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燈
小
中
大
呀!
嗨喲!
……
知青們睜開眼睛,尋找聲音的來處。
灌木叢遮掩的河灣那兒,拐出一些人來。
幾名老戰士和兩名知青樣子的青年——他倆一個叫張靖嚴,一個叫齊勇。
他們二人一組,用顯然是臨時砍下的樹段當作杠子,用柳條和野草編成的繩子,擡着一隻大柴油桶。
桶在河水中半沉半浮,河水沒過了他們的腰。
大家看呆了。
張連長從爬犁上站起來,一擺手,兩輛爬犁停了。
河裡的老戰士也停止了前進,為首的機務排尹排長問張連長:“連長,你怎麼才把這些知青接回來呀?” 張連長:“路上不順。
你們怎麼回事啊?” 尹排長歎了口氣:“我們更不順,拖拉機陷住了,隻好順河往下擡。
眼瞅要麥秋了,機械沒油喝那還行!這樣擡才擡得動,要不咋辦啊。
” 另一名老戰士:“連長,有煙沒有啊?” “有!有!”張連長連聲應和着,跳下爬犁,趟着水大步走向河邊。
一名老戰士連忙阻止他:“别下河,扔給我們就行!” 張連長卻已舉着煙和打火機下了河,走到老戰士們跟前,将煙一一送到他們唇邊,并替他們點燃。
張靖嚴和齊勇擡最後一杠。
齊勇:“還有我倆呢!” 張連長:“沒了!有也不能給你倆知青吸!小齊,你上去,我來!” 齊勇一指張靖嚴:“我頂得住,你還是替他吧!” 張靖嚴:“你頂得住我就頂不住了?我是班長,連長當然得替你!” 話音剛落,起繩子作用的柳條突然斷了,桶猛地往下一沉。
三人仰倒河中,撲騰起片片水花。
在岸上的趙天亮看到這一幕,迅速解開自己的行李,拿着行李繩飛快地跑到河邊,不管不顧地下了河,擡起最後一杠。
一雙手在往頂棚糊一張報紙,卻怎麼也糊不上。
這是一間有着對面炕的知青宿舍。
盡管是對面炕,但每鋪炕僅能睡五六個人而已。
糊報紙的是黃偉,傅正雙手高舉糨糊盒。
他倆也是哈爾濱知青。
他們與齊勇、魏明都是老高三,并且都是同學。
而張靖嚴是和他們同校的老高三,在校時就入黨了。
傅正:“臨時宿舍,别太認真,差不多就行。
” 黃偉:“那也得糊上去啊!” 隻聽“砰”的一聲,宿舍門被撞開了,孫敬文、趙天亮等新來的知青,扛着行李從外面闖了進來。
但聽“嘭通”一聲,黃偉被他們的突然闖入吓了一跳,從椅子上跌了下來,倒在地上,糨糊盆扣在炕上,糨糊濺得四處都是。
傅正抹去臉上的糨糊,拉起黃偉,呆望着一炕狼藉。
孫敬文連忙道歉。
傅正緩過神來,擺擺手:“沒什麼,小事一樁!” 黃偉眼睛到處尋摸擦糨糊的東西,看了一圈也沒找到,便脫下上衣去擦炕上的糨糊。
“我去打盆水。
”孫敬文從網兜裡取出臉盆往外邊走,不料與正要進宿舍的齊勇撞了個頭碰頭。
孫敬文又連聲道歉,可是這次換來的不是原諒,而是狠狠的一記耳光。
“憑什麼打人?!”趙天亮幾步跨過來,護在孫敬文身前,瞪着齊勇。
其他幾個知青也跨過來,站在趙天亮左右。
王凱指斥齊勇:“‘小地包’又不是故意的!” 楊一凡:“欺負我們新來的?!” “我去打水,我去打水。
”徐進步從地上撿起盆,溜了出去。
黃偉一把将齊勇扯開:“你發什麼神經?!” 齊勇一掌推開趙天亮,橫着膀子撞開新來的知青們,揚長而去。
趙天亮瞪着齊勇的背影說道:“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完了!這可是我們新知青來到連隊的第一天,我一定要代表新知青向連裡抗議這件事!” 大家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對,不能就這麼完了!” “打人者必須公開道歉!” “隻道歉不行,連裡必須給他處分!” 黃偉語氣和緩地說:“你們當然有抗議的權利,不過呢,這會兒先認識一下行不?我叫黃偉,哈爾濱知青,老高二,他叫傅正,也是我們哈爾濱那嘎哒的,和我一樣,老高二。
”說完,向趙天亮伸出一隻手。
趙天亮沒握黃偉伸過來的手,也沒說話,他朝炕上望一眼,也脫下上衣去擦起來。
傅正輕笑道:“還挺有性格,我喜歡有性格的人。
” 黃偉走到兩眼發直的孫敬文跟前,拍拍他肩膀:“放心,我們都是見證人,會替你主持公道的。
你喜歡睡有窗那邊還是沒窗那邊?”說罷,拎起了孫敬文的行李。
孫敬文奪過行李:“不用你管!” 一陣哨音打斷屋裡的争執。
“連長叫放下行李就集合。
”孫曼玲探進頭來通知,發現她弟弟臉上挂着眼淚,便走進來,問:“小弟,誰欺負你了?” 黃偉賠笑着說:“剛才發生了點不愉快,不過已經過去了。
” 孫敬文氣鼓鼓地:“沒過去!” 徐進步端着盆水進來了,見趙天亮還在擦炕上的糨糊,趕緊聲明道:“我可不睡這兒。
” 趙天亮:“是糨糊,又不是别的東西。
” 徐進步:“糨糊扣炕上了,那能擦幹淨嗎?還不進到席縫裡啦?以後還不招蒼蠅?” 趙天亮默默将自己的行李和網兜擺到擦過的炕面兒上,又替徐進步将行李和網兜擺在自己騰出來的地方,問:“這樣行了吧?” 徐進步沒再吭聲。
“快去集合吧!”傅正向窗外看了看,催促大家。
大家擱下手裡還沒整理完的行李,皆匆匆而去。
黃偉想對孫敬文說什麼,傅正悄悄扯了他一下,對他使眼色,意思是,沒事,他姐哄哄他就好了。
黃偉沒再說什麼,跟着傅正離去。
孫曼玲用手絹替弟弟擦眼淚:“告訴姐,剛才究竟怎麼回事兒?究竟誰欺負你了?” “姐,咱倆要求調到别的連隊去吧!”孫敬文推開姐姐的手,沖出了宿舍。
一隊拖拉機開了過來。
張連長的口令聲被拖拉機聲蓋住。
拖拉機總共十二台,每兩台一縱列,由新到舊縱向列開。
不過,即使是舊拖拉機,也擦洗得幹幹淨淨。
拖拉機的縱列後,是八挂大車一字排開,套在車上的馬匹精神抖擻,佩戴紅花、鈴铛。
大車後邊是兩排老戰士。
其實他們年紀并不老,平均年齡也就三十二三歲。
尹排長站在第一排老戰士排頭,響亮地喊了一句“敬禮”。
于是,新來的知青們臉上挂着莊重,接受了老戰士們齊刷刷的敬禮。
韓指導員走過來,親切地說:“大家請稍息吧。
我叫韓經泰,是咱們七連的指導員。
我是江蘇人,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院……” 徐進步突然冒出了一句:“海軍學院的,到北大荒來幹什麼?” 韓指導員輕輕一笑:“我聽到你們中有人感到奇怪了。
關于我的經曆,以後再告訴你們。
”他用手指着後面的拖拉機和大車說道:“在咱們兵團,一般連隊隻有七八台拖拉機,可咱們七連卻有十二台!不久後,師裡還要獎給我們一台,七十五馬力的,因為我們是最早在這裡開墾、播種、收獲的連隊。
拖拉機是咱們的寶貴财富,人更是。
你們來了,我們七連更加人強馬壯了。
也許你們中有誰還想問——明明一個常見的農村嘛,為什麼非叫‘連隊’呢?這個‘農村’和普通的農村有不同嗎?有,那就是軍号聲!它意味着連隊在下達命令——小李,吹一遍!” 年齡最小的哈爾濱知青——隻有十五歲的李鳴演示起了各種軍号:“起床号”、“午休号”、“集合号”、“熄燈号”。
新來的知青們以後就要在這些長長短短的号聲中作息操練,蹉跎自己年輕的歲月。
而北大荒的每個黎明、日出、黃昏、日落和夜晚,也就要如同這些号聲一般,萦繞在每個知青茫然的青春記憶裡。
迎接新知青的聯歡會在天色擦黑的時候開始了。
篝火燃起處,傳來手風琴和二胡的聲音,有人唱樣闆戲,笑聲使北大荒的原野顯得更加空曠。
灌木叢遮掩的河灣那兒,拐出一些人來。
幾名老戰士和兩名知青樣子的青年——他倆一個叫張靖嚴,一個叫齊勇。
他們二人一組,用顯然是臨時砍下的樹段當作杠子,用柳條和野草編成的繩子,擡着一隻大柴油桶。
桶在河水中半沉半浮,河水沒過了他們的腰。
大家看呆了。
張連長從爬犁上站起來,一擺手,兩輛爬犁停了。
河裡的老戰士也停止了前進,為首的機務排尹排長問張連長:“連長,你怎麼才把這些知青接回來呀?” 張連長:“路上不順。
你們怎麼回事啊?” 尹排長歎了口氣:“我們更不順,拖拉機陷住了,隻好順河往下擡。
眼瞅要麥秋了,機械沒油喝那還行!這樣擡才擡得動,要不咋辦啊。
” 另一名老戰士:“連長,有煙沒有啊?” “有!有!”張連長連聲應和着,跳下爬犁,趟着水大步走向河邊。
一名老戰士連忙阻止他:“别下河,扔給我們就行!” 張連長卻已舉着煙和打火機下了河,走到老戰士們跟前,将煙一一送到他們唇邊,并替他們點燃。
張靖嚴和齊勇擡最後一杠。
齊勇:“還有我倆呢!” 張連長:“沒了!有也不能給你倆知青吸!小齊,你上去,我來!” 齊勇一指張靖嚴:“我頂得住,你還是替他吧!” 張靖嚴:“你頂得住我就頂不住了?我是班長,連長當然得替你!” 話音剛落,起繩子作用的柳條突然斷了,桶猛地往下一沉。
三人仰倒河中,撲騰起片片水花。
在岸上的趙天亮看到這一幕,迅速解開自己的行李,拿着行李繩飛快地跑到河邊,不管不顧地下了河,擡起最後一杠。
一雙手在往頂棚糊一張報紙,卻怎麼也糊不上。
這是一間有着對面炕的知青宿舍。
盡管是對面炕,但每鋪炕僅能睡五六個人而已。
糊報紙的是黃偉,傅正雙手高舉糨糊盒。
他倆也是哈爾濱知青。
他們與齊勇、魏明都是老高三,并且都是同學。
而張靖嚴是和他們同校的老高三,在校時就入黨了。
傅正:“臨時宿舍,别太認真,差不多就行。
” 黃偉:“那也得糊上去啊!” 隻聽“砰”的一聲,宿舍門被撞開了,孫敬文、趙天亮等新來的知青,扛着行李從外面闖了進來。
但聽“嘭通”一聲,黃偉被他們的突然闖入吓了一跳,從椅子上跌了下來,倒在地上,糨糊盆扣在炕上,糨糊濺得四處都是。
傅正抹去臉上的糨糊,拉起黃偉,呆望着一炕狼藉。
孫敬文連忙道歉。
傅正緩過神來,擺擺手:“沒什麼,小事一樁!” 黃偉眼睛到處尋摸擦糨糊的東西,看了一圈也沒找到,便脫下上衣去擦炕上的糨糊。
“我去打盆水。
”孫敬文從網兜裡取出臉盆往外邊走,不料與正要進宿舍的齊勇撞了個頭碰頭。
孫敬文又連聲道歉,可是這次換來的不是原諒,而是狠狠的一記耳光。
“憑什麼打人?!”趙天亮幾步跨過來,護在孫敬文身前,瞪着齊勇。
其他幾個知青也跨過來,站在趙天亮左右。
王凱指斥齊勇:“‘小地包’又不是故意的!” 楊一凡:“欺負我們新來的?!” “我去打水,我去打水。
”徐進步從地上撿起盆,溜了出去。
黃偉一把将齊勇扯開:“你發什麼神經?!” 齊勇一掌推開趙天亮,橫着膀子撞開新來的知青們,揚長而去。
趙天亮瞪着齊勇的背影說道:“這件事,不能就這麼算完了!這可是我們新知青來到連隊的第一天,我一定要代表新知青向連裡抗議這件事!” 大家也七嘴八舌地附和着。
“對,不能就這麼完了!” “打人者必須公開道歉!” “隻道歉不行,連裡必須給他處分!” 黃偉語氣和緩地說:“你們當然有抗議的權利,不過呢,這會兒先認識一下行不?我叫黃偉,哈爾濱知青,老高二,他叫傅正,也是我們哈爾濱那嘎哒的,和我一樣,老高二。
”說完,向趙天亮伸出一隻手。
趙天亮沒握黃偉伸過來的手,也沒說話,他朝炕上望一眼,也脫下上衣去擦起來。
傅正輕笑道:“還挺有性格,我喜歡有性格的人。
” 黃偉走到兩眼發直的孫敬文跟前,拍拍他肩膀:“放心,我們都是見證人,會替你主持公道的。
你喜歡睡有窗那邊還是沒窗那邊?”說罷,拎起了孫敬文的行李。
孫敬文奪過行李:“不用你管!” 一陣哨音打斷屋裡的争執。
“連長叫放下行李就集合。
”孫曼玲探進頭來通知,發現她弟弟臉上挂着眼淚,便走進來,問:“小弟,誰欺負你了?” 黃偉賠笑着說:“剛才發生了點不愉快,不過已經過去了。
” 孫敬文氣鼓鼓地:“沒過去!” 徐進步端着盆水進來了,見趙天亮還在擦炕上的糨糊,趕緊聲明道:“我可不睡這兒。
” 趙天亮:“是糨糊,又不是别的東西。
” 徐進步:“糨糊扣炕上了,那能擦幹淨嗎?還不進到席縫裡啦?以後還不招蒼蠅?” 趙天亮默默将自己的行李和網兜擺到擦過的炕面兒上,又替徐進步将行李和網兜擺在自己騰出來的地方,問:“這樣行了吧?” 徐進步沒再吭聲。
“快去集合吧!”傅正向窗外看了看,催促大家。
大家擱下手裡還沒整理完的行李,皆匆匆而去。
黃偉想對孫敬文說什麼,傅正悄悄扯了他一下,對他使眼色,意思是,沒事,他姐哄哄他就好了。
黃偉沒再說什麼,跟着傅正離去。
孫曼玲用手絹替弟弟擦眼淚:“告訴姐,剛才究竟怎麼回事兒?究竟誰欺負你了?” “姐,咱倆要求調到别的連隊去吧!”孫敬文推開姐姐的手,沖出了宿舍。
一隊拖拉機開了過來。
張連長的口令聲被拖拉機聲蓋住。
拖拉機總共十二台,每兩台一縱列,由新到舊縱向列開。
不過,即使是舊拖拉機,也擦洗得幹幹淨淨。
拖拉機的縱列後,是八挂大車一字排開,套在車上的馬匹精神抖擻,佩戴紅花、鈴铛。
大車後邊是兩排老戰士。
其實他們年紀并不老,平均年齡也就三十二三歲。
尹排長站在第一排老戰士排頭,響亮地喊了一句“敬禮”。
于是,新來的知青們臉上挂着莊重,接受了老戰士們齊刷刷的敬禮。
韓指導員走過來,親切地說:“大家請稍息吧。
我叫韓經泰,是咱們七連的指導員。
我是江蘇人,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院……” 徐進步突然冒出了一句:“海軍學院的,到北大荒來幹什麼?” 韓指導員輕輕一笑:“我聽到你們中有人感到奇怪了。
關于我的經曆,以後再告訴你們。
”他用手指着後面的拖拉機和大車說道:“在咱們兵團,一般連隊隻有七八台拖拉機,可咱們七連卻有十二台!不久後,師裡還要獎給我們一台,七十五馬力的,因為我們是最早在這裡開墾、播種、收獲的連隊。
拖拉機是咱們的寶貴财富,人更是。
你們來了,我們七連更加人強馬壯了。
也許你們中有誰還想問——明明一個常見的農村嘛,為什麼非叫‘連隊’呢?這個‘農村’和普通的農村有不同嗎?有,那就是軍号聲!它意味着連隊在下達命令——小李,吹一遍!” 年齡最小的哈爾濱知青——隻有十五歲的李鳴演示起了各種軍号:“起床号”、“午休号”、“集合号”、“熄燈号”。
新來的知青們以後就要在這些長長短短的号聲中作息操練,蹉跎自己年輕的歲月。
而北大荒的每個黎明、日出、黃昏、日落和夜晚,也就要如同這些号聲一般,萦繞在每個知青茫然的青春記憶裡。
迎接新知青的聯歡會在天色擦黑的時候開始了。
篝火燃起處,傳來手風琴和二胡的聲音,有人唱樣闆戲,笑聲使北大荒的原野顯得更加空曠。