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紀
關燈
小
中
大
昔日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有的分布于華夏各地,有的散布于極遠的蠻荒之境。
小兒子昌意,受封于北土,領地内有大鮮卑山,因而以其為國号。
此後,世為君主,統治着幽都之北廣漠無垠的沃野,過着遊牧生活,而以射獵為業,民風淳樸,政治文化簡易,沒有文字,刻木記事而已,古時和現代發生的事情,全靠人口頭傳授,正如史官所記載的那樣。
黃帝以土德而為天下之主,北方的風俗稱土為“托”,稱後為“跋”,因此以之作為姓氏。
昌意的後裔始均,在堯帝時為官,曾将女魃逐出弱水以北的地區,民衆感戴他的勤勞,舜帝對他甚為嘉許,任命他為田祖。
曆經夏、商、周三代,到了秦漢時期,獯鬻、猃狁、山戎、匈奴等族,世代殘暴,為害中原,而始均的後裔卻未與中原交往,因此史籍中沒有關于他們的記載。
曆經六十七世,成皇帝拓跋毛被立為主。
他聰慧明智,武功赫赫,為遠近的部族所擁戴,統轄三十六個部落,九十九個大氏族,威震北方,萬衆無不敬服。
逝世。
節皇帝拓跋貸繼立為主,逝世。
莊皇帝拓跋觀繼立為主,逝世。
明皇帝拓跋樓繼立為主,逝世。
安皇帝拓跋越繼立為主,逝世。
宣皇帝拓跋推寅繼立為主。
率領部族南遷大澤,大澤方圓千餘裡,土地蒼茫遼闊,地勢低窪濕潤。
計劃再次南遷,沒有成行便已去世。
景皇帝拓跋利繼立為主,逝世。
元皇帝拓跋俟繼立為主,逝世。
和皇帝拓跋肆繼立為主,逝世。
定皇帝拓跋機繼立為主,逝世。
僖皇帝拓跋蓋繼立為主,逝世。
威皇帝拓跋儈繼立為主,逝世。
獻皇帝拓跋鄰繼立為主。
當時有位神人降臨國中,說:“此地荒涼偏遠,不足以興建城池,應該再次遷居。
”獻皇帝其時年邁衰老,于是将君位傳給兒子。
聖武皇帝名诘汾。
獻帝下令南遷,一路上山高谷深,險阻重重,于是打算停止繼續南下。
突然遇到一隻形似馬、聲如牛的神獸,為他們引路,經過一年的跋涉,才脫離險境,遷居到匈奴故地。
拓跋部落的遷移策略,多出于宣、獻二帝,所以人們并稱他們為“推寅”,在鮮卑語中是“鑽研”的意思。
當初,聖武帝拓跋诘汾曾率數萬騎兵在山澤間圍獵,忽見辎車從天而降。
趕上前去,見一美貌女子,侍衛衆多,儀仗繁盛。
聖武帝大為驚異地上前詢問,女子答道:“我,是天上的仙女,受命與你成親。
”于是二人當晚同宿。
清晨,女子辭别,說:“明年此時,在此相會。
”言終而别,去如風雨。
到了約定的日期,聖武帝到昔日相會之處,果然與天女相逢。
天女将所生的男孩交給聖武帝說:“這是您的兒子,好好地撫養照顧他。
子孫相續,到時會成為帝王。
”說罷離去。
這個男孩就是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因此當時的人們傳說道:“诘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
”聖武帝拓跋诘汾逝世。
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繼立為主。
他生而英明睿智。
元年(219),庚子年。
先前,西部的部落入侵,拓跋部部衆離散,隻好依附于沒鹿回部酋長窦賓。
神元帝拓跋力微,具有英雄豪傑的氣度,而當時無人覺察。
後來他跟随窦賓攻打西部部落,大軍戰敗,窦賓失馬步行,拓跋力微派人将自己所騎的駿馬送給窦賓。
窦賓回來後,命部下尋求贈馬之人,欲加重賞,而拓跋力微沉默不語。
過了很久,窦賓才知道,大驚,打算将領土的一半分給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堅辭不受,于是窦賓将愛女嫁給了他。
然而窦賓仍思報恩,一再詢問拓跋力微有何要求。
于是拓跋力微請求率領所部北居長川,窦賓欣然允諾。
十幾年後,德化普及昌盛,離散的舊部民衆全部歸附。
二十九年(248),窦賓臨終時,告誡他的兩個兒子要恭敬地侍奉拓跋力微。
然而兩個兒子沒有聽從他的勸告,暗中圖謀不軌。
拓跋力微将他們召來殺掉,吞并了他們的部衆,各部落的酋長們誠心歸服,拓跋力微統轄的騎士達二十餘萬之衆。
三十九年(258),遷居于定襄的盛樂。
四月,舉行祭天大典,各部酋長全都應邀前來參加祭典,惟有白部酋長觀望不至,于是拓跋力微将他召來殺掉,遠近各部為之肅然起敬,無不為拓跋力微的威嚴所震懾。
拓跋力微對各部酋長說:“我曆觀前世的匈奴、蹋頓等族,貪圖财利,搶掠邊民,雖有所獲,而與其傷亡相比,得不償失,更招來仇敵,百姓生靈塗炭,終非長久之計。
”于是與曹魏和親。
四十二年(261),拓跋力微派兒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曹魏,并考察中原的風土人情。
當時正是曹魏景元二年。
文皇帝拓跋沙漠汗,以太子的身份滞留洛陽,成為曹魏的首席貴賓,常常賓客盈門,門庭若市,來訪者絡繹不絕,魏人贈送的金帛絲棉,每年數以萬計。
拓跋力微在與鄰國交往時,推誠置信,從不仗勢欺人,謀取一時的利益,待人寬厚樸實,博得了遠近各族的擁戴敬仰。
魏晉禅代後,拓跋力微與中原王朝仍和好如初。
拓跋力微年事已高,沙漠汗因父親年邁請求北歸,晉武帝司馬炎備禮護送。
四十八年(267),沙漠汗自晉朝返回故土。
五十六年(275),沙漠汗再次前往晉朝,當年冬天回國。
晉帝送給他錦、..、缯、彩、綿、絹等物,數量豐厚,裝滿了一百輛牛車。
行至并州,晉征北将軍衛馞認為沙漠汗為人雄豪,氣度不凡,恐為後患,于是密奏晉帝,請求留住沙漠汗不讓他回去。
晉帝不便失信于人,未加批準。
衛馞又請求用金帛收買各部酋長,讓他們挑
小兒子昌意,受封于北土,領地内有大鮮卑山,因而以其為國号。
此後,世為君主,統治着幽都之北廣漠無垠的沃野,過着遊牧生活,而以射獵為業,民風淳樸,政治文化簡易,沒有文字,刻木記事而已,古時和現代發生的事情,全靠人口頭傳授,正如史官所記載的那樣。
黃帝以土德而為天下之主,北方的風俗稱土為“托”,稱後為“跋”,因此以之作為姓氏。
昌意的後裔始均,在堯帝時為官,曾将女魃逐出弱水以北的地區,民衆感戴他的勤勞,舜帝對他甚為嘉許,任命他為田祖。
曆經夏、商、周三代,到了秦漢時期,獯鬻、猃狁、山戎、匈奴等族,世代殘暴,為害中原,而始均的後裔卻未與中原交往,因此史籍中沒有關于他們的記載。
曆經六十七世,成皇帝拓跋毛被立為主。
他聰慧明智,武功赫赫,為遠近的部族所擁戴,統轄三十六個部落,九十九個大氏族,威震北方,萬衆無不敬服。
逝世。
節皇帝拓跋貸繼立為主,逝世。
莊皇帝拓跋觀繼立為主,逝世。
明皇帝拓跋樓繼立為主,逝世。
安皇帝拓跋越繼立為主,逝世。
宣皇帝拓跋推寅繼立為主。
率領部族南遷大澤,大澤方圓千餘裡,土地蒼茫遼闊,地勢低窪濕潤。
計劃再次南遷,沒有成行便已去世。
景皇帝拓跋利繼立為主,逝世。
元皇帝拓跋俟繼立為主,逝世。
和皇帝拓跋肆繼立為主,逝世。
定皇帝拓跋機繼立為主,逝世。
僖皇帝拓跋蓋繼立為主,逝世。
威皇帝拓跋儈繼立為主,逝世。
獻皇帝拓跋鄰繼立為主。
當時有位神人降臨國中,說:“此地荒涼偏遠,不足以興建城池,應該再次遷居。
”獻皇帝其時年邁衰老,于是将君位傳給兒子。
聖武皇帝名诘汾。
獻帝下令南遷,一路上山高谷深,險阻重重,于是打算停止繼續南下。
突然遇到一隻形似馬、聲如牛的神獸,為他們引路,經過一年的跋涉,才脫離險境,遷居到匈奴故地。
拓跋部落的遷移策略,多出于宣、獻二帝,所以人們并稱他們為“推寅”,在鮮卑語中是“鑽研”的意思。
當初,聖武帝拓跋诘汾曾率數萬騎兵在山澤間圍獵,忽見辎車從天而降。
趕上前去,見一美貌女子,侍衛衆多,儀仗繁盛。
聖武帝大為驚異地上前詢問,女子答道:“我,是天上的仙女,受命與你成親。
”于是二人當晚同宿。
清晨,女子辭别,說:“明年此時,在此相會。
”言終而别,去如風雨。
到了約定的日期,聖武帝到昔日相會之處,果然與天女相逢。
天女将所生的男孩交給聖武帝說:“這是您的兒子,好好地撫養照顧他。
子孫相續,到時會成為帝王。
”說罷離去。
這個男孩就是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因此當時的人們傳說道:“诘汾皇帝無婦家,力微皇帝無舅家。
”聖武帝拓跋诘汾逝世。
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繼立為主。
他生而英明睿智。
元年(219),庚子年。
先前,西部的部落入侵,拓跋部部衆離散,隻好依附于沒鹿回部酋長窦賓。
神元帝拓跋力微,具有英雄豪傑的氣度,而當時無人覺察。
後來他跟随窦賓攻打西部部落,大軍戰敗,窦賓失馬步行,拓跋力微派人将自己所騎的駿馬送給窦賓。
窦賓回來後,命部下尋求贈馬之人,欲加重賞,而拓跋力微沉默不語。
過了很久,窦賓才知道,大驚,打算将領土的一半分給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堅辭不受,于是窦賓将愛女嫁給了他。
然而窦賓仍思報恩,一再詢問拓跋力微有何要求。
于是拓跋力微請求率領所部北居長川,窦賓欣然允諾。
十幾年後,德化普及昌盛,離散的舊部民衆全部歸附。
二十九年(248),窦賓臨終時,告誡他的兩個兒子要恭敬地侍奉拓跋力微。
然而兩個兒子沒有聽從他的勸告,暗中圖謀不軌。
拓跋力微将他們召來殺掉,吞并了他們的部衆,各部落的酋長們誠心歸服,拓跋力微統轄的騎士達二十餘萬之衆。
三十九年(258),遷居于定襄的盛樂。
四月,舉行祭天大典,各部酋長全都應邀前來參加祭典,惟有白部酋長觀望不至,于是拓跋力微将他召來殺掉,遠近各部為之肅然起敬,無不為拓跋力微的威嚴所震懾。
拓跋力微對各部酋長說:“我曆觀前世的匈奴、蹋頓等族,貪圖财利,搶掠邊民,雖有所獲,而與其傷亡相比,得不償失,更招來仇敵,百姓生靈塗炭,終非長久之計。
”于是與曹魏和親。
四十二年(261),拓跋力微派兒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曹魏,并考察中原的風土人情。
當時正是曹魏景元二年。
文皇帝拓跋沙漠汗,以太子的身份滞留洛陽,成為曹魏的首席貴賓,常常賓客盈門,門庭若市,來訪者絡繹不絕,魏人贈送的金帛絲棉,每年數以萬計。
拓跋力微在與鄰國交往時,推誠置信,從不仗勢欺人,謀取一時的利益,待人寬厚樸實,博得了遠近各族的擁戴敬仰。
魏晉禅代後,拓跋力微與中原王朝仍和好如初。
拓跋力微年事已高,沙漠汗因父親年邁請求北歸,晉武帝司馬炎備禮護送。
四十八年(267),沙漠汗自晉朝返回故土。
五十六年(275),沙漠汗再次前往晉朝,當年冬天回國。
晉帝送給他錦、..、缯、彩、綿、絹等物,數量豐厚,裝滿了一百輛牛車。
行至并州,晉征北将軍衛馞認為沙漠汗為人雄豪,氣度不凡,恐為後患,于是密奏晉帝,請求留住沙漠汗不讓他回去。
晉帝不便失信于人,未加批準。
衛馞又請求用金帛收買各部酋長,讓他們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