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關燈
小
中
大
許多生活的真實,是需要以小說的方式表達的。
那就以小說的方式表達吧。
因為某些真實的生活,隻能通過虛構的橋梁,才能使那種真實抵達真實的境界。
發生了一件事情,是小說中的事情,也是生活中的事情。
或者說,是生活重演了《為人民服務》那部小說中的一個事件。
專門負責給師長家裡做飯的老公務班長吳大旺,提着一籃青菜站在師長家的廚房門口時,那件事情就叽哩咣啷,氫彈爆炸樣展開在了他的面前。
原來擺在餐廳桌上的那塊印有為人民服務五個大紅字樣的木牌,又一次出現在了廚房磁磚鑲面的炊台上。
字的左側,是一顆發光的五星;右側,是一枝挂有水壺的長槍;下邊,是一排豐收的麥穗。
老公務班長是全師的學習榜樣,政治典型,對這木牌的深刻含意,有着不同凡響的理解。
他知道,五星,意蘊的是革命。
水壺和長槍,表達的是戰鬥和曆史;是一段漫長而艱苦的革命曆程。
而麥穗,則意味着豐收和美好的未來,意味着實現共産主義之後那絢麗的歲月。
有一天,不知道師長從哪兒提着這塊刷了白漆、印了紅字,并在字的左右兩側和下面用紅黃套印了五星、長槍、水壺和麥穗的木牌回到家裡擺在餐桌上時,師長肅穆地盯着正往桌上擺着飯菜的公務員兼炊事員的班長吳大旺,說知道這木牌上的意思吧?吳大旺專注地盯着看了一會,細心地做了研解,師長也就慢慢地微笑起來,一臉舒展燦然,說不錯,我師長家的公務員、炊事員也比他們覺悟高。
吳大旺不知道師長說的他們是誰們,依照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的軍事原則,又到廚房給師長和他的夫人燒湯去了。
從此,那塊印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木牌,便永駐在了師長家的飯桌上,和醋瓶、辣椒瓶、小磨香油瓶一道,成了那飯桌家族中最偉大、光輝的一員。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歲月像穿過營院的河流,無休無止地朝前平靜而安祥地涓涓奔襲。
師長總是在每天晨時的軍号未響之前,便着裝整齊地從二樓下來,到大操場去察看他那日日訓練的基層軍官和士兵,夜間熄燈号吹響許久之後,才略有疲憊地回到家裡,脫下軍裝,樓下洗漱,上樓休息。
革命與工作,就是師長的靈魂與生命,是師長人生的全部内核與内涵。
抗日戰争、土地革命,解放戰争,這些偉大的曆史,從他的童年伊始,就像一條曆史的軟繩皮尺,在他的生命中丈量着他每一天的意義,直到他已經五十周歲、日過正午、臨西将去的老年等在面前,他還依然每天都用那軟繩皮尺去測量他生命的意蘊。
而他的夫人,那位年輕、漂亮,比師長小着十七、八的女人,師長總是稱她為小劉的師醫院護士劉蓮,自從成為師長的妻子,就再也沒有去醫院做過醫護人員。
不知是師長不讓她從醫上班,還是她不願再上班從醫,就這麼整整五年,呆在師長的樓裡,與樓為伍,與師長的威嚴為伴,做着高幹樓房的主人。
關于劉蓮,吳大旺對她知之甚少,在到師長家裡之前,可說一無所知。
不知道她娘家是哪裡,不知道她哪年參軍到了部隊,做了護士,不知道她五年不上班,除了每天飯時從樓上下來吃飯外,其餘時光都呆在樓上幹些什麼。
除此之外,吳大旺還不知道她不上班,部隊還給她發不發工資;不知道她本屬軍人,五年不穿軍裝,忘沒忘記軍人的規則和職責。
她的曆史,對他是一片被大霧蒙罩的空白,宛若四季深霧籠罩的一片山脈,他不知道那山上是光秃秃的一片,還是郁郁蔥蔥,布滿深溝狹谷,鳥語花香,泉水叮咚。
因為不知,也就不再關心;因為不想關心,師長對他的工作也就十分滿意。
盡管是已有幾年軍齡的老兵,盡管檔案裡的榮譽如倉庫裡堆着的貨物,可表揚、立功、嘉獎,當典型,做模範,年中或年底,師管理科的科長會準時像發枕頭睡覺一樣送給他,他卻還是覺得遠遠不夠。
說到底,他是一個貪婪榮譽的人,是一個渴望進步的優秀士兵。
回憶起來,他是在一次師後勤戰線學習與業務大比拼的活動中,因為不僅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286條毛主席語錄和《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經典文章,而且還能在三十分鐘間,連挖竈、切菜在内,完成色香味俱佳的四菜一湯的迫切任務,而一舉中榜,被師長挑挑揀揀選調到了師長家裡,做了師長家的專職公務員兼專職炊事員。
管理科長問,到首長家裡工作,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他說,不該問的不問,不該做的不做,不該說的不說。
管理科長說,還有呢? 他說,要牢記為首長家裡服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管理科長說,重要的是,要說到做到,把語言落實到行動上,把口号落實到實踐上。
他說,請首長放心,我一定會言行一緻,表裡如一
那就以小說的方式表達吧。
因為某些真實的生活,隻能通過虛構的橋梁,才能使那種真實抵達真實的境界。
發生了一件事情,是小說中的事情,也是生活中的事情。
或者說,是生活重演了《為人民服務》那部小說中的一個事件。
專門負責給師長家裡做飯的老公務班長吳大旺,提着一籃青菜站在師長家的廚房門口時,那件事情就叽哩咣啷,氫彈爆炸樣展開在了他的面前。
原來擺在餐廳桌上的那塊印有為人民服務五個大紅字樣的木牌,又一次出現在了廚房磁磚鑲面的炊台上。
字的左側,是一顆發光的五星;右側,是一枝挂有水壺的長槍;下邊,是一排豐收的麥穗。
老公務班長是全師的學習榜樣,政治典型,對這木牌的深刻含意,有着不同凡響的理解。
他知道,五星,意蘊的是革命。
水壺和長槍,表達的是戰鬥和曆史;是一段漫長而艱苦的革命曆程。
而麥穗,則意味着豐收和美好的未來,意味着實現共産主義之後那絢麗的歲月。
有一天,不知道師長從哪兒提着這塊刷了白漆、印了紅字,并在字的左右兩側和下面用紅黃套印了五星、長槍、水壺和麥穗的木牌回到家裡擺在餐桌上時,師長肅穆地盯着正往桌上擺着飯菜的公務員兼炊事員的班長吳大旺,說知道這木牌上的意思吧?吳大旺專注地盯着看了一會,細心地做了研解,師長也就慢慢地微笑起來,一臉舒展燦然,說不錯,我師長家的公務員、炊事員也比他們覺悟高。
吳大旺不知道師長說的他們是誰們,依照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做的不做的軍事原則,又到廚房給師長和他的夫人燒湯去了。
從此,那塊印有為人民服務字樣的木牌,便永駐在了師長家的飯桌上,和醋瓶、辣椒瓶、小磨香油瓶一道,成了那飯桌家族中最偉大、光輝的一員。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歲月像穿過營院的河流,無休無止地朝前平靜而安祥地涓涓奔襲。
師長總是在每天晨時的軍号未響之前,便着裝整齊地從二樓下來,到大操場去察看他那日日訓練的基層軍官和士兵,夜間熄燈号吹響許久之後,才略有疲憊地回到家裡,脫下軍裝,樓下洗漱,上樓休息。
革命與工作,就是師長的靈魂與生命,是師長人生的全部内核與内涵。
抗日戰争、土地革命,解放戰争,這些偉大的曆史,從他的童年伊始,就像一條曆史的軟繩皮尺,在他的生命中丈量着他每一天的意義,直到他已經五十周歲、日過正午、臨西将去的老年等在面前,他還依然每天都用那軟繩皮尺去測量他生命的意蘊。
而他的夫人,那位年輕、漂亮,比師長小着十七、八的女人,師長總是稱她為小劉的師醫院護士劉蓮,自從成為師長的妻子,就再也沒有去醫院做過醫護人員。
不知是師長不讓她從醫上班,還是她不願再上班從醫,就這麼整整五年,呆在師長的樓裡,與樓為伍,與師長的威嚴為伴,做着高幹樓房的主人。
關于劉蓮,吳大旺對她知之甚少,在到師長家裡之前,可說一無所知。
不知道她娘家是哪裡,不知道她哪年參軍到了部隊,做了護士,不知道她五年不上班,除了每天飯時從樓上下來吃飯外,其餘時光都呆在樓上幹些什麼。
除此之外,吳大旺還不知道她不上班,部隊還給她發不發工資;不知道她本屬軍人,五年不穿軍裝,忘沒忘記軍人的規則和職責。
她的曆史,對他是一片被大霧蒙罩的空白,宛若四季深霧籠罩的一片山脈,他不知道那山上是光秃秃的一片,還是郁郁蔥蔥,布滿深溝狹谷,鳥語花香,泉水叮咚。
因為不知,也就不再關心;因為不想關心,師長對他的工作也就十分滿意。
盡管是已有幾年軍齡的老兵,盡管檔案裡的榮譽如倉庫裡堆着的貨物,可表揚、立功、嘉獎,當典型,做模範,年中或年底,師管理科的科長會準時像發枕頭睡覺一樣送給他,他卻還是覺得遠遠不夠。
說到底,他是一個貪婪榮譽的人,是一個渴望進步的優秀士兵。
回憶起來,他是在一次師後勤戰線學習與業務大比拼的活動中,因為不僅能一字不差的背下來286條毛主席語錄和《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經典文章,而且還能在三十分鐘間,連挖竈、切菜在内,完成色香味俱佳的四菜一湯的迫切任務,而一舉中榜,被師長挑挑揀揀選調到了師長家裡,做了師長家的專職公務員兼專職炊事員。
管理科長問,到首長家裡工作,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 他說,不該問的不問,不該做的不做,不該說的不說。
管理科長說,還有呢? 他說,要牢記為首長家裡服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管理科長說,重要的是,要說到做到,把語言落實到行動上,把口号落實到實踐上。
他說,請首長放心,我一定會言行一緻,表裡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