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燈
瞪口呆。

     這時,門外傳來趙曙光的聲音:“支書,我能進嗎?” 老伴小聲地:“你也就是在家裡敢偷說兩句膽大包天的話!”接着,她又大聲對外面說道:“曙光啊,快進來吧!” 趙曙光走了進來:“支書,我向您彙報彙報情況。

    ” 支書一手煙鍋,一手煙杆兒,看着,問:“有人告訴我,你是和李君婷一塊兒坐車回來的。

    ” 趙曙光點點頭:“對,為的是在車上可以多問她些情況。

    ” 支書:“她怎麼說?” 趙曙光:“我剛一見着她時,她哭了,說她萬沒想到是那麼個結果,說她隻不過想借助别人吓唬吓唬武紅兵。

    到了車上,再問她什麼,她都不回答了,光流淚。

    我想,也許是不願讓司機聽到吧。

    ” 支書無奈地将煙鍋煙杆放了,不悅地看着他:“你倒挺會替她找理由,那你不白搭她的車了?” 趙曙光:“也不能這麼說。

    不搭那車,那我不得往回走三十幾裡?當時我累極了。

    ” 支書老伴:“對。

    沒什麼白搭不白搭的。

    不搭那才叫白不搭。

    别站着,快坐這兒。

    ”她說着,起身收拾桌子。

    趙曙光坐在了她坐過的地方。

     支書又問:“見到紅兵了嗎?” 趙曙光:“沒見到。

    沒人敢讓見,都怕沾‘現行’的邊兒。

    但是有可靠的人替我問紅兵了,并且帶出了紅兵的話——他被審過了,對李君婷說過那種氣頭兒上的話,他也承認了。

    ” 支書一拍大腿:“唉,幹嗎一審就承認呢?白紙黑字的,有記錄,事情不就更難辦了!” 趙曙光:“支書,你也不要太着急上火的。

    我想好了,紅兵這事兒,得向省知青辦彙報。

    省裡解決不了,就向周總理彙報。

    周總理特别關心各地知青的情況。

    這種萬不得已的做法,您出頭不好,但我可以出頭做。

    ” 支書:“你要是肯出頭的話,我當然要具名。

    必要時,咱倆都以黨員的身份向總理反映情況,行不行?” 趙曙光點頭。

     支書:“那,咱倆先這麼一言為定了!你能把我這煙鍋修好嗎?” 趙曙光拿起看看,肯定地:“能。

    ” 支書:“你拿去給我修。

    早點修好,我離不了它。

    ” 支書略停一下,又說:“我不是自己修不好。

    沒心思了。

    ” 趙曙光接過煙鍋:“明早就給您送回來。

    ” 這時,翠花突然驚慌失措地從外面跑了進來:“爹,不好啦!” 她頭發有些淩亂,衣服也破了一處,分明和什麼人厮打過。

    支書和趙曙光見狀都愣住了。

     支書老伴見女兒回來了:“别驚驚乍乍的!沒看見曙光在這兒嗎!慢慢說……呀,你衣服怎麼破了?你兩口子路上跟别人打架了?王川呢?” 翠花仿佛沒聽到她娘的話,也仿佛沒看到趙曙光,隻瞪着父親一個人說:“在公社衛生院,突然來了一夥人,為首的就是你昨天呸過的那小白臉兒!他說他們掌握證據,王川是東北逃竄過來的地主狗崽子。

    ” 支書老伴聞聽,大吃一驚:“王川是從東北流浪過來的不假,可那時他是一個讨飯的少年呀!是你爹在縣城裡遇見了他,見他可憐,所以把他收養在家裡了。

    這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呀!這情況當年的公社幹部們是知道的呀!他們當年還表揚你爹做得對呀!” 支書:“你别插嘴!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

    現在在公社掌權的,沒一個是當年的人了。

    ” 支書轉臉問翠花:“那,王川自己怎麼說?” 翠花眼睛直勾勾地:“王川哭了。

    他跟我說,他是地主家的狗崽子,他想不做地主家的狗崽子,所以就一路讨飯從東北流浪到了陝北,想在一個沒人認得他的地方重新做人。

    ” 支書聞聽,瞪大了眼睛:“這麼說,他當年騙了我,騙了咱們全家。

    他可是一直說,他是孤兒,父母都過世了,在東北農村沒有一個親人了……” 支書老伴:“哎呀,你就别在乎他當年騙沒騙咱們了呀!他如今已經是咱們女婿,是翠花的丈夫了呀!你倒是想想怎麼辦呀!” 支書一拍桌子:“還插嘴!他們要把他怎麼發落?” 翠花:“他們說,明天就把他押上火車,遣送回原籍……王川他讓我回來說,他覺得對不起你們二老,更對不起我……” 翠花流淚了,直挺挺跪下,哀求道:“爹!看在女兒分上,您千萬想辦法救王川啊!我倆其實是恩愛的呀!我已經懷了他的孩子,沒有他,我也不想活了!” 支書:“他們這是沖我來的,沖我來的!因為我昨天羞辱了他們!” 支書說着,要下炕,雙腳卻沒探到鞋:“我鞋呢,我鞋呢?我沒辦法,沒辦法!我得去問你王大伯!” 趙曙光替他拿起鞋遞在他手上。

    支書彎腰穿鞋,卻一頭栽倒在地。

     翠花和母親同時撲了過去。

     翠花:“爹!” 支書老伴:“她爹!” 趙曙光将支書攬在臂彎中,驚慌地喊:“支書!支書!……” 支書已是不省人事。

     深夜,支書家來了不少看望他的人。

    大家默默地站在屋子裡,支書直挺挺躺在炕上,閉着雙眼。

    翠花母女相擁而泣。

     翠花:“這可怎麼辦啊,娘,這可怎麼辦啊!” 聽着女兒的一聲聲呼喚,支書老伴失去了主張,隻是默默地落淚。

     馬嬸歎息:“要說支書,十幾年來為村裡真是操了不少心,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 一名婦女補充說:“功勞也是有的,起碼,有他經常調停着,咱坡底村人之間是和睦的,不像有的村裡的人,分這派,分那派,恨不得人腦袋打出狗腦子來。

    ” 劉江将趙曙光扯到一旁,悄聲說:“我認為還是得往縣醫院裡送,不能這麼幹看着他昏迷不醒啊。

    ” 趙曙光很無奈:“我已經試了幾次了,隻要一把他背在背上,他就醒。

    隻要一醒,就生氣,說死也不浪費村裡的錢。

    ” 劉江:“怎麼叫浪費村裡的錢呢!我來試試。

    ”他分開衆人,在另一名知青的幫助下,上前欲将支書背起來。

     支書果然蘇醒,虛弱地問:“哪個背我?” 趙曙光在他耳邊說:“支書,是劉江。

    我們知青還是要輪流背你去醫院。

    ” 支書果然生起氣來:“劉江,是好知青……你……放下我……誰把我……往縣城弄,我……死都不原諒他……”他在劉江背上掙紮扭動,劉江隻得又把他放倒炕上了。

     馬嬸眼圈紅了:“支書,你就依了他們吧!” 支書斷斷續續地說:“我……沒事兒……就是累了……再加上一氣,一急,内火攻心……躺兩天,就好……翠花,你王大伯來過沒?……” 翠花上前道:“他也病着,還沒敢告訴他……” “也對。

    ”支書費了好大勁,擡起手,指着牆邊的箱子道,“把那裡邊,小匣子取出來,給曙光……” 翠花開箱蓋,取出一個小匣子,交給趙曙光。

     “裡邊,是咱坡底村……目前的,一點兒公基金……還有,近幾年的賬目。

    你王大爺,至今還替咱村當着财務方面的半個家……鑰匙,在他那兒。

    萬一我真有個三長兩短,讓他打開……你把賬目抄了,貼出去,可以證明我沒貪污過,沒……挪用……過……公款公物方面,是……一清二白的……” 老伴輕輕地抽泣着:“他爹,别說這麼多讓人不安的了……” 支書把老伴喚到炕前:“伸手給我。

    ” 老伴向他伸出了一隻手,支書把它握住,内疚道:“老婆子,我有時心裡煩躁,沖你耍脾氣……這我,以後盡量改……你要,多原諒我……” 老伴強忍住哭聲:“我又哪回真生過你氣了?” “替我,拍拍枕頭……我要,枕得舒服些……” 老伴抽出手,又從他手下抽出枕頭,拍松拍軟,重新給他枕在頭下。

    支書慢慢地閉上眼睛,背朝大家,翻過身去:“這就……舒服多了……我……困了,想睡……” 馬嬸家的五彩大公雞引頸高啼,旭日東升,天已大亮。

    一個明朗的好天氣。

     支書家突然傳來翠花悲怆的哭聲:“爹!爹呀!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呀!……” 知青宿舍裡,趙曙光和一名中年女幹部對坐桌前。

    女幹部不屑地四處打量着:“大小也是一個村子,連村部都沒有。

    僅這一點就證明,作為村長的人,工作不怎麼樣。

    ” 趙曙光冷冷地說:“這裡原本就是村部,旁邊是集體的農具倉庫。

    因為我們知青來了,打通了。

    ” 女幹部:“我們縣‘革委’得知情況後,開了一次臨時會議。

    會上大家一緻認為,縣‘革委’針對坡底村采取的措施,樁樁件件都是正确的。

    坡底村支書的死,與縣‘革委’沒有任何關系。

    ” 趙曙光:“是嗎?我可是親眼目睹了我們老支書怎麼從炕上栽到地上的人之一。

    ” 女幹部:“那也不能證明縣‘革委’的做法有什麼錯誤。

    隻能證明……證明他自己革命修養不夠。

    正因為革命修養不夠,就不能正确對待縣‘革委’的做法。

    ” 趙曙光極不愛聽,強忍着憤怒,掏出煙來吸。

    女幹部揮了一下眼前的煙霧,皺眉道:“我在代表縣‘革委’,和你進行嚴肅的談話,請你不要吸煙。

    ” “我在代表坡底村知青嚴肅地聽着,我煙瘾犯了,請你包涵點兒。

    ” 女幹部一下站了起來:“那我不想和你談下去了。

    ” 趙曙光玩世不恭地又吐出一大口煙:“那你就走。

    ” 女幹部愣了愣,又坐下,裝出一副有修養的樣子:“趙曙光,大小隻要是一個村,那就得有支書。

    縣‘革委’派我來,還要我向你宣布,從今天起,你要代理起坡底村黨支部書記的職務來,直至新任的支書到來為止。

    ” 春梅攙扶着王大爺向知青宿舍走來。

    馮曉蘭和劉江見王大爺一臉怒氣,急忙上前勸阻。

     王大爺卻執意要進去:“别攔我,都别攔我!讓我進去!” 知青宿舍裡的那個女幹部聽到了外面的聲音,問趙曙光:“外邊什麼人?” 趙曙光:“一個好人。

    ” 女幹部:“好人也不許進來!” 趙曙光:“他又沒進來。

    ” 女幹部:“當然,對你們老支書的死,縣‘革委’也很遺憾。

    但我們鄭重聲明,僅僅是遺憾而已。

    他一貫右傾,所以,你要向我,也就是向縣‘革委’保證,說服村裡的群衆,不要集體發送了,更不許開什麼追悼會,‘老右’死了,盡快埋了就是了。

    ” 趙曙光瞪着她,一言不發,将煙按滅在離她手不遠的桌面上,起身便走。

    女幹部叫住他:“哎,你哪兒去?” 趙曙光回頭道:“既然任命我為代理支書了,我首先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導,尊重群衆,相信群衆。

    坡底村的群衆,都是貧下中農,正宗的革命群衆,究竟開不開追悼會,我要征求他們的意見。

    ”說完,他便大步走了出去。

     太陽已經落山了,火燒雲卻把天空染了個通紅。

     趙曙光的聲音遠遠地傳來,聽似平靜,但句句都包含着真摯的感情: “此時此刻,我們坡底村人,我們坡底村所有在村子裡的人們——女人們,孩子們,知青們,還有兩位遠道而來的追悼者,我們大家,都在為這個村黨支部書記的死而流淚。

    我們為什麼如此悲傷?因為我們人人都了解他是一個好人,我們在追悼他的這個時刻,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回憶起他對坡底村的眷戀,他對我們大家的愛護。

    即使,他有時顯得不近人情,顯得沒有主張,顯得膽小怕事,但是我們都十分清楚,那也是由于他愛護我們,而又那麼無能為力……” 躺在門闆上的支書,手中握着修好的煙鍋,身上蓋着舊被子。

    門闆被囤子、劉江和另外兩名男知青擡起。

    送葬隊伍一步步走進了晚霞。

     支書的墳邊,劉江手握酒瓶,往墳坑前灑酒。

     王大爺把酒從他手中要了來:“老弟,老哥陪你喝幾口!”說罷,他便揚起脖子,咕嘟咕嘟飲酒不止。

     春梅在一旁勸:“爹!别那樣,你病着呢。

    ” 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