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常委會

關燈
石存山開車送段玉芬走了,丁能通與衣雪難得在一起散散步,兩個人手牽手沿着青年大街緩步而行。

    每到一個小廣場便鑼鼓喧天唢呐聲聲,大秧歌已經潛移默化地深入到了東州百姓的生活。

    大老婆,小媳婦,三彎九動十八态,一舉手、一投足,風情萬種,看的人心旌蕩漾,意亂神迷。

     “能通,在北京呆慣了,是不是感覺東州像個大堡子。

    ” “雪兒,你别看大秧歌土,但是土得有韻味,土得比臭豆腐的味還濃。

    ” “東州确實土得比臭豆腐的味還濃,濃得讓人聞了受不了,真該換個地方活活。

    ” “雪兒,要不我想點辦法把你調到北京,省得我整天打光棍兒。

    ” “北京有什麼好,我看你在北京呆了兩三年,變得一身京油子味兒,能通,為了孩子,我想和兒子移民。

    ” “去哪兒?” “去加拿大,我們電視台好幾個同事都把孩子送到加拿大讀書了,你在北京見的世面大,求這方面的朋友想想辦法呗!”丁能通沒想到衣雪突然有了和孩子移民的想法,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

     “雪兒,我覺得你的工作不錯,移民的事應該慎重,再說你和孩子走了,我怎麼辦呢?” “要麼你幹脆辭職和我們一起走。

    ” “不行,不行,我在國内幹得好好的,辭職多可惜!” “我不管,反正你得想辦法把我和孩子辦出去。

    ” “雪兒,你容我好好想一想。

    ” 正所謂久别勝新婚,衣雪想男人想得不得了,但是丁能通太累了,似乎公糧不足,但是女人是用來哄的,哄女人也是丁能通的拿手好戲。

     今晚衣雪格外溫柔,像小羊羔一樣,兩個人躺在床上,衣雪含着丁能通的棍棍不肯放嘴,丁能通終于被搞得如幹柴着了火,脹得跟擀面杖一樣,以至于塞進去時,衣雪疼得大叫一聲。

     東州市第五屆國際秧歌節破天荒地遭遇了滑鐵盧,辦秧歌節的宗旨是“秧歌搭台,經濟唱戲,”但是秧歌台搭得挺好,經濟戲卻沒唱好,招商情況不理想,大項目寮寮無幾,協議隻簽下幾個億人民币。

     市委書記王元章心情很沉重,在市委常委會議室,肖鴻林一言不發,王元章一根接一根地抽煙,還是李為民打破了僵局。

     “元章同志,我覺得這次常委會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這幾年在辦秧歌節上的得失,不能再這樣蠻幹下去了,其實,這幾年廣大幹部群衆對辦秧歌節的意見不少,可元章同志,你就是聽不進去,以至于造成今天勞民傷财的被動局面。

    ”李為民說話一向對事不對人,王元章習慣了,并不介意。

     “我同意為民同志的意見,我們講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什麼是文化,一切經濟行為的終點都是文化。

    但這樣的文化是先進的,我們不能說秧歌節作為鄉土文化的一種不健康,但是起碼代表不了我們這個五十多年來發展起來的老工業基地,文化是高雅的,但是搞不好也會給我們設下陷阱,東州文化的魂是什麼,值得深思,但絕對不是秧歌。

    ”市人大主任趙國光情緒激動地說。

     “我不同意國光同志的意見,”市政協主席張寶昌說,“我承認這屆秧歌節辦得不太成功,原因有很多,我看最主要的就是一些人瞧不起鄉土文化,同志們,鄉土文化是我們的骨髓呀!這幾年我們通過舉辦秧歌節讓全國甚至世界了解了東州、關注了東州,成就了許多大項目,更開掘了全市的旅遊資源,應該說秧歌節對這幾年東州的發展功不可沒。

    ” “張主席的心情可以理解,”李為民平和地說道,“讓我說,靠秧歌是振興不了老工業基地的,我們這些年名堂搞了不少,什麼項目年,工業年,結構調整年,還有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