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入他眼簾的燈光,把他土木的臉色變成了泛潮的紅。
原來那半合半閉的嘴唇,突然繃成了一條筆直的線。
他朝那燈光瞟一眼,又瞟了一眼睛,當吉普車快要從那燈光中遠去時,他突然大叫了一聲——停一下。
司機猛地就把車子刹在了路中央。
怎麼了?指導員問。
吳大旺沒回答,順手從他的行李中摸出一樣東西就跳到車下邊,轉身便迎着一号院落走過去。
指導員和連長都明白他要去哪兒,他要幹啥兒。
連長對着他的背影喚,吳大旺,你站住! 吳大旺沒有站下來,但他的步子慢下來。
連長接着吼,你要敢進一号院落我就敢當即處分你,别以為你現在脫掉軍裝了,你的檔案要到明天才能寄出去。
吳大旺立住了腳。
可指導員卻溫情、人性地對連長笑了笑,說師長在辦公室,就讓他去告個别吧,這是人之常情的事。
聽了這話,連長沉默了。
指導員從車上跳下來,就陪着吳大旺去了師長家。
從師部大門口,到首長小院的大門口,說來也就二百米,這段路上的燈光,要比營院主馬路上的燈光亮許多,能看清吳大旺的臉上是一種淺青色,看得出有一股怨氣飄在那臉上,不知那怨氣是對着剛才連長的喝斥,還是劉蓮所給預他的渾雜的愛情。
指導員和他并着肩,邊走邊小聲做着他那細膩如春雨飄落般的思想工作,說我總是在會上給大家說空話和大話,套話與虛話,今天你吳大旺要離開部隊了,我必須給你說幾句實在話。
說道一千,說一萬,人生在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把日子過得好一些。
每個當兵的人,是工人家庭出身的,想把工人家庭變成幹部家庭;是普通幹部家庭出身的,想把普通的幹部家庭變成中層幹部或高級幹部家庭;是農民家庭出身的,自然想把自己和家裡的親人都變成城裡人。
指導員說也許這種理想不符合做一個大公無私的革命軍人的标準,但卻切合實際,實事求是。
說對一個人來說,這些人生目标并不大,可有時要努力實現時,卻要負出畢生的精力。
說我說小吳呀,部隊解散已迫在眉睫了,據說留下來的是少數,要解散回家的是多數,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軍營裡百分之八十的幹部沒實現的目标已經沒有機會實現了,可你卻在三朝兩日之内,全都實現了。
僅憑這一點,到了師長家裡你就應該彬彬有禮,說話溫和,最後給劉蓮留個好印像。
說山不轉水轉,多少年以後,也許你又有了困難,還需要師長和劉蓮幫忙解決呢。
指導員說,喂,聽見沒?我說的話。
吳大旺說,聽見了,你放心,指導員。
這就到了首長院。
站哨的士兵給他們敬了禮,他們共同還了禮後,不一會就到了一号院前了。
首長院裡是不需要按時熄燈的,營院的各連都早已關燈睡覺,既是睡不着,也要貌似夢鄉。
而這兒的院落裡,家家都還燈光明亮,有收音機的唱聲從誰家的樓裡飄出來。
聽着那唱聲,他們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号院的鐵門前,吳大旺看見秋時的葡萄架,還有一半的黃葉卷在藤架上,花花打打的淺色月光,從葡萄架上落下來,一片連着一片,像被人撕破的白綢落在樓前邊。
不必說,熟葡萄早已不在,可還有一股微酸微甜的葡萄味兒從那架上擴散着。
吳大旺聞到了那味道,他有些貪戀地吸了一鼻子,這時候,正要去推鐵門上沒有鎖的小門時,指導員一把拉住了吳大旺,說小吳,我有件事想最後求你幫個忙。
月光裡,吳大旺看着指導員的臉,那臉上是一層難以啟齒的僵硬和尴尬。
吳大旺說,你說吧,指導員。
指導員說,你一定得幫這個忙。
吳大旺問,我能幫你啥忙兒? 指導員說,這忙隻有你能幫得上。
吳大旺說,隻要能幫上。
指導員說,我看出來劉蓮和你的關系不一般。
你該走了,最後給劉蓮說一聲,讓她給長說一下,說我今天聽到消息說,組織上已經安排我轉業了,請劉蓮給師長說個情,我沒犯什麼錯,年年都被評為模範指導員,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說讓師長給我提一級,調到關裡,至少也讓我在部隊多幹一、二年,如果警務連解散了,就把我調到别的連隊去。
說到明年底我就有十五年軍齡了,就是熬不到副營,老婆也可以随軍了。
指導員說,實說了吧我老婆他爹是公社書記哩,人家就是看上我有可能把他女兒随軍安排工作,才讓女兒嫁給我的。
我娶人家女兒時,給人家寫過保證書,說無論如何要讓人家女兒随軍呢。
說小吳呀,你和劉蓮關系不一般,你就讓她給師長說一聲。
吳大旺便有些為難地站在那兒沒有動。
指導員也就難為情地笑了笑,說我知道這時候不該讓你說這話,可你要走了,不說就沒有機會了。
又說,走,進去見機行事呗,如果師長家裡還有别人你就什麼也别說;沒有别人了,你就給劉蓮說一聲。
他們就推門進了院落裡,穿過葡萄架時,吳大旺朝邊上的花地瞅了瞅,見那些該剪的花棵都還在那兒,想有些花棵秋時是要剪去的,比如菊花,這時候就該從根上剪了去,以利于儲養過冬,明年春來再發。
可現在,那些菊花、勺藥都還在那兒,有幾分秋荒的模樣兒。
他很想把這養花的基本常識給指導員說一說,讓他轉告新的公務員,可是未及說出口,就到了樓屋前,指導員已經先自上前一步,把吳大旺擋在身後,不輕不重地喚了兩聲報告,聽見劉蓮在樓上問了一聲誰。
指導員說是我,警務連的指導員。
劉蓮的腳步便柔軟地從那木樓梯上咯吱咯吱地下來了。
很顯然,師長不在家,隻有劉蓮一人在這樓屋裡。
指導員說到底他是指導員,心細膩,知情理,做事得體識時,宛若及時雨總能落在幹旱的土地上。
他朝後退了退,把吳大旺朝前邊拉了拉,然後自己就站在了一片黑影裡。
門開了,劉蓮穿了一套像大衣那樣鮮紅的針織保暖睡衣出現在了門口上。
也許她壓根兒沒有想到吳大旺會在這臨走之前的最後時刻來看她,她的頭發有些亂,臉上有些黃,好像有幾分疲倦的樣子。
最為重要的,是她懷孕了,肚子已經鮮明地隆起來。
當意識到自己隆着肚子站在吳大旺面前的不合時宜時,她不悅地看了一眼吳大旺身後的指導員,指導員卻裝着沒有看見她的目光一樣,望着樓外。
就這樣,有那麼一瞬間,她和吳大旺都那麼僵僵硬硬、闆着情緒,立在門口的燈光下,一個在屋裡,一個在屋外,沉默着,好像都在等着對方首先說話那樣兒。
吳大旺是首先看到她隆起的肚子的,那意外像走路時撞在了牆上樣,一時間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就那麼木呆在屋門口,直到指導員在他身後用指頭捅了他一下,他才多少有些從懵懂中醒過來,輕聲說了一句我走了。
她說我知道,十二點半的火車嘛。
他就說走前最後來看你一眼,便把手裡的一包油光紙包的東西遞過去,像遞一件她丢了他又找回的東西樣。
可她卻沒有立刻接,而是瞅着那包東西問,什麼呀?他說是松籽,我專門從老家帶來的。
她就接過那松籽看了看,還打開拿出一粒嘗了嘗,邊吃邊轉身,不說話就上了二樓去。
正是這包松籽打破了他們的僵局,使故事得以沿着預設的方向朝前一趨一步地延伸與發展,使故事的尾聲,有了新的意味。
借着她上樓的天賜良機,吳大旺進了一樓的客廳裡,粗粗看了客廳裡的擺設和布局,還和他在時沒二樣,隻是樓梯口原來那塊玻璃鏡框中的發揚革命傳統、争取更大光榮的語錄牌被他們摔了後,現在那兒挂的鏡框還是那麼大,内容成了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了。
吳大旺還要走進廚房看一看,那是他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是他人生一切的轉折和起點。
他尤其想看一眼套在大客廳一邊的餐廳裡,想看看那餐桌上有什麼變化沒,那塊為人民服務的牌子還在不在,若還在,他想請求劉蓮把那木牌送給他。
沒有什麼别的含意,僅僅是一個人生紀念而已。
可他正要往廚房和餐廳走去時,劉蓮卻很快從樓上下來了。
劉蓮手裡拿了一樣紅綢布包着的東西,半寸厚,幾寸寬,有一尺二寸那麼長,她過來把那東西默默地遞給吳大旺,吳大旺說是啥?她說,你想要的東西。
他就抖開一角看了看,臉上立刻有了淺潤的紅,忙又包起來,擡起頭,兩眼放光地瞅住劉蓮的臉,輕聲親呢、聲音中含着顫抖的磁性,哆嗦着嘴唇叫了她一聲劉姐。
她便朝門外看一眼,拿手在他臉上摸一下,說你們指導員陪你來找我,是不是托你向我求情把他留在部隊的事?吳大旺朝劉蓮點了一頭,劉蓮的眼圈便紅了,說路上給你們指導員和連長道個歉,就說我劉蓮對不起他們了,我沒有能力幫他們,上邊已經批準了師長最後的報告,同意留在營院的部隊全部解散,一個不留,每一個軍人都必須脫掉軍裝,各回各家去工作。
劉蓮說,我對不起你們連隊了,快走吧,讓連長和指導員轉業後有事來找我。
劉蓮說,走吧,小吳,師長快從辦公室裡回來了。
吳大旺站在那兒沒有動,臉上是一層茫然的蒼白色。
劉蓮說,快走吧你,有事了以後來找我。
吳大旺仍然沒有動,他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血。
劉蓮就對着他苦笑一下子,用手去他的嘴上擦了血,又拿起他的手在她隆起的肚上摸了摸,催着說,快走吧。
便對着樓外站在黑影裡的指導員大聲地喚,指導員,你們抓緊都走吧,别誤了火車的點。
于是,也就不能不走了。
就走了。
她送他到一号院的大門口,站在那兒,她身上依然有一股熟透的蘋果的味道在月光下面朝營院散發着,如同一股從未簡斷的濃郁的香味自始自終都貫穿在一個故事裡。
三天後,這個師被宣布解散了,那些知道吳大旺和劉蓮的性愛故事者,全都走掉了。
不知道的,也全部走掉了。
一個秘密被深埋在了大家的遺忘裡,就像一塊黃金被扔在了大海裡。
2004年8月17日初稿畢,11月8日改定
原來那半合半閉的嘴唇,突然繃成了一條筆直的線。
他朝那燈光瞟一眼,又瞟了一眼睛,當吉普車快要從那燈光中遠去時,他突然大叫了一聲——停一下。
司機猛地就把車子刹在了路中央。
怎麼了?指導員問。
吳大旺沒回答,順手從他的行李中摸出一樣東西就跳到車下邊,轉身便迎着一号院落走過去。
指導員和連長都明白他要去哪兒,他要幹啥兒。
連長對着他的背影喚,吳大旺,你站住! 吳大旺沒有站下來,但他的步子慢下來。
連長接着吼,你要敢進一号院落我就敢當即處分你,别以為你現在脫掉軍裝了,你的檔案要到明天才能寄出去。
吳大旺立住了腳。
可指導員卻溫情、人性地對連長笑了笑,說師長在辦公室,就讓他去告個别吧,這是人之常情的事。
聽了這話,連長沉默了。
指導員從車上跳下來,就陪着吳大旺去了師長家。
從師部大門口,到首長小院的大門口,說來也就二百米,這段路上的燈光,要比營院主馬路上的燈光亮許多,能看清吳大旺的臉上是一種淺青色,看得出有一股怨氣飄在那臉上,不知那怨氣是對着剛才連長的喝斥,還是劉蓮所給預他的渾雜的愛情。
指導員和他并着肩,邊走邊小聲做着他那細膩如春雨飄落般的思想工作,說我總是在會上給大家說空話和大話,套話與虛話,今天你吳大旺要離開部隊了,我必須給你說幾句實在話。
說道一千,說一萬,人生在世,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把日子過得好一些。
每個當兵的人,是工人家庭出身的,想把工人家庭變成幹部家庭;是普通幹部家庭出身的,想把普通的幹部家庭變成中層幹部或高級幹部家庭;是農民家庭出身的,自然想把自己和家裡的親人都變成城裡人。
指導員說也許這種理想不符合做一個大公無私的革命軍人的标準,但卻切合實際,實事求是。
說對一個人來說,這些人生目标并不大,可有時要努力實現時,卻要負出畢生的精力。
說我說小吳呀,部隊解散已迫在眉睫了,據說留下來的是少數,要解散回家的是多數,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軍營裡百分之八十的幹部沒實現的目标已經沒有機會實現了,可你卻在三朝兩日之内,全都實現了。
僅憑這一點,到了師長家裡你就應該彬彬有禮,說話溫和,最後給劉蓮留個好印像。
說山不轉水轉,多少年以後,也許你又有了困難,還需要師長和劉蓮幫忙解決呢。
指導員說,喂,聽見沒?我說的話。
吳大旺說,聽見了,你放心,指導員。
這就到了首長院。
站哨的士兵給他們敬了禮,他們共同還了禮後,不一會就到了一号院前了。
首長院裡是不需要按時熄燈的,營院的各連都早已關燈睡覺,既是睡不着,也要貌似夢鄉。
而這兒的院落裡,家家都還燈光明亮,有收音機的唱聲從誰家的樓裡飄出來。
聽着那唱聲,他們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一号院的鐵門前,吳大旺看見秋時的葡萄架,還有一半的黃葉卷在藤架上,花花打打的淺色月光,從葡萄架上落下來,一片連着一片,像被人撕破的白綢落在樓前邊。
不必說,熟葡萄早已不在,可還有一股微酸微甜的葡萄味兒從那架上擴散着。
吳大旺聞到了那味道,他有些貪戀地吸了一鼻子,這時候,正要去推鐵門上沒有鎖的小門時,指導員一把拉住了吳大旺,說小吳,我有件事想最後求你幫個忙。
月光裡,吳大旺看着指導員的臉,那臉上是一層難以啟齒的僵硬和尴尬。
吳大旺說,你說吧,指導員。
指導員說,你一定得幫這個忙。
吳大旺問,我能幫你啥忙兒? 指導員說,這忙隻有你能幫得上。
吳大旺說,隻要能幫上。
指導員說,我看出來劉蓮和你的關系不一般。
你該走了,最後給劉蓮說一聲,讓她給長說一下,說我今天聽到消息說,組織上已經安排我轉業了,請劉蓮給師長說個情,我沒犯什麼錯,年年都被評為模範指導員,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說讓師長給我提一級,調到關裡,至少也讓我在部隊多幹一、二年,如果警務連解散了,就把我調到别的連隊去。
說到明年底我就有十五年軍齡了,就是熬不到副營,老婆也可以随軍了。
指導員說,實說了吧我老婆他爹是公社書記哩,人家就是看上我有可能把他女兒随軍安排工作,才讓女兒嫁給我的。
我娶人家女兒時,給人家寫過保證書,說無論如何要讓人家女兒随軍呢。
說小吳呀,你和劉蓮關系不一般,你就讓她給師長說一聲。
吳大旺便有些為難地站在那兒沒有動。
指導員也就難為情地笑了笑,說我知道這時候不該讓你說這話,可你要走了,不說就沒有機會了。
又說,走,進去見機行事呗,如果師長家裡還有别人你就什麼也别說;沒有别人了,你就給劉蓮說一聲。
他們就推門進了院落裡,穿過葡萄架時,吳大旺朝邊上的花地瞅了瞅,見那些該剪的花棵都還在那兒,想有些花棵秋時是要剪去的,比如菊花,這時候就該從根上剪了去,以利于儲養過冬,明年春來再發。
可現在,那些菊花、勺藥都還在那兒,有幾分秋荒的模樣兒。
他很想把這養花的基本常識給指導員說一說,讓他轉告新的公務員,可是未及說出口,就到了樓屋前,指導員已經先自上前一步,把吳大旺擋在身後,不輕不重地喚了兩聲報告,聽見劉蓮在樓上問了一聲誰。
指導員說是我,警務連的指導員。
劉蓮的腳步便柔軟地從那木樓梯上咯吱咯吱地下來了。
很顯然,師長不在家,隻有劉蓮一人在這樓屋裡。
指導員說到底他是指導員,心細膩,知情理,做事得體識時,宛若及時雨總能落在幹旱的土地上。
他朝後退了退,把吳大旺朝前邊拉了拉,然後自己就站在了一片黑影裡。
門開了,劉蓮穿了一套像大衣那樣鮮紅的針織保暖睡衣出現在了門口上。
也許她壓根兒沒有想到吳大旺會在這臨走之前的最後時刻來看她,她的頭發有些亂,臉上有些黃,好像有幾分疲倦的樣子。
最為重要的,是她懷孕了,肚子已經鮮明地隆起來。
當意識到自己隆着肚子站在吳大旺面前的不合時宜時,她不悅地看了一眼吳大旺身後的指導員,指導員卻裝着沒有看見她的目光一樣,望着樓外。
就這樣,有那麼一瞬間,她和吳大旺都那麼僵僵硬硬、闆着情緒,立在門口的燈光下,一個在屋裡,一個在屋外,沉默着,好像都在等着對方首先說話那樣兒。
吳大旺是首先看到她隆起的肚子的,那意外像走路時撞在了牆上樣,一時間腦子裡一片空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就那麼木呆在屋門口,直到指導員在他身後用指頭捅了他一下,他才多少有些從懵懂中醒過來,輕聲說了一句我走了。
她說我知道,十二點半的火車嘛。
他就說走前最後來看你一眼,便把手裡的一包油光紙包的東西遞過去,像遞一件她丢了他又找回的東西樣。
可她卻沒有立刻接,而是瞅着那包東西問,什麼呀?他說是松籽,我專門從老家帶來的。
她就接過那松籽看了看,還打開拿出一粒嘗了嘗,邊吃邊轉身,不說話就上了二樓去。
正是這包松籽打破了他們的僵局,使故事得以沿着預設的方向朝前一趨一步地延伸與發展,使故事的尾聲,有了新的意味。
借着她上樓的天賜良機,吳大旺進了一樓的客廳裡,粗粗看了客廳裡的擺設和布局,還和他在時沒二樣,隻是樓梯口原來那塊玻璃鏡框中的發揚革命傳統、争取更大光榮的語錄牌被他們摔了後,現在那兒挂的鏡框還是那麼大,内容成了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了。
吳大旺還要走進廚房看一看,那是他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是他人生一切的轉折和起點。
他尤其想看一眼套在大客廳一邊的餐廳裡,想看看那餐桌上有什麼變化沒,那塊為人民服務的牌子還在不在,若還在,他想請求劉蓮把那木牌送給他。
沒有什麼别的含意,僅僅是一個人生紀念而已。
可他正要往廚房和餐廳走去時,劉蓮卻很快從樓上下來了。
劉蓮手裡拿了一樣紅綢布包着的東西,半寸厚,幾寸寬,有一尺二寸那麼長,她過來把那東西默默地遞給吳大旺,吳大旺說是啥?她說,你想要的東西。
他就抖開一角看了看,臉上立刻有了淺潤的紅,忙又包起來,擡起頭,兩眼放光地瞅住劉蓮的臉,輕聲親呢、聲音中含着顫抖的磁性,哆嗦着嘴唇叫了她一聲劉姐。
她便朝門外看一眼,拿手在他臉上摸一下,說你們指導員陪你來找我,是不是托你向我求情把他留在部隊的事?吳大旺朝劉蓮點了一頭,劉蓮的眼圈便紅了,說路上給你們指導員和連長道個歉,就說我劉蓮對不起他們了,我沒有能力幫他們,上邊已經批準了師長最後的報告,同意留在營院的部隊全部解散,一個不留,每一個軍人都必須脫掉軍裝,各回各家去工作。
劉蓮說,我對不起你們連隊了,快走吧,讓連長和指導員轉業後有事來找我。
劉蓮說,走吧,小吳,師長快從辦公室裡回來了。
吳大旺站在那兒沒有動,臉上是一層茫然的蒼白色。
劉蓮說,快走吧你,有事了以後來找我。
吳大旺仍然沒有動,他把自己的嘴唇咬出了血。
劉蓮就對着他苦笑一下子,用手去他的嘴上擦了血,又拿起他的手在她隆起的肚上摸了摸,催着說,快走吧。
便對着樓外站在黑影裡的指導員大聲地喚,指導員,你們抓緊都走吧,别誤了火車的點。
于是,也就不能不走了。
就走了。
她送他到一号院的大門口,站在那兒,她身上依然有一股熟透的蘋果的味道在月光下面朝營院散發着,如同一股從未簡斷的濃郁的香味自始自終都貫穿在一個故事裡。
三天後,這個師被宣布解散了,那些知道吳大旺和劉蓮的性愛故事者,全都走掉了。
不知道的,也全部走掉了。
一個秘密被深埋在了大家的遺忘裡,就像一塊黃金被扔在了大海裡。
2004年8月17日初稿畢,11月8日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