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十六回 定香榭兩美侍華筵 夢遊仙七言聯雅句

關燈
話說癡珠養病并州,轉瞬判年,免不得出來酬應。

    這日來了三個同鄉:一個餘觀察名诩,字黻如;一個候補刺史留積蔭,字子善;一個候補郡丞晏傳薪,字子秀。

    四人正在會叙,荷生随來,坐了一會,三人先去。

    荷生便道起失約的緣故,就訂癡珠十四愉園小飲,且囑攜秋痕同去,就也走了。

    此時一院秋陰,非複驕陽亭午,癡珠便吩咐套車,來訪秋痕,将荷生相邀并請的人,備細說給秋痕知道,就找谡如去了。

     到了次早,癡珠坐車來邀秋痕,秋痕正在梳頭。

    癡珠就在妝台邊坐下,瞧了一會。

    見有一張宣紙、一付蠟箋,擱在架上,便說道:“你這屋裡卻沒有橫額,我和你寫吧。

    ”說畢,就将宣紙、蠟箋一齊取下。

    秋痕要将墨來磨,癡珠說道:“你隻管妝掠,我自己磨吧。

    ”于是仍坐在妝台邊,一邊磨墨,一邊看秋痕掠鬓擦粉,笑道:“水晶簾下看梳頭,想元微之當日也不過如此。

    ”秋痕笑道:“我卻不準你學他。

    ”癡珠微微一笑,将宣紙裁下一幅,蘸筆橫寫。

    秋痕瞧着是“仙韶别館”四字。

    癡珠又将蠟箋展開一看,是四尺的,要寫八字,便勻了字數,教丫鬟按着紙,提筆寫道: 灼若芙蕖,贈之芍藥; 化為蝴蝶,竊比鴛鴦。

     一邊款書“博秋痕女史一粲”,一邊書“東越癡珠”。

     恰好秋痕換完衣服出來,癡珠笑道:“我這惡劣書法,不像你袅袅婷婷,留着做個記念吧。

    ”秋痕笑道:“我也不曉得好不好,隻人各有體,這是你的字,總是讀書人的筆意。

    ”癡珠一笑,便叫人前往愉園探聽荷生到未。

    回說:“韓師爺來了。

    ”癡珠将車讓秋痕坐,自己跨轅,赴愉園來。

     保兒傳報進去。

    到了第二層月亮門,見荷生含笑迎出來,就攜着秋痕手,讓癡珠進去。

    癡珠笑道:“我如今總要人雙請。

    ”秋痕也笑着說道:“我見面不請安了。

    ”于是小丫鬟領着路,癡珠緩緩的跟着走,說道:“這園子布置,倒也講究。

    ”進了第二層月亮門,轉過東廊,見船室正面挂着一張新橫額,是“不系舟”三字;闆聯集句一付,是: 由來碧落銀河畔;隻在蘆花淺水邊。

     便說道:“這船室我聽說是采秋藏書之所。

    ”因走進來,荷生、秋痕也陪着瞧過,前後三層,缥缃萬軸。

    荷生便把西北蕉葉門推開,引二人出來。

    小丫鬟聽見響,就從橋亭轉到西廊伺候。

     癡珠、秋痕望那水榭:東西南三面環池,水磨楠木雕欄,檐下俱張碧油大綢的卷篷,垂着白绫飛沿,兩邊各挂一個小金鈴。

    池内荷花正是盛開之際,卻也有紅衣半卸、露出蓮房來的。

    空闊處綠葉清波,湛然無滓。

    靠着欄幹,擺着都是斑竹桌椅。

    正面接着上屋前檐,左右挂着六尺寬兩領銅絲穿成的簾子。

    荷生即讓癡珠坐下,自己和秋痕對面相陪。

    癡珠早聞環佩之聲來從簾外,曉得采秋出來了,便從簾内望将出去:山花寶髻,都非倚市之妝;石竹羅衣,大有驚鴻之态,不覺惘然。

    看見秋痕站起身來,就也站起來。

     采秋到了簾邊,向秋痕一笑,就請癡珠歸坐,轉身坐在秋痕啟下,說道:“我們初次相見,荷生說過‘不請安,不稱老爺’。

    ”癡珠道:“我也直呼‘采秋’,不說套話了。

    本來名士即是美人前身,美人即名士小影,謝希孟《鴛鴦樓記》……”正往下說,外頭報說:“梅、歐兩位老爺來了!”彼此方通款愫,洪紫滄也來了。

    癡珠都系初見,又不免周旋一番。

    以後談笑起來,大家性情僅是亢爽一派的,就也十分浃洽。

     停一會,荷生道:“清興如此,何不小飲?”遂叫人擺席。

    癡珠首坐,次紫滄,次小岑,次劍秋,荷生一人打橫上坐,秋痕、采秋兩人打橫下坐。

    今日酒肴器皿,件件是并州不經見的。

    七人慢慢的淺斟緩酌,雄辯高談,觥籌交錯,履舄往來,極盡雅集之樂。

    已而玉山半頹,海棠欲睡:也有閑步的,也有散坐的,也有向船室中倚炕高卧的。

    此時丫鬟們撤去殘肴,備上香茗鮮果,大家重聚水榭。

    采秋與劍秋對弈,小岑觀局。

    癡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