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期,對當時的做法有些不同的思想,至今頭上還戴着一頂看似沒有,其實一直摘不下來的‘右傾’帽子……”
劉江:“‘你招惹了它一次,它招惹你一輩子’,深刻呀!一位小小農村的黨支部書記,總結出如此深刻的經驗,證明他是很有思想的。
沖這一點,我以後打心眼裡尊敬他了。
”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劉江臉上。
劉江:“都瞪着我幹什麼呀?正因為有思想很吃虧,所以我尊敬有思想的人,怎麼了?” 武紅兵:“請你以後别說打心眼裡對一個人怎麼怎麼樣。
要說就說内心裡,行不?打心眼裡尊敬,聽着這個别扭!” 除了趙曙光,其他人皆附和地點頭。
劉江嘟哝:“打心眼裡尊敬怎麼了?我媽常說,打心眼裡喜歡鄰居們的某個孩子,或者不喜歡……” 武紅兵打斷他:“你媽是文盲!你媽不是知識青年,這會兒别提你媽!” 劉江不服氣地看大家。
除了趙曙光,其他人又都紛紛點頭。
劉江生氣了:“這兒就有人被拍馬和谄媚的人包圍着!”說罷,起身欲離開。
趙曙光笑了,拽住劉江:“都是些半認真半不認真的話,你特别認真幹什麼啊?坐下,我還沒傳達完呢!” 劉江悻悻地坐下。
又一名知青:“等等。
支書的話,聽着倒是怪深刻的,可我怎麼覺得,有點兒……和‘突出政治’相違背呢?” 趙曙光:“我覺得支書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
現在說掏心窩子的話的人不多了。
而掏心窩子的話,總是不小心會違背什麼的。
”趙曙光苦笑着說道,所有人的目光又都望着他,“我剛才說的也是掏心窩子的話。
哪兒說哪兒了啊!如果事後引起調查,無憑無據,更沒有錄音,本人概不承認。
對你們,我是如實傳達。
既沒貪污,也沒篡改。
如果真有人來調查,那對不起了,我隻能堅決否認,根本就沒有傳達不傳達那麼一回事,誰打的小彙報誰自己了斷。
總而言之,支書要求,你們手中的書一本都不許流傳到别的村的知青們那裡去。
都能保證不?” 衆人點頭。
武紅兵:“聽你的意思是,如果有誰不能保證,那還要把書從他手中收回去喽?” 趙曙光:“對。
支書給了我這個權力。
” 武紅兵:“那麼你呢?” 趙曙光:“堅決執行。
如果有一個人違禁了,那麼别人也都不要再想看了。
” 劉江抗議道:“這叫連坐!” “就是要實行連坐。
支書那麼相信咱們,什麼方式能确保咱們對得起支書那一份難得的相信,我就采取什麼方式!” “明白了。
”武紅兵吸着一支煙,接着緩緩舉起一隻手,說,“我,理解支書,支持曙光,自我保證,還要監督你們。
” 大家也紛紛舉起了手。
趙曙光如釋重負:“那我明天就向支書彙報,請他一百個放心。
現在說第二件事,紅兵,第二件事,支書覺得實在對不起你,我也是。
希望你能冷靜對待,同樣理解。
” 武紅兵手中的煙還沒觸到唇,僵在半空了。
趙曙光:“不知你們是什麼感覺,反正我的感覺是——自從來到坡底村,今天是咱們和全村人最高興的一個日子。
為什麼呢?因為紅兵在劉江的協助下,不辱使命,将那一台手扶拖拉機修好了。
今天簡直就像咱坡底村的一個節。
我從支書家往回走時,還碰到些孩子和女人往韓奶奶的破窯洞那兒去。
她們去幹什麼呢?去就着月光再仔仔細細地觀看那一台手扶拖拉機,她們白天都沒看夠。
用支書的話說,紅兵和劉江,不但為咱們幾個北京知青長臉了,也為他這位支書長臉了,為坡底村揚名了。
但是,咱們不能用它為坡底村服務。
因為咱們都忘了,它是要喝飽了柴油才能動的。
紅兵,我和你,尤其是我,居然也忘了這一點,這是我特别内疚,特别覺得對不起你的事。
咱們坡底村根本買不起柴油那東西。
” 劉江:“汽油不是也照樣跑得挺來勁兒嗎?” 煙頭燙了武紅兵的手,掉在桌上。
趙曙光撿起煙頭,扔在地上,踩一腳。
武紅兵:“那大半桶汽油是我偷的。
” 趙曙光:“不能指望紅兵再去偷柴油吧?第一次僥幸沒被抓住,二次三次還能那麼僥幸?偷油料是要被判重刑的啊!支書算了一筆賬——如果不用它,每次往縣裡送一批活兒,還能掙點兒錢。
用了它呢,來回七十裡,刨去油錢大家幾乎白辛苦了。
” 劉江:“賬是你當時頭頭是道地跟支書算的!” 趙曙光:“所以我比支書心裡還不是滋味。
” 一名知青:“最不是滋味的應該是紅兵和劉江。
” “操,這是什麼事兒!”劉江眼淚汪汪地起身離開,躺到炕上去了。
趙曙光:“紅兵,要發火的話,沖我來吧。
” 武紅兵:“支書埋怨你沒有?” 趙曙光搖頭。
武紅兵:“支書沒埋怨你,那就好。
” 他說罷站起來,從屋裡走了出去。
趙曙光和武紅兵并肩坐在韓奶奶的破窯屋的門檻上,呆望着月光下的手扶拖拉機。
武紅兵:“它很漂亮,是吧?” 趙曙光:“是的。
” “盡管是草繩編的拖鬥。
” “對。
盡管是草繩編的拖鬥。
” 武紅兵:“這會兒,我是越看越愛看了。
” 趙曙光:“我也是。
” 武紅兵:“為了它,我差點兒把韓奶奶的墳給刨了。
當初,我完全是為了給自己長臉,可修着修着,想法變了,一心指望它能為坡底村派上大用場。
” 武紅兵的聲調變了,他仰起臉,月光照亮了他臉上的眼淚。
趙曙光:“支書說,兩種處理方式,可以完全由你一個人來選擇——要麼,由咱們知青們來确定個地方,搭個棚,擺在裡邊,算件村裡的稀罕物,小孩子們可以坐上邊玩玩,公社有領導來檢查工作的話,可以讓他們看看,能向他們證明點什麼。
要麼,偷偷弄到集上去,賣了。
賣一百,咱不虧,還長了技能。
賣一百五,賺五十。
支書說如果能賣到二百,給曉蘭、李君婷和咱們宿舍,一邊配一盞馬燈,另外每邊再備十支蠟燭。
” 武紅兵站起,走到手扶拖拉機跟前,摸摸這兒,撫撫那兒,戀戀不舍。
趙曙光跟了過去,默默看着。
武紅兵:“你知道嗎?它發動機的狀态還行,跑兩三年沒問題。
” 趙曙光點頭。
武紅兵彎下腰去,聞草繩編的拖鬥。
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說:“我敢肯定,世界上隻有咱們這一台手扶拖拉機的拖鬥,散發着農作物般的芳香氣息。
沖這一點上講,它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 趙曙光:“支書說咱們用不起它的時候,落淚了。
” 武紅兵單膝跪下,吻拖鬥上編出的花。
趙曙光:“哥兒幾個如果長期那麼看書,眼睛确實是會看壞的。
我挺希望咱們的宿舍裡有一盞嶄新的馬燈,發出比油燈和蠟燭的光加在一起還亮的光……” 武紅兵站了起來,又仰臉望夜空。
月亮好大好圓。
武紅兵:“什麼都不必多說了,賣!明天就是縣集,你負責全體總動員……” 馮曉蘭和春梅站在熙攘的縣集上,望着一名四十多歲、擔着一對大筐的解放軍在買菜。
那軍人挑着滿滿兩筐菜離開時,賣菜的農婦親熱地說:“事務長,謝謝啊,今兒親自買了我這麼多菜!” 軍人:“甭客氣,我還應該謝謝你們呢!你們辛辛苦苦地趕到集上來賣菜,也方便了我們部隊的人嘛。
” 馮曉蘭對春梅耳語,春梅似不情願,扭晃身子。
馮曉蘭眼睜睜看着軍人從眼前走過,不高興地:“不幫忙,那你跟來幹什麼?” 春梅:“我不會說嘛!” “一路白教你那麼多遍了?” “姐别訓我。
那,我追上他問行了吧。
” 春梅緊跑幾步,邊跑邊叫:“解放軍叔叔,等等!” 軍人站住,撂下筐,待春梅跑到跟前,和藹地問:“小姑娘,叫住我有什麼事啊?” “想……想問問你,有樣好東西你買不買。
” “好東西?什麼好東西啊?” “拖拉機!” 軍人吃驚地:“拖拉機?!你要賣給我一台拖拉機?!” 他研究地打量春梅,以為春梅神經有毛病,連說:“不買,不買。
别再追我叫我了,啊。
如果來集上沒什麼事兒,那就快回家吧,啊?省得你爸爸媽媽找不着你怪擔心的。
” 他一彎腰,要重新擔起擔子。
春梅卻拽住系筐繩不讓他走,着急地說:“你跟我去看看嘛!那台拖拉機可漂亮啦,手扶的!我姐說,最适合賣給你啦!你要是開着它來趕集,不是一次能買回去更多更多的東西嗎?” “小姑娘,别拽住我擔子嘛!你姐在哪兒?找你姐來跟我說話!” “我就是她姐。
” 軍人一扭頭,馮曉蘭已在他身旁。
集市的另一處,劉江也在尋找買家。
他向每一個自認為值得推銷一下的人貼近,面無表情,行為卻神神秘秘地:“買拖拉機嗎?手扶的,八馬力,便宜,一手錢,一手貨……” 被他所問的人,要麼以為他神經有毛病,要麼感覺他是個形迹可疑的家夥,躲傳染疾病患者似的躲之唯恐不及。
劉江不管别人的白眼,從集市中念念有詞地一路穿過。
兩名知青也在市集的角落上推銷拖拉機,他們好像在北京天橋說相聲似的,你一言我一語,高聲大嗓地宣傳着他們的拖拉機: “這位問啦,怎麼個好法,是吧?” “是啊,怎麼個好法,說來聽聽啊!” “這位,您聽着啊!說咱們這一台,手扶拖拉機,誰買誰發财,才賣二百七!” 武紅兵和劉江站在不遠的地方,看着,聽着。
武紅兵低聲罵道:“這倆王八蛋,怎麼這麼明目張膽的!” 劉江卻很是欣賞地看着傻笑,還說:“他倆曾經是紅衛兵宣傳隊的呀,說快闆兒什麼的是他倆的拿手好戲嘛!” 武紅兵:“沒誰叫他倆賣二百七!一百五咱們都巴不得趕快出手!” 劉江:“拖拉機,二百七,這麼說不是押韻嘛!” “你給我繼續在這兒望風,有情況就喊‘狼來了’!我得去管管他們。
” 武紅兵大步向兩名說得正來勁兒的知青走去。
兩名知青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地說着: “要說二百七,真算白給他!” “怎麼就算是白給呢?” “這個機,那個機,關鍵要看發動機!” “對!” “坡底村,有知青。
知青裡邊有能人,能人保養了發動機!” “怎麼保養的啊?” “發動機,很複雜,要先把污垢仔細擦……” 兩名站在高處的知青前邊,聚了不少圍觀者,一個個仰臉看他倆,饒有興趣地聽着,議論着: “他們那是幹啥呢?” “好像是賣拖拉機!” “他們不是說自己是坡底村的嗎?坡底村那麼窮的一個村,哪兒來的拖拉機可賣?八成不是正道來的吧?” 趙曙光在不遠處打公用電話。
他一邊望着集市邊上那一台拖拉機,一邊對着電話大聲問:“媽,錢什麼時候寄出來的呀?您大點兒聲,我這兒聽不清楚!” 他看到馮曉蘭和春梅陪着那軍人走到拖拉機那兒,又說:“媽,我這兒有急事兒,不能再多說了!”他放下電話,也大步向拖拉機那兒走去。
軍人繞着手扶拖拉機看,動心地:“這樣的拖鬥還真不賴,輕。
我們部隊上用來買菜什麼的的确挺實用。
可這草繩編的,終究不如鐵皮的結實。
” 趙曙光:“你們部隊上有條件,那你們就自己再改成鐵皮的。
我們這麼做,其實也是沒法子的事兒。
” 軍人:“你說賣多少錢來?” “賣給别人,對方怎麼也得出二百,賣給了部隊上,是我們高興的事兒,您給一百八就行。
” 劉江還在集市上行迹可疑地逛着,搭讪着。
幾個人攔住了他,為首的是一個他搭讪過的人,其餘的都是彪形大漢,人人戴紅袖标,上寫兩行字是“社會主義紅色市場——糾查隊”。
為首的人一指劉江:“就是他問我買不買拖拉機!” 不待劉江有所反應,已被兩個大漢扭住雙臂。
說相聲似的兩名知青也受到了和劉江差不多的待遇。
武紅兵登上了高處,從他倆背後,将兩條手臂搭他倆肩上,緊緊摟住了他倆。
武紅兵低聲然而惱火地:“是辦事兒呢,還是跑這兒表演來了?回去再跟你倆算賬!” 其中一個意猶未盡:“讓我再來兩段兒,就兩段兒!我這兒還沒過瘾呢!” 正在“望風”的那名知青,聽到身後有人大聲幹咳,一轉身,眼前也是幾名“糾查隊”的人,他的雙臂也立刻被扭到了背後。
他沖武紅兵等三人大叫:“紅兵,你們快跑!” 武紅兵和那兩名說相聲的知青循聲望去,見是糾察隊,立刻從高處跳下逃跑。
糾查隊的人緊追不舍。
慌不擇路的三個人跑進了死胡同。
一名知青:“與其都被逮住,還不如跑一個算一個!” 另一名知青:“對!紅兵,我們幫你翻過牆去!你會開拖拉機,咱拖拉機不能也搭上!” 武紅兵猶豫。
那名知青催促:“快呀!” 武紅兵在
沖這一點,我以後打心眼裡尊敬他了。
”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劉江臉上。
劉江:“都瞪着我幹什麼呀?正因為有思想很吃虧,所以我尊敬有思想的人,怎麼了?” 武紅兵:“請你以後别說打心眼裡對一個人怎麼怎麼樣。
要說就說内心裡,行不?打心眼裡尊敬,聽着這個别扭!” 除了趙曙光,其他人皆附和地點頭。
劉江嘟哝:“打心眼裡尊敬怎麼了?我媽常說,打心眼裡喜歡鄰居們的某個孩子,或者不喜歡……” 武紅兵打斷他:“你媽是文盲!你媽不是知識青年,這會兒别提你媽!” 劉江不服氣地看大家。
除了趙曙光,其他人又都紛紛點頭。
劉江生氣了:“這兒就有人被拍馬和谄媚的人包圍着!”說罷,起身欲離開。
趙曙光笑了,拽住劉江:“都是些半認真半不認真的話,你特别認真幹什麼啊?坐下,我還沒傳達完呢!” 劉江悻悻地坐下。
又一名知青:“等等。
支書的話,聽着倒是怪深刻的,可我怎麼覺得,有點兒……和‘突出政治’相違背呢?” 趙曙光:“我覺得支書說的是掏心窩子的話。
現在說掏心窩子的話的人不多了。
而掏心窩子的話,總是不小心會違背什麼的。
”趙曙光苦笑着說道,所有人的目光又都望着他,“我剛才說的也是掏心窩子的話。
哪兒說哪兒了啊!如果事後引起調查,無憑無據,更沒有錄音,本人概不承認。
對你們,我是如實傳達。
既沒貪污,也沒篡改。
如果真有人來調查,那對不起了,我隻能堅決否認,根本就沒有傳達不傳達那麼一回事,誰打的小彙報誰自己了斷。
總而言之,支書要求,你們手中的書一本都不許流傳到别的村的知青們那裡去。
都能保證不?” 衆人點頭。
武紅兵:“聽你的意思是,如果有誰不能保證,那還要把書從他手中收回去喽?” 趙曙光:“對。
支書給了我這個權力。
” 武紅兵:“那麼你呢?” 趙曙光:“堅決執行。
如果有一個人違禁了,那麼别人也都不要再想看了。
” 劉江抗議道:“這叫連坐!” “就是要實行連坐。
支書那麼相信咱們,什麼方式能确保咱們對得起支書那一份難得的相信,我就采取什麼方式!” “明白了。
”武紅兵吸着一支煙,接着緩緩舉起一隻手,說,“我,理解支書,支持曙光,自我保證,還要監督你們。
” 大家也紛紛舉起了手。
趙曙光如釋重負:“那我明天就向支書彙報,請他一百個放心。
現在說第二件事,紅兵,第二件事,支書覺得實在對不起你,我也是。
希望你能冷靜對待,同樣理解。
” 武紅兵手中的煙還沒觸到唇,僵在半空了。
趙曙光:“不知你們是什麼感覺,反正我的感覺是——自從來到坡底村,今天是咱們和全村人最高興的一個日子。
為什麼呢?因為紅兵在劉江的協助下,不辱使命,将那一台手扶拖拉機修好了。
今天簡直就像咱坡底村的一個節。
我從支書家往回走時,還碰到些孩子和女人往韓奶奶的破窯洞那兒去。
她們去幹什麼呢?去就着月光再仔仔細細地觀看那一台手扶拖拉機,她們白天都沒看夠。
用支書的話說,紅兵和劉江,不但為咱們幾個北京知青長臉了,也為他這位支書長臉了,為坡底村揚名了。
但是,咱們不能用它為坡底村服務。
因為咱們都忘了,它是要喝飽了柴油才能動的。
紅兵,我和你,尤其是我,居然也忘了這一點,這是我特别内疚,特别覺得對不起你的事。
咱們坡底村根本買不起柴油那東西。
” 劉江:“汽油不是也照樣跑得挺來勁兒嗎?” 煙頭燙了武紅兵的手,掉在桌上。
趙曙光撿起煙頭,扔在地上,踩一腳。
武紅兵:“那大半桶汽油是我偷的。
” 趙曙光:“不能指望紅兵再去偷柴油吧?第一次僥幸沒被抓住,二次三次還能那麼僥幸?偷油料是要被判重刑的啊!支書算了一筆賬——如果不用它,每次往縣裡送一批活兒,還能掙點兒錢。
用了它呢,來回七十裡,刨去油錢大家幾乎白辛苦了。
” 劉江:“賬是你當時頭頭是道地跟支書算的!” 趙曙光:“所以我比支書心裡還不是滋味。
” 一名知青:“最不是滋味的應該是紅兵和劉江。
” “操,這是什麼事兒!”劉江眼淚汪汪地起身離開,躺到炕上去了。
趙曙光:“紅兵,要發火的話,沖我來吧。
” 武紅兵:“支書埋怨你沒有?” 趙曙光搖頭。
武紅兵:“支書沒埋怨你,那就好。
” 他說罷站起來,從屋裡走了出去。
趙曙光和武紅兵并肩坐在韓奶奶的破窯屋的門檻上,呆望着月光下的手扶拖拉機。
武紅兵:“它很漂亮,是吧?” 趙曙光:“是的。
” “盡管是草繩編的拖鬥。
” “對。
盡管是草繩編的拖鬥。
” 武紅兵:“這會兒,我是越看越愛看了。
” 趙曙光:“我也是。
” 武紅兵:“為了它,我差點兒把韓奶奶的墳給刨了。
當初,我完全是為了給自己長臉,可修着修着,想法變了,一心指望它能為坡底村派上大用場。
” 武紅兵的聲調變了,他仰起臉,月光照亮了他臉上的眼淚。
趙曙光:“支書說,兩種處理方式,可以完全由你一個人來選擇——要麼,由咱們知青們來确定個地方,搭個棚,擺在裡邊,算件村裡的稀罕物,小孩子們可以坐上邊玩玩,公社有領導來檢查工作的話,可以讓他們看看,能向他們證明點什麼。
要麼,偷偷弄到集上去,賣了。
賣一百,咱不虧,還長了技能。
賣一百五,賺五十。
支書說如果能賣到二百,給曉蘭、李君婷和咱們宿舍,一邊配一盞馬燈,另外每邊再備十支蠟燭。
” 武紅兵站起,走到手扶拖拉機跟前,摸摸這兒,撫撫那兒,戀戀不舍。
趙曙光跟了過去,默默看着。
武紅兵:“你知道嗎?它發動機的狀态還行,跑兩三年沒問題。
” 趙曙光點頭。
武紅兵彎下腰去,聞草繩編的拖鬥。
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說:“我敢肯定,世界上隻有咱們這一台手扶拖拉機的拖鬥,散發着農作物般的芳香氣息。
沖這一點上講,它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 趙曙光:“支書說咱們用不起它的時候,落淚了。
” 武紅兵單膝跪下,吻拖鬥上編出的花。
趙曙光:“哥兒幾個如果長期那麼看書,眼睛确實是會看壞的。
我挺希望咱們的宿舍裡有一盞嶄新的馬燈,發出比油燈和蠟燭的光加在一起還亮的光……” 武紅兵站了起來,又仰臉望夜空。
月亮好大好圓。
武紅兵:“什麼都不必多說了,賣!明天就是縣集,你負責全體總動員……” 馮曉蘭和春梅站在熙攘的縣集上,望着一名四十多歲、擔着一對大筐的解放軍在買菜。
那軍人挑着滿滿兩筐菜離開時,賣菜的農婦親熱地說:“事務長,謝謝啊,今兒親自買了我這麼多菜!” 軍人:“甭客氣,我還應該謝謝你們呢!你們辛辛苦苦地趕到集上來賣菜,也方便了我們部隊的人嘛。
” 馮曉蘭對春梅耳語,春梅似不情願,扭晃身子。
馮曉蘭眼睜睜看着軍人從眼前走過,不高興地:“不幫忙,那你跟來幹什麼?” 春梅:“我不會說嘛!” “一路白教你那麼多遍了?” “姐别訓我。
那,我追上他問行了吧。
” 春梅緊跑幾步,邊跑邊叫:“解放軍叔叔,等等!” 軍人站住,撂下筐,待春梅跑到跟前,和藹地問:“小姑娘,叫住我有什麼事啊?” “想……想問問你,有樣好東西你買不買。
” “好東西?什麼好東西啊?” “拖拉機!” 軍人吃驚地:“拖拉機?!你要賣給我一台拖拉機?!” 他研究地打量春梅,以為春梅神經有毛病,連說:“不買,不買。
别再追我叫我了,啊。
如果來集上沒什麼事兒,那就快回家吧,啊?省得你爸爸媽媽找不着你怪擔心的。
” 他一彎腰,要重新擔起擔子。
春梅卻拽住系筐繩不讓他走,着急地說:“你跟我去看看嘛!那台拖拉機可漂亮啦,手扶的!我姐說,最适合賣給你啦!你要是開着它來趕集,不是一次能買回去更多更多的東西嗎?” “小姑娘,别拽住我擔子嘛!你姐在哪兒?找你姐來跟我說話!” “我就是她姐。
” 軍人一扭頭,馮曉蘭已在他身旁。
集市的另一處,劉江也在尋找買家。
他向每一個自認為值得推銷一下的人貼近,面無表情,行為卻神神秘秘地:“買拖拉機嗎?手扶的,八馬力,便宜,一手錢,一手貨……” 被他所問的人,要麼以為他神經有毛病,要麼感覺他是個形迹可疑的家夥,躲傳染疾病患者似的躲之唯恐不及。
劉江不管别人的白眼,從集市中念念有詞地一路穿過。
兩名知青也在市集的角落上推銷拖拉機,他們好像在北京天橋說相聲似的,你一言我一語,高聲大嗓地宣傳着他們的拖拉機: “這位問啦,怎麼個好法,是吧?” “是啊,怎麼個好法,說來聽聽啊!” “這位,您聽着啊!說咱們這一台,手扶拖拉機,誰買誰發财,才賣二百七!” 武紅兵和劉江站在不遠的地方,看着,聽着。
武紅兵低聲罵道:“這倆王八蛋,怎麼這麼明目張膽的!” 劉江卻很是欣賞地看着傻笑,還說:“他倆曾經是紅衛兵宣傳隊的呀,說快闆兒什麼的是他倆的拿手好戲嘛!” 武紅兵:“沒誰叫他倆賣二百七!一百五咱們都巴不得趕快出手!” 劉江:“拖拉機,二百七,這麼說不是押韻嘛!” “你給我繼續在這兒望風,有情況就喊‘狼來了’!我得去管管他們。
” 武紅兵大步向兩名說得正來勁兒的知青走去。
兩名知青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地說着: “要說二百七,真算白給他!” “怎麼就算是白給呢?” “這個機,那個機,關鍵要看發動機!” “對!” “坡底村,有知青。
知青裡邊有能人,能人保養了發動機!” “怎麼保養的啊?” “發動機,很複雜,要先把污垢仔細擦……” 兩名站在高處的知青前邊,聚了不少圍觀者,一個個仰臉看他倆,饒有興趣地聽着,議論着: “他們那是幹啥呢?” “好像是賣拖拉機!” “他們不是說自己是坡底村的嗎?坡底村那麼窮的一個村,哪兒來的拖拉機可賣?八成不是正道來的吧?” 趙曙光在不遠處打公用電話。
他一邊望着集市邊上那一台拖拉機,一邊對着電話大聲問:“媽,錢什麼時候寄出來的呀?您大點兒聲,我這兒聽不清楚!” 他看到馮曉蘭和春梅陪着那軍人走到拖拉機那兒,又說:“媽,我這兒有急事兒,不能再多說了!”他放下電話,也大步向拖拉機那兒走去。
軍人繞着手扶拖拉機看,動心地:“這樣的拖鬥還真不賴,輕。
我們部隊上用來買菜什麼的的确挺實用。
可這草繩編的,終究不如鐵皮的結實。
” 趙曙光:“你們部隊上有條件,那你們就自己再改成鐵皮的。
我們這麼做,其實也是沒法子的事兒。
” 軍人:“你說賣多少錢來?” “賣給别人,對方怎麼也得出二百,賣給了部隊上,是我們高興的事兒,您給一百八就行。
” 劉江還在集市上行迹可疑地逛着,搭讪着。
幾個人攔住了他,為首的是一個他搭讪過的人,其餘的都是彪形大漢,人人戴紅袖标,上寫兩行字是“社會主義紅色市場——糾查隊”。
為首的人一指劉江:“就是他問我買不買拖拉機!” 不待劉江有所反應,已被兩個大漢扭住雙臂。
說相聲似的兩名知青也受到了和劉江差不多的待遇。
武紅兵登上了高處,從他倆背後,将兩條手臂搭他倆肩上,緊緊摟住了他倆。
武紅兵低聲然而惱火地:“是辦事兒呢,還是跑這兒表演來了?回去再跟你倆算賬!” 其中一個意猶未盡:“讓我再來兩段兒,就兩段兒!我這兒還沒過瘾呢!” 正在“望風”的那名知青,聽到身後有人大聲幹咳,一轉身,眼前也是幾名“糾查隊”的人,他的雙臂也立刻被扭到了背後。
他沖武紅兵等三人大叫:“紅兵,你們快跑!” 武紅兵和那兩名說相聲的知青循聲望去,見是糾察隊,立刻從高處跳下逃跑。
糾查隊的人緊追不舍。
慌不擇路的三個人跑進了死胡同。
一名知青:“與其都被逮住,還不如跑一個算一個!” 另一名知青:“對!紅兵,我們幫你翻過牆去!你會開拖拉機,咱拖拉機不能也搭上!” 武紅兵猶豫。
那名知青催促:“快呀!” 武紅兵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