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十回 兩番訪美疑信相參 一見傾心笑言如舊
關燈
小
中
大
鋪墊。
幾案桌椅,盡用湘妃竹湊成,退光漆面。
兩邊四座書架,古銅彜鼎,和那秘書法帖,縱橫層疊,令人悠然意遠。
荷生笑道:“倒像個名人家數!” 隻見兩個清秀丫鬟,年紀十二三歲,衣服雅潔,遞上兩鐘茶,笑嬉嬉的道:“我娘呂仙閣還願去了,失陪兩位老爺,休怪哩。
”荷生見了丫星說出“呂仙閣”三字,心中一動,便問道:“這是什麼時候許的願心?”丫鬟說道:“就是我媽病重那幾天許的。
”劍秋道:“你媽這會大好了麼?”丫鬟道:“前個月十七八這幾天,幾乎不好,我娘急得要死。
如今托老爺們福,大好了。
”荷生想道:“我逛呂仙閣那天,不是四月十八麼?難道那麗人就是采秋?你看他住的地方如此幽雅,不是那麗人,還有誰的?”便笑向劍秋道:“非有卞和之明,不能識荊山之壁;非有範蠡之智,不能進苎蘿之姝。
是你和小岑來往的所在,這人自然是個仙人了!”劍秋也笑道:“你如今還敢說我撒謊麼?”荷生笑道:“其室則迩,其人甚遠。
”說着,便站起身來,走向博古廚,将那書籍字帖翻翻,卻都是上好的。
劍秋一面跟着荷生也站起來,一面說道:“人卻不遠,隻要你誠心求見吧。
”就也看看博古廚古董書帖。
停了一會,把茶喝了。
劍秋便向那兩個丫鬟道:“你娘的屋子,這回投在水榭,還是在樓上哩?”丫鬟道:“我娘要等荷花開時,才移在水榭,如今現在春鏡樓。
”荷生道:“好個‘春鏡樓’三字!不就是從這裡花牆望去那一所麼?”劍秋笑道:“那是他的内花廳。
從内花廳進去,算這園裡正屋,便是所說的水榭。
由水榭西轉,才是他住的春鏡樓哩。
” 又閑話了半晌,采秋還不見來。
荷生向劍秋道:“我今日飯後,營中公事不曾勾當,就被你拉到這裡來,改天我過你,再來作一日清談,如今去吧。
”劍秋就也移步起來。
隻見那丫鬟道:“歐老爺,這位老爺高姓?我娘回來,好給他知道。
”荷生笑吟吟的道:“你娘回來,說我姓韓,字荷生,已經同歐老爺奉訪兩次了。
”丫鬟道:“老爺,你這名字很熟,我像那裡聽過來。
”那一個丫鬟道:“年頭人說,滅那回子三十多萬人,不是個韓荷生麼?”這一個丫鬟便道:“我忘了!真是個韓荷生。
”劍秋笑向荷生道:“你如今是個賣藥的韓康伯。
”荷生也笑着,借劍秋走了。
這晚采秋回家,聽那丫鬟備述荷生回答,便認定目仙閣所遇見的,定是韓荷生。
荷生回營,細想那丫鬟的話及園中光景,與那呂仙閣麗人比勘起來,覺得劍秋的話句句是真,也疑呂仙閣所見的,定是采秋。
次日,扶不到三下鐘,便獨自一人來到愉園。
采秋也料荷生今日是必來的。
外面傳報進來,叫請人内花廳。
便是昨日遞茶那個丫鬟,笑盈盈的領着荷生,由外花廳到了一個楠木冰梅八角月亮門,進内,四面遊廊,中間朝東一座船室,四面通是明窗,四角蕉葉形四座門,系楠木退光漆綠的。
室内系将十二個書架疊接橫陳,隔作前後三層。
第三層中間挂着一個白地灑藍篆字的小橫額,是“小-huan”三字。
北窗外,一堆危石在成假山,沿山高高下下遍種數百竿鳳尾竹,映着紗窗,都成濃綠,上接水榭。
遙見池水粼粼,荷錢疊疊。
荷生此時隻覺得芙香撲鼻,竹影沁心,林風蕩漾,水石清寒,飄飄乎有淩雲之想。
那丫鬟不知幾時去了。
又有一個丫鬟跑來,荷生一瞧,正是呂仙閣所遇的十四五歲侍兒。
便笑吟吟的問道:“你認得我麼?”那侍兒卻笑着不答而去。
又停一回,遠遠聽得環佩之聲,卻不知在何處。
荷生站起來,從向北紗窗望去,隻見那侍兒扶着采秋,帶着兩個小丫鬟,從水榭東廊,袅袅婷婷向船室東北角門來,正是呂仙閣見的那個美人。
人影尚遙,香風已到,不知不覺的步人第三層船室等着。
那侍兒已推開蕉葉的門,采秋笑盈盈的說進來道:“原來就是韓老爺,我們在呂仙閣早見過的。
倏忽之間,竟隔有一個多月了。
”荷生這會覺得眉飛色舞,神采愈奕奕有光,隻是口裡轉說不出話
幾案桌椅,盡用湘妃竹湊成,退光漆面。
兩邊四座書架,古銅彜鼎,和那秘書法帖,縱橫層疊,令人悠然意遠。
荷生笑道:“倒像個名人家數!” 隻見兩個清秀丫鬟,年紀十二三歲,衣服雅潔,遞上兩鐘茶,笑嬉嬉的道:“我娘呂仙閣還願去了,失陪兩位老爺,休怪哩。
”荷生見了丫星說出“呂仙閣”三字,心中一動,便問道:“這是什麼時候許的願心?”丫鬟說道:“就是我媽病重那幾天許的。
”劍秋道:“你媽這會大好了麼?”丫鬟道:“前個月十七八這幾天,幾乎不好,我娘急得要死。
如今托老爺們福,大好了。
”荷生想道:“我逛呂仙閣那天,不是四月十八麼?難道那麗人就是采秋?你看他住的地方如此幽雅,不是那麗人,還有誰的?”便笑向劍秋道:“非有卞和之明,不能識荊山之壁;非有範蠡之智,不能進苎蘿之姝。
是你和小岑來往的所在,這人自然是個仙人了!”劍秋也笑道:“你如今還敢說我撒謊麼?”荷生笑道:“其室則迩,其人甚遠。
”說着,便站起身來,走向博古廚,将那書籍字帖翻翻,卻都是上好的。
劍秋一面跟着荷生也站起來,一面說道:“人卻不遠,隻要你誠心求見吧。
”就也看看博古廚古董書帖。
停了一會,把茶喝了。
劍秋便向那兩個丫鬟道:“你娘的屋子,這回投在水榭,還是在樓上哩?”丫鬟道:“我娘要等荷花開時,才移在水榭,如今現在春鏡樓。
”荷生道:“好個‘春鏡樓’三字!不就是從這裡花牆望去那一所麼?”劍秋笑道:“那是他的内花廳。
從内花廳進去,算這園裡正屋,便是所說的水榭。
由水榭西轉,才是他住的春鏡樓哩。
” 又閑話了半晌,采秋還不見來。
荷生向劍秋道:“我今日飯後,營中公事不曾勾當,就被你拉到這裡來,改天我過你,再來作一日清談,如今去吧。
”劍秋就也移步起來。
隻見那丫鬟道:“歐老爺,這位老爺高姓?我娘回來,好給他知道。
”荷生笑吟吟的道:“你娘回來,說我姓韓,字荷生,已經同歐老爺奉訪兩次了。
”丫鬟道:“老爺,你這名字很熟,我像那裡聽過來。
”那一個丫鬟道:“年頭人說,滅那回子三十多萬人,不是個韓荷生麼?”這一個丫鬟便道:“我忘了!真是個韓荷生。
”劍秋笑向荷生道:“你如今是個賣藥的韓康伯。
”荷生也笑着,借劍秋走了。
這晚采秋回家,聽那丫鬟備述荷生回答,便認定目仙閣所遇見的,定是韓荷生。
荷生回營,細想那丫鬟的話及園中光景,與那呂仙閣麗人比勘起來,覺得劍秋的話句句是真,也疑呂仙閣所見的,定是采秋。
次日,扶不到三下鐘,便獨自一人來到愉園。
采秋也料荷生今日是必來的。
外面傳報進來,叫請人内花廳。
便是昨日遞茶那個丫鬟,笑盈盈的領着荷生,由外花廳到了一個楠木冰梅八角月亮門,進内,四面遊廊,中間朝東一座船室,四面通是明窗,四角蕉葉形四座門,系楠木退光漆綠的。
室内系将十二個書架疊接橫陳,隔作前後三層。
第三層中間挂着一個白地灑藍篆字的小橫額,是“小-huan”三字。
北窗外,一堆危石在成假山,沿山高高下下遍種數百竿鳳尾竹,映着紗窗,都成濃綠,上接水榭。
遙見池水粼粼,荷錢疊疊。
荷生此時隻覺得芙香撲鼻,竹影沁心,林風蕩漾,水石清寒,飄飄乎有淩雲之想。
那丫鬟不知幾時去了。
又有一個丫鬟跑來,荷生一瞧,正是呂仙閣所遇的十四五歲侍兒。
便笑吟吟的問道:“你認得我麼?”那侍兒卻笑着不答而去。
又停一回,遠遠聽得環佩之聲,卻不知在何處。
荷生站起來,從向北紗窗望去,隻見那侍兒扶着采秋,帶着兩個小丫鬟,從水榭東廊,袅袅婷婷向船室東北角門來,正是呂仙閣見的那個美人。
人影尚遙,香風已到,不知不覺的步人第三層船室等着。
那侍兒已推開蕉葉的門,采秋笑盈盈的說進來道:“原來就是韓老爺,我們在呂仙閣早見過的。
倏忽之間,竟隔有一個多月了。
”荷生這會覺得眉飛色舞,神采愈奕奕有光,隻是口裡轉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