發亮的眼睛還是第一次。
尤其使我驚訝的,是他會到這個地方來。
“你看見了這一切嗎?”我略一遲疑便驚喜地發出了這句問話。
他點了點頭,然後低聲說:“我比你早來了許久。
” 我驚疑地望着他那發光的眼睛,帶了暗示地自語道:“想不到那麼恬靜的海也會這樣可怕地怒吼起來。
” “不要說了。
”他一把抓住我的膀子煩躁地說。
我覺得他的手在微微地顫抖。
我不答話,隻是驚疑地望着他。
“回去罷,回到家裡我有話對你細說。
”過了半晌他又說了一句。
1935年2月3日在日本橫濱巴金寫《家》時用的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