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三十二回 秋心院噩夢警新年 搴雲樓華燈猜雅謎

關燈


    癡珠就也陪賞。

    奈這兩人見癡珠發下賞來,卻走向前:笑道:“你不是韋癡珠老爺麼?我兩人卻不要你賞銀,隻要你贈我們一首詩。

    ”癡珠哈哈大笑道:“這怪不怪,你怎曉得我會做詩哩?”李夫人也笑道:“總是先生詩名傳播得遠,他們也自聞風傾慕。

    ” 癡珠于是招入西院,取出秋痕畫過的折扇,信筆揮來。

    李夫人倚在案頭,見歪歪斜斜寫道: 鳳陽女子有柳青,柳青選婿輕沙陀。

     盤雕結隊蠕蠕主,馳馬快過月氏駝。

     我為革牽躍而起,春風陡觸雄心多。

     可能從我建旗鼓,雕鞍飛-雙蠻靴。

     旄頭指顧忽墜地,嫣然一笑舒流波。

     人生得此聊快意,嗚呼吾意其蹉跎! 再将那一把扇,寫道: 胭脂索我歌,我歌喚奈何!君不見藥師馬,紅拂馱,蕲王鼓,紅玉 撾?龍虎風雲有成例,郁郁居此負名花。

    籲嗟乎!兒女恨填海,英雄呼 渡河。

    會當努力中原事,勿使青春白日空銷磨! 癡珠寫完,擲筆而起。

    李夫人笑道:“先生這兩首詩,好激昂慷慨哩!”癡珠微笑。

     柳青、胭脂謝了又謝。

    秋痕将扇兩邊都蓋了圖章,兩人喜躍而去。

    癡珠留李夫人吃飯,定更後帶阿寶大家走了。

    秋痕便住在西院,自此就不回去。

    牛氏隻教小丫鬟玉環跟定身邊。

    在癡珠免了往來,在牛氏省了供給,這都是兩邊情願之事。

    隻秋痕為着初一早的夢,觸起癡珠華嚴庵的簽,總是悶悶不樂,因向癡珠問起草涼驿夢裡碑記來。

    癡珠從書簏中檢來檢去,總尋不出,就也撂開。

     十四這一天,李夫人接秋痕逛燈去了。

    癡珠一人正在無聊,恰好小岑、劍秋趁着燈月,步行而來,拉着癡珠走了。

    不多時,到了南司街,便人山人海擁擠起來,還夾着些車馬在裡頭。

    三人走路,就不能齊集,癡珠招呼兩人道:“這些燈也沒有什麼好瞧,路又難走,我們到柳巷找荷生罷,還聽得有好燈謎。

    ”劍秋道:“甚好,花神廟也有燈看。

    ”便轉入小巷,慢慢的走。

     一路閑談,小岑道:“荷生這幾天高興得很。

    ”癡珠道:“采秋是臘月甘六抵家,他從初五起,天天在新屋裡催督工程,要趕二十内收整停妥哩。

    ”劍秋道:“他怎的還有工夫制起燈謎?”小岑道:“荷生住了搴雲樓,适值花神廟今年是個大會,借園裡軒軒草堂結個燈棚,熱鬧得很。

    他一人夜裡無可消遣,就想出這個玩意來。

    ”一邊說話,一邊聽得花炮的聲,鑼鼓的聲,喧嘩的聲,遠遠早望見園門口燈光輝煌,車馬阗咽。

     三人擠進花神廟,瞧了一遍,說不盡銀花火樹,華麗紛纭,又間着絲竹之聲。

    小岑引路,由殿後小門穿過竹徑,望軒軒草堂來。

    遙望裡邊亭榭,有挂玻璃燈的,有挂畫紗燈的,草堂門外搭着燈樓,門内卻有木栅攔住。

    遙望内裡排着燈屏古玩,密密層層,火光閃灼。

    木栅前鼓樂喧天,人聲震地。

    幸喜地方寬闊,不然也一步不可行了。

     三人轉到堂後,還有好些人在山上池邊放泥筒,放花炮,流星趕月,九龍戲珠。

    隻見草堂角門空地裡,放着二三頂藍呢的四轎,兩頂藍呢小轎,架着七八對燈籠,都是武營官銜。

    槐樹下系有幾匹馬,三四個的轎夫,在月下燒着枯葉和花炮的紙烘手。

    劍秋笑向癡珠道:“這是你東家在裡頭作樂哩。

    ”正說着,聽得門聲一響,一疊連聲的傳呼伺候。

    三人隻道是官員出來,各自站開。

    癡珠更站得遠些,暗暗的瞧。

     停了一停,火炬百道,手照兩行,引出人來,卻是華妝豔服一群少婦,後面跟着幾多丫鬟仆婦,都站在門口等轎。

    燈火之中,隻覺得粉光脂豔,令人眼花撩亂,也不辨得誰好看誰不好看。

    癡珠遠遠的瞧,好像秋痕在内,便走近一步,留神凝視。

    隻見李夫人側着臉和一位太太說話,秋痕手牽着李家一個大丫鬟站在背後。

    小岑、劍秋也已瞧見,向癡珠道:“那不是秋痕麼?”癡珠點頭。

    劍秋低聲道:“那一位是谡如太太?”癡珠也低聲說道:“站在秋痕前頭。

    ”早是李夫人上了轎走了。

     接着,又是一乘四轎上來,聽得那位太太吩咐道:“先把劉姑娘小轎打過來。

    ”便有幾個丫鬟仆婦家人,接疊傳話。

    一會轎到,便有丫鬟老媽扶掖秋痕上轎。

    癡珠認得是李家的人。

    那位太太又看着幾個少婦上轎,就也上轎去了。

    小岑道:“夢想不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