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五回 華嚴庵老衲解神簽 草涼驿歸程驚客夢

關燈
上回書說的是荷生東平回部。

    那時正癡珠西人蜀川,天寒歲暮,遊子鄉關之感,風人屺岵之思,麇至沓來,頓覺茅店雞聲,草橋月色,觸目驚心,無複曩時興緻。

    行次寶雞,遇一故人,詢及行蹤,因言節度田公于十月按奉命移廣,已見邸抄,且有“不必來京請訓”之語。

    癡珠意緒,愈覺無聊,想道:“人生遇合,自有定數。

    倒是蜀中風景甲于寰區,自古詩人流寓其地,閱曆一番,也不負負。

    ”癡珠自此人益門,度大散關,寓意山水,日紀一詩,轉也擺脫一切。

     這日到了廣漢,廣漢守郭公,系癡珠郎舅至戚,迎至署中。

    十年分手,萬裡聚頭,這一夕情話,比西安王漱玉家又是一樣款洽。

    癡珠借此度過殘年,飲薛濤之酒,鬥花蕊之詩,客邊亦不寂寞。

    韶光荏苒,轉瞬是二月初旬了。

    始而傳聞道賊竄人建昌,逼近東越,繼而傳聞上遊失守,會城危在旦夕。

    癡珠與郭公俱有老親,聞此信息,何等張皇。

    到三月杪,郭家安信到了,癡珠不得家中一字,如何放心?便差人查探由湖人廣之路。

    差人回報:“黃州道梗,田公現在留滞長沙。

    ”癡珠急得沒法,因想往華嚴庵求簽,指示去路。

     原來廣漢有一華嚴庵,系太史金公兆劍之妻馮燕娘所立。

    燕娘聰穎絕輪,年十九,歸太史,蜀人比之趙松雪夫婦。

    逾年,太史車,燕娘不茹葷,奉姑以居。

    逾年,姑又卒,燕娘遂祝發奉佛,高坐禅床,足不出戶者三十年。

    由靜生定,由定生慧,一切過去未來之事,洞照無遺。

    因此把所居舍為華嚴庵,就菩薩前神簽,指示善男信女迷途,法号蘊空。

    癡珠前此曾往瞻仰,值蘊空朝峨眉去了,隻撰一聯镌闆,送人方丈懸挂。

    其聯雲: 也曾續史,也曾續經,瞻落落名山,博議書成,竹素雙栖留隻影; 未敢言仙,未敢言佛,歎茫茫孽海,大家身在,柏舟一葉引迷津。

     蘊空由峨眉回來,見了此聯,也還點頭稱好。

     這回癡珠因要求簽,先期齋戒,于四月初一日清早,洗心滌慮,向華嚴庵來。

    到了山門,便有齋婆迎接上殿拈香。

    癡珠磕了頭,跪持簽筒,默禱一番,将簽簡搖了幾搖,落下第十三簽來。

    重複磕頭起來,問過信箋,便有齋婆送過簽譜。

    癡珠看頭一句是:“如此江湖不可行”,想道:“這樣湖南走不得了!”又看下句是:“且将來路作歸程。

    ”想道:“還要由山、陝走哩。

    ”再看底下兩句是“孤芳自賞陶家菊,一院秋心夢不成。

    ”想道:“這是怎說?” 沉吟一會,重整衣冠,又跪下磕了三個頭,默祝一番,重求一簽。

    檢出簽譜,看頭一句是:“故園歸去已無家”,便不知不覺流下淚來。

    又看下句是:“傾蓋程生旦駐車。

    ”自語道:“這是遇着什麼人留我哩?”再往下看去,是:“款月何如春月好,青衫自古恨天涯!”癡珠想道:“這也不是好消息。

    ” 正在疑慮,隻見殿後一個老尼,年紀七十以外,扶着侍者,慢慢踱過來。

    齋婆侍立一邊,老尼便向癡珠合掌道:“居士何來?”癡珠急忙回禮道:“比邱即蘊空法師麼?”便一一通了姓名。

    老尼笑道:“前蒙居士過訪,老衲朝山去了,有失迎候。

    轉承惠賜長聯,-(上隐下木)括老衲一生行實,令人心感。

    ”癡珠說道:“久欽清節,且仰禅宗,正想向方丈頂禮慈雲,将簽意指示,不意比邱轉出來了。

    ”說畢,便将簽譜帖子遞過,蘊空接着,瞧了一瞧道:“頭一簽,上二句居士自然明白了,下二句後來自有明驗,大約居士與‘陶家菊’另有一番因果。

    第二簽,首一句且不必疑慮,大抵秋菊春蘭,各極其勝。

    究竟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