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站站長有交情,這兩三天我去大阪托他買票吧。
” 悅子希望從彌吉的嘴裡探聽的不是這件事。
她考慮的是另一樁事情。
這種莫大的隔閡,讓差點跪在彌吉跟前、依賴彌吉幫助的悅子的心冷卻了。
她後悔自己剛才把熱乎乎的手掌伸向彌吉。
這手掌解開了繃帶後,依然疼痛,就像灰燼幹冒煙似的。
“去東京之前,我有件事求你。
希望你在三郎去天理不在期間,把美代給辭掉!” “這有點不講理鑼。
” 彌吉并不驚訝。
病人在嚴冬時節想看籬開劍,誰會愕然呢? “辭掉美代,你打算幹什麼呢?” “我隻覺得由于美代的緣故,我害了這場病,才這麼痛苦,太不值得。
有哪戶人家會把害得主人生病的女傭仍繼續留在家裡的呢?這樣下去,也許我會被美代折磨死的。
不辭掉美代的話,就等于爸爸要間接把我殺掉哕。
要麼是美代,要麼是我,總得有一個人離開這裡。
如果你願意讓我離開,我明兒就到大阪去找工作。
” “你把問題說得太嚴重了。
美代沒有過錯,硬将她攆走,輿論也不會答應啊。
” “那麼,好吧,我走。
我也不願意再呆在這裡了。
” “所以我說,讓我們遷到東京去嘛。
” “同爸爸一起去嗎?” 23 這句話本來不含任何意義的色調,但在彌吉聽起來,它卻反而使下面的話頭具有一種可以促使他不安的想象的力量。
這身穿方格花紋睡衣的老人,為了不讓悅子繼續說下去,便從自己的睡鋪饅慢膝行至悅子那邊去。
悅子把薄棉睡衣披在身上,不讓彌吉靠近。
她毫不動搖的雙眸,直勾勾地盯視着彌吉的眼睛。
面對她一言不發,面對她那沒有厭惡、沒有怨恨,也沒有傾訴愛的滾圓的雙眸,彌吉有點畏縮了。
“不願意,不願意!”悅子用低沉而沒有感情的聲音說,“直到解雇美代為止,我都不願意!” 悅子在什麼地方學到這種拒絕的呢?生這場病之前,通常她一感到彌吉向她膝行過來時就立即閉上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閉上雙眼的悅子的周圍、在她的肉體的周圍進行的。
對悅子來說,所謂外界發生的事,也包含着在自己的肉體上進行的事。
悅子的外部是從哪兒開始的呢?懂得這種微妙操作的女人的内部,最終會包含着一種宛如被禁閉、被窒息的爆炸物似的潛在力量。
緣此,悅子看見彌吉的這副狼狽相,感到格外的滑稽。
“對于任性的姑娘,簡直令人傷腦筋,真沒法子啊。
你愛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你想趁三郎不在家,把美代攆走就攆走好哕。
不過……” “三郎嗎?” “三郎也不會溫順地就此罷休的吧。
” “三郎會走的呀!”悅子明确地說。
“他一定會随美代之後走的呀!他們兩人在相愛……我就是想在沒有人的命令下讓三郎主動離開,才想到解雇美代的。
對我來說,最好的狀況還是三郎離開這裡。
可是,我怎麼也難以說出口,太難堪了。
“ “我們最終取得一緻的意見了。
”彌吉說。
這時,通過岡町站的末班特别快車的汽笛聲劃破了夜靜的氣氛。
按謙輔所說,悅子的燒傷和感冒,是類似逃避兵的性質;論逃避征兵役,我是老前輩,我說的一定沒錯。
他笑着如是說。
就這樣,悅子得以免除勞動,再加上不能讓妊娠四個月的美代幹重活兒,杉本家僅有二反。
的地,從割稻、刨薯、除草乃至收獲水果等重擔,今年自然而然都落在謙輔的肩上。
他依然是一個勁兒地嘟哝。
不服氣,一邊懶洋洋地幹活兒。
土地改革前,這塊包袱皮般大小的、本是瞞稅的黑地,如今也被迫分攤繳納糧食了。
三郎把平時的天理之行往後推遲,認真拼命地勞動。
收水果的工作大緻上結束了。
收獲期間,還賣力刨薯、秋耕和除草。
在秋日晴朗的天空下勞動,他曬得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早熟,是個身健力壯的青年。
他的理平頭的頭部,有着小公牛的頭那樣的充實感。
他收到過一封來自不太熟悉的農村姑娘的情書,使他越想越苦惱。
他笑着将情書念給了美代聽。
再收到另一姑娘的情書時,他就沒有告訴美代了。
這樣做,倒不是想有所隐瞞,不是去相會,也不是回信了,而是天生寡言的秉性,使他這時沉默不語。
但是,對三郎來說,好歹這是新鮮的經驗。
對悅子來說,要是她洞察到三郎知道自己被人所愛,那理應成為其重要的契機。
三郎漠然地思考着有關自己給予外部的影響。
過去,對他來說,外部不是一面鏡子,而是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僅此而已。
這新鮮的經驗,同秋陽曬黑了他的額頭和臉頰相輔相成,給他的态度帶來了前所未見的微妙的青春的驕傲。
由于愛情的敏感,美代也察覺到了這種變化。
但是,她卻把它解釋為這是三郎對自己采取的不愧為丈夫的态度。
十月二十五日早晨,三郎身穿彌吉送的舊西服和草黃褲子,腳蹬悅子送的襪子和運動鞋,一派盛裝打扮,啟程了。
他的旅行包是走讀生用的粗糙的帆布挎包。
“去跟令堂商量結婚的事吧。
把令堂帶來,讓她看看美代。
我們可以讓她留宿兩三天。
”悅子說。
這是常理的事,悅子為什麼要這樣叮囑呢?她自己也不知道。
難道是為了把自己逼到進退維谷的境地,需要這樣的措詞?還是考慮到被帶來的三郎的母親看不到最關鍵的兒媳婦而感到茫然,發生可怕的事态,才試圖打消自己的原意? mpanel(1); 悅子将前去彌吉房間告别的三郎攔在走廊上,快嘴地隻說了這麼幾句話。
“是。
謝謝。
” 三郎即将上路,十分興奮,有點沉不住氣,在目光的閃爍中表現出一種誇張了的感謝。
他一反常态,一本正經地凝望着悅子的臉。
悅子祈盼着他握手,祈盼着他壯實的胳膊的擁抱。
她情不自禁,想把燒傷剛愈的右手伸過去。
然而,又顧慮傷痕的感觸會給他的手掌留下不快的記憶,也就控制住了。
瞬間不知所措的三郎,再次留下了快活的含笑的眨眼,轉身便急匆匆地離開了走廊。
“那背包很輕吧。
簡直像去上學啊!悅子在他背後說了這麼一句。
美代獨自把三郎一直送到橋那邊的入口處。
這是權利。
悅子清清楚楚地目送着這個權利。
三郎來到石闆路下坡的台階上,再次回頭向走到庭院的彌吉和悅子行了舉手禮。
三郎的背影已經掩映在開始着上顔色的楓林裡,但他微笑露出的牙齒依然鮮明地印在悅子的腦海裡。
是美代打掃室内衛生的時刻了,。
約莫過了五分鐘,她才無精打采地從鋪滿透過樹葉間隙篩落下來的陽光的石階登了上來。
“三郎走了吧。
”悅子問了一句毫無意義的話。
“是,走了。
”美代也回答了一句毫無意義的話。
她露出一副簡直不知是喜還是悲的無動于衷的表情。
目送三郎的時候,悅子心中掀起了一股帶柔情的動搖和反省的情緒。
痛切的内疚、罪過的思緒充滿了體内。
她甚至考慮是否撤銷解雇美代的計劃。
然而,悅子一看見折回來的美代那副早已沉下心來同三郎度日的極其安心的神色,就不禁火冒三丈。
于是,她又輕易地回到了最初的堅決的信念上來。
絕對不該撤銷自己的計劃。
24 “三郎回來啦!剛才我在二樓看見他從府營住宅那邊抄田間近路走回來哪。
真奇怪,隻有他一人。
看不見他母親的身影。
” 千惠子急忙前來向正在做飯的悅子及時反映了這種情況,是在天理大祭祀翌日,即二十七日的傍晚時分。
悅子将鐵篦子架在炭爐上烤秋青花魚。
聽了這番話,她就将放上魚的鐵篦子置在旁邊的闆上,爾後在火上坐了鐵壺。
這種沉靜的動作,有點誇張,似乎要使自己的感情合乎規範。
然後,她站起身來,催促着千惠子和她一起上二樓去。
兩個女人急匆匆地登上了樓梯。
“三郎這小子簡直叫人不得安甯啊!”謙輔說。
他正在躺着讀阿納托爾。
法朗士的小說。
不大一會兒,他又受到悅子和千惠子的熱心的引誘,走到窗邊同這兩個女人并排地站着。
府營住宅兩側的森林盡頭,夕陽已經半隐半沒。
蒼穹的晚霞,嫣紅似爐火。
地裡已經基本收割完畢,從田間小路邁着穩健步伐走過來的人影,的确是三郎。
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呢?他按照預定的日子、預定的時間回來了嘛。
他的影子伸向斜斜的前方。
挎包晃蕩,幾乎從他的肩上滑落下來,他像中學生似地用一隻手将它按住。
他沒有戴帽,
” 悅子希望從彌吉的嘴裡探聽的不是這件事。
她考慮的是另一樁事情。
這種莫大的隔閡,讓差點跪在彌吉跟前、依賴彌吉幫助的悅子的心冷卻了。
她後悔自己剛才把熱乎乎的手掌伸向彌吉。
這手掌解開了繃帶後,依然疼痛,就像灰燼幹冒煙似的。
“去東京之前,我有件事求你。
希望你在三郎去天理不在期間,把美代給辭掉!” “這有點不講理鑼。
” 彌吉并不驚訝。
病人在嚴冬時節想看籬開劍,誰會愕然呢? “辭掉美代,你打算幹什麼呢?” “我隻覺得由于美代的緣故,我害了這場病,才這麼痛苦,太不值得。
有哪戶人家會把害得主人生病的女傭仍繼續留在家裡的呢?這樣下去,也許我會被美代折磨死的。
不辭掉美代的話,就等于爸爸要間接把我殺掉哕。
要麼是美代,要麼是我,總得有一個人離開這裡。
如果你願意讓我離開,我明兒就到大阪去找工作。
” “你把問題說得太嚴重了。
美代沒有過錯,硬将她攆走,輿論也不會答應啊。
” “那麼,好吧,我走。
我也不願意再呆在這裡了。
” “所以我說,讓我們遷到東京去嘛。
” “同爸爸一起去嗎?” 23 這句話本來不含任何意義的色調,但在彌吉聽起來,它卻反而使下面的話頭具有一種可以促使他不安的想象的力量。
這身穿方格花紋睡衣的老人,為了不讓悅子繼續說下去,便從自己的睡鋪饅慢膝行至悅子那邊去。
悅子把薄棉睡衣披在身上,不讓彌吉靠近。
她毫不動搖的雙眸,直勾勾地盯視着彌吉的眼睛。
面對她一言不發,面對她那沒有厭惡、沒有怨恨,也沒有傾訴愛的滾圓的雙眸,彌吉有點畏縮了。
“不願意,不願意!”悅子用低沉而沒有感情的聲音說,“直到解雇美代為止,我都不願意!” 悅子在什麼地方學到這種拒絕的呢?生這場病之前,通常她一感到彌吉向她膝行過來時就立即閉上眼睛。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閉上雙眼的悅子的周圍、在她的肉體的周圍進行的。
對悅子來說,所謂外界發生的事,也包含着在自己的肉體上進行的事。
悅子的外部是從哪兒開始的呢?懂得這種微妙操作的女人的内部,最終會包含着一種宛如被禁閉、被窒息的爆炸物似的潛在力量。
緣此,悅子看見彌吉的這副狼狽相,感到格外的滑稽。
“對于任性的姑娘,簡直令人傷腦筋,真沒法子啊。
你愛怎麼着就怎麼着吧。
你想趁三郎不在家,把美代攆走就攆走好哕。
不過……” “三郎嗎?” “三郎也不會溫順地就此罷休的吧。
” “三郎會走的呀!”悅子明确地說。
“他一定會随美代之後走的呀!他們兩人在相愛……我就是想在沒有人的命令下讓三郎主動離開,才想到解雇美代的。
對我來說,最好的狀況還是三郎離開這裡。
可是,我怎麼也難以說出口,太難堪了。
“ “我們最終取得一緻的意見了。
”彌吉說。
這時,通過岡町站的末班特别快車的汽笛聲劃破了夜靜的氣氛。
按謙輔所說,悅子的燒傷和感冒,是類似逃避兵的性質;論逃避征兵役,我是老前輩,我說的一定沒錯。
他笑着如是說。
就這樣,悅子得以免除勞動,再加上不能讓妊娠四個月的美代幹重活兒,杉本家僅有二反。
的地,從割稻、刨薯、除草乃至收獲水果等重擔,今年自然而然都落在謙輔的肩上。
他依然是一個勁兒地嘟哝。
不服氣,一邊懶洋洋地幹活兒。
土地改革前,這塊包袱皮般大小的、本是瞞稅的黑地,如今也被迫分攤繳納糧食了。
三郎把平時的天理之行往後推遲,認真拼命地勞動。
收水果的工作大緻上結束了。
收獲期間,還賣力刨薯、秋耕和除草。
在秋日晴朗的天空下勞動,他曬得黝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早熟,是個身健力壯的青年。
他的理平頭的頭部,有着小公牛的頭那樣的充實感。
他收到過一封來自不太熟悉的農村姑娘的情書,使他越想越苦惱。
他笑着将情書念給了美代聽。
再收到另一姑娘的情書時,他就沒有告訴美代了。
這樣做,倒不是想有所隐瞞,不是去相會,也不是回信了,而是天生寡言的秉性,使他這時沉默不語。
但是,對三郎來說,好歹這是新鮮的經驗。
對悅子來說,要是她洞察到三郎知道自己被人所愛,那理應成為其重要的契機。
三郎漠然地思考着有關自己給予外部的影響。
過去,對他來說,外部不是一面鏡子,而是可以自由馳騁的空間,僅此而已。
這新鮮的經驗,同秋陽曬黑了他的額頭和臉頰相輔相成,給他的态度帶來了前所未見的微妙的青春的驕傲。
由于愛情的敏感,美代也察覺到了這種變化。
但是,她卻把它解釋為這是三郎對自己采取的不愧為丈夫的态度。
十月二十五日早晨,三郎身穿彌吉送的舊西服和草黃褲子,腳蹬悅子送的襪子和運動鞋,一派盛裝打扮,啟程了。
他的旅行包是走讀生用的粗糙的帆布挎包。
“去跟令堂商量結婚的事吧。
把令堂帶來,讓她看看美代。
我們可以讓她留宿兩三天。
”悅子說。
這是常理的事,悅子為什麼要這樣叮囑呢?她自己也不知道。
難道是為了把自己逼到進退維谷的境地,需要這樣的措詞?還是考慮到被帶來的三郎的母親看不到最關鍵的兒媳婦而感到茫然,發生可怕的事态,才試圖打消自己的原意? mpanel(1); 悅子将前去彌吉房間告别的三郎攔在走廊上,快嘴地隻說了這麼幾句話。
“是。
謝謝。
” 三郎即将上路,十分興奮,有點沉不住氣,在目光的閃爍中表現出一種誇張了的感謝。
他一反常态,一本正經地凝望着悅子的臉。
悅子祈盼着他握手,祈盼着他壯實的胳膊的擁抱。
她情不自禁,想把燒傷剛愈的右手伸過去。
然而,又顧慮傷痕的感觸會給他的手掌留下不快的記憶,也就控制住了。
瞬間不知所措的三郎,再次留下了快活的含笑的眨眼,轉身便急匆匆地離開了走廊。
“那背包很輕吧。
簡直像去上學啊!悅子在他背後說了這麼一句。
美代獨自把三郎一直送到橋那邊的入口處。
這是權利。
悅子清清楚楚地目送着這個權利。
三郎來到石闆路下坡的台階上,再次回頭向走到庭院的彌吉和悅子行了舉手禮。
三郎的背影已經掩映在開始着上顔色的楓林裡,但他微笑露出的牙齒依然鮮明地印在悅子的腦海裡。
是美代打掃室内衛生的時刻了,。
約莫過了五分鐘,她才無精打采地從鋪滿透過樹葉間隙篩落下來的陽光的石階登了上來。
“三郎走了吧。
”悅子問了一句毫無意義的話。
“是,走了。
”美代也回答了一句毫無意義的話。
她露出一副簡直不知是喜還是悲的無動于衷的表情。
目送三郎的時候,悅子心中掀起了一股帶柔情的動搖和反省的情緒。
痛切的内疚、罪過的思緒充滿了體内。
她甚至考慮是否撤銷解雇美代的計劃。
然而,悅子一看見折回來的美代那副早已沉下心來同三郎度日的極其安心的神色,就不禁火冒三丈。
于是,她又輕易地回到了最初的堅決的信念上來。
絕對不該撤銷自己的計劃。
24 “三郎回來啦!剛才我在二樓看見他從府營住宅那邊抄田間近路走回來哪。
真奇怪,隻有他一人。
看不見他母親的身影。
” 千惠子急忙前來向正在做飯的悅子及時反映了這種情況,是在天理大祭祀翌日,即二十七日的傍晚時分。
悅子将鐵篦子架在炭爐上烤秋青花魚。
聽了這番話,她就将放上魚的鐵篦子置在旁邊的闆上,爾後在火上坐了鐵壺。
這種沉靜的動作,有點誇張,似乎要使自己的感情合乎規範。
然後,她站起身來,催促着千惠子和她一起上二樓去。
兩個女人急匆匆地登上了樓梯。
“三郎這小子簡直叫人不得安甯啊!”謙輔說。
他正在躺着讀阿納托爾。
法朗士的小說。
不大一會兒,他又受到悅子和千惠子的熱心的引誘,走到窗邊同這兩個女人并排地站着。
府營住宅兩側的森林盡頭,夕陽已經半隐半沒。
蒼穹的晚霞,嫣紅似爐火。
地裡已經基本收割完畢,從田間小路邁着穩健步伐走過來的人影,的确是三郎。
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呢?他按照預定的日子、預定的時間回來了嘛。
他的影子伸向斜斜的前方。
挎包晃蕩,幾乎從他的肩上滑落下來,他像中學生似地用一隻手将它按住。
他沒有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