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十八回 冷雨秋深病憐并枕 涼風天末緣證斷钗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七月十六後,秋雨連綿,淅瀝之聲,竟日竟夜。
荷生心中抑郁,又冒了涼,便覺意懶神疲,飯食頓減。
正在聽雨無聊,忽見青萍拿了一封信來,說是:“歐老爺差人冒雨送來,要回信呢。
”荷生接過手來,覺得封面行書字迹姿緻天然,不似劍秋拘謹筆迹,因想道:“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
劍秋行書,日來竟長進了!”即拆開一看,第一行是《病中吟》三字,急瞧末行,是“杜夢仙呈草”五字。
心中倒覺跳了一跳,便将那詩細看過: 徒勞慈母勸加餐,一枕凄清夢不安。
病骨難銷連夜雨,悉魂獨擁五更寒。
沉沉官閣音塵渺,曆曆更籌藥火殘。
漸覺朱顔非昔比,曉來鏡影懶重看。
看畢,便問青萍道:“來人呢?”青萍道:“這是門上傳進來。
”荷生道:“你去叫來人候一候,我即寫回信。
”青萍出去,荷生又看了一遍,方才研墨劈箋,想要和詩,奈意緒無聊,便提筆寫了數字,疊成小方勝,用上圖章,命青萍親交來人,說:“四下鐘準到。
” 此時已有兩下鐘。
青萍出去,荷生忙将本日現行公事勾當。
恰好雨也稍停了,便吩咐套車,一徑向愉園來。
途間隻覺西風吹面,涼透衣襟,身上雖穿着重棉,尚嫌單薄。
進了園門,隻見黃葉初添,荷衣已卸。
走過水榭,門窗盡掩,悄無人聲,便徑由西廊轉入春鏡樓。
聽樓上宛宛轉轉的嬌吟,便悄悄步入屋子,隻聽采秋吟道: “早是雁兒天氣,見露珠兒奪暑……” 以後便聽不清楚,遂站在樓門下細聽,又聽見微吟道: “門兒重掩,帳兒半垂,人兒不見……” 荷生就說道:“果然,小丫鬟也不見一個!”紅豆向扶梯邊望下,微笑說道:“來了,上來吧!” 這裡荷生剛踏上扶梯,早見采秋站在上面。
荷生便望着說道:“怎的不見數日,竟病了。
”一面說,一面步上扶梯。
見采秋穿一件湖色紡綢夾短襖,米色實地紗薄棉半臂,雲鬟半(身單),煙黛微颦,正如雪裡梅花,比尋常消瘦了幾分,說道:“我也沒有什麼大病,不過身上稍有不快。
”此時荷生已經上樓,便攜着采秋的手道:“你一病竟清減了許多!”采秋接着說道:“我覺你也清減些。
”荷生道:“我今天也有些感冒。
你的詩好得很,隻是過于傷感。
我本來昨天要來看你,奈密折方才拜發。
總是這幾天的雨誤人。
”采秋道:“這幾天的雨實在令人發煩。
”荷生道:“可不是呢。
我正要睡,他又響起來。
” 正說着,隻聽得窗紙籁籁,起了一陣大風,就是傾盆大雨。
電光閃處,一聲霹靂,那小丫鬟捧一碗茶,剛上扶梯,心一驚,手一顫,便吊下去砸得粉碎,不顧命的徑跑上樓來哭了。
采秋、紅豆都愕然問道:“怎的?”那丫鬟吓得不能說話,半晌,才說道:“茶碗給雷打了!”說得三人通笑起來。
紅豆道:“不要胡說,下去再泡一碗,好好端上來吧。
”采秋說道:“難道屋裡隻有你一個人麼?他們通跑那裡去了?替我叫兩個來。
”小丫鬟答應去了。
采秋便向紅豆說道:“這樣大雷,你替我到媽屋裡看看。
再,水榭派的婆子、丫鬟通走開了,這回老爺來,竟沒人知道,你也替我查點一查點。
”紅豆正要移步,采秋道:“等着。
”就向荷生說道:“天快黑了,你的車叫他回去吧。
”荷生沉吟半晌,說道:“也好。
”于是紅豆也下樓去。
采秋坐了這一會,覺得乏了,就向床上躺下,教荷生坐在床沿。
荷生便問起采秋吃的藥,采秋向枕畔取出帖子給荷生瞧,說道:“這地方大夫是靠不住的,他脈理全不講究。
”荷生道:“這地方也自不錯。
”正要往下說,卻來了兩三個小丫鬟。
采秋申饬數句,那一個小丫鬟也沖上茶來。
這一陣大雨過了,猶是蕭蕭瑟瑟的一陣細雨,雷聲轟轟,隻是不住。
丫鬟們已掌上燈來。
荷生走出簾外,見一天黑雲如墨,便說道:“今晚怕還有大雨哩。
”遠遠聽得展聲轉過西廊,望下一瞧,卻是紅豆披着天青油細鬥篷,袅袅而來,因吟道: “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澤如百和香。
” 紅豆望着荷生,含笑問道:“開飯好麼?”荷生道:“我懶吃飯,有粥炖一碗喝吧。
”紅豆道:“娘今日喝防風粥,早炖有了。
”于是擺上飯,采秋勸荷生用些佛手春。
荷生也隻喝一小杯,啜了幾口防風粥。
采秋看着荷生兩頰通紅,說道:“你不爽快麼?”就将手向荷生額上一按,覺得燙手的熱,便說道:“我不曉得你有感冒,寄什麼詩,累你雨地裡趕來,又傷了寒,怎好呢?”荷生道:“我也不覺得怎樣不好,躺躺吧。
”采秋忙替他脫去大衫,伺候躺下,把床實地紗薄棉被蓋上,自己向床裡盤坐,一雙兜羅棉的手,自上及下慢慢的捶。
荷生委實過意不去,說道:“你也是個病人,我反來累你,怎麼好!”采秋道:“不妨。
”于是采秋、紅豆合小丫鬟殷勤服侍。
一下多鐘,荷生汗出,人略松些,方才睡下。
雖陽台春小,巫峽雲封,而玉軟香溫,正不知病相如魂銷幾許。
到了四更,又是一場狂雨直打人紗窗來。
一會,尚有那斷斷續續的檐溜。
不想醒來卻是紅日上
荷生心中抑郁,又冒了涼,便覺意懶神疲,飯食頓減。
正在聽雨無聊,忽見青萍拿了一封信來,說是:“歐老爺差人冒雨送來,要回信呢。
”荷生接過手來,覺得封面行書字迹姿緻天然,不似劍秋拘謹筆迹,因想道:“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
劍秋行書,日來竟長進了!”即拆開一看,第一行是《病中吟》三字,急瞧末行,是“杜夢仙呈草”五字。
心中倒覺跳了一跳,便将那詩細看過: 徒勞慈母勸加餐,一枕凄清夢不安。
病骨難銷連夜雨,悉魂獨擁五更寒。
沉沉官閣音塵渺,曆曆更籌藥火殘。
漸覺朱顔非昔比,曉來鏡影懶重看。
看畢,便問青萍道:“來人呢?”青萍道:“這是門上傳進來。
”荷生道:“你去叫來人候一候,我即寫回信。
”青萍出去,荷生又看了一遍,方才研墨劈箋,想要和詩,奈意緒無聊,便提筆寫了數字,疊成小方勝,用上圖章,命青萍親交來人,說:“四下鐘準到。
” 此時已有兩下鐘。
青萍出去,荷生忙将本日現行公事勾當。
恰好雨也稍停了,便吩咐套車,一徑向愉園來。
途間隻覺西風吹面,涼透衣襟,身上雖穿着重棉,尚嫌單薄。
進了園門,隻見黃葉初添,荷衣已卸。
走過水榭,門窗盡掩,悄無人聲,便徑由西廊轉入春鏡樓。
聽樓上宛宛轉轉的嬌吟,便悄悄步入屋子,隻聽采秋吟道: “早是雁兒天氣,見露珠兒奪暑……” 以後便聽不清楚,遂站在樓門下細聽,又聽見微吟道: “門兒重掩,帳兒半垂,人兒不見……” 荷生就說道:“果然,小丫鬟也不見一個!”紅豆向扶梯邊望下,微笑說道:“來了,上來吧!” 這裡荷生剛踏上扶梯,早見采秋站在上面。
荷生便望着說道:“怎的不見數日,竟病了。
”一面說,一面步上扶梯。
見采秋穿一件湖色紡綢夾短襖,米色實地紗薄棉半臂,雲鬟半(身單),煙黛微颦,正如雪裡梅花,比尋常消瘦了幾分,說道:“我也沒有什麼大病,不過身上稍有不快。
”此時荷生已經上樓,便攜着采秋的手道:“你一病竟清減了許多!”采秋接着說道:“我覺你也清減些。
”荷生道:“我今天也有些感冒。
你的詩好得很,隻是過于傷感。
我本來昨天要來看你,奈密折方才拜發。
總是這幾天的雨誤人。
”采秋道:“這幾天的雨實在令人發煩。
”荷生道:“可不是呢。
我正要睡,他又響起來。
” 正說着,隻聽得窗紙籁籁,起了一陣大風,就是傾盆大雨。
電光閃處,一聲霹靂,那小丫鬟捧一碗茶,剛上扶梯,心一驚,手一顫,便吊下去砸得粉碎,不顧命的徑跑上樓來哭了。
采秋、紅豆都愕然問道:“怎的?”那丫鬟吓得不能說話,半晌,才說道:“茶碗給雷打了!”說得三人通笑起來。
紅豆道:“不要胡說,下去再泡一碗,好好端上來吧。
”采秋說道:“難道屋裡隻有你一個人麼?他們通跑那裡去了?替我叫兩個來。
”小丫鬟答應去了。
采秋便向紅豆說道:“這樣大雷,你替我到媽屋裡看看。
再,水榭派的婆子、丫鬟通走開了,這回老爺來,竟沒人知道,你也替我查點一查點。
”紅豆正要移步,采秋道:“等着。
”就向荷生說道:“天快黑了,你的車叫他回去吧。
”荷生沉吟半晌,說道:“也好。
”于是紅豆也下樓去。
采秋坐了這一會,覺得乏了,就向床上躺下,教荷生坐在床沿。
荷生便問起采秋吃的藥,采秋向枕畔取出帖子給荷生瞧,說道:“這地方大夫是靠不住的,他脈理全不講究。
”荷生道:“這地方也自不錯。
”正要往下說,卻來了兩三個小丫鬟。
采秋申饬數句,那一個小丫鬟也沖上茶來。
這一陣大雨過了,猶是蕭蕭瑟瑟的一陣細雨,雷聲轟轟,隻是不住。
丫鬟們已掌上燈來。
荷生走出簾外,見一天黑雲如墨,便說道:“今晚怕還有大雨哩。
”遠遠聽得展聲轉過西廊,望下一瞧,卻是紅豆披着天青油細鬥篷,袅袅而來,因吟道: “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澤如百和香。
” 紅豆望着荷生,含笑問道:“開飯好麼?”荷生道:“我懶吃飯,有粥炖一碗喝吧。
”紅豆道:“娘今日喝防風粥,早炖有了。
”于是擺上飯,采秋勸荷生用些佛手春。
荷生也隻喝一小杯,啜了幾口防風粥。
采秋看着荷生兩頰通紅,說道:“你不爽快麼?”就将手向荷生額上一按,覺得燙手的熱,便說道:“我不曉得你有感冒,寄什麼詩,累你雨地裡趕來,又傷了寒,怎好呢?”荷生道:“我也不覺得怎樣不好,躺躺吧。
”采秋忙替他脫去大衫,伺候躺下,把床實地紗薄棉被蓋上,自己向床裡盤坐,一雙兜羅棉的手,自上及下慢慢的捶。
荷生委實過意不去,說道:“你也是個病人,我反來累你,怎麼好!”采秋道:“不妨。
”于是采秋、紅豆合小丫鬟殷勤服侍。
一下多鐘,荷生汗出,人略松些,方才睡下。
雖陽台春小,巫峽雲封,而玉軟香溫,正不知病相如魂銷幾許。
到了四更,又是一場狂雨直打人紗窗來。
一會,尚有那斷斷續續的檐溜。
不想醒來卻是紅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