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卷上
元魯山自乳兄子,數日,兩乳湩流,兄子能食,其乳方止。
崔颢有美名,李邕欲一見,開館待這。
及颢至,獻文,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邕叱起曰:“小子無禮!”乃不接之。
玄宗令張燕公撰《華嶽碑》,首四句或雲一行禅師所作,或雲碑之文鑿破,亂取之曰:“巉巉太華,柱天直上。
青崖白谷,仰見仙掌。
” 陸兖公為同州刺史,有家僮遇參軍不下馬,參軍怒,欲賈其事,鞭背見血,入白兖公曰:“卑吏犯某,請去官。
”公従容謂曰:“奴見官人不下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參軍不測而退。
劉迅著《六說》,以探聖人之旨。
惟《說易》不成,行于代者五篇而已。
識者伏其精峻。
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時在東都。
因宮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
裴稷山、張曲江谏曰:“百姓場圃未畢,請待冬中。
”是時李林甫初拜相,竊知上意,及班旅退,佯為蹇步。
上問:“何故腳疾?”對曰:“臣非腳疾,願獨奏事。
”乃言:“二京,陛下東西宮也。
将欲駕幸,焉用擇時假有妨于刈獲,則獨可蠲免沿路租稅。
臣請宣示有司,即日西幸。
”上大悅,自此駕至長安,不複東矣。
旬月,耀卿、九齡俱罷,而牛仙客進焉。
開元末,西國獻獅子,至長安西道中,系于驿樹,樹近井,獅子哮吼,若不自安。
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
裴旻為龍華軍使,守北平。
北平多虎,旻善射,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
因憩山下,四顧自若。
有一老父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
将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
”旻曰:真虎安在乎?”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裡,往往有之。
”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果有真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
旻馬辟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
自此慚愧,不複射虎。
天寶中,天下屢言聖祖見,因以四子列學官,故有僞為《庚桑子》者,其辭鄙俚,非聖賢書。
李白在翰林,多沈飲。
玄宗令撰樂辭,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
後對禦,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上命小閹排出之。
張垍、張均兄弟俱在翰林。
垍以尚主,獨賜珍玩,以誇于均。
均笑曰:“此乃婦翁與女婿,固非天子賜學士也。
” 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诘。
立性高緻,得宋之問辋川别業,山水勝絕,今清源寺是也。
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英華集》中詩也。
”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鹦。
”李嘉祐詩也。
張旭草書得筆法,後傳崔邈、顔真卿。
旭言:“始吾見公主擔夫争路,而得筆法之意。
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旭飲酒辄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揾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颠”。
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複得。
後輩言筆劄者,歐、虞、褚、薛,或有異論,至張長史,無間言矣。
李陽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後,直至小?生。
曹嘉、蔡邕,不足言也。
”開元中,張懷瓘撰《書斷》,陽冰、張旭并不及載。
绛州有碑,篆字與古文不同,頗為怪異。
李陽冰見而寝處其下,數日不能去。
驗其文是唐初,不載書者姓名,碑上有“碧落”二字,人謂之“碧落碑”。
梨園弟子有胡雛者,善吹笛,尤承恩寵。
嘗犯洛陽令崔隐甫,已而走入禁中。
玄宗非時托以他事,召隐甫對,胡雛在側。
指曰:“就卿乞此,得否?”隐甫對曰:“陛下此言是輕臣,而重樂人也。
臣請休官。
”再拜将出。
上遽曰:“朕與卿戲耳!”遂令曳出,才至門外,産立杖殺之。
俄頃有敕釋放,已死矣。
乃賜隐甫絹百匹。
王積薪棋術功成,自謂天下無敵。
将遊京師,宿于逆旅。
既滅燭,聞主人媪隔壁呼其婦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
”媪曰:“第幾道下子矣。
”婦曰:“第幾道下子矣。
”各言數十。
媪曰:“爾敗矣。
”婦曰:“伏局。
”積薪暗記,明日複其勢,意思皆所不及也。
韋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問之。
延人卧内,行步悉藉茵毯。
房氏子弟襪而後登,侍婢皆笑。
舉朝以韋氏貴盛,房氏清儉,俱為美談。
王維畫品妙絕,于山水平遠尤工。
今昭國坊庾敬休屋壁有之。
人有畫《奏樂圖》,維熟視
崔颢有美名,李邕欲一見,開館待這。
及颢至,獻文,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邕叱起曰:“小子無禮!”乃不接之。
玄宗令張燕公撰《華嶽碑》,首四句或雲一行禅師所作,或雲碑之文鑿破,亂取之曰:“巉巉太華,柱天直上。
青崖白谷,仰見仙掌。
” 陸兖公為同州刺史,有家僮遇參軍不下馬,參軍怒,欲賈其事,鞭背見血,入白兖公曰:“卑吏犯某,請去官。
”公従容謂曰:“奴見官人不下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參軍不測而退。
劉迅著《六說》,以探聖人之旨。
惟《說易》不成,行于代者五篇而已。
識者伏其精峻。
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時在東都。
因宮中有怪,明日召宰相,欲西幸。
裴稷山、張曲江谏曰:“百姓場圃未畢,請待冬中。
”是時李林甫初拜相,竊知上意,及班旅退,佯為蹇步。
上問:“何故腳疾?”對曰:“臣非腳疾,願獨奏事。
”乃言:“二京,陛下東西宮也。
将欲駕幸,焉用擇時假有妨于刈獲,則獨可蠲免沿路租稅。
臣請宣示有司,即日西幸。
”上大悅,自此駕至長安,不複東矣。
旬月,耀卿、九齡俱罷,而牛仙客進焉。
開元末,西國獻獅子,至長安西道中,系于驿樹,樹近井,獅子哮吼,若不自安。
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
裴旻為龍華軍使,守北平。
北平多虎,旻善射,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
因憩山下,四顧自若。
有一老父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
将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
”旻曰:真虎安在乎?”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裡,往往有之。
”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果有真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
旻馬辟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
自此慚愧,不複射虎。
天寶中,天下屢言聖祖見,因以四子列學官,故有僞為《庚桑子》者,其辭鄙俚,非聖賢書。
李白在翰林,多沈飲。
玄宗令撰樂辭,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
後對禦,引足令高力士脫靴,上命小閹排出之。
張垍、張均兄弟俱在翰林。
垍以尚主,獨賜珍玩,以誇于均。
均笑曰:“此乃婦翁與女婿,固非天子賜學士也。
” 王維好釋氏,故字摩诘。
立性高緻,得宋之問辋川别業,山水勝絕,今清源寺是也。
維有詩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英華集》中詩也。
”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鹦。
”李嘉祐詩也。
張旭草書得筆法,後傳崔邈、顔真卿。
旭言:“始吾見公主擔夫争路,而得筆法之意。
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旭飲酒辄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揾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颠”。
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複得。
後輩言筆劄者,歐、虞、褚、薛,或有異論,至張長史,無間言矣。
李陽冰善小篆,自言:“斯翁之後,直至小?生。
曹嘉、蔡邕,不足言也。
”開元中,張懷瓘撰《書斷》,陽冰、張旭并不及載。
绛州有碑,篆字與古文不同,頗為怪異。
李陽冰見而寝處其下,數日不能去。
驗其文是唐初,不載書者姓名,碑上有“碧落”二字,人謂之“碧落碑”。
梨園弟子有胡雛者,善吹笛,尤承恩寵。
嘗犯洛陽令崔隐甫,已而走入禁中。
玄宗非時托以他事,召隐甫對,胡雛在側。
指曰:“就卿乞此,得否?”隐甫對曰:“陛下此言是輕臣,而重樂人也。
臣請休官。
”再拜将出。
上遽曰:“朕與卿戲耳!”遂令曳出,才至門外,産立杖殺之。
俄頃有敕釋放,已死矣。
乃賜隐甫絹百匹。
王積薪棋術功成,自謂天下無敵。
将遊京師,宿于逆旅。
既滅燭,聞主人媪隔壁呼其婦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曰:“諾。
”媪曰:“第幾道下子矣。
”婦曰:“第幾道下子矣。
”各言數十。
媪曰:“爾敗矣。
”婦曰:“伏局。
”積薪暗記,明日複其勢,意思皆所不及也。
韋陟有疾,房太尉使子弟問之。
延人卧内,行步悉藉茵毯。
房氏子弟襪而後登,侍婢皆笑。
舉朝以韋氏貴盛,房氏清儉,俱為美談。
王維畫品妙絕,于山水平遠尤工。
今昭國坊庾敬休屋壁有之。
人有畫《奏樂圖》,維熟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