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十一回 接家書旅人重卧病 改詩句幕府初定情
關燈
小
中
大
道:“代倩的罰十杯。
”采秋便将劍秋看了一看,道:“我再說一個及笄的‘笄’字,你們說好不好?”大家齊聲贊賞。
采秋随念一句,一手指着數道:“青苔碧水紫荷錢。
”“荷”字恰數到劍秋。
劍秋道:“我知道必要數到我的,幸而有一個弱字,何如?”衆人也都說:“可以,快飛觞吧。
”劍秋便喝了酒,說道:“留得枯荷聽雨聲。
”采秋先說道:“今日荷花生日,不許說這衰飒句子,須罰一杯再說。
”衆人都說:“該罰!你不見方才替花祝壽麼?”劍秋道:“是了,不錯,該罰!”遂又喝了一杯道:“我說張聿這一句,最吉利的:‘池沼發荷英’。
”便向采秋道:“好不好?” 采秋也不答應,笑了一笑。
小岑替他一數,數到了荷生。
采秋忙用手試一試荷生酒杯,說道:“天氣雖熱,也不可喝冷酒。
”便替荷生加上半杯熱酒。
荷生喝了,說道:“我就是本地風光,說個并州‘并’字。
”大家道:“好!”劍秋道:“這是從‘笄’字推出來的。
”荷生道:“詩也是我的本色:不妨遊子芰荷衣。
” 卻數到丹。
荷生道:“你的量大,當喝一滿杯。
” 丹-喝了,想一會,說了一個“絲”字。
衆人尚未言語,曼雲笑道:“丹姊姊要罰了。
”丹-道:“‘絲’字不是兩邊同麼?”曼雲道:“那是減寫,正寫兩邊是不同的。
”小岑道:“不錯。
正寫是從‘系’,況拆開是個‘系’字,罰了吧。
你的量好,不怕的。
”丹-紅着臉,隻得又喝了一杯。
停了,想出一句詩來,說道:“風弄一池荷葉香。
”一順數到小岑。
小岑喝了酒,想了又想,說個“茁”字,随說了一句《離蚤》道:“制芰荷以為衣。
” 荷生道:“好!這又該到紫滄。
”紫滄道:“我說一個‘羽’字收令吧。
”大家都說:“是眼前字,一時竟想不起。
” 那時船正蕩到柳蔭中,遠望那堤北彤雲閣,雕楹碧檻,映着翠蓋紅衣,大有舟行鏡裡之概。
大家上岸憑跳一回,又值夕陽西下,暮霭微生,花氣空蒙,煙痕淡沱。
小岑等三人遊秋華堂去了。
荷生遂挑了三個佳人,重來水閣。
采秋團向荷生道:“你帶有文具,要寫對子,這裡寫吧。
”于是跟班們就中間方桌擺上文具,青萍送上雲龍蠟箋,丹-、曼雲按着紙,采秋看荷生蘸飽了筆,寫道: 香葉終經宿鸾鳳; 寫完一聯,丹-、曼雲兩人輕輕的債過一邊,紅豆将文具内兩塊玉鎮尺押住。
采秋又把那一幅箋鋪上,自己按着,荷生複蘸飽筆,寫道: 瑤台何日傍神仙, 采秋瞧着大家向外說話,便眼波一轉,澄澄的向荷生道:“這‘何’字何不改作‘今’字呢?”荷生瞧着采秋,笑道:“匪今斯今。
”采秋笑道:“請自今始。
”二人說話,脈脈含情。
小岑等早已回來,恰好荷生款已落完,采秋便迎将上去。
劍秋看着桌上聯句,便說道:“好呀!你們雙雙的暢叙,還說‘瑤台何日傍神仙’呢!”小岑瞧着出句,說道:“這是老杜《古柏行》,對句呢?”采秋道:“好個表表的詞林!香山詩句都記不得麼?”小岑也笑道:“是呢。
”丹-道:“你們翰林衙門,笑話多哩。
” 此時采秋等三人均微有酒意,斷紅雙頰,笑語纏綿。
談了片時,看天漸漸晚了,遂仍都上了船,撤去酒席,烹上了荷葉茶。
荷生便命将船往柳溪蕩去。
采秋問起秋痕來,小岑便将端節那一天故事,說與大家聽。
剛說到推吊下門來,那船已到了柳溪南岸,一簇車馬都在那裡伺候。
時已黃昏,便道:“這會講不完,改日再說吧。
”便跨丹-車轅走了。
紫滄、劍秋兩人一車。
采秋攜了荷生的手,進入後艙,悄說道:“你今日還要回營麼?”荷生笑一笑,便喚紅豆與采秋更衣,看上了車,又送曼雲也上車,方才走了。
看官記着!荷生宴客這兩日,正是癡珠病笃的時候。
正是: 百年須臾,有欣有戚。
劍斫王郎,鞭先祖逖。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采秋便将劍秋看了一看,道:“我再說一個及笄的‘笄’字,你們說好不好?”大家齊聲贊賞。
采秋随念一句,一手指着數道:“青苔碧水紫荷錢。
”“荷”字恰數到劍秋。
劍秋道:“我知道必要數到我的,幸而有一個弱字,何如?”衆人也都說:“可以,快飛觞吧。
”劍秋便喝了酒,說道:“留得枯荷聽雨聲。
”采秋先說道:“今日荷花生日,不許說這衰飒句子,須罰一杯再說。
”衆人都說:“該罰!你不見方才替花祝壽麼?”劍秋道:“是了,不錯,該罰!”遂又喝了一杯道:“我說張聿這一句,最吉利的:‘池沼發荷英’。
”便向采秋道:“好不好?” 采秋也不答應,笑了一笑。
小岑替他一數,數到了荷生。
采秋忙用手試一試荷生酒杯,說道:“天氣雖熱,也不可喝冷酒。
”便替荷生加上半杯熱酒。
荷生喝了,說道:“我就是本地風光,說個并州‘并’字。
”大家道:“好!”劍秋道:“這是從‘笄’字推出來的。
”荷生道:“詩也是我的本色:不妨遊子芰荷衣。
” 卻數到丹。
荷生道:“你的量大,當喝一滿杯。
” 丹-喝了,想一會,說了一個“絲”字。
衆人尚未言語,曼雲笑道:“丹姊姊要罰了。
”丹-道:“‘絲’字不是兩邊同麼?”曼雲道:“那是減寫,正寫兩邊是不同的。
”小岑道:“不錯。
正寫是從‘系’,況拆開是個‘系’字,罰了吧。
你的量好,不怕的。
”丹-紅着臉,隻得又喝了一杯。
停了,想出一句詩來,說道:“風弄一池荷葉香。
”一順數到小岑。
小岑喝了酒,想了又想,說個“茁”字,随說了一句《離蚤》道:“制芰荷以為衣。
” 荷生道:“好!這又該到紫滄。
”紫滄道:“我說一個‘羽’字收令吧。
”大家都說:“是眼前字,一時竟想不起。
” 那時船正蕩到柳蔭中,遠望那堤北彤雲閣,雕楹碧檻,映着翠蓋紅衣,大有舟行鏡裡之概。
大家上岸憑跳一回,又值夕陽西下,暮霭微生,花氣空蒙,煙痕淡沱。
小岑等三人遊秋華堂去了。
荷生遂挑了三個佳人,重來水閣。
采秋團向荷生道:“你帶有文具,要寫對子,這裡寫吧。
”于是跟班們就中間方桌擺上文具,青萍送上雲龍蠟箋,丹-、曼雲按着紙,采秋看荷生蘸飽了筆,寫道: 香葉終經宿鸾鳳; 寫完一聯,丹-、曼雲兩人輕輕的債過一邊,紅豆将文具内兩塊玉鎮尺押住。
采秋又把那一幅箋鋪上,自己按着,荷生複蘸飽筆,寫道: 瑤台何日傍神仙, 采秋瞧着大家向外說話,便眼波一轉,澄澄的向荷生道:“這‘何’字何不改作‘今’字呢?”荷生瞧着采秋,笑道:“匪今斯今。
”采秋笑道:“請自今始。
”二人說話,脈脈含情。
小岑等早已回來,恰好荷生款已落完,采秋便迎将上去。
劍秋看着桌上聯句,便說道:“好呀!你們雙雙的暢叙,還說‘瑤台何日傍神仙’呢!”小岑瞧着出句,說道:“這是老杜《古柏行》,對句呢?”采秋道:“好個表表的詞林!香山詩句都記不得麼?”小岑也笑道:“是呢。
”丹-道:“你們翰林衙門,笑話多哩。
” 此時采秋等三人均微有酒意,斷紅雙頰,笑語纏綿。
談了片時,看天漸漸晚了,遂仍都上了船,撤去酒席,烹上了荷葉茶。
荷生便命将船往柳溪蕩去。
采秋問起秋痕來,小岑便将端節那一天故事,說與大家聽。
剛說到推吊下門來,那船已到了柳溪南岸,一簇車馬都在那裡伺候。
時已黃昏,便道:“這會講不完,改日再說吧。
”便跨丹-車轅走了。
紫滄、劍秋兩人一車。
采秋攜了荷生的手,進入後艙,悄說道:“你今日還要回營麼?”荷生笑一笑,便喚紅豆與采秋更衣,看上了車,又送曼雲也上車,方才走了。
看官記着!荷生宴客這兩日,正是癡珠病笃的時候。
正是: 百年須臾,有欣有戚。
劍斫王郎,鞭先祖逖。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