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十五回 詩繡錦囊重圓春鏡子 人來菜市獨訪秋痕

關燈
”秃頭道:“老爺到菜市街找誰哩?”癡珠便問李三道:“你可認得教坊李家麼?”李三道:“小的沒有走過,進巷裡問去吧。

    ”秃頭道:“不消問,那狗頭昨天說過住址,南頭靠東有一株槐樹,左邊是個酒店,右邊是個生肉鋪,中間一個油漆的兩扇門,就是李家。

    小的先下車看去。

    ”到了巷中間,先有一株古槐,一枝上辣,一枝橫卧,傍側一家。

    秃頭隻道是了,一問,卻是姓張,再看左右,并非屠沽。

    隻得向前走十餘家,果見槐蔭重重,映着那酒簾斜卷,頓黨風光流麗,日影篩空。

     秃頭伺候癡珠下車,見門是開的,便往裡走來。

    轉過,見靠西小小一間客廳,垂着湘簾。

    秃頭便問道:“有人麼?”也沒人答應。

    癡珠便進二門,隻見三面遊廊,上屋兩間,一明一暗,正面也垂着湘簾,綠窗深閉。

    小院無人,庭前一樹梧桐,高有十餘尺,翠蓋亭亭,地下落滿梧桐子。

     忽聽有一聲:“客來了!”擡頭一看,檐下卻挂了一架綠鹦鹉,見了癡珠主仆,便說起話來。

    靠北小門内,走出一人來擋住道:“姑娘有病,不能見客,請老爺客房裡坐。

    ”癡珠方将移步退出,隻聽上屋簾鈎一響,說道:“請!”癡珠急回眸一看,卻是秋痕,自掀簾子迎将出來。

    身穿一件二藍夾紗短襖,下是青绉鑲花邊褲,撒着月色秋羅褲帶;雲鬟不整,杏臉褪紅,秋水凝波,春山蹙黛,嬌怯怯的步下台階,向癡珠道:“你今天卻來了!”癡珠忙向前攜着秋痕的手道:“怎麼好端端的又病哩?”秋痕道:“想是夜深了,汾堤上着了涼。

    ”便引入靠南月亮門,門邊一個十五六歲丫鬟,濃眉闊臉,跛着一腳,笑嘻嘻的站着伺候。

     癡珠留心看那上面蕉葉式一額,是“秋心院”三字。

    旁邊挂着一付對聯,是: 一簾秋影淡于月;三徑花香清欲寒。

     進内,見花棚菊圃,綠蔓青蕪,無情一碧。

    上首一屋,面面紗窗,雕欄缭繞。

    階上西邊門側,又有一個十二三歲丫鬟,眉目比大的清秀些,掀起茶色紗簾。

    秋痕便讓癡珠進去,炕上坐下。

    癡珠說道:“這屋雖小,卻曲折得有趣。

    你卧室是那一間?”秋痕道:“這是一間隔作橫直三間,這一間是直的。

    ”便将手指東邊道:“那兩間是橫的,前一間是我梳妝地方,後一間便是我卧室。

    你就到我卧室坐。

    ”說着下炕,将炕邊畫的美人一推,便是個門。

    癡珠走進,由床橫頭走出床前,覺得一種濃香,也不是花,也不是粉,直撲人鼻孔中。

     那床是一架楠木穿藤的,挂個月色秋羅帳子,配着錦帶銀鈎。

    床上鋪一領龍須席,裡間疊一床白绫三藍灑花的薄被,橫頭擺一個三藍灑花錦鎮廣藤涼枕。

    秋痕就攜癡珠的手,一齊坐下。

    小丫鬟捧上茶來,秋痕遞過,向癡珠道:“你道兩日後才來,怎的今天就來呢?”癡珠道:“我原不打算來的,因訪荷生不遇,回去無聊,故此特來訪你。

    不想你又有病,不是你出來招呼,我此刻要到家了。

    ”秋痕道:“我病了,一早晨沒有看我媽去。

    這回松些,看了我媽,要回東屋,聽見鹦鹉說話,我就從窗縫望出去,看不清楚;後來打雜出來辭你,我心上就怕是你來了,趕出外間向竹簾一瞧,你正要轉身,急得我話都說不出來。

    ”癡珠道:“你病着,我偏來累你。

    如今坐了一會,就走吧。

    你看天色也要變了,下起雨來好難走哩。

    ”秋痕道:“你坐車來嗎?”癡珠道:“有車。

    ”秋痕道:“有車怕什麼?就沒有車,我這裡也在得有。

    你多坐一會,和我談談,我的病便快好了。

    天氣熱,你将大衫卸下吧。

    ”癡珠道:“你這裡很涼快。

    ” 正說着,忽然雨點大來,癡珠着急道:“下雨怎好哩!”秋痕笑道:“我卻喜歡,好雨天留客。

    我叫他們熬些桂圓粥給你作點心,好麼?”癡珠道:“我肚裡不餓,倘餓,便和你要。

    ”秋痕向小丫鬟道:“你盡管吩咐去。

    ”小丫鬟去了。

    秋痕悄悄說道:“我給你那一塊玉,你曉得這塊玉的來曆麼?這就是我今生第一快心之事。

    你卻不要拿去賞了人。

    ”因将上已這日得荷生賞識,臨走給了這塊玉,通告訴了癡珠。

    癡珠道:“我倒沒有什麼好東西給你,怎好呢?”秋痕道:“好東西我也不要,隻要你身邊常用的給我一件吧。

    ”癡珠手上适帶一個翡翠扳指,便脫下來套在秋痕拇指,大喜道:“竟是恰好!你就帶着。

    ”秋痕道:“你這會沒得帶,我有一個羊脂玉的,給了你好麼?”癡珠道:“我不帶。

    我以後再購吧。

    ”秋痕不依,向枕邊一個銀盒内取出,也替癡珠套上,笑道:“我和你指頭大小竟是一樣。

    ”秋痕因問起癡珠得病情由,癡珠略将前事說說,便吟道: “三年笛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 就歎了一口氣。

    秋痕款款深深的安慰一番。

    兩個丫鬟送上點心,秋痕勸癡珠用些。

    聽見檐溜铮琮,雨也稍住了。

    癡珠就站起身來走了。

    正是: 寶枕贈陳思,漢臯要交甫。

     為歌《靜女》詩,此風亦已古。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