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四十六回 求直言梅翰林應诏 複浔郡歐節度策勳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這年秋間,長星見在西北方,光有數十丈,直射東南。
逆賊四眼狗勢大猖厥。
看官,你道這四眼狗是誰?原來便是秋心院的班長李狗頭。
當時,癡珠說他會做強盜,人都不信,不想他卻真做悍賊。
他自正定括了牛氏箱籠,便與他結盟的幾個兄弟,跑到淮北。
适值金陵屠殺之後,員逆委任榮合、榮法主持号令,出榜招賢。
狗頭夤緣獻策,破了烏衣官軍,又破了防守七年之六合、三河大捷之義師。
員逆大喜,以為奇才,将淮北悉歸管轄。
其實,懷遠一帶,呂肇受早反正了。
狗頭領着數萬人馬,隻飄泊太湖,來往潛山。
當下朝廷為着東南糜爛,天象告警,诏中外文武及軍民人等,直言時務。
這梅、歐兩個晉京,得着了試差。
小岑卻轉個禦史。
想起癡珠臨行送的序文,是教他勘破了七品官,将天下所有積弊和盤托出,做個轟轟烈烈的男子,就也鼓動小岑胸中幾多塊壘,幾多熱血,隻是乘不出機會。
這會言路大開,他又得了禦史,便悄悄做起一折,不但不與劍秋商量,便是丹-也不知道,徑自遞了。
略雲: 臣梅山奏,為應诏直陳、仰祈聖鑒事:臣聞古三公有因水旱策免,有 不待策免而自行引退者,何況天象示警于上,人事舛迕于下;而内閣大 臣猶循常襲故,旅進旅退于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扪心,其能自慰乎, 夫用人行政,其将用未用、将行未行之際,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天 顔咫尺,呼吸可通,惟有内閣而已。
身居密勿之地,苟懷緘默之風,則宰 相亦何常之有?一切凡人,皆可為之,又何藉夢蔔以求也。
東南軍務,稽今二十有餘年矣。
民生颠沛,國帑空虛,盡人能言,其 實盡人不敢言其所以然之故。
臣私自憤懑,急欲明目張膽,為我皇上陳 之:封疆壞于各道節度。
各道節度非有唐末之橫也,而平居洩沓,臨事 張皇,有喪師者,有辱國者,有聞風知遁者,有激變内潰者,有奉熊義燦 為祖師而以撫誤事者,有楊嗣昌之覆轍而以鄰為壑者,有擁共自重而 遊弋以避賊鋒、縻饷自娛而高居以養賊勢者。
凡此種種纰缪,内閣豈不 知之?有遇事嚴參以重封疆者乎? 自倭逆内犯,勾結水陸劇盜以及回疆西藏,朝廷命将出師,不惜捐 萬萬帑金,為民除害,德洋恩普,該将帥宜何如努力戎行?乃老成凋謝。
既無繼起之才,結習相沿,動有偾軍之将。
往者金陵淪陷,設南北二帥: 北帥逍遙河上,南帥-負鐘山。
轉瞬數年,終于覆沒,為宵旰憂。
方其 未敗,錦衣玉食,倡優歌舞,其厮養賤纨绮,吸洋煙,莫不有桑中之喜,志 溺氣惰;賊氛一動,如以菌受斧。
害于兩家,兇于而國,覆轍相尋;曾個 知戒。
内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平?封疆如此,戎行如 此!此何時哉?此何勢戰? 該大臣等相顧不發一策,事事仰勞神算,已屬全無心肝,乃猶徇情 掩飾,淆亂是非,緻令外議沸騰。
或曰受賄容奸,或曰潛蹤通賊。
聖明 之世,臣不敢謂然。
第念該大臣世受國恩,身膺隆遇,何以坐視時艱,悍 然于天人之交迫,曾無所動于中也? 今日之事,必先激濁揚清,如醫治疾,扶正氣始可禦外邪。
伏唯聖 鑒,俯納刍荛,特伸乾斷,則民生自複,國計自纾,臣不勝感激之至。
謹 奏。
次日,内閣傳旨:禦史梅山,忠谠可嘉,着賞人參二斤,原折該大臣閱之,各明白回奏。
小岑謝恩下來,滿朝公卿,無不改容。
當下回寓,劍秋已早來了,接着,笑道:“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
”小岑也笑道:“這是癡珠擡舉我,得了兩斤人參。
”随即坐下,談了朝中情事。
劍秋便說道:“癡珠議論,多是行不去呢。
就如這折議論,也是乘此機會,才用得着。
”小岑歎道:“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
自古是這般呢。
”劍秋道:“前兩天,荷生寄來癡珠詩文集副本,詩倒罷了,那文集中議論,都駭人聽聞得很。
我略瞧兩篇拟疏,一是請裁汰:一曰認大員而增設州縣;一曰汰士子而慎重師儒;一曰裁營伍而力行屯政;一曰裁胥吏而參用士人。
一是請廢罷:一曰罷邊防而仍設上司;一曰罷厘金而大開海禁;一曰廢金
逆賊四眼狗勢大猖厥。
看官,你道這四眼狗是誰?原來便是秋心院的班長李狗頭。
當時,癡珠說他會做強盜,人都不信,不想他卻真做悍賊。
他自正定括了牛氏箱籠,便與他結盟的幾個兄弟,跑到淮北。
适值金陵屠殺之後,員逆委任榮合、榮法主持号令,出榜招賢。
狗頭夤緣獻策,破了烏衣官軍,又破了防守七年之六合、三河大捷之義師。
員逆大喜,以為奇才,将淮北悉歸管轄。
其實,懷遠一帶,呂肇受早反正了。
狗頭領着數萬人馬,隻飄泊太湖,來往潛山。
當下朝廷為着東南糜爛,天象告警,诏中外文武及軍民人等,直言時務。
這梅、歐兩個晉京,得着了試差。
小岑卻轉個禦史。
想起癡珠臨行送的序文,是教他勘破了七品官,将天下所有積弊和盤托出,做個轟轟烈烈的男子,就也鼓動小岑胸中幾多塊壘,幾多熱血,隻是乘不出機會。
這會言路大開,他又得了禦史,便悄悄做起一折,不但不與劍秋商量,便是丹-也不知道,徑自遞了。
略雲: 臣梅山奏,為應诏直陳、仰祈聖鑒事:臣聞古三公有因水旱策免,有 不待策免而自行引退者,何況天象示警于上,人事舛迕于下;而内閣大 臣猶循常襲故,旅進旅退于唯唯諾諾之間,清夜扪心,其能自慰乎, 夫用人行政,其将用未用、将行未行之際,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天 顔咫尺,呼吸可通,惟有内閣而已。
身居密勿之地,苟懷緘默之風,則宰 相亦何常之有?一切凡人,皆可為之,又何藉夢蔔以求也。
東南軍務,稽今二十有餘年矣。
民生颠沛,國帑空虛,盡人能言,其 實盡人不敢言其所以然之故。
臣私自憤懑,急欲明目張膽,為我皇上陳 之:封疆壞于各道節度。
各道節度非有唐末之橫也,而平居洩沓,臨事 張皇,有喪師者,有辱國者,有聞風知遁者,有激變内潰者,有奉熊義燦 為祖師而以撫誤事者,有楊嗣昌之覆轍而以鄰為壑者,有擁共自重而 遊弋以避賊鋒、縻饷自娛而高居以養賊勢者。
凡此種種纰缪,内閣豈不 知之?有遇事嚴參以重封疆者乎? 自倭逆内犯,勾結水陸劇盜以及回疆西藏,朝廷命将出師,不惜捐 萬萬帑金,為民除害,德洋恩普,該将帥宜何如努力戎行?乃老成凋謝。
既無繼起之才,結習相沿,動有偾軍之将。
往者金陵淪陷,設南北二帥: 北帥逍遙河上,南帥-負鐘山。
轉瞬數年,終于覆沒,為宵旰憂。
方其 未敗,錦衣玉食,倡優歌舞,其厮養賤纨绮,吸洋煙,莫不有桑中之喜,志 溺氣惰;賊氛一動,如以菌受斧。
害于兩家,兇于而國,覆轍相尋;曾個 知戒。
内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平?封疆如此,戎行如 此!此何時哉?此何勢戰? 該大臣等相顧不發一策,事事仰勞神算,已屬全無心肝,乃猶徇情 掩飾,淆亂是非,緻令外議沸騰。
或曰受賄容奸,或曰潛蹤通賊。
聖明 之世,臣不敢謂然。
第念該大臣世受國恩,身膺隆遇,何以坐視時艱,悍 然于天人之交迫,曾無所動于中也? 今日之事,必先激濁揚清,如醫治疾,扶正氣始可禦外邪。
伏唯聖 鑒,俯納刍荛,特伸乾斷,則民生自複,國計自纾,臣不勝感激之至。
謹 奏。
次日,内閣傳旨:禦史梅山,忠谠可嘉,着賞人參二斤,原折該大臣閱之,各明白回奏。
小岑謝恩下來,滿朝公卿,無不改容。
當下回寓,劍秋已早來了,接着,笑道:“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
”小岑也笑道:“這是癡珠擡舉我,得了兩斤人參。
”随即坐下,談了朝中情事。
劍秋便說道:“癡珠議論,多是行不去呢。
就如這折議論,也是乘此機會,才用得着。
”小岑歎道:“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
自古是這般呢。
”劍秋道:“前兩天,荷生寄來癡珠詩文集副本,詩倒罷了,那文集中議論,都駭人聽聞得很。
我略瞧兩篇拟疏,一是請裁汰:一曰認大員而增設州縣;一曰汰士子而慎重師儒;一曰裁營伍而力行屯政;一曰裁胥吏而參用士人。
一是請廢罷:一曰罷邊防而仍設上司;一曰罷厘金而大開海禁;一曰廢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