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第四十五回 竹竿嶺舊侶哭秋墳 枞陽縣佳人降巨寇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荷生自楊柳青撤防,到了青萍驿,接見太原各官,驚知癡珠、秋痕先後去世,大為惘然。
是夜,就枕上撰一付挽聯,是: 萬裡隔鄉關,望一片白雲,問魂兮幾時歸也? 雙栖成泡影,剩兩行紅淚,傷心者何以哭之! 次日進城,唱起凱歌,打起得勝鼓,鬧得一城人觀看,熱烘烘的擁擠。
到了行館,采秋迎出并門仙館。
小别三閱月,兩人相見,欣喜之情,自不用說。
隻接續見客,直到二更天,市能退入内寝細談。
說起癡珠、秋痕,兩人十分傷感。
采秋便将挽秋痕的聯句,述給荷生聽,念道: “有限光陰丁噩夢;不情風雨虐梨花。
” 荷生道:“好!我的聯是這十六字: 癡夢醒時,秋深小院; 劫花堕處,春隔天涯。
” 采秋也道:“超脫之至!”荷生随把挽癡珠的句,也念給采秋聽。
次早,一起寫好,分頭張挂去了。
下午親往秋華堂,排上一台祭品,換了素服,哭奠一番,就同子善大家到西院流覽一回。
琴在人亡,十分惆怅。
見焦桐室粘的詩箋,有《五月下浣重過秋心院感賦》七律二首,因念道: “沉沉绮閣幌雙垂,頻蔔歸期未有期。
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燈匣劍鬼生疑。
搏沙蹤迹含沙射,銷骨讒言刺骨悲。
昨夜落梅風信急,紙窗策策益凄其。
眉峰離恨鎖層層,欲斷情絲總未能。
不恤人言誰則敢?可憐薄幸我何曾! 半生豪氣銷雙鬓,九死癡魂傍一燈。
碧落黃泉皆诳語,殘更有夢轉堪憑。
” 念畢,正向子善說話,隻見索安回道:“汾神廟主持心印求見,說有韋老爺遺囑面回。
”荷生道:“甚好。
我正要往訪。
”就同子善迎了出來。
心印行禮,荷生拉住,叙些契闊,又謝他經理癡珠喪事。
心印灑淚道:“貧僧二十年心交,聚首天涯,竟為他辦了這等事,說來就可傷心!”荷生聽了,毗淚欲滴。
心印便将癡珠遺囑述了一遍。
荷生向子善道:“這事自是後死者之責。
但我簡牍紛纭,心也粗了,學問我又不如他,怎能替他纂輯起來?隻好暫藏在我那裡。
至詩文集,盡管付梓吧!”子善躬身道:“是。
”荷生又坐了一會,走了。
次日,荷生因秃頭求差健弁,赍着癡珠遺劄回南,遂作一緘,寄給谡如,也交差弁帶去。
此時子秀四省銷差,接着餘黻如緝捕鹽枭差務也完竣到省。
大家商議道:“南邊道路不通,秋華堂又不便久停靈囗,不如就葬并州,附以秋痕,完了他生時心願。
”回明荷生,荷生道:“歸葬為仁,随葬為達。
況時事多虞,葬了也完我們一件心事。
”大家道:“是。
” 嗣後心印、池、蕭看準南門外竹竿嶺一區墳地,就在夫妻廟後。
于是擇了九月初二未時,将癡珠、秋痕兩柩安葬。
就嶺下善人村,買一百畝田地、五十畝菜園、一所房屋,将跛腳配給秃頭,便令搬往守墓。
穆升、林喜、李福三人,荷生都收作跟班,就贊甫、雨農,也延入文案處。
秋華堂仍做遊宴公所。
汾神廟西院,自從癡珠死後,都說有鬼,沒人敢住,後來是韋小珠搬入作寓,才把謠言歇了。
秋心院也紛傳有鬼,後來是一邵姓買為别業。
這便是癡珠、秋痕兩人結局。
一日,采秋和瑤華商量上墳。
這日林喜、李福到夫妻廟伺候。
采秋、瑤華素眼,隻帶了穆升、紅豆、秋英,由坐小轎出城。
穆升騎馬先走,紅豆、秋英坐一輛車,跟轎而行。
到了城外,采秋、瑤華、紅豆、秋英一起換了馬。
路上歇一歇,便望見竹竿嶺夫妻廟。
林喜、李福迎出,兩人下馬。
進得門來,破廟荒涼,草深一尺,見一群的羊在那裡吃草,頹垣敗井,廊庑傾欹。
進了前殿,尚自潔淨,也排有兩三張破的木幾,靠牆一張三腳的桌。
這是林喜先到,教看廟預備的。
廊下自有行廚供給,穆升捧上兩碗茶來。
紅豆、秋英跟着采秋、瑤華,看了塑像和那壁間畫像殘碑,說道:“去年八月十五,癡珠、秋痕小到這裡祭奠麼?不想今年,我和你來祭他!”瑤華也覺黯然欲絕。
兩人喝了茶,逛到後殿,見西邊坍了一角,風搖樹動,落葉成堆,凄涼已極。
義問得遠遠有人哭聲。
紅豆、秋英站在倒牆土堆上,見牆外槐樹下拴一匹黑騾,一人看守。
李福認是汾神廟的人,問道:“你來做什麼?”那人道:“我跟帥父來上墳。
”采秋向李福道:“韋老爺的墳,在廟後那裡?”穆升道:“隻在牆外西邊,這裡去,不上一箭地。
”瑤華道:“這般近,我們打這裡步行去吧。
”采秋道:“甚好。
”便攜着瑤華的手,步上土坡
是夜,就枕上撰一付挽聯,是: 萬裡隔鄉關,望一片白雲,問魂兮幾時歸也? 雙栖成泡影,剩兩行紅淚,傷心者何以哭之! 次日進城,唱起凱歌,打起得勝鼓,鬧得一城人觀看,熱烘烘的擁擠。
到了行館,采秋迎出并門仙館。
小别三閱月,兩人相見,欣喜之情,自不用說。
隻接續見客,直到二更天,市能退入内寝細談。
說起癡珠、秋痕,兩人十分傷感。
采秋便将挽秋痕的聯句,述給荷生聽,念道: “有限光陰丁噩夢;不情風雨虐梨花。
” 荷生道:“好!我的聯是這十六字: 癡夢醒時,秋深小院; 劫花堕處,春隔天涯。
” 采秋也道:“超脫之至!”荷生随把挽癡珠的句,也念給采秋聽。
次早,一起寫好,分頭張挂去了。
下午親往秋華堂,排上一台祭品,換了素服,哭奠一番,就同子善大家到西院流覽一回。
琴在人亡,十分惆怅。
見焦桐室粘的詩箋,有《五月下浣重過秋心院感賦》七律二首,因念道: “沉沉绮閣幌雙垂,頻蔔歸期未有期。
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燈匣劍鬼生疑。
搏沙蹤迹含沙射,銷骨讒言刺骨悲。
昨夜落梅風信急,紙窗策策益凄其。
眉峰離恨鎖層層,欲斷情絲總未能。
不恤人言誰則敢?可憐薄幸我何曾! 半生豪氣銷雙鬓,九死癡魂傍一燈。
碧落黃泉皆诳語,殘更有夢轉堪憑。
” 念畢,正向子善說話,隻見索安回道:“汾神廟主持心印求見,說有韋老爺遺囑面回。
”荷生道:“甚好。
我正要往訪。
”就同子善迎了出來。
心印行禮,荷生拉住,叙些契闊,又謝他經理癡珠喪事。
心印灑淚道:“貧僧二十年心交,聚首天涯,竟為他辦了這等事,說來就可傷心!”荷生聽了,毗淚欲滴。
心印便将癡珠遺囑述了一遍。
荷生向子善道:“這事自是後死者之責。
但我簡牍紛纭,心也粗了,學問我又不如他,怎能替他纂輯起來?隻好暫藏在我那裡。
至詩文集,盡管付梓吧!”子善躬身道:“是。
”荷生又坐了一會,走了。
次日,荷生因秃頭求差健弁,赍着癡珠遺劄回南,遂作一緘,寄給谡如,也交差弁帶去。
此時子秀四省銷差,接着餘黻如緝捕鹽枭差務也完竣到省。
大家商議道:“南邊道路不通,秋華堂又不便久停靈囗,不如就葬并州,附以秋痕,完了他生時心願。
”回明荷生,荷生道:“歸葬為仁,随葬為達。
況時事多虞,葬了也完我們一件心事。
”大家道:“是。
” 嗣後心印、池、蕭看準南門外竹竿嶺一區墳地,就在夫妻廟後。
于是擇了九月初二未時,将癡珠、秋痕兩柩安葬。
就嶺下善人村,買一百畝田地、五十畝菜園、一所房屋,将跛腳配給秃頭,便令搬往守墓。
穆升、林喜、李福三人,荷生都收作跟班,就贊甫、雨農,也延入文案處。
秋華堂仍做遊宴公所。
汾神廟西院,自從癡珠死後,都說有鬼,沒人敢住,後來是韋小珠搬入作寓,才把謠言歇了。
秋心院也紛傳有鬼,後來是一邵姓買為别業。
這便是癡珠、秋痕兩人結局。
一日,采秋和瑤華商量上墳。
這日林喜、李福到夫妻廟伺候。
采秋、瑤華素眼,隻帶了穆升、紅豆、秋英,由坐小轎出城。
穆升騎馬先走,紅豆、秋英坐一輛車,跟轎而行。
到了城外,采秋、瑤華、紅豆、秋英一起換了馬。
路上歇一歇,便望見竹竿嶺夫妻廟。
林喜、李福迎出,兩人下馬。
進得門來,破廟荒涼,草深一尺,見一群的羊在那裡吃草,頹垣敗井,廊庑傾欹。
進了前殿,尚自潔淨,也排有兩三張破的木幾,靠牆一張三腳的桌。
這是林喜先到,教看廟預備的。
廊下自有行廚供給,穆升捧上兩碗茶來。
紅豆、秋英跟着采秋、瑤華,看了塑像和那壁間畫像殘碑,說道:“去年八月十五,癡珠、秋痕小到這裡祭奠麼?不想今年,我和你來祭他!”瑤華也覺黯然欲絕。
兩人喝了茶,逛到後殿,見西邊坍了一角,風搖樹動,落葉成堆,凄涼已極。
義問得遠遠有人哭聲。
紅豆、秋英站在倒牆土堆上,見牆外槐樹下拴一匹黑騾,一人看守。
李福認是汾神廟的人,問道:“你來做什麼?”那人道:“我跟帥父來上墳。
”采秋向李福道:“韋老爺的墳,在廟後那裡?”穆升道:“隻在牆外西邊,這裡去,不上一箭地。
”瑤華道:“這般近,我們打這裡步行去吧。
”采秋道:“甚好。
”便攜着瑤華的手,步上土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