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忠記

關燈
洪欲陪座,聲趯去洪座,罵曰:「我大臣前,何容此醜奴對座耶?」洪大怒曰:「弘光難道聖君?」聲答曰:「以臣事君,何君非聖?」又曰:「馬士英難道忠臣?」答曰:「失國半載,不事二君。

    」洪含怒不言。

    聲罵曰:「汝不識忠孝字,吾不必責。

    即剃髪一事,為虜不遺馀力。

    使虜為穿胸國,汝必當貫汝胸,并貫人胸;虜為矮人國,汝必當截汝體,并截人體,無所不為矣。

    倘虜為毛人國,汝當何法以生毛?并生人毛?虜為長人國,汝又當何法以自長?且令人長乎?汝何說以對?」洪笑不答。

    久而叱洪去,毋污吾地。

    臨刑,谕北兵曰:「吾忠臣,血不得流地,可取大盆來。

    」坐其中,北兵畏甚,不敢刑。

    聲叱之曰:「何不速殺我?」北兵再四方敢刑。

    一雲,北帥出剃髪具示聲,聲略有從意,其門人江天乙大言止之。

     思廟時,聲以戮亂兵為貴陽所參,被逮,既而馮司馬直之,擢為修撰。

    召用,丁艱未赴。

     一雲,以下一段似當節去,果爾則前數百言妙辯娓娓,皆虛語矣。

    況有江傳,互見可也。

    商之。

     ●兵部職方吳公 吳易,号日生。

    母沈氏,初孕時,夢日堕懷中,故以為号。

    崇祯癸未登進士第,弘光朝,授兵部職方,參史閣部軍事。

    所居用李青蓮「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靖胡沙」句為堂聯,滅奴蕩寇,其素志也。

    乙酉六月中,諸生沈自炳起兵。

    易于是時亦糾義旅,屯柳胥港。

    後縣治破,退守梅家■。

    連戰,斬獲北兵三百馀級,八月中營破,父幼峯、妻沈氏鹹被害。

    易逸去,複于冬至日聚衆,丙戌正月十五日破吳江城,斬孔知縣。

    北将汪某統舟師下鄉,連戰,斬獲殆盡,汪将亦死于陣,軍聲大振。

    七月中至嘉善,為北兵所覺,被擒。

    八月中,遇害于杭州,時年三十七。

    隆武封長興伯。

    與吳同死者,有倪■倩,名某,嘉善人,生員,軍中署兵部職方,掌書記。

    是日方與草疏,江東兵将俱四出,遂被縛。

    汪将死敵,不之恤,反治其虜掠之罪,故吳提督發憤而反。

     錢子曰:嗟乎!灌夫慷慨,欲搴吳濞之旗;伍員發憤,思撻平王之墓。

    人實有心,患力未足耳。

    吳公以一書生,經營湖海間,一舉而殪酋首,貫睛顱,天下聞之,若景星慶雲,争先睹為快焉。

    惜也其功不成,而身亦以隕。

    悠悠蒼天,此何心哉? ●大司馬張公 張國維,号玉笥,天啟壬戌進士。

    乙酉變,輔魯監國起義,城守最久。

    會貝勒統重兵渡江,國維知勢不可支,先一二集諸親友及諸子痛飲。

    酒酣,謂諸子曰:「汝祖母暨汝母皆老矣,汝等善事之。

    」乃北向拜君,作待謝曰:「間關百戰為吾君,拒虜辭唐氣厲雲。

    歸去仍為朱氏鬼,精靈常伴孝陵魂。

    「又别母曰:「一瞑纖毫不挂胸,惟哀耄母暮途窮。

    仁人錫類能無意,結草銜環讵敢忘。

    」随以一詩訓其子曰:「昔訓詩書暫鼓钲,而今絕去莫談兵。

    蒼蒼若肯施存恤,秉耒全驅副所生。

    」詩成,伏藥投河死。

    遺命死後以汞灌屍,懸于堂。

    敵來見,無不羅拜祭祀,保全邑民無算。

     錢子曰:公之為人也,養民惠,禦吏明,約法則久而不弛,推恩則恒而不厭。

    以至臨大事,決大計,不動聲色,而措施畫然,是以保有東土幾及二年。

    臨卒,從容不亂。

    若公者,可謂完人矣。

     ●兵部侍郎朱公 朱大典,号未孩,萬曆丙辰進士。

    弘光帝奔蕪湖營,議入浙,總兵方國安引道,道逢大典,大典奔竄無歸,邀入營偕行。

    既而帝受縛,國安等至臨安,欲擁立潞王,潞王不許。

    國安遣大典護饷,先渡錢塘。

    大典擁饷,據金華,募士兵守之。

    國安至,大典固拒,令方兵不得入境,竟不發糧。

    國安怒與??,匝月傷方兵精勇數千人,城久不破。

    國安歎曰:「吾安得忘大雠而攻小醜耶?」乃退。

    大典守益力,貝勒統重兵至,月馀,城不破【金華靠山為城,■■溪平地】。

    敵以三大炮至,乃破。

    大典遍火其營,因焚其身。

     錢子曰:詩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當君父有變,不期其同期其異,事不濟矣。

    使公與方合,公主東,方主西,敵何憂不退?中興事業何不成?悲夫! ●督師兵部熊公 熊汝霖,号雨殷,崇祯辛未進士。

    起義為鄭寀所害。

     錢子曰:自浙以東,文臣而起義先者,莫如熊公。

    其用敵也,勝不休,敗亦不休,時人謂之「熊皮條」。

    而其後乃見殺于鄭,亦足哀矣。

     ●都禦史馮公 馮元飂,号眉仙,崇祯癸未進士,起義死于海。

    同舟劉性恒,字叔度,官生也。

    為魯藩兵部主事,亦死于海。

     ●總督沈公 沈猶龍,号雲升,萬曆丙辰進士,後為兩廣總督。

    乙酉起義,謀複松江不克,往舟山被陷。

    或曰猶龍在城上為敵射死。

     ●總督侍郎孫公 孫嘉績,号碩虞,崇祯丁醜進士。

    起義,病死于海。

     ●總督侍郎荊公 荊本徹,号大徹,崇祯甲戌進士。

    起義,與王斌卿破崇明有功。

    後本徹疏中不及斌卿,斌卿恨之,遂相矛盾。

    本徹率衆至舟山攻城,斌卿禦之,遂殺死。

     ●進士林公 林垐,号子野,崇祯癸未進士。

    起義殺死。

     ●行人吳公 吳聞禮,号去非,崇祯癸未進士。

    起義浦城,陣亡。

     ●少卿萬公 萬元吉,号吉人,天啟乙醜進士。

    弘光朝有《江北緊要》及《疆事不堪》疏,上甚嘉之。

    國變後,與金總兵起義,殺死。

     萬吉人,守贛州幾二年,城破而死。

    所傳萬、楊二公,楊即伯祥也。

    與金反正者,乃萬扶搖,非吉人,不可不考正。

     ●詹事姜公 姜曰廣,号燕及,萬曆己未進士。

    園變後,與金總兵起義,姜主出師,金固守不肯行。

    城破死之。

     ●監紀章公 章曠,号于野,崇祯丙子解元,丁醜進士。

    湖廣起義,殺死。

    吳江舊令葉翼雲,福清人,以福清反正,城破死之。

     ●舉人葛公 葛麟,字蒼公,丹陽人,崇祯壬午舉于鄉,以義聲著。

    江南郡邑潰,麟圖恢複。

    至宜興,會盧進士象觀,約舉事。

    聞湖兵最盛,與象觀率義勇數百往會之。

    議取宜興,援江陰,因襲常州。

    鄉紳王期升不能戢士卒,多暴掠。

    湖州民招北兵至,焚期升舟。

    時象觀泊舟與相近,麟疑象觀被焚,率三舟往救之,舟中不過數十人。

    或言衆寡不敵,麟不聽,曰:「危難不相救,同盟謂何?」率三舟突圍入,敵近,辄舉槍刺之,殺三十馀人。

    槍折,複舉刀擊殺十馀人。

    敵不敢近,因環射之,并擲火炬焚其舟。

    舟燃,麟赴水死。

     ●舉人章公 章簡,字次弓,松江人。

    甲子舉于鄉,出仕推官歸。

    敵至,與同鄉進士李待問率義師守城,李西門,章東門。

    城破陣亡。

     或雲死于病。

    時章已晉位巡撫矣。

    吾鄉周大啟為長沙守,亦雲被賊箭中死。

     ●舉人孫公 孫兆奎,字君昌,吳江人,中丙子鄉榜。

    乙酉夏,同同邑進士吳易起義,兵力最振。

    至八月營破,被執,解至洪内院處,兆奎問曰:「汝姓洪否?本朝有總督洪公諱承疇者,先帝授钺禦餞,出征東虜,兵敗被害,先帝為之罷朝三日,予祭十三壇。

    洪公易名之典,先帝所欽定。

    諡曰『忠憲』,憲者,憲章之憲,欲便舉朝群臣皆法洪公也。

    」内院答曰:「人不在局中,若在局中,無可奈何。

    所以至此。

    」兆奎罵曰:「從古以來,亂臣賊子皆從『無可奈何』做來。

    」内院大怒,刀斧亂下,首級枭示。

     錢子曰:孫公之言,大為先帝吐氣。

     ●舉人陳公 陳潛夫,字玄倩,錢塘人,原名朱明,崇祯丙子舉人。

    癸未為開封司李,至弘光朝授巡方事,未幾歸浙,從魯監國起兵,加卿貳。

    北師至,同兩夫人投儀鳳橋死。

    時丙戌五月晦日也。

    其絕筆雲:「吾父生我,天挺唯異。

    吾母蚤亡,繼母撫視。

    讀聖賢書,秉嚴父誨。

    唯孝唯友,曰忠與義。

    丙子舉鄉,顧名自勵。

    和氣滿闾,清風吹袂。

    名曰孝廉,庶幾無愧。

    緻身之期,歲唯癸未。

    司李開封,星言視事。

    以身許君,有死無二。

    是時兩河,賊氛滿地。

    衆人回車,餘獨攬辔。

    賊出河朔,羣公奔避。

    餘乃渡河,擊楫而濟。

    誓清河南,仰報先帝。

    手披荊棘,身掃魑魅。

    獨張空拳,以當賊騎。

    知有封疆,九死何畏。

    終複舊疆,誅逆擊僞。

    三十州邑,大明土地。

    時惟弘光,鑒餘忠悴。

    授以巡方,繡衣北莅。

    惋矣諸奸,共相牽制。

    中樞信讒,嫉餘不媚。

    聯絡要圖,置之罔遂。

    雖非朱仙,金牌十二。

    三月撤歸,可為雪涕。

    哀哀先子,一時捐棄。

    甘旨莫承,遺書淪廢。

    我哀方盈,奸怒轉熾。

    赫赫金吾,逮予邸第。

    圜牆幽憂,虜氛猝至。

    匍匐歸來,挈家奔逝。

    東海之濱,苟延年歲。

    腥風逼人,奮身起義。

    航海飄零,請兵越地。

    乃觐監國,複承敕旨。

    命我浙西,加我卿貳。

    糧無锱铢,兵無支騎。

    召募親丁,三日而已。

    衣甲糗糧,皆餘自備。

    血戰江幹,三十馀次。

    糧寡兵微,于事何裨。

    将不練兵,官唯坐貴。

    日待虜來,自強無計。

    疾痛呼号,誰能省治。

    大權不握,旁觀徒恚。

    丙戌五月,胡馬驟至。

    公侯勳爵,拔營而潰。

    區區孤軍,其何能濟?忠則在天,烈則在地。

    事不可為,偷生何貴。

    拜别吾母,以及諸弟。

    挈吾妻妾,從彭鹹逝。

    成仁取義,千古如是。

    詩曰:萬裡關河胡馬奔,三朝宮阙夕陽昏。

    秋風血瘁苌弘碧,明月聲哀杜宇魂。

    白水無邊流姓氏,黃泉耐可度寒暄。

    一忠雙烈傳千古,獨有乾坤正氣存。

    」 錢子曰:公為孝廉,不見容于鄉。

    陸行人培至,出揭逐之。

    按河南,複以法逮,時論見短。

    逮其後,間關百折,身死妻從。

    推斯志也,雖與日月争光可也,他尚何議哉? 似宜舉其官,思廟時已仕矣,若以荊大徹例之,則當稱太仆卿。

     ●舉人沈公 沈?,紹興人,中丁卯鄉榜。

    起義,丙戌夏,城上跳下死。

     ●舉人楊公 楊文瓒,壬午舉人。

    通海被執死,妻同死。

     ●舉人楊公 楊文骢,号龍友,辛酉舉人。

    北兵入閩,文骢父子三人率川兵數千搏戰,頗多斬獲。

    後兵敗,文骢被素甲赴敵營,死之。

    其子鼎卿,字愛生,弘光時錦衣衛指揮,至是被難。

     ●中書戚公 戚勳,字伯屏,江陰人。

    乙酉夏,同邑起義抗北,勳主饋饷。

    被圍兩月,士無饑色。

    城破,猶存米數千斛。

    北師将入,勳呼妻妾諸女共登一樓,縱火自焚。

    壁上大書:「皇明文華殿中書舍人戚勳号羽明,繼室侯氏、妾程氏、葉氏、梁氏,女三姐十五歲、抱女五姐【柩上作「八姐」】、小女九姐,于八月廿一日城破,阖門缢毀,完髪以為大明之鬼,全節以作烈女之魂。

    非有心死忠也。

    」又曰:「非欲為殉難忠臣,實求完髪以作大明鬼耳。

    」 ●中書沈公 沈自炳,字君晦,吳江人。

    弘光朝,試中書舍人。

    乙酉六月中,起兵襲姑蘇,焚都撫門。

    李土同遁瑞光寺。

    尋以兵敗退□。

    至八月中,營破,赴水死。

     ●貢士黃公 黃毓祺,字介子,江陰人,倡義城守。

    城破,決圍出,潛匿村落間。

    俟滿兵稍去,複行召募,于丙戌冬十一月集兵,期一夕襲取江陰、武進、無錫三城,不克。

    毓祺往揚州,設绛帳于諸富商家。

    戊子被執于泰州,置犴狴,詠歌不辍,人共欽之。

    己醜三月十八日,忽見範蠡、曹參、吳漢、李世績四人,召之去,含笑而逝。

    有絕命詞雲:「人間忠孝本尋常,牆壁為心鐵石腸。

    拟向虛空擎日月,曾于夢幻曆冰霜。

    檐頭百裡清音吼,獅子千尋白乳長。

    示幻不妨為厲鬼,雲旗風馬畫飛揚。

    」毓祺死,親知無有見者,賴常熟門人鄧大臨字起西為之蠲金,埋葬于獄中。

    旨下,命戮其屍。

     錢子曰:黃公十上南宮,數奇不偶。

    杜康橋下,豈無痛飲之人?黃歇冢前,時有悲秋之客,申酉魚羊。

    橫戈握槊,哭函關不應,椎博浪不成。

    北走淮,南走海,流離瑣尾而卒以死,哀哉。

     ●貢士王公 王家勤,字卣一,鄞縣人。

    起義,虜縛去,與弟克勤同死。

     ●生員鄒公 鄒淑,字起潛,丹陽人。

    北兵渡江,淑與同裡二百人結盟保鄉裡,有北兵至辄殺之。

    後有司率重兵來,淑南走,與同邑諸生荊碩、鄒桓、張兆畿等謀舉義,碩倡洮湖議。

    于是同邑諸生賀虁臣、金壇諸生史虞候、武進諸生汪參等鹹應之,聚衆至千人。

    閏六月初九夜,襲破金壇城,不能守,乃棄城,率餘衆于十二日将奔寶莊營,與袁先合。

    為同邑張巨鱗縛,奪其赀。

    會劉花馬至,剃髪不暇,淑乃脫。

    複與金壇諸生王允升謀攻金壇,将破,劉花馬統兵來,内外夾擊,允升大敗,走浙中,淑走茅山,僅支身。

    有孔某等三人率土兵數百,奉淑為帥。

    後三人以淑令往鄉村索饷,有所私,淑斬之,其黨怒,遂縛淑以獻金壇令胡延年,解赴南京洪内院殺之。

     ●生員賀公 賀向峻,字葵忱,丹陽人,與寄籍諸生汪參同舉義複金壇。

    兵多擄掠,向峻疾馳營中,戒勿暴民。

    已有誘至虜者,被縛,曰詢主謀誰,吾則宥爾。

    向峻呼曰:「予大明士,複大明城,為常山、睢陽繼耳,忠孝豈甘讓人?」而問首事為,百拷不一屈,卒引頸□□死。

     ●生員汪公 汪參,字中子,徽州人,遷居丹陽、武進交,遂為武進諸生。

    工文詞,有「歲糜金帛延孤鼠,天寵衣冠拜虎狼」句。

    同賀向峻複金壇,以才幹署令事。

    兵潰出奔,冀再糾義勇,為斟灌、斟尋氏。

    會從行攫民餌,參诃曰:「此可斬也。

    」旁睨者知為義師,縛緻虜,不屈死。

     ●生員徐公 徐安遠,字世修,武進人。

    乙酉閏六月,偕同邑貢生吳福之入湖舉義,為北騎執獻北将。

    安遠奮罵不屈,被磔。

    因獲其妻楊氏,欲逼淫之,楊氏以頭觸刃,血濺死節。

    北将義之,題其首曰:「烈婦之頭,夫婦殺身,忠節雙絕。

    」 ●廪膳生吳公 吳福之,字公介,武進人。

    乙酉夏,離家入湖,從李總戎起義師。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