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紀
關燈
小
中
大
禮品作為回報。
白部酋長反叛,率部進入西河郡,鐵弗劉虎在雁門聚衆響應,進攻劉琨所轄的新興、雁門二郡。
劉琨前來求援,猗盧派侄兒拓跋郁律率騎兵二萬,協助劉琨作戰,大破白部;随即攻打劉虎,毀滅其營地。
劉虎收集殘部,向西逃竄,渡過黃河,逃入朔方定居。
晉懷帝司馬熾升任猗盧為大單于,封代公。
猗盧因為封地距所居之地過遠,不能與部衆連為一體,于是向劉琨索求句注陉以北之地。
劉琨認為這一來便有了依托,聞之大喜,将馬邑、陰館、樓煩、繁..、崞五縣的民衆遷到句注陉以南,重建城鎮,将東接代郡,西連西河、朔方,方圓數百裡的土地全部獻出。
猗盧于是遷來十萬戶部民,用以充實這塊土地。
劉琨又派使節請求發兵援救洛陽,猗盧派二萬步騎兵赴援,西晉太傅東海王司馬越以洛陽饑馑為由加以謝絕,于是援軍撤回。
同年,劉淵死,其子劉聰僭立為帝。
四年(311),劉琨部下牙門将邢延占據新興郡叛亂,勾結劉聰進犯。
猗盧派軍征讨,劉聰軍退走。
五年(312),劉琨派使節請求援軍以征讨劉聰、石勒。
猗盧因劉琨心懷忠義,鄭重地答應了。
恰逢劉聰派其子劉粲襲擊晉陽,殺害劉琨的父母,占據了晉陽城。
劉琨派人通報這一災難,猗盧大怒,派長子拓跋六..、猗..之子拓跋普根,及衛雄、範班、姬澹等為前鋒,親自統率二十萬大軍為後援,前往征讨。
劉粲極為恐懼,焚毀辎重,突圍逃走。
拓跋部騎兵縱馬猛追,斬劉聰部将劉儒、劉豐、簡令、張平、邢延,劉聰軍橫屍數百裡。
劉琨前來拜謝,猗盧以禮相待。
劉琨一再請求繼續進軍,猗盧說:“我沒有早來,緻使您的父母遇害,确實感到慚愧。
如今您已收複了所轄的州境,然而我軍遠道而來,兵馬疲憊,就到此為止吧。
賊人怎能一下子殺盡呢?”于是贈給劉琨馬、牛、羊各千餘頭,車一百輛,又留下精銳部隊駐守,然後撤回。
本年,西晉雍州刺史賈疋、京兆太守閻鼎,因晉懷帝司馬熾為劉聰俘虜,共立懷帝哥哥的兒子秦王司馬業為太子,在長安建立行台———臨時政府。
于是猗盧下令戒嚴,與劉琨策劃大舉進兵。
命劉琨自組晉朝行台,統率指揮諸軍。
猗盧計劃派十萬騎兵從西河郡的鑒谷南下,晉軍由蒲坂東進,在平陽會師,消滅劉聰,迎回晉懷帝。
可這一計劃沒能實現。
六年(313),修築盛樂城作為北都,修整平城舊城作為南都。
猗盧登上平城西面的山嶺,觀望地勢,于是又在平城以南一百裡、飈水北岸的黃瓜堆興築新平城,晉人稱之為小平城,命長子六..鎮守,統領南部。
七年(314),猗盧與劉琨再次約定日期,在平陽會師。
恰逢石勒擒獲王浚,拓跋部屬下有匈奴雜胡萬餘家,多為石勒族類,聽說石勒攻破幽州,便密謀叛亂,以響應石勒。
事情洩露,全被誅殺,于是征讨劉聰的計劃即告中止。
八年(315),晉愍帝司馬業晉封猗盧為代王,允許他設置屬下各級官僚機構,以代、常山二郡為食邑。
猗盧對劉聰、石勒的犯上作亂極為憤恨,一心要消滅他們。
先前,拓跋部政俗寬松簡約,民衆不知法度。
至此,則明刑峻法,諸部部民多因違犯法令而獲罪。
凡超過規定期限的,全都整個部落整個部落的被殺掉,有的是攜家帶口奔赴死地,不知内情的人問“到哪裡去”,回答說“前去送死”。
猗盧以威嚴鎮服百姓,皆如此類。
九年(316),猗盧召見六..,六..不至。
猗盧大怒,發兵征讨,作戰失利,于是微服私訪民間,随即逝世。
拓跋普根原本鎮守邊境,得知猗盧的死訊率軍趕回,向六..發動進攻,殲滅六..。
衛雄、姬澹率晉人及烏丸人三百餘家,随劉遵南奔并州。
普根繼位一月有餘逝世。
普根之子剛剛降生,被桓帝猗..的後人擁立為主。
這年冬天,普根之子又告夭折。
本年,成漢皇帝李雄派使臣朝貢。
平文皇帝拓跋郁律繼立,他是思帝拓跋弗之子。
姿質雄壯,很有威嚴和謀略。
平文皇帝元年(317),丁醜年。
二年(318),劉虎占據朔方,進犯西部地區,拓跋郁律率軍迎擊,大破敵軍,劉虎單騎逃走。
劉虎堂弟路孤率其部落歸附,拓跋郁律将女兒嫁給他為妻。
拓跋郁律向西兼并了烏孫國故地,向東吞并了勿吉族以西的地區,擁有騎士近百萬之衆。
漢烈宗劉聰去世,其子劉粲繼位,被其部将靳準所殺,漢高祖劉淵同族兄弟之子劉曜繼立為帝。
拓跋郁律得知晉愍帝司馬業被劉曜殺害,對大臣們說:“如今中原無主,真是天助我也!”劉曜派使臣前來議和,拓跋郁律置之不理。
本年,司馬睿在江南自立為帝。
三年(319),石勒自稱趙王,派使節前來乞和,請求與拓跋郁律結為兄弟。
拓跋郁律斬其使者以示勢不兩立。
四年(320),自封的涼州刺史張茂派使節前來朝貢。
五年(321),晉元帝司馬睿派使臣韓暢給拓跋郁律加官晉爵,拓跋郁律予以拒絕,操練兵馬,加強軍備,有平定南方之志。
桓帝猗..的後人見拓跋郁律深得衆心,惟恐對自己的子孫不利,于是害死了平文帝拓跋郁律,各部酋長受牽連而被處死的達數十人之多。
道武帝天興初年(398),拓跋郁律被尊為“太祖”。
惠皇帝拓跋賀亻辱繼立,他是桓帝猗..未成年的兒子。
以平文帝五年為惠帝元年。
拓跋賀亻辱未能親自主持政事,而由太後臨朝聽政。
派遣使節與石勒言和,時人稱之為女國使。
二年(322),晉元帝司馬睿逝世,其子司馬紹繼位。
四年(
白部酋長反叛,率部進入西河郡,鐵弗劉虎在雁門聚衆響應,進攻劉琨所轄的新興、雁門二郡。
劉琨前來求援,猗盧派侄兒拓跋郁律率騎兵二萬,協助劉琨作戰,大破白部;随即攻打劉虎,毀滅其營地。
劉虎收集殘部,向西逃竄,渡過黃河,逃入朔方定居。
晉懷帝司馬熾升任猗盧為大單于,封代公。
猗盧因為封地距所居之地過遠,不能與部衆連為一體,于是向劉琨索求句注陉以北之地。
劉琨認為這一來便有了依托,聞之大喜,将馬邑、陰館、樓煩、繁..、崞五縣的民衆遷到句注陉以南,重建城鎮,将東接代郡,西連西河、朔方,方圓數百裡的土地全部獻出。
猗盧于是遷來十萬戶部民,用以充實這塊土地。
劉琨又派使節請求發兵援救洛陽,猗盧派二萬步騎兵赴援,西晉太傅東海王司馬越以洛陽饑馑為由加以謝絕,于是援軍撤回。
同年,劉淵死,其子劉聰僭立為帝。
四年(311),劉琨部下牙門将邢延占據新興郡叛亂,勾結劉聰進犯。
猗盧派軍征讨,劉聰軍退走。
五年(312),劉琨派使節請求援軍以征讨劉聰、石勒。
猗盧因劉琨心懷忠義,鄭重地答應了。
恰逢劉聰派其子劉粲襲擊晉陽,殺害劉琨的父母,占據了晉陽城。
劉琨派人通報這一災難,猗盧大怒,派長子拓跋六..、猗..之子拓跋普根,及衛雄、範班、姬澹等為前鋒,親自統率二十萬大軍為後援,前往征讨。
劉粲極為恐懼,焚毀辎重,突圍逃走。
拓跋部騎兵縱馬猛追,斬劉聰部将劉儒、劉豐、簡令、張平、邢延,劉聰軍橫屍數百裡。
劉琨前來拜謝,猗盧以禮相待。
劉琨一再請求繼續進軍,猗盧說:“我沒有早來,緻使您的父母遇害,确實感到慚愧。
如今您已收複了所轄的州境,然而我軍遠道而來,兵馬疲憊,就到此為止吧。
賊人怎能一下子殺盡呢?”于是贈給劉琨馬、牛、羊各千餘頭,車一百輛,又留下精銳部隊駐守,然後撤回。
本年,西晉雍州刺史賈疋、京兆太守閻鼎,因晉懷帝司馬熾為劉聰俘虜,共立懷帝哥哥的兒子秦王司馬業為太子,在長安建立行台———臨時政府。
于是猗盧下令戒嚴,與劉琨策劃大舉進兵。
命劉琨自組晉朝行台,統率指揮諸軍。
猗盧計劃派十萬騎兵從西河郡的鑒谷南下,晉軍由蒲坂東進,在平陽會師,消滅劉聰,迎回晉懷帝。
可這一計劃沒能實現。
六年(313),修築盛樂城作為北都,修整平城舊城作為南都。
猗盧登上平城西面的山嶺,觀望地勢,于是又在平城以南一百裡、飈水北岸的黃瓜堆興築新平城,晉人稱之為小平城,命長子六..鎮守,統領南部。
七年(314),猗盧與劉琨再次約定日期,在平陽會師。
恰逢石勒擒獲王浚,拓跋部屬下有匈奴雜胡萬餘家,多為石勒族類,聽說石勒攻破幽州,便密謀叛亂,以響應石勒。
事情洩露,全被誅殺,于是征讨劉聰的計劃即告中止。
八年(315),晉愍帝司馬業晉封猗盧為代王,允許他設置屬下各級官僚機構,以代、常山二郡為食邑。
猗盧對劉聰、石勒的犯上作亂極為憤恨,一心要消滅他們。
先前,拓跋部政俗寬松簡約,民衆不知法度。
至此,則明刑峻法,諸部部民多因違犯法令而獲罪。
凡超過規定期限的,全都整個部落整個部落的被殺掉,有的是攜家帶口奔赴死地,不知内情的人問“到哪裡去”,回答說“前去送死”。
猗盧以威嚴鎮服百姓,皆如此類。
九年(316),猗盧召見六..,六..不至。
猗盧大怒,發兵征讨,作戰失利,于是微服私訪民間,随即逝世。
拓跋普根原本鎮守邊境,得知猗盧的死訊率軍趕回,向六..發動進攻,殲滅六..。
衛雄、姬澹率晉人及烏丸人三百餘家,随劉遵南奔并州。
普根繼位一月有餘逝世。
普根之子剛剛降生,被桓帝猗..的後人擁立為主。
這年冬天,普根之子又告夭折。
本年,成漢皇帝李雄派使臣朝貢。
平文皇帝拓跋郁律繼立,他是思帝拓跋弗之子。
姿質雄壯,很有威嚴和謀略。
平文皇帝元年(317),丁醜年。
二年(318),劉虎占據朔方,進犯西部地區,拓跋郁律率軍迎擊,大破敵軍,劉虎單騎逃走。
劉虎堂弟路孤率其部落歸附,拓跋郁律将女兒嫁給他為妻。
拓跋郁律向西兼并了烏孫國故地,向東吞并了勿吉族以西的地區,擁有騎士近百萬之衆。
漢烈宗劉聰去世,其子劉粲繼位,被其部将靳準所殺,漢高祖劉淵同族兄弟之子劉曜繼立為帝。
拓跋郁律得知晉愍帝司馬業被劉曜殺害,對大臣們說:“如今中原無主,真是天助我也!”劉曜派使臣前來議和,拓跋郁律置之不理。
本年,司馬睿在江南自立為帝。
三年(319),石勒自稱趙王,派使節前來乞和,請求與拓跋郁律結為兄弟。
拓跋郁律斬其使者以示勢不兩立。
四年(320),自封的涼州刺史張茂派使節前來朝貢。
五年(321),晉元帝司馬睿派使臣韓暢給拓跋郁律加官晉爵,拓跋郁律予以拒絕,操練兵馬,加強軍備,有平定南方之志。
桓帝猗..的後人見拓跋郁律深得衆心,惟恐對自己的子孫不利,于是害死了平文帝拓跋郁律,各部酋長受牽連而被處死的達數十人之多。
道武帝天興初年(398),拓跋郁律被尊為“太祖”。
惠皇帝拓跋賀亻辱繼立,他是桓帝猗..未成年的兒子。
以平文帝五年為惠帝元年。
拓跋賀亻辱未能親自主持政事,而由太後臨朝聽政。
派遣使節與石勒言和,時人稱之為女國使。
二年(322),晉元帝司馬睿逝世,其子司馬紹繼位。
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