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四十七回 李谡如匹馬捉狗頭 顔卓然單刀盟倭目
關燈
小
中
大
”費事來唯唯而出。
看官聽說:這倭夷遠隔重洋,國王是個女主,先前嗣位,年紀尚輕,聽信喜事的人,鬧了二十餘年,所費不赀,漸漸追悔。
近見西藏四疆俱不足恃,那員道更是個沒中用的人,就深怪從前倭目不是,都貶黜了。
這番來中國的頭目,是新換的。
費事來是女主胞叔,老成練達,上表之先,已将廣州城池退出。
隻是向來倭目輕視中國官吏,費事來不敢侮慢荷生,卻想挫辱卓然一番,以折粵東官吏後來之氣。
當下給卓然搶白數語,知他也是難惹的,便将儀注、條約格遵,不敢駁回一字。
次日,築起高壇,率香山辦事大小倭目,都到港口挂刀跪接,迎入館舍,一日三宴。
次日黎明,壇上排列香案,贊唱诏使升壇,倭目等俯伏壇下,隻聽宣讀雲: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天地生成,溫肅并行之謂道;皇王敷化,神武 不殺之謂功。
咨爾倭人,遠來海島,以貿遷為絕伎,以貨殖為資生。
市 舶雖人其征,理藩未登其赆。
乃躏東南,遂窺西北,庇我劇盜,辱我疆 臣,爾詐爾虞,如鬼如蜮。
梗兩朝之文化,勞九伐之天威。
夷漢相安,則 撤孔明之旅;華離不正,則屯充國之田。
張弛異宜,德刑并用,亦以事機 有待,夷性難馴故也。
今天誘其衷,地藏其熱,兩甄皆敗,一舶來歸。
朕早識此虜于目中, 姑置遠方于度外。
風雲何定,有天命者任自為;雷雨之屯,建非常者民 所懼。
在諸臣以為獸将人檻,雖搖尾而法無可憐;在朕以為鳥已銜環, 既投懷而情皆可諒。
止戈為武,窮寇勿追,罷符竹之專征,準甘松之互 市。
廷臣集議,欽定頒行。
願吐谷之率循,聽舌人之腫列。
一、準以江南上海、浙江舟山、福建閩安鎮、廈門、廣東濠鏡為倭船 停泊埠頭。
一、倭船進口,由封疆大吏派員驗明有無夾帶禁物。
如有攜帶,一 經察出,貨半沒官,半獎查驗之員,人即照例懲辦。
一、倭船出口,由封疆大吏派員驗明有無夾帶紋銀。
如有攜帶,一 經察出,銀半沒官,半獎查驗之員,人即照例懲辦。
一、天主教雖勸人為善,而漢人自有聖教,不準引誘傳習。
如其有 之,經地方查出,授受均行正法。
一、教堂準立倭館以内,不準另建别處。
有犯者照例懲辦。
一、稅務統歸于各道監督,倭目不準幹預。
有犯者以不應論。
一、茶葉大黃。
準以洋貨洋錢交易,誰不準偷漏。
如有偷漏,貨半 沒官,半獎查驗之員,原船着回本國,不準貿易。
一、各埠頭辦事頭目谒見官吏,悉照部頒儀注,不準分庭抗禮。
有 犯者以不應論。
一、倭船不準攜帶婦女人口,亦不準攜帶中國男婦出口。
有犯者 照例懲辦。
一、倭館不準雇請漢人辦事,及一切傭工。
有犯者以不應論。
凡茲新例,究屬舊章。
於乎!我中原百産豐盈,并不借資夷貨。
爾 各國重洋服賈,亦當自惜身家。
王者之兵,原不得已而後用;下民之孽, 皆由自作而非天。
所朗盟府書存,長質諸皇天後土;從此南人不反,庶 化為孝子順孫。
人各有心,朕言不再。
欽此。
” 讀畢,贊唱“謝恩”,費事來等九叩;贊唱“牽牲”,執事牽牲而入;贊唱“宰牲”,執事趨就牲前;贊唱“捧盆”,執事捧金盆入就牲前,取血注盆;贊唱“插血定盟”,于是倭目一人,接受金盆。
随費事來登壇北面;贊唱“沼使南面莅盟”,倭目将金盆向诏使跪下,诏使蘸以拇指,轉向費事來蘸過,興,退;贊唱“跪,三叩首”,于是費事來拜于壇上,大小倭目拜于壇下,诏使南面答拜。
贊唱禮畢,又高宴一次。
費事來率各倭目陪宴。
從此倭人守法,且從各道節度收複海口城池,有沒于王事者。
正是: 氣為義激,暴以理馴, 樞機在我,禍福惟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看官聽說:這倭夷遠隔重洋,國王是個女主,先前嗣位,年紀尚輕,聽信喜事的人,鬧了二十餘年,所費不赀,漸漸追悔。
近見西藏四疆俱不足恃,那員道更是個沒中用的人,就深怪從前倭目不是,都貶黜了。
這番來中國的頭目,是新換的。
費事來是女主胞叔,老成練達,上表之先,已将廣州城池退出。
隻是向來倭目輕視中國官吏,費事來不敢侮慢荷生,卻想挫辱卓然一番,以折粵東官吏後來之氣。
當下給卓然搶白數語,知他也是難惹的,便将儀注、條約格遵,不敢駁回一字。
次日,築起高壇,率香山辦事大小倭目,都到港口挂刀跪接,迎入館舍,一日三宴。
次日黎明,壇上排列香案,贊唱诏使升壇,倭目等俯伏壇下,隻聽宣讀雲: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天地生成,溫肅并行之謂道;皇王敷化,神武 不殺之謂功。
咨爾倭人,遠來海島,以貿遷為絕伎,以貨殖為資生。
市 舶雖人其征,理藩未登其赆。
乃躏東南,遂窺西北,庇我劇盜,辱我疆 臣,爾詐爾虞,如鬼如蜮。
梗兩朝之文化,勞九伐之天威。
夷漢相安,則 撤孔明之旅;華離不正,則屯充國之田。
張弛異宜,德刑并用,亦以事機 有待,夷性難馴故也。
今天誘其衷,地藏其熱,兩甄皆敗,一舶來歸。
朕早識此虜于目中, 姑置遠方于度外。
風雲何定,有天命者任自為;雷雨之屯,建非常者民 所懼。
在諸臣以為獸将人檻,雖搖尾而法無可憐;在朕以為鳥已銜環, 既投懷而情皆可諒。
止戈為武,窮寇勿追,罷符竹之專征,準甘松之互 市。
廷臣集議,欽定頒行。
願吐谷之率循,聽舌人之腫列。
一、準以江南上海、浙江舟山、福建閩安鎮、廈門、廣東濠鏡為倭船 停泊埠頭。
一、倭船進口,由封疆大吏派員驗明有無夾帶禁物。
如有攜帶,一 經察出,貨半沒官,半獎查驗之員,人即照例懲辦。
一、倭船出口,由封疆大吏派員驗明有無夾帶紋銀。
如有攜帶,一 經察出,銀半沒官,半獎查驗之員,人即照例懲辦。
一、天主教雖勸人為善,而漢人自有聖教,不準引誘傳習。
如其有 之,經地方查出,授受均行正法。
一、教堂準立倭館以内,不準另建别處。
有犯者照例懲辦。
一、稅務統歸于各道監督,倭目不準幹預。
有犯者以不應論。
一、茶葉大黃。
準以洋貨洋錢交易,誰不準偷漏。
如有偷漏,貨半 沒官,半獎查驗之員,原船着回本國,不準貿易。
一、各埠頭辦事頭目谒見官吏,悉照部頒儀注,不準分庭抗禮。
有 犯者以不應論。
一、倭船不準攜帶婦女人口,亦不準攜帶中國男婦出口。
有犯者 照例懲辦。
一、倭館不準雇請漢人辦事,及一切傭工。
有犯者以不應論。
凡茲新例,究屬舊章。
於乎!我中原百産豐盈,并不借資夷貨。
爾 各國重洋服賈,亦當自惜身家。
王者之兵,原不得已而後用;下民之孽, 皆由自作而非天。
所朗盟府書存,長質諸皇天後土;從此南人不反,庶 化為孝子順孫。
人各有心,朕言不再。
欽此。
” 讀畢,贊唱“謝恩”,費事來等九叩;贊唱“牽牲”,執事牽牲而入;贊唱“宰牲”,執事趨就牲前;贊唱“捧盆”,執事捧金盆入就牲前,取血注盆;贊唱“插血定盟”,于是倭目一人,接受金盆。
随費事來登壇北面;贊唱“沼使南面莅盟”,倭目将金盆向诏使跪下,诏使蘸以拇指,轉向費事來蘸過,興,退;贊唱“跪,三叩首”,于是費事來拜于壇上,大小倭目拜于壇下,诏使南面答拜。
贊唱禮畢,又高宴一次。
費事來率各倭目陪宴。
從此倭人守法,且從各道節度收複海口城池,有沒于王事者。
正是: 氣為義激,暴以理馴, 樞機在我,禍福惟人。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