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九回 甹夆水閣太史解圍 邂逅寓齋校書感遇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秋痕那日從柳溪回家,感激荷生一番賞識,又忿恨苟才那般糟蹋,想道:“這總是我前生作孽,沒爹沒媽,落在火坑,以緻賞識的也是徒然,糟蹋的倍覺容易!”就酸酸楚楚的哭了一夜。
嗣後,荷生重訂的《芳譜》喧傳遠近,便車馬盈門,歌采纏頭,頓增數倍。
奈秋痕終是顧影自憐,甚至一屋子人酒酣燭池,嘩笑雜沓,他忽然淌下淚來;或好好的唱曲,突然咽住嬌喉,向隅拭淚。
問他有甚心事,他又不肯向人說出。
倒弄得坐客沒意思起來,都說他有些傻氣。
五月初五這一天,是馬鳴盛、苟才在芙蓉洲請客,看龍舟搶标。
他所請的客是誰呢?一個錢同秀,一個施利仁,前文已表。
馀外更有蔔長俊,字天生,是個初出山的幕友;夏旒,字若水;胡苟,字希仁,是一個未人流;原土規,字望伯,是個黃河渡口小官,現被經略撤任。
那苟才又請了梅小岑,小岑那裡肯和這一班人作隊?奈子慎是小岑隔鄰,自少同學,兩世交誼,面上放不下來,也就依了。
今年花選,是馬鳴盛頭家,因此傳了十妓,那十妓是不能一個不到的。
隻可憐秋痕,懶于酬應,挨時挨刻,直到午後,才上車赴芙蓉洲來。
遠遠聽得人語喧嘩,鼓聲填咽,正是龍舟奮勇竟渡之時。
岸上遊人,絡繹不絕。
那時水亭上早擺上三席:中席是蔔長俊、胡希、夏旒,秋香、瑤華、掌珠伺候;西席是錢同秀、施利仁、馬鳴盛,碧桃、玉壽、福奴伺候;東一席是梅小岑、原士規、苟才,曼雲、寶書、丹-伺候。
狗頭見趕不及上席,下車時将秋痕着實數說,硬着頭皮領着上去。
果然苟才、馬鳴盛一臉怒氣,睜開圓眼,便要向秋痕發話。
秋痕低着頭,也不言語。
小岑早已走出位來,攜着秋痕的手,說道:“怎麼這幾日不見,更清瘦了?不是有病嗎?”秋痕答應道:“是。
”馬鳴盛、苟才見小岑如此,也就不敢生氣,立刻轉過臉色來。
這小岑即吩咐家人,在自己身邊排下一座,給秋痕坐了。
狗頭便跟上來,教秋痕送酒,招呼大家。
小岑笑道:“有我哩,你下去吧。
”狗頭諾諾連聲,不敢言語。
倒是鳴盛前後過來應酬小岑。
小岑丢将眼色,着秋痕向前。
秋痕才勉勉強強的斟上酒,敬過鳴盛,又敬苟才,說道:“晚上感冒,發起寒熱,今日本不能來,緣老爺吩咐,不準告假,早上掙紮到這會,才能上車,求老爺們擔待吧。
”苟才趕着說道:“我說秋痕向來不是有脾氣的,幸虧沒有錯怪了你,大家都知道,這就罷了。
”于是三席豁拳轟飲一會。
秋痕默默坐在小岑身傍,見西席上碧桃把同秀短煙袋裝好了煙,點着了,送過來給同秀;卻把水汪汪的兩眼溜在利仁身上。
利仁卻抱住福奴,要吃皮杯,鳴盛勸着福奴敬他。
中一席蔔長俊、夏旒、胡希三個,每人身邊坐一個,毛手毛腳的,醜态百出,穢語難聞。
這一邊席上,小岑是與丹——杯一杯的較量,苟才也隻好斯斯文文的說笑;隻有士規和寶書做了鬼臉,一會,向小岑道:“聽說杜采秋來有一個多月,隻是總不見客哩。
”小岑道:“這卻怪不得他,他媽現在病重得很呢。
”又停了一會,鳴盛有些醉了,和苟才換過坐,卻不坐在苟才坐上,自己将椅子一挪,便擠在秋痕下手。
迷着兩隻小眼,手裡理着自己幾莖鼠須,大有親近秋痕之意。
急得秋痕眼波溶溶,隻往小岑這邊讓過來。
小岑見那兩邊席上鬧得實在不像,又怕秋痕沖撞了人,恰好亭外一條青龍、一條白龍,轟天震地的搶标,便扯着秋痕道:“我和你看是那一條搶去标。
”便立起身來,向後邊過路亭上看去。
丹-乖覺,也就跟了出來。
乘着大家向前争看搶标,他三人便悄悄分開蘆竹,尋出路徑,望秋華堂緩步而來。
到得秋華堂,不想心印為着這幾天閑雜人多,倒把秋華堂門窗拴得緊緊,中間的垂花門落了大鎖。
三人隻得繞到堂後假山,上亭子就石墩上小想一會。
此時龍舟都散去歇息,看龍舟的人也都散去,各處鬧步。
這秋華堂就有三五成隊來了。
小岑隻得領着丹舉秋痕下來,從東廊出去。
丹章見壁間嵌着一塊六尺多高木刻,無心将手一按,卻活動起來,丹-驚愕。
小岑道:“這是個門,通過那邊汾神廟,平素是關住的,不知開得開不得。
”把手用力一推,那門年代久了,裡頭關鍵久已朽壞,便“撲落”一聲掉了下來。
第二重月亮門卻是開的。
三人以次進去,見是個小院落,上面新搭着涼棚,對面一座小樓,靠南是正屋後身。
就有人也跟進來,小岑說道:“這是我的書屋,大家不得進來。
”那幾個人才退出去了。
小岑便把月亮門閉上,拴好,笑道:“這都是你兩個累我。
”說畢,領着兩人,由樓邊小徑繞到屋子前面。
見兩邊都是紗窗,靠西垂着湘簾,便說道:“這地方像有人住了。
”秋痕先走向卷窗一瞧,說道:“沒個人影兒。
”就掀開正屋簾子,讓丹-進去,自己随後跟來。
見屋内十分雅潔,上面擺一木炕,炕上橫幾擺滿了書籍。
直幾上供一個磁瓶,插數枝水桅花,芬香撲鼻。
中間挂一幅橫披,寫着“國破山河在”的杜詩一首,筆意十分古拙,款書“癡珠試筆”。
旁挂的一聯集句是: 豈有文章驚海内,莫抛心力作詞人。
款書“癡珠瑩
嗣後,荷生重訂的《芳譜》喧傳遠近,便車馬盈門,歌采纏頭,頓增數倍。
奈秋痕終是顧影自憐,甚至一屋子人酒酣燭池,嘩笑雜沓,他忽然淌下淚來;或好好的唱曲,突然咽住嬌喉,向隅拭淚。
問他有甚心事,他又不肯向人說出。
倒弄得坐客沒意思起來,都說他有些傻氣。
五月初五這一天,是馬鳴盛、苟才在芙蓉洲請客,看龍舟搶标。
他所請的客是誰呢?一個錢同秀,一個施利仁,前文已表。
馀外更有蔔長俊,字天生,是個初出山的幕友;夏旒,字若水;胡苟,字希仁,是一個未人流;原土規,字望伯,是個黃河渡口小官,現被經略撤任。
那苟才又請了梅小岑,小岑那裡肯和這一班人作隊?奈子慎是小岑隔鄰,自少同學,兩世交誼,面上放不下來,也就依了。
今年花選,是馬鳴盛頭家,因此傳了十妓,那十妓是不能一個不到的。
隻可憐秋痕,懶于酬應,挨時挨刻,直到午後,才上車赴芙蓉洲來。
遠遠聽得人語喧嘩,鼓聲填咽,正是龍舟奮勇竟渡之時。
岸上遊人,絡繹不絕。
那時水亭上早擺上三席:中席是蔔長俊、胡希、夏旒,秋香、瑤華、掌珠伺候;西席是錢同秀、施利仁、馬鳴盛,碧桃、玉壽、福奴伺候;東一席是梅小岑、原士規、苟才,曼雲、寶書、丹-伺候。
狗頭見趕不及上席,下車時将秋痕着實數說,硬着頭皮領着上去。
果然苟才、馬鳴盛一臉怒氣,睜開圓眼,便要向秋痕發話。
秋痕低着頭,也不言語。
小岑早已走出位來,攜着秋痕的手,說道:“怎麼這幾日不見,更清瘦了?不是有病嗎?”秋痕答應道:“是。
”馬鳴盛、苟才見小岑如此,也就不敢生氣,立刻轉過臉色來。
這小岑即吩咐家人,在自己身邊排下一座,給秋痕坐了。
狗頭便跟上來,教秋痕送酒,招呼大家。
小岑笑道:“有我哩,你下去吧。
”狗頭諾諾連聲,不敢言語。
倒是鳴盛前後過來應酬小岑。
小岑丢将眼色,着秋痕向前。
秋痕才勉勉強強的斟上酒,敬過鳴盛,又敬苟才,說道:“晚上感冒,發起寒熱,今日本不能來,緣老爺吩咐,不準告假,早上掙紮到這會,才能上車,求老爺們擔待吧。
”苟才趕着說道:“我說秋痕向來不是有脾氣的,幸虧沒有錯怪了你,大家都知道,這就罷了。
”于是三席豁拳轟飲一會。
秋痕默默坐在小岑身傍,見西席上碧桃把同秀短煙袋裝好了煙,點着了,送過來給同秀;卻把水汪汪的兩眼溜在利仁身上。
利仁卻抱住福奴,要吃皮杯,鳴盛勸着福奴敬他。
中一席蔔長俊、夏旒、胡希三個,每人身邊坐一個,毛手毛腳的,醜态百出,穢語難聞。
這一邊席上,小岑是與丹——杯一杯的較量,苟才也隻好斯斯文文的說笑;隻有士規和寶書做了鬼臉,一會,向小岑道:“聽說杜采秋來有一個多月,隻是總不見客哩。
”小岑道:“這卻怪不得他,他媽現在病重得很呢。
”又停了一會,鳴盛有些醉了,和苟才換過坐,卻不坐在苟才坐上,自己将椅子一挪,便擠在秋痕下手。
迷着兩隻小眼,手裡理着自己幾莖鼠須,大有親近秋痕之意。
急得秋痕眼波溶溶,隻往小岑這邊讓過來。
小岑見那兩邊席上鬧得實在不像,又怕秋痕沖撞了人,恰好亭外一條青龍、一條白龍,轟天震地的搶标,便扯着秋痕道:“我和你看是那一條搶去标。
”便立起身來,向後邊過路亭上看去。
丹-乖覺,也就跟了出來。
乘着大家向前争看搶标,他三人便悄悄分開蘆竹,尋出路徑,望秋華堂緩步而來。
到得秋華堂,不想心印為着這幾天閑雜人多,倒把秋華堂門窗拴得緊緊,中間的垂花門落了大鎖。
三人隻得繞到堂後假山,上亭子就石墩上小想一會。
此時龍舟都散去歇息,看龍舟的人也都散去,各處鬧步。
這秋華堂就有三五成隊來了。
小岑隻得領着丹舉秋痕下來,從東廊出去。
丹章見壁間嵌着一塊六尺多高木刻,無心将手一按,卻活動起來,丹-驚愕。
小岑道:“這是個門,通過那邊汾神廟,平素是關住的,不知開得開不得。
”把手用力一推,那門年代久了,裡頭關鍵久已朽壞,便“撲落”一聲掉了下來。
第二重月亮門卻是開的。
三人以次進去,見是個小院落,上面新搭着涼棚,對面一座小樓,靠南是正屋後身。
就有人也跟進來,小岑說道:“這是我的書屋,大家不得進來。
”那幾個人才退出去了。
小岑便把月亮門閉上,拴好,笑道:“這都是你兩個累我。
”說畢,領着兩人,由樓邊小徑繞到屋子前面。
見兩邊都是紗窗,靠西垂着湘簾,便說道:“這地方像有人住了。
”秋痕先走向卷窗一瞧,說道:“沒個人影兒。
”就掀開正屋簾子,讓丹-進去,自己随後跟來。
見屋内十分雅潔,上面擺一木炕,炕上橫幾擺滿了書籍。
直幾上供一個磁瓶,插數枝水桅花,芬香撲鼻。
中間挂一幅橫披,寫着“國破山河在”的杜詩一首,筆意十分古拙,款書“癡珠試筆”。
旁挂的一聯集句是: 豈有文章驚海内,莫抛心力作詞人。
款書“癡珠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